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进行情境创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的实质就是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新知识学习的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来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物理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的知识,还要积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环境相联系,努力创造生动的物理情境,从而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促进物理教学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情境;教学效率;创造能力
  G633.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物理教师认识到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科学地进行情境创设,那么就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人结合自身物理教学的经验,针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进行如下探讨:
  一、在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引出概念
  学生在刚刚接触物理知识的相关概念时,通常都不能对其内在的实质加以准确地把握,导致对基本的概念及其外延认识模糊。对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众说纷纭,皮亚杰认为:“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已经开始慢慢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并不断发展,但水平仍然较低,是逐渐从经验型向理念型转变的一个时间段。初中生所处的这个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那么这个时候的抽象逻辑思维慢慢就会在智力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可是此时经验在逻辑思维发展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要想让学生理解得更为深刻,最优方案就是从学生身边寻找合适的例子来导入概念。”物理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来源于其感性认知,然后再经过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在思维上最终形成理论概念。只有对概念进行这样的掌握,学生才能获得更为深刻与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概念的导入为重点,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导入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也要注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并创造出与物理教学能够联系起来的生活现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如在教学“电磁铁”这部分知识时,我就是以一个小魔术的情境来导入“电磁铁”的概念的。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为:(1)用细线把一个金属轻质的小勺吊在铁架台上;(2)用一本内藏永磁体的书吸引金属小勺,然后用一本藏有电磁铁的书吸引金属小勺,想让它动就动,不想让它动就不动。然后引发学生的猜想继而揭秘。而在进行实验时,教师一定要创造出一种紧张、神秘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揭秘,向学生出示实验室的电磁铁图片,继而导入电磁铁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小实验就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导入概念后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更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应用了。
  二、在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提出猜想
  物理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猜想与假设”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因素,而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它是所有科学结论的先导,一旦其被科学实验所证实,那么这个猜想或假设就会成为科学结论。由此可知,研究者一般都是通过猜想与假设来确定其探究的方向及重点的,然后沿着既定的轨迹进行探寻,这也是最终成功的基本保证。而教师的指引就是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源泉,然后来逐步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们在对中考试题进行研究时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考试试题中,自主性与灵活性的试题逐渐成为出题的主流方向。其中实验题的变化是其出题方向改变的重要表现,它開始将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实验能力上,尤其是提出假设或猜想的能力,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课本知识和简单应用方面。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课程设置加以调整,创设不同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猜想能力与假设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如在教学“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向学生们展示自制的教具,即:在一个矿泉水瓶中放置一个乒乓球,然后在瓶盖打一个小孔,将一个吸管插入其中,在瓶底钻有几个小孔(展示时先不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猜测向瓶中吹乒乓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通常学生都会说毫无变化。这时,可选一名学生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乒乓球上升了,教师在这个时候进行揭秘。由此,也就顺理成章地将本节课的概念与重点引出来了。
  三、在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得出结论
  学生从所学与所看到的结果中找出其内部存在的联系与规律就是得出结论,且学生是否能将规律找出并归纳出来对其将来对于此知识的运用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实验在学生的找规律和归纳结论中非常重要,只有亲自动手并且用感官感受过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加深刻。当学生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或者比较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时,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实验将结论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归纳。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得到很大程度的加深。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感官感受到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与猜想的能力,而且对于教师来说更是教学中锦上添花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陆雪芳.初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创设原则与基本途径[J].亚太教育,2015(29):136-137.
  [2]陈亮.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2013,31(9):54-55.
  [3]程传满,余兰山,肖发新.物理前概念及其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6):18-20.
  [4]刘冀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9):174.
  [5]刘佛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2):27.
  [6]王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4(08):4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式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和其独特的功能。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体验,动手实操,比死记硬背更能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仅对药物分析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谈谈几点感受。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药物分析;检验专业  G712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
随着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农村饮用的水源受到污染,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由于长期饮用不清洁的水,导致一些农村地区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出现
Inferior and unstable quality of malt barley in China has limited its wide use in malting and brewing industries. In this research, eight two-rowed barley cult
由于招生政策的调整,从整体上看新的生源结构呈现出复杂与多元化,现代学徒制在试点过程中面临挑战,本文就实施过程中生源结构特点,代之而来的问题与学徒制实施做法,以陕西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因此,本文针对现阶段《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也逐渐开始改革,专业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这样实践应用型学
通过阐述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技术难点,进一步强调提升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技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By expounding the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 and te
摘要:在高中生的学习科目中,物理的力学阶段的学习一直是难点和重点部分,如何能够更好的让高中生掌握物理力学问题的解答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学生通过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就能在物理力學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本文就笔者的自身教学实践,将高中生在物理力学的解题能力的提升展开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希望能够对以后的物理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力学;解答能力;提升方法  G63
高中毕业的17岁女教师和8个年龄不一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勇气和智慧让他们在相处一个学期之后各自都发生了变化?爱与责任!他们敏感地感受着彼此的需要,在成长的道路上互相激励
总的说来,1988年是采矿工业的好年景,世界各地的许多采矿企业获得了多年来的最高盈利额。在80年代初,1973—1974年发生的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费用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