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课/特级教师 赵大鹏
  
  一、导入新课
  师: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篇“新闻”。
  (教师板书:“新闻”二字)
  师: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
  (教师板书:奥斯维辛)
  师: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
  (教师板书:没有什么)
  (至此课文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便在黑板上全部呈现)
  师: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带着这些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新闻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师板书:作者名字“罗森塔尔”)
  【点评】 课文标题出现的顺序很有些讲究:“新闻”,是课文的本质属性;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正是这篇新闻的独特之处。“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设问直指这篇新闻的特点,有力度,且富于启发性。这样“导入”,精巧而有意义。
  二、思考质疑
  师:新闻的标题最讲究四个字,那就是: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看看这则新闻的标题。它让你“一见钟情”了吗?
  生:它让我“一见钟情”了,因为它让我产生了疑惑。
  师:什么疑惑?
  生:这篇新闻既然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呢?
  师:问题提得好!那么请你把这个问题写到黑板上去,好吗?
  (学生板书:题目既然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
  师:好,这位同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思路,面对这个标题你的脑海当中还有哪些问号?
  生: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这应该是个常识性的问题,同学们谁能帮他解答一下。
  生: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
  师:“奥斯维辛”被称为纳粹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包括中国人。好,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看到这个题目,我马上想到的是: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师:好,也请你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好吗?
  (学生板书: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师:我们已经提出了两个非常好的问题,还有吗?
  生:我想到的是: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师:这确实是个问题,也请你把问题写到黑板上吧!
  (学生板书: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生:老师,我还有问题。
  师:好,你说吧。
  生:那么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
  师:又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好,也请你把这个问题写黑板上吧。
  (学生板书: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是一群善于思考的人,面对一个标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也看得出这确实是个好题目,能够引发我们这么多的思考。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问题吧。
  (引导学生看黑板:
  第一个问题:题目既然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第三个问题: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第四个问题: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
  【点评】 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是正确的教学思路;就这篇新闻而言,从标题切入展开思考质疑,更是抓住了文本的特点。
  三、讨论分析
  师:只有爱问的人,才能真正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所有的问题都是大家自己提出的,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通过思考、合作和交流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生:(齐声)有!
  师:好,那么现在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站起来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在大家发表意见之前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示:任何的分析都离不开文本,也就是你们手里的文章,离开文本的阅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在文章当中搜寻有效的信息,寻找关键性的语句,来思考黑板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生认真研读文章)
  【点评】 教师的这个提示很重要,把握住了阅读分析的正确方向。
  生:我想回答第二个问题。一般新闻讲究“时效性”,就是要新鲜、要快、要及时,所以才有所谓的“抢新闻”。而通过阅读文章,我发现现在奥斯维辛作为历史遗迹,确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鲜事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关于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这是供人参观,悼念死难者的地方。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新鲜的新闻主体了,所以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师:文章中作者有没有相关的信息来告诉我们“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生找寻信息)
  生:有,在第五自然段它提到了一些时间,如“14年前”。到现在人们已经用各种方式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状进行了描绘和介绍。
  师:那么,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1958年。
  师:大家看书很细,是1958年,已经“时过境迁”了,所以说这里早已没有了“新闻”,有的只是大家熟悉的“旧闻”。
  【点评】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二个问题。那么大家思考第三个问题吧。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写呢?
  文章里有相关信息吗?
  生:有。作者说“今天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一种不安的心情,参观过后如果不说些什么、写些什么就离开,就对不起这里死难的人”。
  师: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所说的“使命感”来源于哪里?
  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师:作者为什么会“不安”?
  生:因为这里曾经是令人发指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基本上都是无辜的人,这些都对作者有一些心灵上的触动。
  师:那么你觉得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应该是纪念死难者的亡灵。
  师:仅仅是对过去,对历史的一种祭奠吗?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让他一定要写这篇新闻呢?
  生:我觉得还是在声讨并提出希望。
  师:声讨什么?希望什么?
