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报道中的“虚拟编辑部”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事后证明,四川芦山“4·20”强震所造成的灾害远低于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它是中国进入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后,发生的最大灾难事件,提供了一个意义堪比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典型案例。作为一名报道的组织者,新华社芦山地震报道中形成的“虚拟编辑部”,给我感触尤深。
  4月20日早上8点零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新华社对外部在3分钟后播发了首条快讯,在国内外主要媒体中抢得首发,外电很快转发。这在意料之中——汶川大地震后,新华社对编辑系统进行升级,增加了对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的实时抓取功能,在技术上解决了地震后第一时间抢发快讯的难题。
  但突发事件报道是一个过程,首发播发的地震局消息只是用数字描述了基本事实,而地震破坏性多大、损失有多重、救援怎样展开等核心信息,以及第一时间抵达灾难现场,都是后续报道中更大的挑战。这时,微信的作用意外显现。
  先是四川分社记者海明威在对外部国内室建立的“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中,第一时间口述了他的地震经历以及成都街头见闻,随即,重庆、云南、贵州等分社的记者也在群中描述了当地的震感。同在微信群中的总社编辑根据这些宝贵信息,迅速编发了第二条滚动报道。
  震后半小时内,海明威、余里、江宏景等几位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即从成都出发火速赶赴震中芦山县。总社编辑电话联系他们,希望记者在途中口述见闻,以便继续滚动报道,但电话打不通!编辑又同四川分社采编室联系,但他们也回说联系不上记者!就在编辑一筹莫展之际,海明威、余里在微信群中报告很快将到芦山县,手机信号不行,但网络是通的,可以用微信联系。
  于是,编辑部果断决定以微信群为主平台组织指挥报道,将前方几位记者拉进群里。在不久前的西藏滑坡事故中,对外部国内室与在现场的特派记者通过本室微信业务群密切合作,效果颇佳。受此启发,国内室进一步建立了“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将国内分社一批骨干记者纳入。这个微信群在芦山地震报道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一,前后方通过微信实现了高效互动。芦山地震首日报道中,赴震中采访记者途中写稿不便、手机通讯不畅,他们就根据编辑的指令与提示,通过微信实时发回大量片断式的文字、图片和语音等素材,供对外部进行滚动报道,其效率、效果远胜以往电话口述的方式。对外部国内室安排专人接收前方记者发回的多媒体素材,一方面供本部门《新华视点:芦山强震造成数千人伤亡,中国紧急救援》的英文滚动报道之用,一方面深度加工、整合为《废墟,泪水,救援——新华社记者“4·20”芦山地震震中见闻》、《芦山!芦山!——新华社记者奔赴灾区途中见闻》等一系列中文稿件和图片稿件,传入共享稿库中,供新华社各业务部门按需采用。
  其二,编辑部通过微信作出紧急响应。芦山强震当天适逢周六早上,编辑部绝大多数人周末放假,但一得知地震消息,对外部国内室的微信业务群便活跃起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值班编辑与休假在家的同事们马上“坐”到了一起,会商突发事件报道,作出紧急响应。作为国内室负责人,笔者在群中告知大家,需要人马上到编辑部支援,更需要向前方派出特派记者,越快越好;马上就有八、九个人回答说可以。于是我们立即确定两名记者易凌、李来房乘坐最早航班赴成都,考虑到当天报道任务繁重,另将增援编辑部的人分成白班、夜班两组。有微信群的帮助,人力调度在20分钟内就完成了。
  其三,基于微信平台的报道组织突破了时空限制。芦山地震报道过程中,“国内分社对外报道兴趣小组”微信群中汇集了四川分社赴震中采访记者,总社对外部国内室的编辑以及其他分社的记者。大家在微信群中的交流,特别是编辑部内部以及编辑同前方记者的交流,是实时直播与共享的,这使得各方能够及时掌握地震救援进展、报道重点变化和报道组织安排等重要信息,并就报道角度、采写细节等展开头脑风暴,达成更优化的报道方案。比如,在医院输液的对外部韩松副主任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通过微信提示说,编辑要整合各方信息写出全景报道,并与赴震中记者合作写现场特写,而前方记者的重中之重是写现场和故事,这对做好灾难之初的报道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微信的“虚拟编辑部”在此次新华社芦山地震报道中不是一个局部现象。
  地震发生后不久,新华社总编室建立了“XH地震应急”微信群,将社内各部门从事地震报道的负责人和编辑,以及总社、分社赴芦山地震灾区采访的几十名记者都拉到这个平台上,既通报关于报道安排与组织的最新部署、最新指令,也为社内跨部门合作提供便利,还为前方记者向编辑部传稿开辟了新渠道——技术人员打通了微信群与新华社内部来稿库,使得前方记者传入微信群中的多媒体报道可以直接进入新华社共享库。
  微信的广泛普及与其技术上的显著优点,为新华社在芦山地震中形成“虚拟编辑部”机制提供了可能,但其成形的必然性来自新华社正在努力探索实践的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理念。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去年12月底首次系统提出了“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战略,以推动新华社传统业务与新兴媒体业务的转型升级。其关键是在运作形态上实现“三大转变”:由单纯和单向的信息提供向互动和交互的信息发布模式转变,由单一的信息生产向集成服务模式转变,由不同终端界面各自分开的传统发布渠道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整合终端转变。
  芦山地震报道是新华社实施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战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突发事件报道。新闻生产端的高度集成,与新闻产品端的新媒体特征突显,是新闻集成服务理念在此次芦山地震报道中最显著的体现。
  “XH地震应急”微信群的出现,使得新华社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部门合作、多媒体报道。新华社以往的突发事件报道组织,基本上是总编室通过在实体会议室召集高层会议来促成跨部门合作,再自上而下传递指令落实,信息传播的迟滞、扭曲与阻隔在所难免。基于微信群的虚拟编辑部“XH地震应急”,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述图景。在这个平台上,报道信息的流动不仅是总编室向各部门自上而下的纵向传递,而且是各部门间的横向交流;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编辑部会议是实时的、不落幕的、人数无限制的;在这个报道组织体系中,普通编辑与社领导同等分享信息,平等地提出报道意见和展开讨论,业务民主使报道更容易达到优化的结果。
  举几个例子。比如,新华社对外部策划了一条中国军队运用高科技救灾的选题,但核心信息源是由解放军分社掌握的,且需要采访解放军各总部和当地救灾部队,于是对外部编辑就在微信群中提出了报道设想并向军分社求援,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通过整合各方重要信息出色完成了稿件。比如,新华社英语电视台在得知灾区有外国人志愿者时,需要英文记者做现场报道,也是通过微信群很快找到了对外部记者易凌,顺利完成出镜报道。再比如,4月23日上午多家媒体报道称救出一名幸存者,新华社也准备就这一“生命奇迹”播发快讯,但前方多位记者在微信群中提醒后方编辑说“仍需核实”,结果证明果真是假——废墟下救出的不是幸存者,而是两只鸡,正是微信群帮助核实新闻,使新华社避免了一次不实报道。
