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2月之前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在普通病房接受监护护理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在卒中单元接受重症监护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意识障碍程度、病残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的评分差异,研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差异,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单元接受重症监护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意识障碍程度、病残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的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收治卒中单元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实施重症监护,能够显著提高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提高疗效,对改善护患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重症监护;护理质量
【Abstract】purpos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troke unit intensive care treatment for severe acute stroke patients care effect. Methods In December 2008 the neurological in-patients before our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in the common war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ccept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as control group; in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0 our monthly neurological in-patients in stroke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receiv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severe acute stroke patients for the test group;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in patients with degree\ Invalid degree and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uch as degree of score difference index,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lication rate and mortality difference, Explore severe acute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unit receives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care. The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the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degree\ Invalid degree and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uch as degree of index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conclusion Severe acute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stroke unit intensie care unit,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care to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patients the quality of ca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with has a positive meaning.
【Keywords】stroke; Intensive care; Nurs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R3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26-02
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卒中单元内重症监护,能够尽早地发现并且避免可使脑组织进一步损伤的颅内外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对患者预后也能发挥积极的改善作用[1]。我科于2009年1月设立卒中病床单元,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收治其中实施重症监护,进行规范化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 2008年12月之前入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30例接受监护护理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7~68岁,平均(64.39±2.74)岁;7例脑出血,23例脑梗死。实验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30例在卒中单元接受重症监护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6~67岁,平均(63.86±2.69)岁;8例脑出血,22例脑梗死。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 中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首次发病,且起病在2天内的脑梗死或者脑出血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GCS)≤8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17分;②需要呼吸支持或者氧饱和度低于0.95的低氧血症者;③实施气管切开、脑室引流或者颅内血肿碎吸等有创治疗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神经内科传统的监护护理方法进行。实验组:①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床旁监护重症监护护理,至少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指标48h,当患者病情稳定且过去24h内生理指标为出现异常情况,则停止监测;②预防和护理内科系统与神经系统潜在的并发症;③生化指标监测间隔24~48小时进行一次,及时控制和纠正异常的生理参数;④必须对住院患者尽早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坐起拍背、早期翻身、吸痰以及体位排痰等护理手段;让患者头部、颈部、四肢以及躯干等被动运动,及时变换患者体位,保持良姿位,避免产生异常运动模式;当患者颅内压过高,抬升患者头部和上身30°左右;采取改善脑循环的经皮电刺激疗法和治疗肺部感染的超短波疗法等物理因子疗法;⑤对新入院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及时宣传中风防治方面的知识,实施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及时有效地进行护患沟通,全面告知患者家属病情,争取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工作;⑥在卒中病床单元对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康复、语言康复以及肢体康复等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其他治疗。
1.4 评价标准 ①意识障碍程度评价:采用格拉哥昏迷计分(GCS)表对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进行评价,每天一次,直至患者出院或者评分达到15分。②病残程度评价:分别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牛津残障量表(OHS)对患者病残程度进行评价。③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每周一次。④统计分析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评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经统计学软件SPSS12.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CS评分以及NIHSS评分比较。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病残程度比较,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共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尿路感染,4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6.7%;实验组唯有1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得出,x2为6.9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7例死亡,实验组2例死亡,病死率分别为23.3%,6.7%,经统计学处理得出,x2为12.1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
3 讨论
普遍认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恢复最快时期是发病初3~4周。在卒中单元对患者实施重症监护能够有效提高诊疗速度,便于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诊疗策略,同时也可以为急性减压手术、脑室引流、高容量-高灌注治疗以及溶栓治疗提供监护,利于患者的早期床边康复治疗和有创治疗[3]。卒中单元重症监护病房,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防治并发症以及防止卒中复发等全面的医疗护理[4]。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持续监护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为及时修改患者治疗策略提供便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这种卒中病床单元模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无论是意识障碍程度评分的改善程度,还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卒中病床单元重症监护组均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此外,重症监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以及病死率(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和23.3%(P<0.01)。这对重症监护病房在急性脑卒中良好的护理效果给予了直接的证明。通过及时的监测和控制,并且让卒中患者急性期的生理指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能够明显保护神经系统,同时显著减缓神经系统症状的恶化。
患者入院后对其残疾和损伤情况进行早起评估,将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尽可能早地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让患者尽早地按照康复计划接收治疗,能够起到减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目的[5]。患者的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都能够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得以增强[6],从而大脑功能的重组,将其最大的潜力挖掘出来,这样就能够恢复患者残损功能,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觉醒状态在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时有非常明显的改善,而且GCS也达到中度以上水平;临床观察未发现肢体水肿、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关节僵硬等继发性问题,表明患者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这也为患者在卒中病床单元中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FritzeJ. Stroke manage men tin Germany[J].Versicherungsmedizin,2001,53:173-176
[2] 陈清棠.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 汪国宏,朱幼玲.卒中单元发展现状及若干思考[J].安徽医学,2009,23(10):111-113
[4] 张晓妹.老年脑卒中的护理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32(10):61-63
[5] 王平凡,鲁强,杨延芳,张立银,刘桂莲.6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护理干预体会[J].山东医药,2009,34(27):156-157
[6] 张雪峰.辨证施治与卒中单元防治卒中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9(04):23-25
作者单位:611130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脑卒中;重症监护;护理质量
【Abstract】purpos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troke unit intensive care treatment for severe acute stroke patients care effect. Methods In December 2008 the neurological in-patients before our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in the common war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ccept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as control group; in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0 our monthly neurological in-patients in stroke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receiv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severe acute stroke patients for the test group;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in patients with degree\ Invalid degree and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uch as degree of score difference index,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lication rate and mortality difference, Explore severe acute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unit receives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care. The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the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degree\ Invalid degree and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uch as degree of index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conclusion Severe acute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stroke unit intensie care unit,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care to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patients the quality of ca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with has a positive meaning.
