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光:科学与文学的“双栖”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中国,集科学家和作家于一身的人物不能算多,郑文光是科学与文学“双栖”的杰出的一位。
  知道这个名字已有五十多年了。
  1954年,我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一天看到《中国少年报》上的《从地球到火星》,写三个中国孩子渴望去宇宙探险,偷开一只飞船前往火星。今天回忆起来,故事固然吸引人,但与后来科幻小说的曲折惊险相比,情节算不上复杂。不过,那时候,仅仅是作家描绘的茫无涯际而又神奇莫测的太空,就足令一个充满憧憬又未脱青涩的少年目眩神迷了。何况,一篇文章占了整整两个版的篇幅,这也是极为少见的。于是,一下子标题和作者郑文光的名字我都牢牢记住了。
  1929年4月,郑文光出生在越南海防一个华侨家庭。1940年,11岁早慧的郑文光就发表了抗日杂文《孔尚任与桃花扇》,揭开了他文学活动的序幕。但是,1947年回国后,他在大学里学的却是天文学。从此,一生驰骋在科学和文学两个领域。他是我国知名的天文学史专家,先后出版了《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与席泽宗合著)、《中国天文学源流》等著作,主编《中国天文简史》,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海外评论《中国天文学源流》“从宏观的角度,以结构主义方法重新发掘中国天文史中最有趣的一页”,“是一本难得的探索中国天文学起源的书”。在天文学史研究的同时,他致力于科幻文学的创作。《从地球到火星》,是郑文光第一篇科幻作品,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接着,他又有《太阳探险记》《飞出地球去》出版。1957年的《火星建设者》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作品。“文革”十年,不能写作,郑文光先是被下放,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科学研究。浩劫过去,他再度投入科幻文学创作。从1978年起,《飞向人马座》《大洋深处》《神翼》《战神的后裔》四部长篇及《星星营》《地球的镜像》《命运夜总会》等中短篇科幻小说连续面世,其中《飞向人马座》更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凝重的思想与奇异的想象共同织就了他作品的独特的魅力。
  科学史的研究和科幻小说的写作,郑文光认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他说:“科学史的研究,是站在当代文明的制高点上,回顾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科学的发展;而科幻小说,则是从历史的高度上,注视科学高度发展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向。”
  郑文光100多万字科幻作品,从江河湖海到日月星辰,从亘古的史前世界到神秘的太平洋人,几乎无所不包,构成了一个绚丽神奇的世界。但是,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主调是向青少年读者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赞扬人类战胜宇宙的无畏和勇敢。目击身经“文革”炼狱,困惑反思之后,郑文光80年代的作品则与过去不同:一方面是科幻色彩的浓郁增强;一方面是对遥远未来和绚丽宇宙沉醉的感情逐渐淡化。出现在他笔下的未来社会已不再像以往那样简单,大自然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单一,作品力图表现的是残酷的现实。郑文光以科幻小说的创作实践,对我们时代的科幻文学进行了伟大的探索。他在开创中国的科幻事业,寻求科幻小说的多种可能性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公认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1998年获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1982年一个初夏的夜晚,在北京和平里一座绿树掩映的普通住宅楼里,我作为《河南教育》的记者访问郑文光先生,曾和他有过一次长谈。
  当时,他的《宇宙里有些什么》和《火刑》都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前者节选自《飞出地球去》,近于科学小品;后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的传记。我想请他介绍一下两篇文章的写作情况。郑先生一见面就笑着说:“我接待教育刊物的记者,你可是第一家喽!”他那时已经有脑血栓的后遗症,行走有点蹒跚,左手已失去了功能。但那天晚上,他从科学文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的特点,谈到中学生学习科普作品的必要等,娓娓不倦,很是热情。谈话中他认为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语文很有必要,他赞成一位著名科学家的建议,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交出一篇同样内容的科普文章。郑先生解释说:“如果一个作者不能把专门的科学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那就证明他所掌握的知识还有缺陷。”他书架上的书不算多,但自有特色:中文的外文的,精装的线装的,高低错落地排列着;《红楼梦》和《天文学》,《中国通史》和《地质学》,亲密地比肩而立,与书房主人的身份颇为切合。告别时,郑先生送我一册《飞上天去的小猴子》,用他尚能活动的右手题词签名。这本书收了他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散文等七篇新作。回郑州后,我曾有《访郑文光》一文记述访谈,载当年第十期《河南教育》杂志。
  深夜走笔至此,二十七年前的情景又一一回到灯下眼前。
  
  郑文光(1929~2003),中国科幻泰斗。有《郑文光科幻小说全集》4卷存世。另有《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与席泽宗合著)、《中国天文学源流》等著作。
