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山精神 共筑民族梦想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c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必达先生
  是孙中山曾侄孙(孙中山先生长兄孙眉的曾孙),身为伟人后代,他深知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曾经,不慕虚名的实业精神和家族传承的爱国情怀,使其选择赴美学习酒店管理专业,他也是首位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孙中山后裔,参与建设了内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为内地酒店管理树立标杆並培育了大批人才。在他心中,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所以他希望能尽己之力继承和弘扬,让先辈的精神遗产一代代传承下去。
  弘扬中山精神,国强民兴是他的梦想
  1911年,孙中山先生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2016年11月1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並发表重要讲话。他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深受全球华人敬仰,而孙必达先生,身为孙中山曾侄孙,受家庭影响,他很小就开始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对其更是崇敬有加。在广州读书期间,他有空都会回中山,回到祖宅,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故居。“作为家族成员,传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精神,特别是爱国思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带着使命感,他希望年轻一代也能继承发扬,从中汲取正能量。
  每逢大型的紀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他都会受邀出席,包括15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他说:“我觉得他最伟大的地方就两个字——无私,他一生为革命事业卻从来没有为自己着想过,他完全每天都是为着国家,都想着国家,他的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国家、人民。”
  伟人虽已逝,但孙中山先生“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主义精神卻一直影响並激励着後人,他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也正是当下一步步在实现的“中国梦”。他生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夙愿,化为浩然正气,世代传承。“‘国家强,民族才好;民族好,国家才强’这个道理很清楚。”孙必达先生强调说。
  十多年前,孙必达先生受陈守仁先生邀请,加入了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並担任顾问。“像陈守仁先生这般敬仰孙中山的人很少,他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做了很多事。包括成立基金会,也是希望发扬孙中山精神。”他与陈守仁先生交好十几年,之後又在其邀请下加入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並出任荣誉会长。
  此外,孙必达先生还担任着中华海外联谊会名誉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等职务。多年来,他致力於推动孙中山爱国思想的研究和宣传,而作为首位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孙中山後裔,他还设法联络旅居在海外的孙氏家族成员、亲朋好友回国投资建设与参与孙中山研究。
  孙必达先生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远超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这是因为我们走的路是对的,我们可以用今天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告慰先生。”正如习总书记在孙中山15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上呼籲的:全体的中国同胞们团结起来,要以中山先生的精神来推动今後国家的建设,让国家走上民族复兴这条路。
  见证改革硕果,他参建了内地首家五星级酒店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近40年来,改革的春风吹向全国,並不断深入,各地谱写出一曲曲发展的新乐章。关於改革的成果,孙必达先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既是见证者,更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
  孙必达先生祖籍中山市南蓢翠亨村,1941年春出生於香港,年底日本入侵,香港沦陷。“那时候父亲在部队里,经常上前线,母亲便带着我们兄弟几个跟随,因而我出生後的几年里一直都在逃难中度过。”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父亲退役後才逐渐安定下来。他在广州读的小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随家人移居香港,继续完成中学学业,1959年前往美国读大学,毕业後留在美国工作了几年,1979年再回到香港,回到祖国。
  变化往往在对比之下才更显鲜明,孙必达先生仍记得当时去到广州和北京的情景。“1979年再回到儿时在广州生活的地方,景象还和离开时没多大分别。”他回忆说,最意外的是当时阔别30年之久广州的发展几乎是“零”。而首都北京也差不多:“当时北京只建到了东三环路,北三环、西三环、南三环都还没有建。现在已建到了六环,我是一个圈一个圈看着这些道路建起来的。”
  此外,从酒店行业也很能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孙必达先生毕业於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而那时内地还没有什麽酒店管理的概念,更别说五星级酒店。1979年,刚回到香港工作的他应美方投资者邀请,与北京旅遊局合作,参与筹建了投资7500万美元的中国内地第一家五星级豪华大酒店——北京长城饭店,实现了内地五星级酒店零的突破,也为酒店行业树立起一个标杆。