其他文献
美国不仅重视利用大众传播塑造美国形象,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积极设立并赞助多种面向其他国家精英人群的交流和培训项目,以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方式传播美国文化,增进项目参与者对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项目参与者对美国的好感。据美国政府最新的统计数据①,2011年由美国政府赞助的交流和培训项目总共有223个,涉及305万多人,美国政府在这些项目上的花费超过21亿美元。  在旨在影响他国精英的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所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三中全会”,也是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决心和改革举措的重要窗口,国内、海外都给予了持续高度关注,可以说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中国新闻之一。  对于外宣新闻工作者而言,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传媒格局中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使得世界对中国新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全球化使得国与
期刊
开展对外传播,海外社交网络是不容忽视的舞台与阵地。为什么这么说?几个简单的数据呈现出海外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全世界最大在线社交网络脸谱(Facebook)拥有11亿注册用户,其中近一半用户每天登陆;18至34岁的脸谱使用者中,有一半在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自己的账号;推特(Twitter)注册账户6.45亿,每日新注册人数13万……  如何利用海外社交网络开展对外传播对中国主流媒体而言尚是一个新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在钓鱼列岛问题上的得寸进尺,中国乃至国际对此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对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以“钓鱼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105份中文文献,其中101份是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而在2000年之前,只有4份相关文献,其中两份还都是日本历史学者井上清《关于钓鱼岛等岛屿历史和归属问题》一书的中文译本。由此可见,中文研究和解释钓鱼列岛问题的文献近年来才逐步丰富。而以外语对外说明
期刊
变化的世界与传播生态,要求我们不仅要转变国际传播方式方法,还要强化国际传播中的价值传播,向世界说明我们的价值体系,寻求与其他价值体系的交集,进而服务于国家与民族的更大利益。  现状  经过数十年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的国际传播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国际和国内舆论场之间仍存在明显落差。  这种落差,在国内舆论场体现为时而信心爆棚、盛气凌人,时而自轻自贱、自惭形秽;在国际舆论场,
期刊
在尼日利亚影视爱好者萨米努(Saminu Alhassan Usman)的印象中,中国电影都是飞来打去的功夫片,情节简单,不懂中文也可以理解,看起来很过瘾。至于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他却了解甚少,因为在当地媒体与中国有关的报道中,大多为政经类题材。  来到北京之前,35岁的萨米努在位于首都阿布贾的自由电台(Freedom Radio)担任政治社会类记者。根据两国之间的交流协议,他从去年9月开始在中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公布之后,被外界称为“惊艳”。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个决定,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各种解读和猜测。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时间表定在2020年,因此,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全面深化改革都是贯穿整个对外宣传的一大主题。特别是2014年,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重要一年,做好相关外宣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觉得,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对外宣传和解读,核心是
期刊
2012年初,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春晚》登陆央视荧屏;次年2月,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重新剪辑的50分钟时长的《春晚》国际版Inside China’s Biggest Gala(《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其所覆盖的26个亚洲国家播出①,成功实现了这一国产纪录片的对外播出,也开启了2013年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讲述中国”的步伐。2013年12月29日,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
期刊
在海外传播中,文化符号给受众留下直观印象,传播文化内涵给受众带来中国文化认知上的改变。现阶段借助海外栏目的品牌效应,制作、传播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电视节目,是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受众从了解文化符号上升到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是认同中国文化的前提。本文通过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的一档美国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及上海外语频道ICS改编版《极速前
期刊
“香港山东周”活动是山东省连续在香港举办的重要经贸合作活动,今年5月举办的是第五次香港山东周。本次主题是“聚焦鲁港服务业合作,助推山东城镇化发展”。根据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山东省商务厅等部门人员组成活动宣传组,在香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支持协助下,统一组织、精心安排了宣传报道工作,为整个活动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5月27日,2013香港山东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