  生:是对种族仇恨,人性泯灭的声讨。
  生:至于希望,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谈。
  文章写于1958年,距二战结束也只有10多年,之后就进入了美苏冷战,等于说大家虽然经历过战争,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却了战争,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诫世界人民和平来之不易。
  再者奥斯维辛一方面代表战争,一方面代表种族歧视,所以作者也想揭露美国的种族歧视,进而希望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有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去接纳每一个民族,共建和谐世界。
  (师生热烈鼓掌)
  师:这位同学知识非常广博,思考问题全面而深刻。他提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其中有一点老师印象非常深刻,作者在提到过去的事件的同时,我们也分明能看到他对未来的“隐忧”。因为战争还在继续,和平的进程并不尽如人意。
  【点评】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新闻?”
  师: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再来看第一个问题:既然没有什么新闻,又一定要写,那么作者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文本,寻找信息)
  生:作者写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师:能为大家朗读一下相关段落吗?
  (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师:读得非常好,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首尾呼应,结构严整。但是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来读,大家听一下,看我们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老师示范朗读)
  生:老师朗读时重读、强调了一些词。
  师:我强调了哪些词?
  生:“居然”“可怕”。
  师:为什么强调这些词?
  生:人们已经忘记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现在阳光明媚,已经没有过去悲惨的痕迹了,让人倍感意外。
  师:那么,你的意思是说奥斯维辛必须要永远笼罩着悲惨的气氛吗?
  生:那倒不是。我觉得在描写阳光场景的同时,也应该描写一些悲惨的场景,进而让人们记住战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生:老师还强调了几个“不该有”。
  师:你听得非常认真。作者为什么说“这里不该有温暖的阳光,不该有孩子们的追逐、嬉戏?”这个地方到底特殊在哪儿呢?
  (学生寻找信息)
  生:课文说“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师:“曾经的人间地狱”就不能有欢乐的场景吗?
  生:欢乐的场景会使人们容易忘记历史。
  师:忘记历史又会怎样呢?
  生: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将会重演。
  【点评】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是:“课文写了哪些新闻?”
  师:一语中的。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刚才的讨论是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在回答哪一个问题?
  生:第四个问题。“对于奥斯维辛什么才算新闻?”
  师:一般来说,大家会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参观奥斯维辛?
  生:恐惧、哀伤。
  师:恐惧、哀伤。可是到了那里却发现,到处“绿树成阴,阳光明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奥斯维辛的现状对我们来说,对于历史来说,就是一种新闻。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它写出来呢?现在这样的情形,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这种情形如果常在我们脑海中回荡,就会将曾经的历史冲淡,我们的年轻一辈对此的认识就会相当淡薄,那么,我们就会担心历史将会重演,这是作者和我们万万不想看到的。正所谓“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作者正是借对现状的描写来委婉地表达强烈的主观感情。
  师: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黑板,还有哪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呢?
  生:第一个问题“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
  师:那么我们要集中精力来研究一下这篇获了大奖的号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到底写了什么。
  【点评】 集中精力来研究一下这篇获了大奖的号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到底写了什么。
  生:老师,其实我们在刚才研究第四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了。文章写了奥斯维辛的现状。
  师:非常好,你能联系着思考问题,很好。那么,大家注意到没有: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学生阅读、思考)
  生: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
  师:作者有没有浓墨重彩地为我们描绘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
  生:没有。
  师:那么,你们是如何感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的呢?
  生:通过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感知到的。
  师:大家能找出描写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吗?
  (学生阅读,迅速查找信息)
  (几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的典型语句。例如:一个参观者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名参观者张大了嘴巴,想叫却叫不出来。一位参观者跪下来祷告,在胸前画着十字。他们互相看了看,对解说员说:“够了!”)
  师:作者为什么写这么多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呢?