【Keywords】stroke; Intensive care; Nurs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R3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26-02
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卒中单元内重症监护,能够尽早地发现并且避免可使脑组织进一步损伤的颅内外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对患者预后也能发挥积极的改善作用[1]。我科于2009年1月设立卒中病床单元,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收治其中实施重症监护,进行规范化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 2008年12月之前入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30例接受监护护理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7~68岁,平均(64.39±2.74)岁;7例脑出血,23例脑梗死。实验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30例在卒中单元接受重症监护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6~67岁,平均(63.86±2.69)岁;8例脑出血,22例脑梗死。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 中有关脑卒中诊断标准,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首次发病,且起病在2天内的脑梗死或者脑出血患者,Glasgow昏迷量表(GCS)≤8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17分;②需要呼吸支持或者氧饱和度低于0.95的低氧血症者;③实施气管切开、脑室引流或者颅内血肿碎吸等有创治疗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神经内科传统的监护护理方法进行。实验组:①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床旁监护重症监护护理,至少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指标48h,当患者病情稳定且过去24h内生理指标为出现异常情况,则停止监测;②预防和护理内科系统与神经系统潜在的并发症;③生化指标监测间隔24~48小时进行一次,及时控制和纠正异常的生理参数;④必须对住院患者尽早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坐起拍背、早期翻身、吸痰以及体位排痰等护理手段;让患者头部、颈部、四肢以及躯干等被动运动,及时变换患者体位,保持良姿位,避免产生异常运动模式;当患者颅内压过高,抬升患者头部和上身30°左右;采取改善脑循环的经皮电刺激疗法和治疗肺部感染的超短波疗法等物理因子疗法;⑤对新入院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及时宣传中风防治方面的知识,实施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及时有效地进行护患沟通,全面告知患者家属病情,争取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工作;⑥在卒中病床单元对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康复、语言康复以及肢体康复等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其他治疗。
1.4 评价标准 ①意识障碍程度评价:采用格拉哥昏迷计分(GCS)表对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进行评价,每天一次,直至患者出院或者评分达到15分。②病残程度评价:分别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牛津残障量表(OHS)对患者病残程度进行评价。③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每周一次。④统计分析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评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经统计学软件SPSS12.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CS评分以及NIHSS评分比较。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病残程度比较,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共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尿路感染,4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6.7%;实验组唯有1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得出,x2为6.9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7例死亡,实验组2例死亡,病死率分别为23.3%,6.7%,经统计学处理得出,x2为12.1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
3 讨论
普遍认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恢复最快时期是发病初3~4周。在卒中单元对患者实施重症监护能够有效提高诊疗速度,便于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诊疗策略,同时也可以为急性减压手术、脑室引流、高容量-高灌注治疗以及溶栓治疗提供监护,利于患者的早期床边康复治疗和有创治疗[3]。卒中单元重症监护病房,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防治并发症以及防止卒中复发等全面的医疗护理[4]。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持续监护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为及时修改患者治疗策略提供便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这种卒中病床单元模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无论是意识障碍程度评分的改善程度,还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卒中病床单元重症监护组均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此外,重症监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以及病死率(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和23.3%(P<0.01)。这对重症监护病房在急性脑卒中良好的护理效果给予了直接的证明。通过及时的监测和控制,并且让卒中患者急性期的生理指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能够明显保护神经系统,同时显著减缓神经系统症状的恶化。
患者入院后对其残疾和损伤情况进行早起评估,将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尽可能早地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让患者尽早地按照康复计划接收治疗,能够起到减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目的[5]。患者的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都能够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得以增强[6],从而大脑功能的重组,将其最大的潜力挖掘出来,这样就能够恢复患者残损功能,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觉醒状态在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时有非常明显的改善,而且GCS也达到中度以上水平;临床观察未发现肢体水肿、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关节僵硬等继发性问题,表明患者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这也为患者在卒中病床单元中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FritzeJ. Stroke manage men tin Germany[J].Versicherungsmedizin,2001,53:173-176
[2] 陈清棠.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 汪国宏,朱幼玲.卒中单元发展现状及若干思考[J].安徽医学,2009,23(10):111-113
[4] 张晓妹.老年脑卒中的护理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32(10):61-63
[5] 王平凡,鲁强,杨延芳,张立银,刘桂莲.6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护理干预体会[J].山东医药,2009,34(27):156-157
[6] 张雪峰.辨证施治与卒中单元防治卒中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9(04):23-25
作者单位:611130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