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事后证明,四川芦山“4·20”强震所造成的灾害远低于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它是中国进入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后,发生的最大灾难事件,提供了一个意义堪比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典型案例。作为一名报道的组织者,新华社芦山地震报道中形成的“虚拟编辑部”,给我感触尤深。
4月20日早上8点零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新华社对外部在3分钟后播发了首条快讯,在国内外主要媒体中抢得首发,外电很快转发。这在意料之中——汶川大地震后,新华社对编辑系统进行升级,增加了对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的实时抓取功能,在技术上解决了地震后第一时间抢发快讯的难题。
但突发事件报道是一个过程,首发播发的地震局消息只是用数字描述了基本事实,而地震破坏性多大、损失有多重、救援怎样展开等核心信息,以及第一时间抵达灾难现场,都是后续报道中更大的挑战。这时,微信的作用意外显现。
先是四川分社记者海明威在对外部国内室建立的“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中,第一时间口述了他的地震经历以及成都街头见闻,随即,重庆、云南、贵州等分社的记者也在群中描述了当地的震感。同在微信群中的总社编辑根据这些宝贵信息,迅速编发了第二条滚动报道。
震后半小时内,海明威、余里、江宏景等几位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即从成都出发火速赶赴震中芦山县。总社编辑电话联系他们,希望记者在途中口述见闻,以便继续滚动报道,但电话打不通!编辑又同四川分社采编室联系,但他们也回说联系不上记者!就在编辑一筹莫展之际,海明威、余里在微信群中报告很快将到芦山县,手机信号不行,但网络是通的,可以用微信联系。
于是,编辑部果断决定以微信群为主平台组织指挥报道,将前方几位记者拉进群里。在不久前的西藏滑坡事故中,对外部国内室与在现场的特派记者通过本室微信业务群密切合作,效果颇佳。受此启发,国内室进一步建立了“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将国内分社一批骨干记者纳入。这个微信群在芦山地震报道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一,前后方通过微信实现了高效互动。芦山地震首日报道中,赴震中采访记者途中写稿不便、手机通讯不畅,他们就根据编辑的指令与提示,通过微信实时发回大量片断式的文字、图片和语音等素材,供对外部进行滚动报道,其效率、效果远胜以往电话口述的方式。对外部国内室安排专人接收前方记者发回的多媒体素材,一方面供本部门《新华视点:芦山强震造成数千人伤亡,中国紧急救援》的英文滚动报道之用,一方面深度加工、整合为《废墟,泪水,救援——新华社记者“4·20”芦山地震震中见闻》、《芦山!芦山!——新华社记者奔赴灾区途中见闻》等一系列中文稿件和图片稿件,传入共享稿库中,供新华社各业务部门按需采用。
其二,编辑部通过微信作出紧急响应。芦山强震当天适逢周六早上,编辑部绝大多数人周末放假,但一得知地震消息,对外部国内室的微信业务群便活跃起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值班编辑与休假在家的同事们马上“坐”到了一起,会商突发事件报道,作出紧急响应。作为国内室负责人,笔者在群中告知大家,需要人马上到编辑部支援,更需要向前方派出特派记者,越快越好;马上就有八、九个人回答说可以。于是我们立即确定两名记者易凌、李来房乘坐最早航班赴成都,考虑到当天报道任务繁重,另将增援编辑部的人分成白班、夜班两组。有微信群的帮助,人力调度在20分钟内就完成了。
其三,基于微信平台的报道组织突破了时空限制。芦山地震报道过程中,“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中汇集了四川分社赴震中采访记者,总社对外部国内室的编辑以及其他分社的记者。大家在微信群中的交流,特别是编辑部内部以及编辑同前方记者的交流,是实时直播与共享的,这使得各方能够及时掌握地震救援进展、报道重点变化和报道组织安排等重要信息,并就报道角度、采写细节等展开头脑风暴,达成更优化的报道方案。比如,在医院输液的对外部韩松副主任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通过微信提示说,编辑要整合各方信息写出全景报道,并与赴震中记者合作写现场特写,而前方记者的重中之重是写现场和故事,这对做好灾难之初的报道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微信的“虚拟编辑部”在此次新华社芦山地震报道中不是一个局部现象。
地震发生后不久,新华社总编室建立了“XH地震应急”微信群,将社内各部门从事地震报道的负责人和编辑,以及总社、分社赴芦山地震灾区采访的几十名记者都拉到这个平台上,既通报关于报道安排与组织的最新部署、最新指令,也为社内跨部门合作提供便利,还为前方记者向编辑部传稿开辟了新渠道——技术人员打通了微信群与新华社内部来稿库,使得前方记者传入微信群中的多媒体报道可以直接进入新华社共享库。
