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从小环节做起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hong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技能和知识,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文章就对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改进谈谈个人的体会。小学 科学课堂 教学效率 科学实验设计 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倡导以探究为基础进行教学,学生的成果却一直令人失望。如何将美好愿望转化为现实行为,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力的发展?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技能和知识,无法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这无可厚非。正如“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配套实验器材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等等。对于这些现象,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因地制宜适时改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现就对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改进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努力完善实验器材先天不足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实验材料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
  青岛版小学科学《斜面》一课中有个活动,是探究发现斜面省力与斜面的哪一方面有关系。实验器材包里是长短不一的两块木板,然后每块木板一侧有个小孔,可以插上一根小铁棒,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搭成斜面。经过实验每个小组得出结论:斜面是否更加省力和斜面长度有关。结论不够准确,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有相悖的地方。学生为什么没有发现坡度问题呢?
  发现问题:通过了解又自己亲身实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被套实验器材用起来虽然省劲,可是学生在分组实验时,把插木板的小铁棒固定在铁架塔器上后,就没有再改变,从小铁棒两头都插上了木板,搭成了两个斜面,由于高度没变,学生就想当然的没有注意到坡度的改变,只是注意了更为直观的斜面长度的变化。
  改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想了一想,怎样才能让学生最先注意到坡度大小的改变呢?不再用铁架台和小铁棒,多用几块长度不一的木板,累计木板增加高度。操作时选用几块木板摞起来,然后搭上一块长一点的木板,然后就可以了,斜面搭成了,怎样才能是斜面更加省力呢?最后学生得出结论了,抽掉几块垫高的木板,降低斜面的高度(坡度)就行了,然后引导,如果是提升物体到相同高度时,怎样降低斜面坡度呢,学生又探究就出新的办法了——延长斜面的长度。就这样结论全出来了。剩下的事情很简单,把改进的实验器材收集好,写好实验记录、反思留到下一级学生用。
  二、化多为少,化粗为精
  现在的时代里,我们总是奉行着加法和乘法,不断地追求更大的利益,不断地索取。其实,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在科学的实验里如果我们尝试一下哲学减法,减去空洞、减去迷茫、减去复杂、减去重复……那又会怎样呢?
  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摆的秘密》一课中有这样的探究活动:摆摆动的快慢于什么有关系?列举的因素:摆线、摆幅、摆锤。
  发现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按步就班,一项一项的实验,步骤繁琐,学生的探究兴趣越来越低,情节拖沓。
  改进:重新设计实验环节。直接给学生一个制作好的摆,利用橡皮泥,把它包裹到摆锤上,先来实验改变摆锤的重量,在这一步实验当中让学生观察各小组间摆摆动时摆幅的不同。这样做的就能同时排出两个影响摆摆动快的因素,结余下的时间,放手给学生去实验摆摆动快慢和摆线的关系,趁热打铁,利用手中的器材制作一个10秒钟能摆动15次的摆。就这样实验步骤步步深入,符合了学生认知规律。
  三、变抽象为具象且直观化
  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心理学家鲁宾斯坦也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材料开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但在这过程中必须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例证。小学儿童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结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青岛版小学科学《航海家的发现》一课中有个活动环节:古人坐在大海边观察到每逢有大船进港总是先看到船帆,依次是整个桅杆,最后才是整艘大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猜测大地的表面是弧形的。在初次教学时我制作了幻灯片,可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问题,有些懵懵懂懂。
  发现问题:学校驻地虽然也算是沿海城市,但是是农村学校,真正领略过大海美景,感受过海面是什么样子的同学还是少之又少,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改进:把单纯的观看课件改成先动手操作,亲身感受然后观看课件。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重新设计这一环节。我利用一把雨伞,把伞撑开代表海面,然后把准备好的小纸船拿出来,让小船从伞面的一边沿着弧形伞面驶向另一边,这个过程充分地模拟了古船进港的情景,然后配上课件,学生的感受一下子就直观了,地球表面是弧形的猜测马上就得到同学们的响应。
  还例如,青岛版小学科学《水变咸了》一课中,有一个实验是观察高锰酸钾和食盐的溶解,课本要求在两个玻璃杯里各装半杯水,分别投入几小粒高锰酸钾、砂糖、食盐、沙、面粉。观察、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食盐、沙、面粉的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从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中,得到“均匀分散”的结论。学生解释这一现象时会说:水变红了,高锰酸钾不见了。却得不出均匀分散这这一结论。