  长城饭店位於三里屯,当时周边都还是一片空地,动土仪式孙必达先生邀请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参与。他整整在北京待了五年半,担任长城饭店总经理,从筹建到动土,再到开业,前後培养了1800多员工,现30年过後,这些人散佈全国,业已成为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对此他甚是欣慰。不得不说其为当时内地新兴的酒店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长城饭店於1983年12月开始试营业,1984年6月正式开业,孙必达先生担任长城饭店总经理主持了开幕典礼。在距正式营业的两个月前,发生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筹办美国总统里根回请中国领导人的国宴。1984年4月,美国里根总统访华,按照传统,两国领导人的互相宴请一般都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但孙必达先生卻连同美国的大使同中国外交部反复磋商,终於爭取到了这次机会,也开创了“国宴在大会堂以外举办”的先河。“他们先是拒绝,我当时跟他们说,这是中美合资的饭店,总统有权决定在哪宴请。最终成功了。这也是我们在正式开业前举办过的最大的宴会。”当时《时代》杂誌头版报道里根总统访华消息时,第一页就把这次国宴的菜单列在内,其中也有对孙必达先生的相关报道。   长城饭店也一时成为了北京的热门景点,吸引了不少遊客,不少中央和地方领导人都曾莅临参观过。仅开幕後的几个月内,长城饭店就接待多达5000多位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参观者,包括政府领导人。
  80年代末,孙必达先生又在广州,与当时的广东省信託投资公司合作,参与筹建了投资一个多亿的、用时六年兴建的、高达63层的内地当时最高的五星级饭店——广州国际大厦。1992年酒店开张,他出任总经理。一南一北,两座五星级酒店,在当时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从无到有,並实现了内地酒店行业新的突破,更属不易。
  此後10多年间,孙必达先生在长沙、南昌、宁波、深圳、广州等地长期担任酒店管理高级顾问。“基本上当时的每个大城市我都去过,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如今30多年过去了,与我同辈的许多酒店管理人都退休了,第二代、第三代的人才渐起。”
  现在再看这些自己曾经服务过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早已焕然一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早可与国外大城市媲美,甚至超过国外。这些变化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讲起祖国的变化,孙必达先生内心激动不已。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最有力的见证。
  促进和平统一,从加强年轻人的工作做起
  自回国後,孙必达先生便一直扎根香港,在内地开展酒店管理工作,见证内地变化的同时,也见证了香港回归前後的变化。2017年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重要节点,谈及“回归”话题,孙必达先生感触很多。
  他说,作为香港的一份子,始终应牢记两点:“一是香港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创举促进了香港的发展,而作为祖国南方的一大门户,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也为祖国发展出了一份力。二是祖国是香港坚实的後盾,香港发展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例如没有内地的供给,香港人的生活不可能如此便利与安心。”因此,他也希望香港能发挥自身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的优势,把握住“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机遇,加快发展的步伐。
  “我很同意这个看法——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孙必达先生相信,在新机遇里,香港大有可为,而他也强调说,“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以前的艰苦时期,可能还不太清楚,香港和祖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是来之不易的,是七百多万香港市民与十几亿祖国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更应好好珍惜。”
  祖国和平统一是每个中国人希望看到的,孙必达先生於1965年第一次回台湾,後也曾在台湾工作过,在他看來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语言同文字,不少人都是从内地迁过去的,两岸同胞是血浓於水的亲人,所谓“台独”只是少部分人自私的想法。他希望香港作为中间桥樑,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他认为,在加强两岸交流可以从年轻人方面做起:“年轻人的工作不容忽视,而且还非常重要。自国民党退迁台湾已几十年过去了,三四代人已经成长起来,年轻人对祖国的了解不多,认同感不强。”所以他认为,应该让台湾的年轻人多了解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从遊览名胜古蹟和名山大川中,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和历史悠久;从观摩城市的建设中,看看祖国的基础建设、工业及科技的发展、经贸的发展、港口和交通运输发展等,以此感受祖国的发展速度。这对台湾同胞增加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有很大帮助。这一想法也完全符合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建国大纲。
  孙必达先生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也是积极参与,贡献力量。特别是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素来重视年轻人培养,2017年迎来了十周年,孙必达先生相信在新任会长林广兆先生的带领下,总会将更上一层楼。
  但是只靠民间团体的努力,力量毕竟有限。孙必达先生希望国家也能给予力量支持,从更高的层面多做工作,例如组织和开展一些暑期班、交流团,或组织各类夏令营等青年活动,影响应该是积极而深远的。从青年出发,从实际工作出发,改善和推动两岸关係发展,这是他希望看到的。
  2016年,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後,孙必达先生曾说:“我想到今後,越来越会看到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中山先生的思想等等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是有多重要。我相信我们中国国家的统一,我们国家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富强应该越来越快地达到我们的目的。”民族梦,中国梦,将不再遥远!
