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弟子去请教师父:“人生的美好希望需要什么呢?”
师父道:“幻想。”
弟子问道:“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希望呢?”
师父说道:“去掉幻想,努力行动。”
弟子不解。
师父说:“人生如果没有美好的幻想,怎么会产生人生的美好希望呢?然而你如果一味地沉湎于幻想中,幻想永远只是幻想,就会成为虚幻。只有去掉幻想,努力行动,才能成就人生美好的愿望。”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往往偏向记叙,理性思辨能力较差。这个作文题“易写难工”,考验同学们思维是不是严谨、深刻、独到,写作时选材是不是真实、典型、别致,表达是不是概括、生动、有逻辑。文章要脱颖而出,在论证的力度、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语言的成熟度这三方面要做到位。
【写作立意】
师父的第一个回答告诉我们幻想会给人生带来希望;第二个回答告诉我们光有幻想远不够,还得努力行动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愿望;最后的解释明确了“幻想”与“行动”的关系。因此,只要兼及“幻想”和“行动”,可以有所偏重,都视为正确立意。比如“幻想带来美好希望,但要成就美好的愿望,必须去掉幻想,努力行动”“仅有幻想没有行动,无法成功”等等。
要注意的是,“幻想”不等于“梦想”“理想”,所以把材料看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句话的变体,强调梦想或理想与行动的关系,是偏题的。
【评分标准】
兼顾“幻想”和“行动”,材料新,论证有深度,有文采,可得50分以上。
涉及“幻想”和“行动”,但偏重“行动”,文章有一定深度,可得42~50分。
涉及材料中的某个词语,比如“幻想”“行动”“愿望”“希望”等,但阐述浮于表面,只能得36~41分。
游离中心、偷换概念或套作明显的,得分不超过36分。
嘉兴教育学院 沈建忠
● 嘉兴考生
没有幻想的生命是干枯死寂的,没有幻想的生活是寡淡无味的。
幻想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它是人生美好希望的源泉,是一个人对生活愿景产生强烈实现渴望的内驱力。美好的幻想如一首首淡雅的诗、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萦绕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对生命充满希望,即使我们身处困境。
海子说:“人要有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但是,幻想、梦想都是翩翩遐想,是空想,它只是一个梦,纵然再美好,也如空中飘浮的云,缥缈而无法触摸;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似乎让你在绝望之中看到生机希望,然而,当你欣喜地靠近,却发现那只是虚幻,是另一种绝望。
要美梦成真,只有去掉幻想,努力行动。作家九把刀说:“梦想不是挂在嘴边炫耀的空气,而是需要认真的实践。”
余秀华,一个出生于湖北农村的脑瘫姑娘,陪伴她的是无法摆脱的残疾和封闭落后的村子。但是继第一首诗《印痕》发表,《摇摇晃晃的人间》摇摇晃晃向读者走来,《月光落在左手上》纯净地洒向诗坛……她一夜爆红,学者和诗人沈睿称她为“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更有出版社宣言“亏本也要出书”,媒体的聚光灯纷纷对准了这样一个原本不为人知的卑微妇人。
虽然我们无法想象,身患重疾的余秀华如何能如此诗意地生活、如此充满激情地歌唱生命,但毋庸置疑,残疾的身体阻挡不了她对美丽生命的渴望,封闭的生活遏制不了她内心对诗意生活的幻想。她去幻想了,憧憬着蓝天白云下美好的农家生活;她去幻想了,期待着朴素而充满爱的美好人生。而为了拥抱这美好,她“去”掉了仅仅停留在脑海中的幻想,握紧了手中的笔杆,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的美丽诗句,用生命的认真、刻苦的努力、执着的追求,闪耀出诗歌的光泽,谱写出生命的分量。