  生: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
  生:另外,我想作者直接描写刑具、陈设、数据等等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在这14年间这些东西已经被大家提到无数次了,读者对这些已经非常熟悉,并不能吸引他们了。新闻非常讲究“角度”,我认为作者是在有意地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角度。
  师:我认为你在思考问题时也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如果将来你能从事新闻工作,我想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那么,这种描写的手法在描写手法中被称为什么呢?
  生:侧面描写。
  师:非常好。西方新闻写作有一个被大家熟知的要求,那就是“零度情感”。懂得其中的含义吗?
  生:我知道。就是在新闻写作时记者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师:理解得很好。正如“焦点访谈”中所说的: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我们也要知道有这么一类新闻,它会把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掺杂在作品当中,让它得以再现。这类作品打破了“零度情感”的常规,反而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此类新闻的典范之作。大家在文章里找一找,哪些语言流露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学生阅读,查找信息)
  师:我给大家一点小小的提示。高尔基曾经说过: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师。回想一下,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对于看过的一部影片,读过的一篇文字,过了若干年之后或许我们会忘掉它的情节、主人公的名字,但有一些思想光芒照彻肺腑的细节,艺术芳醇醉迷灵魂的细节却深深地镌刻在我们脑海中。那么,这篇文章有没有这样的细节?
  (学生阅读、寻找、思考)
  (学生朗读找到的语句——关于墙上的照片中的那个姑娘的微笑)
  师:你找到了“微笑”,为什么?
  生:“微笑”只是展示在照片上,并没有表现什么。对于“微笑”的种种理解都是作者主观的推想。
  师:那么你们认为姑娘的这个“微笑”包含着哪些含义呢?
  生:姑娘认为自己还有一点希望吧。
  生:我认为是一种乐观、坚强的表现。
  生:我认为是对法西斯的蔑视。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再思考:为什么作者在集中营的大墙上只看到了一个姑娘的微笑呢?
  生:因为所有人的表情都是木然的,因此姑娘的微笑就显很抢眼。我认为在这篇新闻里写这个姑娘是一种生命的象征。
  (师生热烈鼓掌)
  师:精辟!
  生:她并不在乎自己的生死,而是在想着全人类。她认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师:很好,你颇有些“心系天下”的气度嘛!还有其他的见解吗?
  生:也可能表达作者对这个女孩的一种悲伤、同情之情,因为这个女孩当时只有二十多岁,花一样的生命,但就这样凋谢了。作者当时一定有一种无力之感,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文字把她的笑容告诉世人。
  师:看来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都被扼杀了,这是对纳粹的无声的控诉。还有没有类似的细节?
  (学生朗读关于雏菊花怒放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上的细节)
  师:你的眼光很敏锐。“雏菊花在怒放”象征着什么?
  生:象征着生命的绽放。
  师:我们说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就是生命的绽放。对吗?再来看看,这朵雏菊花怒放在哪儿?
  生: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
  师:象征生命的雏菊花竟绽放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这说明了什么?
  生: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雏菊花是耕植在死亡之上的生命的绽放。
  生:还说明生命的绽放是无法阻挡的,任何人、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生命的进程。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
  师:说得棒极了。大家真是出口成章,你们的发言都是诗一样的语言。罗森塔尔就是这样眼光独到地抓住了这样一些细节来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那么至此,我们来看一看黑板上,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有答案了吗?
  生:都已经比较清晰了。
  师:那么,我们再回顾一下上课之初我提出的问题:这篇新闻和我们平时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生:一般新闻讲究实效性,而它写的是过去的事,但作者却在这一片旧址上创作出了一流的新闻,实在令人佩服!
  生:再者,就客观描述而言,作者借助了很多的文学表现手法,如对比、反差、侧面描写等等。
  生:就“零度写作”的角度而言,作者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师:看来这一节课大家都认真思考了,你们总结得都非常好。正是凭借这些与众不同,作者才打破了新闻“易碎”的定式,让这篇新闻变成了永恒。相信经过分析大家也一定被作者的神妙之笔所震撼和感染。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
  【点评】 请大家认真读读以上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这是本节课最为精彩的内容。
  四、练习升华
  师:上课之初,老师就跟大家介绍过,这篇新闻曾夺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普利策新闻大奖”。现在我请每一位同学都来做“普利策新闻大奖”的评委会主席,请你们给这则新闻写一段颁奖词。每个人只写三句话。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我们不仅仅是写一些溢美之词,而是要写出这篇新闻的独特的视角、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等等,总之要用你的文字勾画出这则新闻的灵魂来。
  (学生认真思考,写作颁奖词)
  师:哪一位同学写完了?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一下好吗?
