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幻之宴(历史上的菜单和当代艺术家)》是一个由四个不同分期组成的特别的画册,在2008年夏季资生堂艺廊举办的同名展览后出版。
《梦幻之宴》在过去和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筑起了一座桥梁,它将艺廊的空间转换成为一个宴会厅,邀请了一批精选的艺术家根据立松弘臣氏纵其一生收集的历史老菜单来激发灵感进行创作。
作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收藏家,立松氏从青年时代就对美食产生兴趣,并自1553年起开始收集皇家和贵族的宴会菜单,同时还收集了一些有关美食历史和烹饪艺术的文物。
邀请来的艺术家们要求根据立松氏在展览中的收藏创作一些作品,作品需具有某种梦幻瑰丽的宴会形式。其中一位策展人描述道:
由于这个展览是为了看起来有梦幻的感觉,我们有目的的创造出一个空间,很好的传达了某种虚幻和不平衡的感觉。[…]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建,把每件作品都当做整个空间中的元素来看待。因此,我们能够在距离平常的白色画廊空间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创建出一个私密的空间,并使整个厅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来欢迎我们的客人
如标题所示,在本文中我们也将进一步解释,梦幻之宴并非如看到的那样深入到艺术和艺术展览的空间中去,它明显的占据了戏剧表演的舞台中央位置。展览的节奏、活力以及整体表现似乎更多的属于场面调度和剧院,而不是不同于“白画廊”模式以外的艺术表演的新形式。
该刊物本身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效果:当时的历史性时刻都在那个时代的菜单和豪华宴会中反映了出来,这些菜单之后逐渐被收集起来,并于1975年首次在银座资生堂大厦进行展览,主题为“法餐菜单”,第二次以“梦幻之宴”为题的展览,最终“再装置”在书卷的页面中。
这复杂的机制早已揭示了几分戏剧性的意图,一定程度上与17和18世纪的王子宴会和优雅庆典类似,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前文提及的“魔法岛的乐趣”,1664年之后为期一周的盛大聚会每年都在法皇路易十四的庭院中举行,旨在将凡尔赛宫建成一个欢乐谷,从而巩固捍卫国王自己的神话。
其中隐含的问题是:是否每一个展览从本质上并不始终具有“代表性”,是否当代艺术有机会脱离“第四面墙”的限制,将背景和内容重新统为一体。尽管屡次尝试在白空间形式之外寻求其他的模式,避免“白画廊”模式的限制,并能够在观众和作品、观众和空间之间创造出不同的互动,看起来是相当的难以实现。
“梦幻之宴”以及其他一些近期在当代艺术场景中出现的试验性展览,都试图通过别具一格的展览来脱离这些限制,其中展示更多的是情境或背景,而不是“作品”。尽管如此,这里的潜在风险在于背景本身的展出,会落回到“白画廊”模式的窠臼之中。
对我来说展览使人联想到一些莎士比亚喜剧,首先是《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其中,童话、历史和日常生活不断重叠、展开一个个梦幻般的故事和美妙的叙事。在“剧院产品”(Theatre Products)馆中展示的漂移桌,或森本美绘照片中出现的模糊的情境,都展示出画廊中的扭曲的空间是如何被彻底构建的。“梦幻之宴”反映了文学的联想,巴洛克式聚会中舞姿的美妙以及庭院的绚丽多姿。这些盛大的庆祝宴会掩盖了无聊和尔虞我诈的现实,与令人神往的凡尔赛宫之外的苦难和贫困生活格格不入。
当时举办的“梦幻之宴”,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了一种自我愉悦、自我欣赏的逃避现实主义,归于一种怪诞且无限快乐的境界,反映出了大革命爆发之前贵族和君主的乌托邦理想。
资生堂艺廊所尝试的是在四个世纪后,在一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再现那个特殊的场景,以极端方式探求表演主导的事件本质。
有趣的是大多数资生堂展览邀请的当代艺术家被吸引并陷入自满和为艺术幻想的陷阱之中。
我个人认为,仅有两位艺术家饶有兴味的研究了当代条件下对历史上的菜单所产生的反应,一位是书法家Kasetsu,另一位是摄影家森本。Kasetsu展示了一种书法艺术中很有趣的变形,如Chiado Kudp解释的:
她跨出了一大步,在三个又大又重的信乐烧瓷盘上诠释了她的书法世界,完全不同于平时用纸的程序。这个简单的过程,挑战了一种不同的媒介,其结果是使得她的作品赋予了一层特别的活力。
