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民族生活在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生存环境客观上导致了藏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状况。这些促使藏先民选择了群策群力的部落组织生活,经历了历代封建王朝直至民主改革。本文试图对藏北部落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历史社会功能加以梳理, 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藏北,部落,特点,存在依据
一、藏北部落组织的形成渊源和发展演变
“部落”的出现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它伴随着人类血缘氏族发展而来。经历母系家族和父系家族公社之后,人类社会联系的形态逐步打破血缘限制向地域联系发展的结果。不管是家族联系还是部落联系,都是人类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自觉趋利的选择,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不得不选择集体发展的模式。中国的藏族分布在海拔高达几千里、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尤其是作为游牧民族普遍的组织形式的“部落”,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各个藏区表现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度的适应性。
考古材料证明,在距今约四千年前,西藏高原范围内至少存在三大支系各不相同、文化面貌各异的原始居民群体,分别是藏东河谷地区从事农耕兼狩猎游牧的卡若居民群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以定居农业和渔业经济为主的曲贡居民群体和藏北高原地区从事游猎和狩猎经济的游牧居民群体。 随着这些原始居民群体的生产水平提升和人口增长,氏族的发展开始对原来居住的地域提出要求,最终,这些原来以血缘为纽带、彼此通婚的氏族开始向地域型部族发展,构成一种新型的部落——氏族部落。大约在此前后,一些雪域先民便迁徙至藏北草原,在此地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农耕方式向游牧方式的转变。之后,随着高原上各个氏族部落的兴起和强大,氏族部落之间的兼并战争也不断升级,造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的形态被逐步打破,向地域部落发展。
但是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部落并不都是如此,青海东部地区的西羌诸部落又有自己的特点。这里远离高原腹地,因而并没有受到当时卫藏地区如火如荼的大小部落和邦国兼并战争的影响,当地的部落组织形式也就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以阿柔藏族为代表的当地诸部落虽然经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到目前为止却仍然保留了血缘部落的遗迹。 这些地方基本上呈现的是小规模的血缘部落包含在大范围的地域部落之中的特点。
二、藏北部落组织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一)稳定性,是藏北先民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地处条件恶劣的高寒地区,藏北先民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而选择过群居的部落生活,这大大降低了被野兽和残酷的自然迫害的几率。另外,随着佛教在藏区的稳固,藏传佛教已经是藏先民文化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聚落形态的文化层面中,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中心围绕宗教,通常情况下是围绕物质性的寺庙实体、转经廊、经堂、佛像,甚至即便是条件所限,这些物质性实体都不存在时,人们的头脑中仍然有一个观念性的中心,这种结构来自于宗教的理念。”
(二)阶级性,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通过对被统治阶级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保持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延续和生存。藏区部落社会制度,同样是藏区历代统治阶级维护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而选择的一种工具。在统治阶级内部又根据财富的拥有量和对王室贡献的大小划分等级,与统治阶级相对立的被统治者是平民、耕奴、武士等。后来由于历史的演变,虽有所变化,但等级未变动,各阶级之间不论是交往还是通婚等,都按等级、身份、地位相等同为原则,否则视为违法犯罪行为。在这种等级下面,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始终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
(三)政教合一,得到中央王朝的扶持
在封建王朝时期,整个藏北地区的部落组织总体上都是政教合一的,特别是明清藏传佛教格鲁派达赖喇嘛征缴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以来,政权和教权交织,部落的合法性不仅得到世俗的承认,也得到神权的庇护。这一特点在洲塔教授所研究的“环湖八族”之一的青海阿柔族的部落组织社会形态中体现的很明显。阿柔部落历史上曾分别于1578年和1652年迎请三世、五世达赖喇嘛到本部落讲经说法,在整个青海藏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和硕特蒙古也不敢小觑,甚至对其采取拉拢、扶持的策略,以使其成为蒙古势力集团统治可以依靠的当地力量。
三、藏北部落组织长期存在的原因
藏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经济相对滞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文化科学知识贫乏,宗教影响根深蒂固。藏族部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最终形成了与藏民族的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部落组织形式并在历史上对藏民族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种局面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渊源。
首先,藏北部落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育与该民族地处雪域高原的地理环境有深刻渊源。在自然恶劣的高寒雪域地区,人们并不能单单凭借自身或者某个家庭的力量战胜严酷的自然环境或与凶猛的野兽搏斗而获得生存空间,这客观上决定了藏先民必须要团结群体的力量,实现集体自卫和发展的目的。
其次,洲塔教授认为部落社会组织给成员提供的民主氛围使部落内部和谐、团结,并且部落成员在部落规章制度的保障下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实在的安全感。 部落共有财产的分配、血族仇杀、个人伤亡的补偿、纠纷遗迹丧葬喜庆开销等各个方面都有作为共同认可的部落组织予以解决。所以,比起单个家庭和个人的单薄力量来,人们在心理上更认可这种群策群力的集体生活方式。
此外,藏族地区的部落组织形式之所以能在最初蛮荒社会产生,历经历代封建王朝并持续到民主改革之前,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是政治因素。才仁东智和多杰在《试论藏区部落社会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中提出 “藏区部落的社会制度,就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的说法,笔者深以为然。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历代中央王朝对藏区的统治都是以宗教“羁縻”为主,若不是藏区本土的部落组织形式恰好契合了中央王朝的心意,就算地域再偏远,部落组织形式也不可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竭。
