他为啥从优秀生变成了“废人”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案:优秀生变“废人”
  建峰从小聪明伶俐,音乐、美术、书法,学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同龄孩子相比,他就显得卓尔不群。大家都说,这孩子就是一颗耀眼的童星,未来不可限量。转眼建峰16岁,到上高中的年龄了,却休学在家,无所事事。眼见耀眼童星成了废人一个,父母痛苦极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建峰从童星变成了废人?
  建峰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无限欣喜。望着他粉扑扑的小脸,父母心想:一定要让孩子成才!于是,两人很早就对建峰进行了早期教育,数数、识字、唱歌、画画,不一而足。建峰很聪明,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三四岁的时候学电子琴,连续升级;后来学钢琴,也是连续考级获奖;后来又学画画、书法,也是参展获奖不断。小小年纪,获奖证书已经攒了一大摞。
  建峰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天才、小童星,父母疼爱,邻居赞叹。建峰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赞美和表扬,大家都叫他“小童星”“小天才”。
  6岁,建峰上学了。上学后的他,成绩喜人,回回考试成绩都是班里第一。同学羡慕,老师喜欢,大家都围着他转,他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建峰得的奖状已经贴满了家里的一堵墙。看着孩子收获的一份份荣誉,建峰的父母仿佛看到孩子上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看到了孩子光明的未来,不禁喜笑颜开。
  由于建峰学习好,父母对他抱以厚望,所以对他格外娇宠。生活上,建峰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干,什么都不用想,父母全方位照顾,真是把儿子捧在手心里过日子。
  父母以为孩子有了好分数,就有了一切。没想到,除了好分数,建峰一点好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养成。早晨起床,父母三请四邀,比哄娃娃还难,妈妈甚至要从被窝里把建峰扶起来。吃饭时,饭菜伺候到嘴边,筷子递到手里,要不他就不吃。建峰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就不用说照顾父母、关心他人了。父母渐渐也看到了建峰的缺点:没有孝心、责任心,不懂得关心别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句话,很多同龄人具有的能力和品质,他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家里是缺他吃,还是缺他穿了?父母虽然也困惑,但是看到满墙的奖状,想到孩子的学习,无奈地安慰自己:“算了,一俊遮百丑。”心里又安然许多。
  建峰上初中后,起初几回考试照样一路领先。父母心想,自己苦点累点也值了,别看儿子别的不行,学习可是一块好材料呢!于是,他们经常对建峰说:“你上重点高中,绝对没问题!”建峰从小就没有失败过,自然也从心里认可了这个目标,我不上重点高中,谁上啊?
  可是,建峰的好分数,靠的都是那点小聪明,他并不知道什么叫勤奋、努力。他想当然地以为,初中和小学一样,不用怎么用功就能学好。结果,初一还可以,到了初二他的成绩开始下滑,第一的宝座动摇了,考试名次从前三、前五、前十,下滑到了年级第100名之后。
  这样的成绩,父母自然无法接受。儿子学习好,是父母唯一的指望。如今这也指望不上了,还了得!父母怒火万丈,看建峰考得不理想,开始时是抱怨是不满,随着儿子的成绩越来越差,抱怨渐渐变成了打骂。
  但是打骂也没能止住孩子成绩的下滑,于是父母的打骂变本加厉。到了后来,父母对孩子简直视如仇敌:怎么能考这样的成绩?丢人现眼!每逢考试,建峰刚考完一科,父母的打骂就来了,等成绩全部出来,如果总体不错,父母的怒火也就消散了;如果总体考得不好,一场更大的暴风骤雨是少不了的。而且,常常是妈妈知道成绩后先打一顿,爸爸知道后再打一顿。其实,建峰虽然学习退步了,但是所在年级有1000多人,即便考的成绩最不好时排名也在年级100名左右,也是上游成绩。遗憾的是,父母对建峰的要求太高了!
  青春期的孩子最要面子,打骂只能起到反作用。打来打去,结果建峰到了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居然考了年级第300多名。这下,没等父母打骂,建峰自己先垮了。他对自己彻底失望了,整天没精打采,郁郁寡欢,再也没有神采飞扬的时候了。你打他骂他,他也没啥反应。
  看孩子这样,父母吓得不敢再打骂了,又开始一个劲儿地哄孩子,希望他能尽快振作起来。可是,建峰除了发脾气就是发呆。年后开学,建峰说什么也不去学校了。没办法,父母只好给孩子办了休学手续。
  休学在家的建峰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再不就是睡觉,反正就是不看书。刚开始,建峰还算正常,时间长了,他不是发脾气,就是摔东西,有时还用脑袋撞墙,像圈在笼子里的一头困兽。更让父母担心的是,建峰不仅不看书、不学习、不整理床铺了,就连洗脸、刷牙这样生活中每个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做了,整天不出门,不和人说话,衣服脏了也不换。
  以前孩子那么优秀,如今萎靡成这样,建峰的父母心急如焚。
  建峰的父亲是个忠厚人,凭本事考进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就职,工作兢兢业业,慢慢当上了副总,事业发展不错。建峰的母亲为人善良,工作干练,年年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在家里,他们孝敬老人,约束自己,管教孩子。让他们困惑的是:孩子做人怎么一点不像我们?如今孩子每天待在家里,邋邋遢遢,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未来还有什么希望?母亲流着泪说:“孩子这样,我这一辈子不是白活了吗?有时候真想不如死了算了!”父亲也是痛心疾首:“孩子这么没出息,我这辈子失败啊,彻底失败!”