如今,诗人余秀华已当选当地作协副主席。假如当初她终日只沉湎于成为诗人的幻想中,而不动笔写下只字片语,恐怕也只能麻木地陷于那略显困厄的人生中!正是大胆去幻想,余秀华寻找到了人生方向;又因为果断去掉幻想,积极付诸行动,她才真正改变了人生,拥有了辉煌。
梦想需要行动。海市蜃楼永远无法让我们走出生命的困境。
“梦想需要认真的实践,等到对的风,我们迎风翱翔;没有风,我们照样拔地飞行。”
让我们去幻想并且去掉幻想,怀着青春朝气梦想奋力前行,如诗人余秀华一般,诗意地生活。
得分: 51分
点评: 如果说题目材料中存在误导思维的可能性,那么,这位同学已经领悟了材料的真谛,避开了“陷阱”,对“幻想”的认识在“度”的把握上可谓恰到好处。虽然材料有两层含义,但文章让重心体现在“‘去掉’幻想”上,更好地突出了“行动”的主题。文章主要用了余秀华的事例,但不是单一叙述,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抒情,较充分地展示了事例论证的具体过程,论述较为透彻。
● 嘉兴考生
王小波曾在《有关伟大一族》中说,每一种伟大的事业必定源于最初的某种梦想。诚然,幻想是人类空灵的思维花朵,构成灿烂的希冀的花园,人生如果失去幻想,势必失掉人生的美好希望,转入阴影,洁白的理想双翼也会湮没在现实的风尘中,再也无法触摸云端。
幻想是失落时一针强心剂,助推人生的追梦之路。正如苏珊大妈,是她执着的音乐梦想使她走上台,一曲《我曾有梦》让她从普通的老妇人变成闪耀的新星,幻想的力量何其强大!法国文坛巨匠巴尔扎克,幻想一个美好的社会,深刻批判了社会的阴暗面。“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我要用笔写完。”正是这种坚定的幻想,使他在一贫如洗的小木屋内,数十年笔耕不辍,终成煌煌巨著《人间喜剧》,完成他倡导美好社会的愿望。
诚然,幻想固不可少,但如果沉湎其中,幻想终为虚空。如果不努力用双手建造美好未来,梦想终成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古有李时珍,在目睹现有医书与实际大相径庭的情况下,决定自己著成一本医书。他幻想,他更努力行动来实现幻想。祖国河山大川,他用双脚一步步丈量,百草采尽,风霜历尽,《本草纲目》著成了。去掉幻想,努力行动,是实践派最朴实无华的箴言,是美好人生最珍贵的通行证。正如墨子,没有整日陷于诸子百家的论战,也没有归隐山林,他只是行动着。孔子端坐杏坛,庄子隐于三千濮水,墨子却以行者姿态奔走于大地,呼民生之疾苦,救生民于水火,他是脚踏实地的代名词。
幻想,去掉幻想,行动。这里饱含着伟大的人生哲学。如没有幻想,人生的万吨巨轮如失去航标,迷失方向;如没有行动,那么巨轮便如废置的钢架,寸步难行。有人问钱钟书先生如何读完了数量惊人的书作,钱老只是波澜不惊地答,只不过一本一本看完了。行者路漫且艰,幻想信念支撑我们;行者梦美好而虚,步履艰难地前进,实现幻想。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梦,即使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美好的希望源于幻想,可也易毁于幻想。更待努力行动,让步伐延长,让幻想延长,与现实交会。播下幻想的种子,用阳光雨露呵护关爱,用行动的汗水浇灌,春深夏浅间梦想的花早已绽放于现实。
得分: 49分
点评: 文章标题即观点,可谓紧扣题意,观点鲜明;阐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表达活泼生动,有感召力。此外,视野较为开阔,大量事例涉及古今中外,且都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由于题目材料中“幻想”一词的含义有一定的迷惑性,文中有一些说法有待商榷。如李时珍“在目睹现有医书与实际大相径庭的情况下,决定自己著成一本医书。他幻想……”,此处能不能说成是“他的幻想”,就值得讨论。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弟子去请教师父:“人生的美好希望需要什么呢?”