她的作品展示出对生存和谋生这个基本行为的一个有趣的观察角度,大不同于对美的贫乏展现,远离了立松先生的收藏展览的本意。
与之类似的距离感也出现在森本美绘的摄影作品中,她营造出一种充满不确定的不安氛围,创作的作品:
在与被拍摄的对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和联系,有着一种吸引力,但并无强迫观众以某种特定方式来观赏的意味。在宴会厅四面的墙上挂着风景画和肖像画,他们本来也就应挂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森本是在日本拍摄的这些图像,但看起来好像是在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地区拍摄的,而且难以判定这些图片拍摄的是过去还是现在。
一些艺术家决定尝试对展览进行一种现代的解读,一些艺术家准备将装饰和美感带上舞台,从而更接近过去的那个时代本应具有的夸张喧嚣。无论他们的艺术表现如何不同,艺术家们都汇聚一堂来营造出莎士比亚时代的那种氛围,融合了现实、寓言与神话。
作为一个关于餐饮菜单的展览,人们可能预期的是一个并无多少想象的枯燥的情境,其中食物的物理本质(其散发的气味,色泽以及口味)会成为最重要的部分,作品和观众之间的第四面墙需要拆除,艺廊的空间也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白立方。尽管在这里,策展选择和审美范式都表现出一个更加激进的立场:返回前现代的巴洛克主义,这种“当代”的解读似乎并不适用于这个资生堂展览。“梦幻之宴”是当代展览中最深入的一个范例,它追溯了启蒙运动前那个时期对现实的特别的感受和解读,那种焦虑、矛盾的心态以及普遍的模糊感和不确定感。
“梦幻之宴”是一个涵义混杂的展览,其中现实交织着想象,“梦幻”直通美好和希冀,但同样隐藏着更多的黯淡和焦虑的现实。观众沉浸在这种现实之中,由这种特别的背景所使用的专门的语言引导进入这个世界之中。继而,一步一步的,伴随着Kasetsu在盘子中手绘出“鱼”,“骨”和“口”的字样,人们开始发现这些美妙的装置和典雅的饰品似乎也充满了不安感。我们将梦幻般的现实归结入人生的经验,由此揭示出它的方方面面:交织着美好与痛苦,生命与死亡,生者只能祈愿别人的死亡来获取生存,这高贵典雅的梦幻之宴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残酷且毫无公理而言的现实。
《梦幻之宴》在过去和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筑起了一座桥梁,它将艺廊的空间转换成为一个宴会厅,邀请了一批精选的艺术家根据立松弘臣氏纵其一生收集的历史老菜单来激发灵感进行创作。
作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收藏家,立松氏从青年时代就对美食产生兴趣,并自1553年起开始收集皇家和贵族的宴会菜单,同时还收集了一些有关美食历史和烹饪艺术的文物。
邀请来的艺术家们要求根据立松氏在展览中的收藏创作一些作品,作品需具有某种梦幻瑰丽的宴会形式。其中一位策展人描述道:
由于这个展览是为了看起来有梦幻的感觉,我们有目的的创造出一个空间,很好的传达了某种虚幻和不平衡的感觉。[…]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建,把每件作品都当做整个空间中的元素来看待。因此,我们能够在距离平常的白色画廊空间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创建出一个私密的空间,并使整个厅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来欢迎我们的客人
如标题所示,在本文中我们也将进一步解释,梦幻之宴并非如看到的那样深入到艺术和艺术展览的空间中去,它明显的占据了戏剧表演的舞台中央位置。展览的节奏、活力以及整体表现似乎更多的属于场面调度和剧院,而不是不同于“白画廊”模式以外的艺术表演的新形式。
该刊物本身具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效果:当时的历史性时刻都在那个时代的菜单和豪华宴会中反映了出来,这些菜单之后逐渐被收集起来,并于1975年首次在银座资生堂大厦进行展览,主题为“法餐菜单”,第二次以“梦幻之宴”为题的展览,最终“再装置”在书卷的页面中。
这复杂的机制早已揭示了几分戏剧性的意图,一定程度上与17和18世纪的王子宴会和优雅庆典类似,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前文提及的“魔法岛的乐趣”,1664年之后为期一周的盛大聚会每年都在法皇路易十四的庭院中举行,旨在将凡尔赛宫建成一个欢乐谷,从而巩固捍卫国王自己的神话。
