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运用多媒体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已成为时代的宠儿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讲授内容,追求“省时”“高效”的课堂目标,的确有明显的优势,亦为沉寂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把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它以直观、生动、逼真、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新异感,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强化学生记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有效地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全面、和谐地发展。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我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并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教学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夸美钮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信息技术媒体进行阅读教学,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教学媒体,再现情境,陶冶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在悟导,探究了课文内容后,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不仅能巩固拓展教学内容,更使学生体验,升华了课文蕴含的感情。霍姆林斯基说:“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能宏扬中华民族美德,净化学生心灵。而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很难使学生入情入境,而且感到枯燥无味。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弦,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教学媒体,巧妙质疑,拓展思维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疑”字开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巧妙的设疑,启发学生从疑难中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无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大屏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阵呐喊……放完录像,我问学生,看到这一幕,你们有什么疑问吧?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有的说:“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呢?”------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让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思考,自己寻找答案。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了他们的思维。
  四、运用教学媒体,拓宽视野,激发想象
  精心的教学设计,一定能巧夺天工,周密的教学活动安排,必定会妙趣横生。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课堂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上,能听到春天淅淅沥沥的雨声,听见星空下悠悠的鼓瑟声,江河的咆哮声及波涛的怒吼声。配上轻松的乐曲,浪漫的小调,更使人陶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他们的想象就会自由驰骋。
  五、运用教学媒体,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的目的。《月光曲》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月光曲》的内容及贝多芬演奏时所表达的感情。如果老师只是生硬地分析讲解,是不容易把学生带到《月光曲》的意境中去的,在讲《月光曲》这篇课文前,将《月光曲》内容和情感难点运用多媒体来突破。当教学到达这个难点时,先让学生闭眼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边听边想象《月光曲》的意境,然后请同学作答,结果学生都只能抽象地说出有月亮,有海水,有浪花,至于这些景物的变化及贝多芬当时的感情他们无法感知。其实这正是教师为学生欣赏美蓄势,紧接着,一幅带有配乐的画面再现在屏幕上: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月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学生仿佛置身海边,陶醉其中,从蓝色的大海,银色的月光感受到《月光曲》音乐逐渐增强,有了曲折;从雪亮的浪花感受到音乐高昂激越。此时《月光曲》美的意境油然而生。由此可见,画面能产生移情入情的效果,更能让学生在感悟和熏陶中情感得到培养。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电教媒体,能使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得到优化组合,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智力、情感、能力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活动,学校教育是核心,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期刊
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使许多学校和家长片面重视学习成绩、才智教育,导致很多孩子在道德和品质上有所缺失、甚至小小年纪就走向犯罪之路。尽管现下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倡导“个性教育”,但德育一直未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其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司马光早就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①”可见德育在教育中尤为重要。然而很多小学老师却认为,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点
期刊
一、教育从尊重开始  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彼此尊重。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就对学生有一种高高在的心理,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跟同学们交流,不听他们解释,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所说的就是对的,学生就该听自己的。这样的后果就是就是学生追于教师的权成,表面上答应,可内心却是抗拒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再信任教师,以后再想找学生沟通就非常国难。现在的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又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要强,他们内心是非常望
期刊
自然角中的新朋友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认知规律和授课班级已具备的音乐能力和特点,紧扣《妈妈的心》音乐特点进行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多感官方式感受、表现音乐,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和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学习思维,真正在课堂上夯实音乐基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音乐作品分析和演唱能力,落实音乐核心素养。  (二)理论依据  本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期刊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知道小麦是磨面粉的主要原料,知道午餐提供的包子、面条和加餐提供的蛋糕等面食都是用面粉制作的也非常喜欢,在家里他们也看过、吃过大人用面粉做的面食,十分美味。但是面粉怎么磨出来的?除了磨面机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够让小麦变成面粉?孩子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安全使用易于操作的工具。  2. 能够大胆选择工具探索麦子变成面粉的方法。 
期刊
记得有一本书中曾说过:“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有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而班主任不在,学生能自觉做好,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这就说明这个班主任不管在品德、学识以及自身素养上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的感召力,使他管理的班级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呢?在我从事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
期刊
我们班的婉婉小朋友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孩子,她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也是一个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只要不符合她的意愿,她一定不会默默的等待。就比如:上课回答问题,如果她举手你就必须叫她回答问题,如果你不叫她,她不过两分钟就会站在你的跟前说:“老师,我有问题。”  这个孩子我从小班开始一直带着她,从入园不到两周时间,我就发现这孩子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往往情绪波动都非常大,她不一样,从来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 ,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几分之几的产生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经历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的过程。  3.培养观察、操作、判断、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几分之几一的产生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初步
期刊
设计意图:  本活动来源于泸州本土特产——先市酱油,它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泸州人民的劳动果实。为让幼儿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生成本次打击乐活动《先市酱油》。  音乐分析:乐曲《喜洋洋》是我国著名的民乐,节奏欢快轻松,本次活动截取其中AB两段,音乐A段悠扬,就像在酱油工坊里筛豆子的场景,B段节奏轻快,如同工人在拿着工具捣碎黄豆。两段音乐分别展现不同的劳动场景,让幼儿既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