  (学生踊跃朗读自己的颁奖词,现场高潮迭起)
  生:罗森塔尔在历史的废墟中,找到了根植于生死之上的奇迹之花,让我们看到了生的希望与坚强,也让我们看到了死的沉重与尊严。
  生:罗森塔尔在这次创作中,并没有追求被记者视为生命的新鲜效应,而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笔为曾经在地狱中绽放过的生命之花谱写了一曲挽歌。
  生:生命不是永恒的,但生命永远是崭新的。即使任何色彩都不被给予,它也绝不缺乏生机。生与死正如痛苦与欢乐一样,编织着人类的现实与梦想。
  生:黑暗与罪恶是无法掩盖的,但它也永远无法扼杀生命的灿烂与绚丽。正如时间无法磨灭岁月的年轮。在满载残暴与罪恶的令人发指的废墟上,这篇新闻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尊严与希望。
  (师生热烈鼓掌)
  【点评】 为这篇新闻写颁奖词,是不少教师使用过的教学设计,而且大多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提出“每个人只写三句话”的要求是一个创举,熔概括能力、表述能力训练于一炉;提出“用你的文字勾画出这则新闻的灵魂”更是创举,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深层阅读的境界。
  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习了这样一节课,大家能写出以上的文字,无论从思想的深度还是语言的驾驭能力,都令老师叹服。罗森塔尔以他独特而敏锐的视角,深沉而悲悯的情怀,为我们描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字里行间表现了一个新闻人的正直与睿智,良知与责任。他用他的文字拷问着我们每个生者的灵魂。把这段话送给大家,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
  (学生热烈鼓掌)
  (第三届“四方杯”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参赛课,获高中组一等奖)
  
  【评析】
  这篇课文不好讲,这节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理解这篇文章,需要多方面的、语文的、包括人文的素质。
  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含义,是深入研读课文的主要目的,也只有深入研读课文,才有可能打通与罗森塔尔交流的心灵通道。教师紧紧地扣住了四个问题,剖析题目。第一个问题:题目既然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第二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第三个问题: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四个问题: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单刀直入,切入主题,围绕四个问题,确立了正确的研读方向,引导学生研究文本、研读文本,体会作者,最后收束。收束在哪儿呢?请每位学生做评委为这个作者写一个三句话的颁奖词。教者始终不离开这个内容主线,始终不离开这个作品的难点和重点;更重要的是,始终没有离开帮助学生读懂这篇新闻的佳作。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在作着引导学生读懂罗森塔尔的努力,对细节描写的分析,对议论抒情的解说,以及颁奖词的写作,都是精彩的教学设计。
  14年过去了,人们来到这座纳粹最大的“杀人工厂”,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要读懂罗森塔尔看似平静的语调中蕴含着的泪水和激情,要读懂参观者感受到的依然是一如当年的恐怖、战栗、愤怒、厌恶,奥斯维辛是德国以及欧洲文化史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是一页凝固的历史,所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我期待着青年教师们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展开更为深入的教学研究。
  (赵大鹏2009年4月于北京)
其他文献
现代中国,集科学家和作家于一身的人物不能算多,郑文光是科学与文学“双栖”的杰出的一位。  知道这个名字已有五十多年了。  1954年,我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一天看到《中国少年报》上的《从地球到火星》,写三个中国孩子渴望去宇宙探险,偷开一只飞船前往火星。今天回忆起来,故事固然吸引人,但与后来科幻小说的曲折惊险相比,情节算不上复杂。不过,那时候,仅仅是作家描绘的茫无涯际而又神奇莫测的太空,就足令一个充
期刊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四川绵竹市,正在一所学校救治孩子的消防战士被命令撤离,一名刚从废墟中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地恳求。  叔叔,帮我拿支可乐,要冰冻的。  ——四川绵竹汉旺东汽中学一男孩在获救后向援救人员请求道。《东方早报》评论说,这个男孩让人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镇定和勇气,展示着未来的希望。  高雪压!  ——国内有媒体如此称呼50年一遇的特大雪灾。  这是一场灾难,你