师父道:“幻想。”
弟子问道:“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希望呢?”
师父说道:“去掉幻想,努力行动。”
弟子不解。
师父说:“人生如果没有美好的幻想,怎么会产生人生的美好希望呢?然而你如果一味地沉湎于幻想中,幻想永远只是幻想,就会成为虚幻。只有去掉幻想,努力行动,才能成就人生美好的愿望。”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往往偏向记叙,理性思辨能力较差。这个作文题“易写难工”,考验同学们思维是不是严谨、深刻、独到,写作时选材是不是真实、典型、别致,表达是不是概括、生动、有逻辑。文章要脱颖而出,在论证的力度、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语言的成熟度这三方面要做到位。
【写作立意】
师父的第一个回答告诉我们幻想会给人生带来希望;第二个回答告诉我们光有幻想远不够,还得努力行动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愿望;最后的解释明确了“幻想”与“行动”的关系。因此,只要兼及“幻想”和“行动”,可以有所偏重,都视为正确立意。比如“幻想带来美好希望,但要成就美好的愿望,必须去掉幻想,努力行动”“仅有幻想没有行动,无法成功”等等。
要注意的是,“幻想”不等于“梦想”“理想”,所以把材料看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句话的变体,强调梦想或理想与行动的关系,是偏题的。
【评分标准】
兼顾“幻想”和“行动”,材料新,论证有深度,有文采,可得50分以上。
涉及“幻想”和“行动”,但偏重“行动”,文章有一定深度,可得42~50分。
涉及材料中的某个词语,比如“幻想”“行动”“愿望”“希望”等,但阐述浮于表面,只能得36~41分。
游离中心、偷换概念或套作明显的,得分不超过36分。
嘉兴教育学院 沈建忠
“去”幻想
● 嘉兴考生
没有幻想的生命是干枯死寂的,没有幻想的生活是寡淡无味的。
幻想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它是人生美好希望的源泉,是一个人对生活愿景产生强烈实现渴望的内驱力。美好的幻想如一首首淡雅的诗、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萦绕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期待、对生命充满希望,即使我们身处困境。
海子说:“人要有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但是,幻想、梦想都是翩翩遐想,是空想,它只是一个梦,纵然再美好,也如空中飘浮的云,缥缈而无法触摸;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似乎让你在绝望之中看到生机希望,然而,当你欣喜地靠近,却发现那只是虚幻,是另一种绝望。
要美梦成真,只有去掉幻想,努力行动。作家九把刀说:“梦想不是挂在嘴边炫耀的空气,而是需要认真的实践。”
余秀华,一个出生于湖北农村的脑瘫姑娘,陪伴她的是无法摆脱的残疾和封闭落后的村子。但是继第一首诗《印痕》发表,《摇摇晃晃的人间》摇摇晃晃向读者走来,《月光落在左手上》纯净地洒向诗坛……她一夜爆红,学者和诗人沈睿称她为“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更有出版社宣言“亏本也要出书”,媒体的聚光灯纷纷对准了这样一个原本不为人知的卑微妇人。
虽然我们无法想象,身患重疾的余秀华如何能如此诗意地生活、如此充满激情地歌唱生命,但毋庸置疑,残疾的身体阻挡不了她对美丽生命的渴望,封闭的生活遏制不了她内心对诗意生活的幻想。她去幻想了,憧憬着蓝天白云下美好的农家生活;她去幻想了,期待着朴素而充满爱的美好人生。而为了拥抱这美好,她“去”掉了仅仅停留在脑海中的幻想,握紧了手中的笔杆,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的美丽诗句,用生命的认真、刻苦的努力、执着的追求,闪耀出诗歌的光泽,谱写出生命的分量。