  父母这样的心态,对孩子自然不会有好脸色。下班回到家,只要见到建峰,就怒从心头起,没个好脸色,有时候还拿难听话刺激孩子,希望孩子及时醒悟。可孩子不吃这一套,摔碟打碗的,一家三口都是一肚子的气,家里简直不能待……
  “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做错什么了,老天爷要这么惩罚我们?”建峰父母再也忍受不了,带着内心的困惑来我这里进行心理咨询。
  解析:成才先成人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一句话——成才先成人。或许,很多人以为这是一句空话,其实这是一个真理。建峰的故事再次提醒家长:想培养孩子成才,必须先培养孩子成人。
  建峰从小被当成天才,处处受到呵护和赞扬,可是到了中学,他的发展反倒不如一个小时候普普通通的孩子。这是为什么?一句话,父母光顾教孩子成才,忘了教孩子成人。也就是说,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培养。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成才与否,不完全取决于智力的高低,而取决于其智慧活动中的两种心理机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其中,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在智慧活动中,具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以及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的具体操作的机能。人们把具有这类机能的诸多心理因素统称为“智力因素”,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对智慧活动具有动力和调节作用,它们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及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的具体操作,而对智慧活动起始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人们把具有这类机能的诸多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一个人的成才,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可以用智商表示,相对应的,非智力水平可以用情商来表示。智商和情商对一个人的成才各起多大作用?有人说:智商决定人生的20%,情商主宰人生的80%。我们不必拘泥于具体数字,但应看到数字背后揭示的规律:人生能否成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这个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人的潜在智能要得到很好的开发,靠的是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好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才能得到好的开发。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孩子学会了做人,有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品质,天资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并最终成才。即便孩子将来不成才,也必定会成为有用的人;反过来,如果孩子没有学会做人,那么他天资再好也难成才,甚至难成人。
  建峰天资好,有好的智力潜能,但是父母忽略了对他做人的教育,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果,“同龄人该有的能力和品质他都没有”,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些东西,他的智力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难以再现童年的辉煌。
  建峰的心理问题是人格问题,是一种人格偏差,是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发展的不均衡。不善自理,不会负责,自我中心,意志薄弱,惧怕挫折,这些不良的非智力品质或者说人格缺陷,归根到底,是畸形的家庭教育结出的苦果。
  建峰所受的家庭教育,危害在哪里?
  起初,由于建峰聪明伶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对他倍加娇宠。生活上,父母全方位照顾、呵护,没有教会建峰一丁点的生活技能。后来,建峰成绩下滑,父母没有检讨自己,反而对孩子抱怨、不满,甚至打骂。
  从最初的娇宠到后来的暴力,手段不同,但骨子里的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只重孩子的成才教育,忽视了孩子的成人教育,只重视智力因素开发,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培养。
  父母一心想让孩子成才,对孩子期望过高、过严、过急,结果没有让孩子真正成人,成才的希望也破灭了。这,正是中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普遍误区。
  由于这样的家庭教育,建峰的非智力因素没有跟上,最终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受到抑制。建峰目前的状态,折射的是他陷入困境,想找出路却找不到的内心困扰与混乱。
  建峰的问题很难立刻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首先,建峰的父母要改变自己,改善亲子关系,改善家庭气氛,才能带动孩子的改变。其次,有些问题不妨先搁置起来,比如孩子的学习。先让孩子尽快回到校园,再逐步帮孩子减轻压力,调整自我期望。再次,等孩子心态稳定了,再慢慢改善其人格,培养其非智力因素,补上如何做人这一课。
  几次咨询之后,建峰的父母说,他们做了深刻反省,行为和心态都改了不少,而建峰的态度也有所缓和,亲子关系有所改善,家里有了暖意,亲子之间有了交流,孩子情绪平稳,且同意上学了。
  接下去,他们要继续努力,改变教育观念,积极鼓励孩子学习自理和自立,学习如何生活和如何做人。当然,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相信,有了这样的补课,建峰能慢慢找回小时候的自信与辉煌。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和产褥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方法:对7例青年女性患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例行DSA或MRI、MRV检查者,4例为上矢状窦栓
“阵风”在研制过程中不断引进新技术,其功能比原计划有了很大扩展,不仅有很强有力空战能力,还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现在正在向“全面的多任务型”战斗机发展 Rafale conti
时下,许多人为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频繁跳槽。选择跳槽的人心理一般可以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类,前者一般具有明确的个人定位,并且作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后者则往往不是因为目前工作不好,而是出于“习惯”——想换个工作环境。  据统计,后一类人的结果往往越跳越郁闷,甚至因此生活在焦虑、抑郁之中,最终患上了“应激反应综合征”。  “应激反应综合征”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病症,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日益引起医
随着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过大的学业压力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给孩子减压势在必行,但是如何减压却是许多家长头疼的事,唯恐减压不当使孩子丧失了勤奋学习的动力。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戴荃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降低期望,关注健康  郝一诚(12岁男孩的爸爸):前一段时间看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很受启发,非常想做一个称职的爸爸,可是具
有一种实验药物证明可抗击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遍及热带地区的一种瘟疫,可感染几百万人.小鼠试验提示,该药物很可能作为当前所用的抗击血吸虫病的单一疗法的补充.血吸虫是血
6月6日,201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进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互联网协会石现升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做题为《携手共进:我会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题发言,
进来,校园欺凌案件频发,一件件悲惨的事件不断发生,悲剧不断上演,我们在心痛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这中间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校学生们对于生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敬畏生命
俄罗斯目前将不会考虑研制像B一2那样的隐身轰炸机,重点将是研制能“击败”美国JSF那样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并争夺国际市场,海军航空兵任务减轻,陆军武装直升机将得到强化,俄国家航空所
4月19日,IMT-2020(5G)推进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第五代技术研究的开始。IMT-2020(5G)推进组是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共同支持成立的,将作为5G推
随着当今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对以“素养”为核心的未来教学和课程给予了高度关注,以学生核心素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