其中隐含的问题是:是否每一个展览从本质上并不始终具有“代表性”,是否当代艺术有机会脱离“第四面墙”的限制,将背景和内容重新统为一体。尽管屡次尝试在白空间形式之外寻求其他的模式,避免“白画廊”模式的限制,并能够在观众和作品、观众和空间之间创造出不同的互动,看起来是相当的难以实现。
“梦幻之宴”以及其他一些近期在当代艺术场景中出现的试验性展览,都试图通过别具一格的展览来脱离这些限制,其中展示更多的是情境或背景,而不是“作品”。尽管如此,这里的潜在风险在于背景本身的展出,会落回到“白画廊”模式的窠臼之中。
对我来说展览使人联想到一些莎士比亚喜剧,首先是《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其中,童话、历史和日常生活不断重叠、展开一个个梦幻般的故事和美妙的叙事。在“剧院产品”(Theatre Products)馆中展示的漂移桌,或森本美绘照片中出现的模糊的情境,都展示出画廊中的扭曲的空间是如何被彻底构建的。“梦幻之宴”反映了文学的联想,巴洛克式聚会中舞姿的美妙以及庭院的绚丽多姿。这些盛大的庆祝宴会掩盖了无聊和尔虞我诈的现实,与令人神往的凡尔赛宫之外的苦难和贫困生活格格不入。
当时举办的“梦幻之宴”,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了一种自我愉悦、自我欣赏的逃避现实主义,归于一种怪诞且无限快乐的境界,反映出了大革命爆发之前贵族和君主的乌托邦理想。
资生堂艺廊所尝试的是在四个世纪后,在一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再现那个特殊的场景,以极端方式探求表演主导的事件本质。
有趣的是大多数资生堂展览邀请的当代艺术家被吸引并陷入自满和为艺术幻想的陷阱之中。
我个人认为,仅有两位艺术家饶有兴味的研究了当代条件下对历史上的菜单所产生的反应,一位是书法家Kasetsu,另一位是摄影家森本。Kasetsu展示了一种书法艺术中很有趣的变形,如Chiado Kudp解释的:
她跨出了一大步,在三个又大又重的信乐烧瓷盘上诠释了她的书法世界,完全不同于平时用纸的程序。这个简单的过程,挑战了一种不同的媒介,其结果是使得她的作品赋予了一层特别的活力。
她的作品展示出对生存和谋生这个基本行为的一个有趣的观察角度,大不同于对美的贫乏展现,远离了立松先生的收藏展览的本意。
与之类似的距离感也出现在森本美绘的摄影作品中,她营造出一种充满不确定的不安氛围,创作的作品:
在与被拍摄的对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和联系,有着一种吸引力,但并无强迫观众以某种特定方式来观赏的意味。在宴会厅四面的墙上挂着风景画和肖像画,他们本来也就应挂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森本是在日本拍摄的这些图像,但看起来好像是在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地区拍摄的,而且难以判定这些图片拍摄的是过去还是现在。
一些艺术家决定尝试对展览进行一种现代的解读,一些艺术家准备将装饰和美感带上舞台,从而更接近过去的那个时代本应具有的夸张喧嚣。无论他们的艺术表现如何不同,艺术家们都汇聚一堂来营造出莎士比亚时代的那种氛围,融合了现实、寓言与神话。
作为一个关于餐饮菜单的展览,人们可能预期的是一个并无多少想象的枯燥的情境,其中食物的物理本质(其散发的气味,色泽以及口味)会成为最重要的部分,作品和观众之间的第四面墙需要拆除,艺廊的空间也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白立方。尽管在这里,策展选择和审美范式都表现出一个更加激进的立场:返回前现代的巴洛克主义,这种“当代”的解读似乎并不适用于这个资生堂展览。“梦幻之宴”是当代展览中最深入的一个范例,它追溯了启蒙运动前那个时期对现实的特别的感受和解读,那种焦虑、矛盾的心态以及普遍的模糊感和不确定感。
“梦幻之宴”是一个涵义混杂的展览,其中现实交织着想象,“梦幻”直通美好和希冀,但同样隐藏着更多的黯淡和焦虑的现实。观众沉浸在这种现实之中,由这种特别的背景所使用的专门的语言引导进入这个世界之中。继而,一步一步的,伴随着Kasetsu在盘子中手绘出“鱼”,“骨”和“口”的字样,人们开始发现这些美妙的装置和典雅的饰品似乎也充满了不安感。我们将梦幻般的现实归结入人生的经验,由此揭示出它的方方面面:交织着美好与痛苦,生命与死亡,生者只能祈愿别人的死亡来获取生存,这高贵典雅的梦幻之宴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残酷且毫无公理而言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