微信的广泛普及与其技术上的显著优点,为新华社在芦山地震中形成“虚拟编辑部”机制提供了可能,但其成形的必然性来自新华社正在努力探索实践的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理念。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去年12月底首次系统提出了“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战略,以推动新华社传统业务与新兴媒体业务的转型升级。其关键是在运作形态上实现“三大转变”:由单纯和单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动和交互的信息发布模式转变,由单一的信息生产向集成服务模式转变,由不同终端界面各自分开的传统发布渠道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整合终端转变。
芦山地震报道是新华社实施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战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突发事件报道。新闻生产端的高度集成,与新闻产品端的新媒体特征突显,是新闻集成服务理念在此次芦山地震报道中最显著的体现。
“XH地震应急”微信群的出现,使得新华社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部门合作、多媒体报道。新华社以往的突发事件报道组织,基本上是总编室通过在实体会议室召集高层会议来促成跨部门合作,再自上而下传递指令落实,信息传播的迟滞、扭曲与阻隔在所难免。基于微信群的虚拟编辑部“XH地震应急”,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述图景。在这个平台上,报道信息的流动不仅是总编室向各部门自上而下的纵向传递,而且是各部门间的横向交流;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编辑部会议是实时的、不落幕的、人数无限制的;在这个报道组织体系中,普通编辑与社领导同等分享信息,平等地提出报道意见和展开讨论,业务民主使报道更容易达到优化的结果。
举几个例子。比如,新华社对外部策划了一条中国军队运用高科技救灾的选题,但核心信息源是由解放军分社掌握的,且需要采访解放军各总部和当地救灾部队,于是对外部编辑就在微信群中提出了报道设想并向军分社求援,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通过整合各方重要信息出色完成了稿件。比如,新华社英语电视台在得知灾区有外国人志愿者时,需要英文记者做现场报道,也是通过微信群很快找到了对外部记者易凌,顺利完成出镜报道。再比如,4月23日上午多家媒体报道称救出一名幸存者,新华社也准备就这一“生命奇迹”播发快讯,但前方多位记者在微信群中提醒后方编辑说“仍需核实”,结果证明果真是假——废墟下救出的不是幸存者,而是两只鸡,正是微信群帮助核实新闻,使新华社避免了一次不实报道。
4月20日早上8点零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新华社对外部在3分钟后播发了首条快讯,在国内外主要媒体中抢得首发,外电很快转发。这在意料之中——汶川大地震后,新华社对编辑系统进行升级,增加了对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的实时抓取功能,在技术上解决了地震后第一时间抢发快讯的难题。
但突发事件报道是一个过程,首发播发的地震局消息只是用数字描述了基本事实,而地震破坏性多大、损失有多重、救援怎样展开等核心信息,以及第一时间抵达灾难现场,都是后续报道中更大的挑战。这时,微信的作用意外显现。
先是四川分社记者海明威在对外部国内室建立的“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中,第一时间口述了他的地震经历以及成都街头见闻,随即,重庆、云南、贵州等分社的记者也在群中描述了当地的震感。同在微信群中的总社编辑根据这些宝贵信息,迅速编发了第二条滚动报道。
震后半小时内,海明威、余里、江宏景等几位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即从成都出发火速赶赴震中芦山县。总社编辑电话联系他们,希望记者在途中口述见闻,以便继续滚动报道,但电话打不通!编辑又同四川分社采编室联系,但他们也回说联系不上记者!就在编辑一筹莫展之际,海明威、余里在微信群中报告很快将到芦山县,手机信号不行,但网络是通的,可以用微信联系。
于是,编辑部果断决定以微信群为主平台组织指挥报道,将前方几位记者拉进群里。在不久前的西藏滑坡事故中,对外部国内室与在现场的特派记者通过本室微信业务群密切合作,效果颇佳。受此启发,国内室进一步建立了“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将国内分社一批骨干记者纳入。这个微信群在芦山地震报道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一,前后方通过微信实现了高效互动。芦山地震首日报道中,赴震中采访记者途中写稿不便、手机通讯不畅,他们就根据编辑的指令与提示,通过微信实时发回大量片断式的文字、图片和语音等素材,供对外部进行滚动报道,其效率、效果远胜以往电话口述的方式。对外部国内室安排专人接收前方记者发回的多媒体素材,一方面供本部门《新华视点:芦山强震造成数千人伤亡,中国紧急救援》的英文滚动报道之用,一方面深度加工、整合为《废墟,泪水,救援——新华社记者“4·20”芦山地震震中见闻》、《芦山!芦山!——新华社记者奔赴灾区途中见闻》等一系列中文稿件和图片稿件,传入共享稿库中,供新华社各业务部门按需采用。