综上所述,藏北部落組织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既是顺应自然的行为,也是藏民族和中央王朝政治双向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藏北,部落,特点,存在依据
一、藏北部落组织的形成渊源和发展演变
“部落”的出现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它伴随着人类血缘氏族发展而来。经历母系家族和父系家族公社之后,人类社会联系的形态逐步打破血缘限制向地域联系发展的结果。不管是家族联系还是部落联系,都是人类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自觉趋利的选择,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不得不选择集体发展的模式。中国的藏族分布在海拔高达几千里、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尤其是作为游牧民族普遍的组织形式的“部落”,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各个藏区表现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度的适应性。
考古材料证明,在距今约四千年前,西藏高原范围内至少存在三大支系各不相同、文化面貌各异的原始居民群体,分别是藏东河谷地区从事农耕兼狩猎游牧的卡若居民群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以定居农业和渔业经济为主的曲贡居民群体和藏北高原地区从事游猎和狩猎经济的游牧居民群体。 随着这些原始居民群体的生产水平提升和人口增长,氏族的发展开始对原来居住的地域提出要求,最终,这些原来以血缘为纽带、彼此通婚的氏族开始向地域型部族发展,构成一种新型的部落——氏族部落。大约在此前后,一些雪域先民便迁徙至藏北草原,在此地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农耕方式向游牧方式的转变。之后,随着高原上各个氏族部落的兴起和强大,氏族部落之间的兼并战争也不断升级,造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的形态被逐步打破,向地域部落发展。
但是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部落并不都是如此,青海东部地区的西羌诸部落又有自己的特点。这里远离高原腹地,因而并没有受到当时卫藏地区如火如荼的大小部落和邦国兼并战争的影响,当地的部落组织形式也就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以阿柔藏族为代表的当地诸部落虽然经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到目前为止却仍然保留了血缘部落的遗迹。 这些地方基本上呈现的是小规模的血缘部落包含在大范围的地域部落之中的特点。
二、藏北部落组织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一)稳定性,是藏北先民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地处条件恶劣的高寒地区,藏北先民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而选择过群居的部落生活,这大大降低了被野兽和残酷的自然迫害的几率。另外,随着佛教在藏区的稳固,藏传佛教已经是藏先民文化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聚落形态的文化层面中,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中心围绕宗教,通常情况下是围绕物质性的寺庙实体、转经廊、经堂、佛像,甚至即便是条件所限,这些物质性实体都不存在时,人们的头脑中仍然有一个观念性的中心,这种结构来自于宗教的理念。”
(二)阶级性,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通过对被统治阶级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保持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延续和生存。藏区部落社会制度,同样是藏区历代统治阶级维护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而选择的一种工具。在统治阶级内部又根据财富的拥有量和对王室贡献的大小划分等级,与统治阶级相对立的被统治者是平民、耕奴、武士等。后来由于历史的演变,虽有所变化,但等级未变动,各阶级之间不论是交往还是通婚等,都按等级、身份、地位相等同为原则,否则视为违法犯罪行为。在这种等级下面,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始终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
(三)政教合一,得到中央王朝的扶持
在封建王朝时期,整个藏北地区的部落组织总体上都是政教合一的,特别是明清藏传佛教格鲁派达赖喇嘛征缴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以来,政权和教权交织,部落的合法性不仅得到世俗的承认,也得到神权的庇护。这一特点在洲塔教授所研究的“环湖八族”之一的青海阿柔族的部落组织社会形态中体现的很明显。阿柔部落历史上曾分别于1578年和1652年迎请三世、五世达赖喇嘛到本部落讲经说法,在整个青海藏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和硕特蒙古也不敢小觑,甚至对其采取拉拢、扶持的策略,以使其成为蒙古势力集团统治可以依靠的当地力量。
三、藏北部落组织长期存在的原因
藏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经济相对滞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文化科学知识贫乏,宗教影响根深蒂固。藏族部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最终形成了与藏民族的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部落组织形式并在历史上对藏民族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种局面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渊源。
首先,藏北部落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育与该民族地处雪域高原的地理环境有深刻渊源。在自然恶劣的高寒雪域地区,人们并不能单单凭借自身或者某个家庭的力量战胜严酷的自然环境或与凶猛的野兽搏斗而获得生存空间,这客观上决定了藏先民必须要团结群体的力量,实现集体自卫和发展的目的。
其次,洲塔教授认为部落社会组织给成员提供的民主氛围使部落内部和谐、团结,并且部落成员在部落规章制度的保障下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实在的安全感。 部落共有财产的分配、血族仇杀、个人伤亡的补偿、纠纷遗迹丧葬喜庆开销等各个方面都有作为共同认可的部落组织予以解决。所以,比起单个家庭和个人的单薄力量来,人们在心理上更认可这种群策群力的集体生活方式。
此外,藏族地区的部落组织形式之所以能在最初蛮荒社会产生,历经历代封建王朝并持续到民主改革之前,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是政治因素。才仁东智和多杰在《试论藏区部落社会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中提出 “藏区部落的社会制度,就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的说法,笔者深以为然。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历代中央王朝对藏区的统治都是以宗教“羁縻”为主,若不是藏区本土的部落组织形式恰好契合了中央王朝的心意,就算地域再偏远,部落组织形式也不可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竭。
综上所述,藏北部落組织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既是顺应自然的行为,也是藏民族和中央王朝政治双向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