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伦敦蒙难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6年9月,孙中山由纽约赴英国。
  10月1日,他到达伦敦,住进了赫胥旅馆。第二天,孙中山去拜访曾经的老师康德黎先生,康德黎又安排孙中山住到离他家很近的私人开设的旅馆,这样方便经常见面交流。
  孙中山刚到英国,清政府就把这一消息通知了驻英公使龚照瑗。因此,孙中山一踏上英国的领土,就处于清使馆密探的监视之中。
  10月11日是星期天,这天上午,孙中山去康德黎家,准备和康德黎夫妇一同去教堂做礼拜。
  在路上,孙中山遭到了清使馆人员的绑架。龚照瑗为邀功请赏,用7000英镑高价租用一艘2000吨轮船,密谋将孙中山运回国。
  孙中山身陷囹圄后,积极捕捉时机以图自救,并设法说服看守,将消息告知康德黎。
  康德黎着手进行营救,将此事公诸新闻界,经《地球报》报道后,英国朝野大哗。
  英国首相萨利斯堡致函清廷驻英公使,敦促清公馆放人。
  在伦敦的华侨及具有革命倾向的留学青年亦日日聚集于使馆门前,高呼“释放孙逸仙”口号,并有毁掉清使馆的过激言论。清驻英公使无计可施,终于在孙中山被囚12天后将其释放。
  此后孙中山多半居住于康德黎家,间或往葛兰法学院场8号,清公使馆继续雇侦探跟踪监视。
  孙中山脱险后,在英国又住了半年多。
  这一时期,他几乎每天都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读书4~7个小时。清使馆虽然被迫释放了孙中山,但并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们仍然雇佣英国的私人侦探,每天跟踪他的行踪,并作详细的记录。
  (顾青/文,摘自《孙中山之谜》一书)
其他文献
蚂蚁乃是地球上组织最严密的动物。单个蚂蚁的行为再简单不过,甚至许多蚂蚁在一起也未必能够干出点什么。例如,要是在某一平面上放上100只蚂蚁,它们会不停地兜圈子直到累死。然而,一窝蚂蚁就不同了,它们分工十分严密,群策群力,以集体的力量,维护着自己的生存权利。  几十万或上百万只蚂蚁的窝居总是保持着恒温,误差最多不超过1℃。如果窝内温度下降,众多的蚂蚁往往向里拥挤,如果温度升高,它们则向外松散。蚂蚁常常
期刊
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2015年末发表《更新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小一至中六)》咨询文件(以下简称文件),建议“中小学生在掌握繁体字后,亦应具备认读简体字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及加强与内地、海外各地沟通”后,立即引起了一些争议。  泛政治化的解读  文件的咨询期只有短短两月,至2016年2月15日截止,大批家长闻讯后,纷纷在咨询期内“一人一信”,要求教育局停止在中小学推广简体字。  家长
期刊
海南省海口灵山中学初三学生梁雪冰永远也不会忘记,抽取干细胞时长长的针刺进胯部,扎进骨髓抽血的痛感,但那一天她却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抽取了骨髓,躺在病床上的妈妈就能顺利手术。当时她只有12岁,对于许多小女孩来说,很难有勇气忍受这样的痛楚,可梁雪冰却为了救母亲,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很痛,但能让妈妈快点好起来,我咬咬牙就过去了。”  获全国“最美中学生”  个子比旁边的同学显得更瘦小,外表看着更为稳重和腼
期刊
长宁区新泾镇平塘居民区年近古稀的王辉娣阿姨多年悉心照顾耄耋之年的独居老人姚阿婆,感动得姚阿婆逢人便说:“近邻胜过远亲,老邻居胜过亲姐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姚、王两家动迁到平塘居民区,成为楼上楼下的邻居。姚、王两人虽年龄相差较大,但两人的性格相似,十分投缘,很快成了左邻右舍羡慕的好邻居。  姚阿婆与丈夫风风雨雨走过了金婚之年,相濡以沫,相互恩爱。4年前,姚阿婆的丈夫突然病故,令她痛苦万分,
期刊
一般常见的蜈蚣足数为几十对,现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阿尔泰生物保护区发现一种新型蜈蚣。此种蜈蚣的代表特征就是多足,甚至拥有多达750条腿。 (摘自《科学大众》)
期刊
诞生于600年前明清时代的《茉莉花》曲调,经过中国民间艺人几百年来的口心相传,直到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才得以用五线谱的形式保存下来。从历史传承上来说,当年英国合唱团演唱的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国民歌,同几百年前我们祖先听到的一模一样。而一个故事又让我们体会到 《茉莉花》曲调更深一层的蕴意……  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为惩治官员腐败,
期刊
岁初,我在床上拆土豆的压岁红包。光头在房间的另外一张陪护床上铺床被。  我这等病重,和光头也只是徒有夫妻名分,没有夫妻之实了。这对我倒是没有什么,我倒是真的怜惜37岁正值盛年的光头。  我于是推心置腹地说:“这一年辛苦你了,要不然我每个月给你一千块钱做特殊活动经费,你去释放下多余的精力?”  光头看看我,哈哈大笑。  我说:“你看,儿子的压岁钱挺多的。”  光头说:“让他长大知道小时候的压岁钱成了
期刊
去年9月18日,我告别家人,独自从邢台踏上南去的列车,开始了一个人的香港之旅。我沿京广线、穿黄河,跨长江,到广州,抵达香港,之后循路返回家乡,历时20天。  20天时间里,我辛苦并快乐着,辛苦的是每分钟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快乐的是运气好,每每都能遇上好心人。出门难,难在人生地不熟,不过,当地农民工、民警和环卫工人都是我的导游,还有很多热心的游客帮助我。  到了南粤,因为听不懂当地方言,我就用一个小本
期刊
美国的陪审制度从英国继承而来,历史也不短了,但要让咱们看来实在是古怪至极。首先“陪审团”是一个错误的译名,“Jury”本没有“陪”的意思,原意大约是“临时裁决委员会”。在法庭上陪审团是负责裁决的主角。法官才是陪衬,只能做做解释法律、引导庭审之类的服务工作。  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美国陪审团的成员都是普通老百姓。法庭对他们的学历水平、法律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一个小学水平、没学过法律的人,也能有权决
期刊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成了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的证据。然而,项羽真的烧了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了吗?  阿房宫建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700 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还保存着面积约60 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2002 年,中国考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