其他文献
苏玉萍女士  是一个富有感染力的人,能夠把自身乐观积极的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递到他人身上。在近三十年的义工服务中,她照顾长者、编排节目、参与募捐、提倡环保,儘管事情再多,也坚持亲力亲为,努力做到无愧於心。她就像明媚的阳光,把丝丝暖意送给社会,也照亮了身边亲朋好友的心扉。  一张传单引导她找到新的祈愿  1992年夏天的某一天,居住在九龙红磡家维邨的苏玉萍女士如往常一样,与朋友们开始打一局又一局的麻将
期刊
何志波先生  香港汽车(机械·零件)商会会长,他锺爱汽车,扎根汽车业,在汽车行业的历练和经验尤为丰富。他对市场风向具有前瞻性眼光,在营销方面具有果敢的开拓力。他在担任会长的任期内使商会稳健发展,推动商会平台及行业领域的发展进步。  理想照进现实  何志波先生15岁时从澳门移民到香港,由於当时澳门社会处於前发展时期,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择业路径狭小,所以他在小学毕业之後,来到了香港谋生,寻求个人的发展。
期刊
邱平孝先生  明淨笛声与童年相伴  笛子可以吹奏出清亮悠远的天籟之音,流转着动人心弦的音曲,让人感到缕缕幽思与绵长心曲,在雅韻中感悟笛乐之美。吹笛子是邱平孝先生的职业,也是他将终其一生追求的兴趣爱好。在2012年,他来到了香港,在一段经商历程之後,他开始从事笛子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民族器乐的演奏教学,让中华传统笛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邱平孝先生是汕尾市人,他成长於家乡,少年时受到家人的影响对笛子
期刊
娄耀敏女士  在其诸多的爱好中,尤其对於书法和歌唱情有独鍾,见字如人,清雅隽秀的面容之下更添宁静致远的心性和雅致。好学如她,万事万物均是她学习的对象,她从书法中所受益的道理、所感受到的传统文化魅力,都再次通过书法方式传授给年轻的一代。  人隽秀 字漂亮  “世间有一类女子,不仅有如花般的美貌,还有着传世才情。”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书法界,从古至今不乏出众的女书法家,作为当代硬笔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娄耀
期刊
岑醒文先生  从四十年前进入玉器行业开始,日益醉心於此项既能表现自然结晶之秀美,又蕴含华夏文化之精髓的传统工艺。他迷上了玉石富有生命力的色泽,喜欢那种细腻温润的质感;同时也折服於匠人精湛的手艺,作品深邃的内涵。以玉石文化作为切入口,他接觸到书法、国画等国粹艺术,随即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  初入行 情渐浓  精美而宝贵的石料,不仅坚固和耐用,象徵久远;更以或纯粹的色泽或斑驳的纹理,赢得人们
期刊
黎铸英先生  是刚成立的香港广州书画会的主席。源自少年时对绘画的热爱,他一直保持至今,终能在事业有成、临界退休前夕,腾出更多时间执起心爱的画笔。他热爱新颖的岭南画派,既不失传统的国画风雅,又有着西洋画色彩艳丽的一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秉承将中华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之心,竭尽所能,望艺术之花开遍港穗。  文传有绪 艺海无涯  在刚刚过去的八月,香港与广州的艺坛中又多了一件美谈。  8月25日,为了
期刊
蔡国平先生  精习身法中正、动作和顺的杨氏太极拳,以此强身健体、陶冶性情。同时他也乐於向大众开班授学,让更多市民认识太极,並能享受其中的乐趣,继而和自己一样喜欢上杨氏太极拳。他创办缘武太极学会,广结善缘,集聚同好,大家群策群力,致力於杨氏太极的推广与发扬。传统的杨氏太极拳,结合了香港今日独特的城市文化,得到了新的演绎,增添了新的活力。  习武:从外家到内家从招式到修身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的大街
期刊
林家礼先生  涉猎广泛,且皆有所成。簡单梳理就是:理工科出身,专业是数学和系统科学,入行电讯媒体行业;因肩负管理责任,又学习工商管理和公共行政;後在银行界工作,又攻读了法律;担任诸家上市公司董事後,又学会计;因为金融工作,对经济学尤其是经济发展方面感兴趣而又完成了博士课程;近几年因为参与推动 “一带一路”方面的工作,对地缘政治、全球治理及国际关係亦开始有所研究。正是终生学习、学以为人的精神及不断进
期刊
石崇荣先生  是一位傑出医师,他精於医术,诚於服务,以悬壶济世为己任,仁心仁术受人尊敬。他是澳门中医药学会的现任会长,引领澳门中医药的继承和未来发展,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养医务人员、加强中医药贸易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卓有建树。他致力於推动澳门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以及与内地的深化合作,以期开创澳门中医药自身发展的新局面。  心繫澳门中医药  石崇荣先生是澳门中医药学会的现任会长,对澳门中医药的历史渊
期刊
11月1日凌晨,澳门获添世界认可的新美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这是继“澳门历史城区”於200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日前“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後,澳门再增添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  教科文组织与创意城市网络相关成员及专家经过全面评核和审议,教科文组织秘书长博科娃宣佈,正式评定64个城市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