  发现问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实验缺少参照物。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础”。
  改进:重新组织实验材料,增加熟蛋花一项材料。使实验更能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具体做法是把搅拌均匀的蛋液倒入盛有热水的玻璃杯中,这时蛋花有的浮,有的沉,有的悬浮在水中,让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真正理解“均匀分散”的现象,效果就十分明显。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科学课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实现。
  总之,我们大家都在摸索前行,“我们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资源  随着新课标的崛起、校本课程的开发、多学科的教学整合,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以分数为标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应用意识与实
期刊
当和学员们讨论机器人的话题时,学员们总是津津乐道。机器人的外形特点较为精炼和突出,容易概括成为各种基本形,适合学员们用纸板创作版画,只要你稍作变化,那做出来的机器人可就不一样了,不信就来瞧瞧吧!  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机器人的外形结构,学习运用基本形(方形、圆形、三角形)进行概括、排列组合。  2.培养学员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体验各种材料制作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准备 
期刊
1874年,在巴黎的一个民间美术展览上,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画引起了整个社会的群情激愤。评论界认为:它是颜料装入手枪内打上画面的,连毛坯的糊墙纸都要比它更加完整。  它的作者就是法国著名画家莫奈。这次画展上全是这样富有魅力、明亮、新鲜的作品,却并不为当时的公众接受,被评论家称为“印象主义者”展览会,“印象派”由此得名。“我就是凭自己对日出时瞬间的印象画这幅画并取名的。”莫奈这样说。他的作品充满
期刊
以自己的形象为主题元素进行头像标志设计活动,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用字母变形、组合的设计方法来表现“我”的标志,增强学员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目标  了解标志的特征,学会抓特点、找方法、合理简洁地体现头像的特征,进行头像标志设计。  实施  一、切入生活,了解标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都是关注自己的个性,注重自己的形象。这次,我们也自己做主,设计自己的个性头像标志。  标志是表明事
期刊
采集图形选主角    在组画创作中,采集图形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工作。也就是像导演一样要选择演员,请什么样的演员登台表演。同样,在绘画创作中也要选择图形,图形就是登台表演的演员,更是构图的基本要素。图形是什么?图形可以是人形、物形(静物、植物、动物)、一个空间或一片空白。这些图形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是毫不相干的。采集图形的方法可以写生,也可以从图片资料中借鉴,还可以想象造型。    摆布编排巧构图 
期刊
即便是面对一个严肃的主题,  我也常常用一种玩乐的方式来表达,  这使我处理很多事情感到轻松。  我对平面设计不只是爱好,  而是沉溺其中。  ——埃尔克·布荣    埃尔克·布荣先生是芬兰老一辈的平面设计大师,1926年4月7日出生于维堡。作为知名设计大师,埃尔克·布荣先生获得过很多重要奖项,主要包括:1953年、1955年、1957年、和1958年分别获得的“年度最佳海报”奖,1974年获得的
期刊
当今3D电影虽然大行其道,但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却为3D技术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他是好莱坞最重要的一部电影,无论在技术还是画面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相信我们都记得《泰坦尼克》,他的每一部作品,总是以开拓者精神撼动业界也吸引无数的影迷,以耳目一新的创作掀起高关注度的话题。《阿凡达》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新的生命体验,在优美的画面中,雪藏已久的想象力重新被唤醒,儿时那纯净的梦重新出现。《阿凡达》故事的精
期刊
数字化使我们的生活更为便捷轻巧,但同时也丢失了些许旧材质上的乐趣,它们往往有着非同寻常的艺术价值。  美国当代艺术家布莱恩·德特莫197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目前工作和生活在亚特兰大。  与其他艺术家的风格完全不同,布莱恩·德特莫对旧物件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选用旧的课本、字典、百科全书、医疗指南、科学书籍、历史书籍、漫画书,以及其他书籍等,利用复杂的雕刻手法赋于作品新的面貌,同时留住原书的很多插图
期刊
一、背景与意义  润州区青少年宫始建于2003年,现分为两个校区,即分宫和总部,是一个集培训、活动、实践于一体的校外教育基地。作为校外教育阵地,紧紧围绕“为青少年成长服务”这一工作主线,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校外教育特性的培训模式。重视科研研究,重视培训品牌建设,强化服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校外教育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宫一是按照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设施设备配置标准,拥有电子阅览室、图
期刊
火热的山城七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孩子们进行了“快乐假期”艺术采风活动。习惯在纸上画画的孩子们看到古镇成堆的瓦片兴奋无比,于是在我脑海中闪烁着一个念头——瓦片画。接着我给孩子们讲述了原始人为什么画画、怎样画画以及原始岩画的特点等。听完故事孩子们个个发出感叹:原来石头上也可以画画呀!随后孩子们围绕着用什么工具画画、画什么进行了讨论,最后我根据孩子的讨论小结道:1.选择水粉颜色或粉笔、油画棒、尖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