其二,编辑部通过微信作出紧急响应。芦山强震当天适逢周六早上,编辑部绝大多数人周末放假,但一得知地震消息,对外部国内室的微信业务群便活跃起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值班编辑与休假在家的同事们马上“坐”到了一起,会商突发事件报道,作出紧急响应。作为国内室负责人,笔者在群中告知大家,需要人马上到编辑部支援,更需要向前方派出特派记者,越快越好;马上就有八、九个人回答说可以。于是我们立即确定两名记者易凌、李来房乘坐最早航班赴成都,考虑到当天报道任务繁重,另将增援编辑部的人分成白班、夜班两组。有微信群的帮助,人力调度在20分钟内就完成了。
其三,基于微信平台的报道组织突破了时空限制。芦山地震报道过程中,“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中汇集了四川分社赴震中采访记者,总社对外部国内室的编辑以及其他分社的记者。大家在微信群中的交流,特别是编辑部内部以及编辑同前方记者的交流,是实时直播与共享的,这使得各方能够及时掌握地震救援进展、报道重点变化和报道组织安排等重要信息,并就报道角度、采写细节等展开头脑风暴,达成更优化的报道方案。比如,在医院输液的对外部韩松副主任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通过微信提示说,编辑要整合各方信息写出全景报道,并与赴震中记者合作写现场特写,而前方记者的重中之重是写现场和故事,这对做好灾难之初的报道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微信的“虚拟编辑部”在此次新华社芦山地震报道中不是一个局部现象。
地震发生后不久,新华社总编室建立了“XH地震应急”微信群,将社内各部门从事地震报道的负责人和编辑,以及总社、分社赴芦山地震灾区采访的几十名记者都拉到这个平台上,既通报关于报道安排与组织的最新部署、最新指令,也为社内跨部门合作提供便利,还为前方记者向编辑部传稿开辟了新渠道——技术人员打通了微信群与新华社内部来稿库,使得前方记者传入微信群中的多媒体报道可以直接进入新华社共享库。
微信的广泛普及与其技术上的显著优点,为新华社在芦山地震中形成“虚拟编辑部”机制提供了可能,但其成形的必然性来自新华社正在努力探索实践的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理念。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去年12月底首次系统提出了“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战略,以推动新华社传统业务与新兴媒体业务的转型升级。其关键是在运作形态上实现“三大转变”:由单纯和单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动和交互的信息发布模式转变,由单一的信息生产向集成服务模式转变,由不同终端界面各自分开的传统发布渠道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整合终端转变。
芦山地震报道是新华社实施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战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突发事件报道。新闻生产端的高度集成,与新闻产品端的新媒体特征突显,是新闻集成服务理念在此次芦山地震报道中最显著的体现。
“XH地震应急”微信群的出现,使得新华社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部门合作、多媒体报道。新华社以往的突发事件报道组织,基本上是总编室通过在实体会议室召集高层会议来促成跨部门合作,再自上而下传递指令落实,信息传播的迟滞、扭曲与阻隔在所难免。基于微信群的虚拟编辑部“XH地震应急”,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述图景。在这个平台上,报道信息的流动不仅是总编室向各部门自上而下的纵向传递,而且是各部门间的横向交流;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编辑部会议是实时的、不落幕的、人数无限制的;在这个报道组织体系中,普通编辑与社领导同等分享信息,平等地提出报道意见和展开讨论,业务民主使报道更容易达到优化的结果。
举几个例子。比如,新华社对外部策划了一条中国军队运用高科技救灾的选题,但核心信息源是由解放军分社掌握的,且需要采访解放军各总部和当地救灾部队,于是对外部编辑就在微信群中提出了报道设想并向军分社求援,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通过整合各方重要信息出色完成了稿件。比如,新华社英语电视台在得知灾区有外国人志愿者时,需要英文记者做现场报道,也是通过微信群很快找到了对外部记者易凌,顺利完成出镜报道。再比如,4月23日上午多家媒体报道称救出一名幸存者,新华社也准备就这一“生命奇迹”播发快讯,但前方多位记者在微信群中提醒后方编辑说“仍需核实”,结果证明果真是假——废墟下救出的不是幸存者,而是两只鸡,正是微信群帮助核实新闻,使新华社避免了一次不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