其他文献
病句考查题属于高考常考题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考生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尽管一些考生对病句的六大类型了解比较清楚,但落实到解题时,却如“老虎咬天——难以下口”。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后发现,病句考查题通常有六个设题点。如果我们解题时能锁住这六个点,迅速作出判断,一定能缩小答案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下面以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为例,详加解析。    一、看动词    在一个句子里,动词是
期刊
作家简介  蒙田(1533~1592),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独具个性的人文主义者。其座右铭是:“我知道什么?”以博学著称。年轻时在图卢兹大学攻读法律,后曾在波尔多法院任职十余年,当过国王的侍从,亲历战争,游历欧洲各地,还两次当选波尔多市市长,到37岁以后,他就隐居到他祖先的领地,去思考和写作了。他把旅途见闻、日常感想等记录下来,集成《随笔集》2卷,晚年修订为3卷。作品行文恣肆汪洋,旁征博引,鉴
期刊
片段选读一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  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呀。一方面是欢喜,一方面是忧惧。”  【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曰之诚,自有不能己者。  【读】  “喜”是因其虽年增而健在,“惧”是因其年增而衰老而近死亡。喜与惧同时出现,正是人类情感的特色。能够见此而思彼,做人处事就
期刊
1.薄暮入青峰(谭嗣同《道吾山》猜字一)  2.明月空相知(李白《泾川送族弟錞》猜字一)  3.映叶见残花(刘禹锡《送春曲三首》猜字一)  4.每日树边消一日(姚合《题薛十二池亭》猜字一)  5.浮云吹尽见朝阳(陆游《十月苦蝇》猜字一)  6.百家同一泉(岑参《宿东溪王屋李隐者》[红豆格]猜化学名词一)  7.文章已满行人耳(李忱《吊白居易》[红豆格] 猜文体名称一)  8.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
期刊
古文没有标点,学生要跟着老师诵读,学习句读。所谓句读,就是在句子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朱笔标一个红色的记号。记号分两种,一种是“√”,叫勾,即句子的“句”;一种是“。”,叫豆,即逗号的“逗”,后称读(音d7u)。句读就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如果没有句读,句子就没法读通。古代文人富有想象地把这种古代的标点比作“红豆”。  红豆是一种植物,多产于南方。相传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红豆树在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那里有座红豆
期刊
墙上不知何时  被封上一笔浓墨  我静静地仰望  那是一个句号  一个长长的休止符  一个定格在墙上的黑影    我轻轻地仰望  那是一个坚强的躯壳  一副柔软的躯体  一对骄傲的触须    我默默地沉思  想必那是  被岁月风干的生灵的残骸  来不及踏上生命的航程  便被上帝遗忘  否则 为什么踟蹰不前  为什么默默无语    我轻轻地猜测  想必那是某个微寒的夜晚  他披着星光露水静静远去  
期刊
24年前,《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声怒吼,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开始了她的杂文《野火集》专栏,短短一年,就像野火般地向四面八方奔窜燃烧起来,掀起一股“龙卷风”,锋芒所至,震撼了台湾岛无数读者的心灵。随后,《野火集》有了大陆版,同样震撼了大陆读者的心灵,并且使龙应台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作为一个著名的专栏作家,龙应台以她锐利的词锋、灵转的文字、缜密的思虑、悍然无畏地揭开社会中的种种病象
期刊
1.身居皇家深庭院,焉知日月何时分(猜活动场所一)  2.太原骑警整队出发(猜成语一)  3.闲来常看看(猜哲学词语一)  4.山东快递(猜电视剧一)  5.第十二夜(猜二字词语一)  6.抗旱斗争(猜二字词语一)  7.什么半落青天外?(猜补品一)  8.越难越喜欢(猜四字常用词一)  9.每逢寒暑休时特别闲(猜三字常用词一)  10.斗(猜花名一)  (答案在本期找)    《系铃格灯谜10则
期刊
语言运用题因考查灵活全面在高考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但由于这种题型灵活性大,开放性强,很多考生在做题时不知从何入手。下面笔者就结合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中这一知识点有特色的考题类型来谈谈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知识点主要从四个方面检测: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的运用等类型。    一、解读漫画题    漫画指的是用简
期刊
【说文解字】  在上古原始生涯里,我们的祖先首先接触到的是大自然,大自然最基本的八大物质是“天、地、山、河、水、火、雷、风”,我们的祖先给了它们八个代码字: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并绘制成八卦图,各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见右图)。其中“风”是最活跃的元素,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八卦图里把它放在乾天坤地之间:上两连线为阳,下一分线为阴,阴阳交合,是谓巽卦,为风。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