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的有效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课堂教学。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提高综合素质必须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要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数学课堂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教师要想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想要取得实际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目的明确,切实为教学服务。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仅仅围绕实现三位目标展开的,尽量避免"为情境而情境"的数学情境化设计。情境设置恰当与否是与学习内容和目标紧密相关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考,而不是那些脱离学生实际的或远离数学本质的东西。完全要看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这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思考的问题。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投入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不再空洞、枯燥,从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数学的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扩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例如: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题:一个由3个大人和4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3/4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元。这个家庭选择哪家旅行社所花的费用少?比较随着孩子人数的变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费更优惠?
  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用意不在考察学生对一次函数、不等式求解等内容的记忆和相关技能的模仿,看重的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它为学生构思自己的解题思路留下了空间——或采用归纳的方法,通过对若干具体数据的考察获得问题的结论;或通过求解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去获得问题的解;或采用图象的方法求解问题……
  3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果能通过游戏、竞赛、设悬念等创设趣味情境,将新知识寓于其中,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情、有境,就会引起极大地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使他们为求职而乐,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为学生们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由于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要求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并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我探究和合交流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导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即出示学法三步骤:
  ⑴、学会转化。你能不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怎样转化?
  ⑵、学会观察。平行四边形的边与原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联系?
  ⑶、学会证明。怎样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这样学生在尝试中学会转化、观察、证明等方法通过"剪"、"移"、"拼" 等实际操作参与数学学习,得到不同转化方法。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介的组织形式。但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并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不断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和合作,形成了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集体智慧高度结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元认知能力,又培养了他们互相评价、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要依据教材特点,敏锐捕捉恰当的合作时机,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努力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有挑点性的问题或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
  如教学《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节复习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怎样测量呢?同学们都举起了手,都想说出自己的方案,我说分三小组,看那一组的设计方案多,想的全面,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分组研究、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有补充、有纠正、有争论,课堂气氛活跃。。然后组内发表见解,学生通过学习合作交流得出了一些设计方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测了高度的常用方法。事实证明,学生通过交流,必将会悟出许多新思想、新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换思想必将拥有多种思想。智慧火种一旦被点燃,必然会光芒四射,既然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就得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
  教育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弘扬个性,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采用学生接受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自觉转换角色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了调整和定位。需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进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教师的宽容和信任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讽刺,多一些鼓励,学生需要在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敞开心扉,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运用多媒体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主动参与学习,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如上数学课总是离不开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杂,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又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且能增大授课容量。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运用课堂的评价标准,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目的在于,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建构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新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总结自己的长处,发现不足,以便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总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要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有效,着力点在教和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当然要真正使课堂教学有效,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关键。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靠教师来组织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驾驭能力、专业功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我还必须自觉提升专业素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赖格卢特曾指出"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情景,其教学设计也应该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及具体的学生学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试对几种较典型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一些比较、探讨。  一 、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所谓讲授法,是
期刊
教学讲究“点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越过障碍、走出困境,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且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总体而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仍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甚至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本文通过展现小学数学教学中蕴含的人文之美、艺术之美、逻辑之美,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一门优美的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形成一个积极探索、主动的、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从而在根本上达到提高数学课堂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意识地促进各层次学生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笔者将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石、基本要求、教学重点、教学策略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基本要求方法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水平,充分考虑学生中存在参差差异的前提下,
当今社会传媒高度发展.人们对于商品的认知与接受往往更多的是依赖于商品的自我标榜——广告。广告被人称为“用词语编就的生意经(a business of words)”。为了实现广告促成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巧设情感调动兴趣  1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  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学期末的数学复习过程要以精练化的试题为着手点,借助科学的练习而达成巩固学习成果的目标。适度解题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我们更要从解题这个单线程中走出来,分析时下新课改的形势,把握例题方向,带着新课程对学生现代要求的理念进行着实高效的复习,将基础夯实,将能力提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考题依然立足于双基,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注重数学观念、思维方式的渗透。试题是载体,在考查中体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悦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传播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传播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