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有效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点。以财经商贸类专业群为例,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一些方法,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制定、教学进程的安排等。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53-01
  自2015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思路以来,国务院及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各高校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融合做了许多尝试,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时,如何系统地将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和实施是当前高校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我院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在创新创业融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原则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貫穿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全过程,结合专业或专业群的特点,以“专业+创新创业”为主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结合专业,注重实践;以“课程+创新创业”为体系,建设“通识培养+专业培养+创新实践”三层次的课程体系;以“素质+创新创业”为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学分互认”素质培养平台。
  二、以“专业+创新创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中要明确提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规格方面要求四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树立“专业+创新创业”这条主线。
  三、以“课程+创新创业”设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分三个层次,一是对职业能力分析,将创新创业理念与教育标准及行业人才需求标准进行结合,体现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体现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二是设计课程结构,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实践课程”构建课程结构,通识课程包括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商业计划书的优化、创新创业执行力、创新创业领导力、创业管理实战等课程;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如何申办公司、领导学、有效沟通技巧、市场调研、市场营销、法律知识、财务管理等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商业计划书的优化、创新创业执行力、创新创业领导力、创业管理实战等课程。专业课程与企业课程结合,主要包括认知企业核心岗位和认知互联网环境下的创业方法等。创新实践课程包括企业经营实践类和营销体验式课程,结合校内创业孵化项目及创业孵化基地完成。三是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设计,以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引领课程设计,明确创新创业流程、明确创新创业任务、明确创新创业能力与创业素质要求。
  四、以“素质+创新创业”设置教学进程表
  教学进程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进度安排的体现,创新创业培养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课上与课下结合”,一是将创新创业培养融入必修课程进程表及课外素质培养计划表。必修课程表中主要分为通识课程学习领域、专业课程学习领域、创新创业拓展学习领域,分别完成通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与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创新创业拓展训练教育三个过程,在通识创新教育领域设置培养学生自我认知、企业认知、市场认知相关课程;在专业与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设置管理、营销、文化艺术、“互联网+”等双创课程;在创新创业拓展学习领域设置校内创新创业体验课程;二是将创新创业融入课外素质培养计划,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参加学术讲座、社会创新活动、参与创业大赛等项目鼓励学生结合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对创新创业项目与相关课程考核进行学分互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继林,胡传跃.材料化学专业对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教育观察,2016(23):67-68.
  [2]童红斌.基于职业人视角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2(8):97-98.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贵州高职院校及其电子信息类专业现状,以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为基础,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STI教学改革模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为中心。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主导,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精心组织实施教学,实现精准教学。教学活动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统计、分析教学
期刊
[摘 要] 试图讨论目前国内领先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对高职高专图书馆创新服务建设的启示。以“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中获奖的24个案例为基础,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方向,阐述不同方向的典型案例,最后总结其对高职高专图书馆创新服务建设的启示。  [关 键 词]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进步及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多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人才集聚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显得愈为突出,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们近几年来比较关注的焦点。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形式,更是一条重要途径和新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有序进行,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
期刊
[摘 要] 针对建筑类高职院校里开设的日语公选课存在学生基本素质有待加强、外语学习能力较弱、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课时少等教育现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日语公选课教学改革为例,对建筑类高职院校日语公选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以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建筑类高职院校;日语公选课;教学改革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在《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出台后,对辅导员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能力培养目标更为明确。在此背景下,辅导员能力竞赛作为专业化业务水平的展示平台,具有权威性,有效利用这一平台提升辅导员技能、提升整体教学辅导水平成为重要命题,如何破解辅导员队伍整体困境,使职业角色专业化专家化、提高队伍稳定性、拓宽发展空间,是各高校学工团队亟待探索的问题。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  
期刊
[摘 要] 理论与实践是大学教育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大学教育的天平越来越向专业知识的理论教育倾斜,从新生代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看,课堂实践同样重要,而这种重要性正体现在大学教育中为人和为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上。  [关 键 词] 大学教育;为人;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05-01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很有想法,
期刊
[摘 要] 《数码摄影技术》项目课程是遵循以本专业特色的“基、专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的,依据教学大纲,以提高操作技术为主线,科学地设置工作项目;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完成项目的教学;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完整的任务实施过程组织学习内容。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数码摄影技术;项目课程;工作坊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22-0
期刊
[摘 要] 信息化教学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关键环节。以《导游实务》课程为教学对象,选取“景区导游讲解”单元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教学评价三方面阐述了《导游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关 键 词] 导游实务;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20-01
期刊
[摘 要] 以《快速成型技术训练》课程为例,介绍了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微课应如何选题、开发和应用。提出了微课的选题应源于项目并服务于项目;微课的开发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微课的应用要依托移动网络终端,注重利用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微课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等观点。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微课;快速成型;3D打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
期刊
[摘 要] 在本科教育教学系统中,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时要理清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新形势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課程体系建设,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