期刊
文言文是民族语文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旧体诗词是民族文化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在今天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已很少见到有人用传统的文言形式去进行写作,但旧体诗词不仅拥有较为广泛的欣赏群体,而且拥有为数不少的新老创作个体。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旧体诗词有着新诗永远也无法取代的审美价值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笔者一直
期刊
2008年岁末,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着上海语文教师的眼球,人们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举行。会议厅嘉宾云集,座无虚席。主席台幕布上方醒目的大字“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像提前到来的新年的钟声,重重地敲击着人们的心弦。  像于漪一样做人,像于漪一样治学;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成为整个活动的主旋律。与以往活动不同的是,政府参与
期刊
“付之一笑”的意思是用一笑来对待它。表示不计较、不重视、不当一回事,或不值得理会。可是常常被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比如:“他待人诚恳热情,态度谦和,不管遇到谁,都付之一笑。”把意思全用反了。  “付之一笑”原为“付与一笑”或“付一笑”。见于①宋代范成大《东山渡湖》:“九衢车马恍昨梦,付与一笑随飞鸿。”②宋代苏轼《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后来多写作“付之一笑”。例如:①“虑
期刊
走过最美丽的凤凰小城,穿过老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感悟文化名城,旅行在继续。这一次,我们去领略一下春城昆明和江南古城苏州的魅力。汤先生说“城亦如人”——性感的昆明——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品味昆明这座“已然几千岁”的老城的特质——宛然电影《卡萨布兰卡》中“那个斜倚吧台、目光散淡、嘴含讥讽的老男人瑞克”,“孤独、含蓄、矜持而优雅”,“只消一眼就醉”。顾万勇笔下的苏州——在这些窄窄弯弯的小巷中——如同作者的文
期刊
记 忆 语 录  “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保尔和冬妮娅——肮脏的烧锅炉小工与穿着水兵服的林务官的女儿——的迷人的初恋,实在是让我梦绕魂牵,跟得了相思病差不多。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作家
期刊
一  现在说是35年前了。那是“文革”后期,我读中学,语文教材是“两报一刊”社论和毛主席语录、鲁迅的杂文。每天下午的第七节课是20分钟的、雷打不动的“读报课”。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由我站在讲台上,两手端着报纸,大声读着当时的各种通讯、时评、社论,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功课”,时间有一个学期之久。我眼睛看着报纸的语言,心里默视着前后连接的语言,口里大声发出语言的声音——这三种语言非常吻合地重叠在一起。
期刊
评课/特级教师 赵大鹏    (这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疏通了《兰亭集序》的字词句,学生已熟读课文。)  一、课堂导入  师:昨天,我介绍了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看到大家兴趣浓厚,今天我特地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拓本带来,让大家看看这一“书中极品”。324个字,字字笔力挺拔,笔势纵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学生争看)《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色,其文也是“文中上品”,跨越千年,魅力长在,历代文
期刊
【美的品味】  1.左拉说:“人一生只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的爱。”我想说,给我两分半钟,我只愿提篮春光看妈妈。  (安徽考生《提篮春光看妈妈》)   开篇引用诗文名句,总领全文。  2.行动起来吧!作为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让我们捍卫我们的母语。时刻铭记——我是中国人,我的母语是汉语。  (湖北考生《捍卫我们的母语》)  文章以法国人如何捍卫自己的母语为例和我们国人的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