如今,诗人余秀华已当选当地作协副主席。假如当初她终日只沉湎于成为诗人的幻想中,而不动笔写下只字片语,恐怕也只能麻木地陷于那略显困厄的人生中!正是大胆去幻想,余秀华寻找到了人生方向;又因为果断去掉幻想,积极付诸行动,她才真正改变了人生,拥有了辉煌。
梦想需要行动。海市蜃楼永远无法让我们走出生命的困境。
“梦想需要认真的实践,等到对的风,我们迎风翱翔;没有风,我们照样拔地飞行。”
让我们去幻想并且去掉幻想,怀着青春朝气梦想奋力前行,如诗人余秀华一般,诗意地生活。
得分: 51分
点评: 如果说题目材料中存在误导思维的可能性,那么,这位同学已经领悟了材料的真谛,避开了“陷阱”,对“幻想”的认识在“度”的把握上可谓恰到好处。虽然材料有两层含义,但文章让重心体现在“‘去掉’幻想”上,更好地突出了“行动”的主题。文章主要用了余秀华的事例,但不是单一叙述,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抒情,较充分地展示了事例论证的具体过程,论述较为透彻。
要幻想,更要行动
● 嘉兴考生
王小波曾在《有关伟大一族》中说,每一种伟大的事业必定源于最初的某种梦想。诚然,幻想是人类空灵的思维花朵,构成灿烂的希冀的花园,人生如果失去幻想,势必失掉人生的美好希望,转入阴影,洁白的理想双翼也会湮没在现实的风尘中,再也无法触摸云端。
幻想是失落时一针强心剂,助推人生的追梦之路。正如苏珊大妈,是她执着的音乐梦想使她走上台,一曲《我曾有梦》让她从普通的老妇人变成闪耀的新星,幻想的力量何其强大!法国文坛巨匠巴尔扎克,幻想一个美好的社会,深刻批判了社会的阴暗面。“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我要用笔写完。”正是这种坚定的幻想,使他在一贫如洗的小木屋内,数十年笔耕不辍,终成煌煌巨著《人间喜剧》,完成他倡导美好社会的愿望。
诚然,幻想固不可少,但如果沉湎其中,幻想终为虚空。如果不努力用双手建造美好未来,梦想终成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古有李时珍,在目睹现有医书与实际大相径庭的情况下,决定自己著成一本医书。他幻想,他更努力行动来实现幻想。祖国河山大川,他用双脚一步步丈量,百草采尽,风霜历尽,《本草纲目》著成了。去掉幻想,努力行动,是实践派最朴实无华的箴言,是美好人生最珍贵的通行证。正如墨子,没有整日陷于诸子百家的论战,也没有归隐山林,他只是行动着。孔子端坐杏坛,庄子隐于三千濮水,墨子却以行者姿态奔走于大地,呼民生之疾苦,救生民于水火,他是脚踏实地的代名词。
幻想,去掉幻想,行动。这里饱含着伟大的人生哲学。如没有幻想,人生的万吨巨轮如失去航标,迷失方向;如没有行动,那么巨轮便如废置的钢架,寸步难行。有人问钱钟书先生如何读完了数量惊人的书作,钱老只是波澜不惊地答,只不过一本一本看完了。行者路漫且艰,幻想信念支撑我们;行者梦美好而虚,步履艰难地前进,实现幻想。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梦,即使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美好的希望源于幻想,可也易毁于幻想。更待努力行动,让步伐延长,让幻想延长,与现实交会。播下幻想的种子,用阳光雨露呵护关爱,用行动的汗水浇灌,春深夏浅间梦想的花早已绽放于现实。
得分: 49分
点评: 文章标题即观点,可谓紧扣题意,观点鲜明;阐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表达活泼生动,有感召力。此外,视野较为开阔,大量事例涉及古今中外,且都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由于题目材料中“幻想”一词的含义有一定的迷惑性,文中有一些说法有待商榷。如李时珍“在目睹现有医书与实际大相径庭的情况下,决定自己著成一本医书。他幻想……”,此处能不能说成是“他的幻想”,就值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