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导学模式下的教育评价

来源 :当代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实实在在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已逐渐成了主流,并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确实能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给学生学法,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积极展示,勇于争辩的学习态度的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落实导学教学模式的前提在于教师把握好自身的角色,不做教学活动中的主演,只当好导演,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全都“动”起来,人人争做学习活动中的主角。其教师的主导包括导内容、导兴趣、导劲头、导过程、导方法、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其中导劲头,多用激励措施,不断激励学生去学,增强学生学习的正能量,是运用导学教学模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它的核心。如果把学生比作热值极高的汽油,那么,激励就是火星,就是催化剂,就是助燃的氧气。激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善用评价是其中的一种。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都会用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贯穿于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形式多种多样,有批评、表扬、奖励、作业批阅、操行评定等。教师和学校对学生恰当的评价,具有指导学生明辨是非、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再接再厉等多种功能。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表现的评价的教育功能,科学运用评价手段,恰当运用评价技巧,充分而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特别是激励功能。对此,笔者略谈一下自己对教育评价的一些看法。
  1 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促进学生发展原则。即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始终念及此目的。
  (2)客观性原则。即对学生品行、学业的评价要力求做到客观真实。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3)一分为二原则。即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做到一分为二,既要指出并肯定其优点,又要指出并否定其不足之处,不应偏执一面。倘若只指出其优点,就容易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利于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改进,还容易使学生滋生骄傲自满情绪;倘若只指出其缺点,则容易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4)激励性原则。即在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了对学生的再激励,以促进学生再努力,再发展。
  (5)因人而异原则。即对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还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性格内向,比较孤僻的学生,在评价时要适当多一些鼓励和人文关怀;对平时比较骄傲自大的学生可适当多一些负面评价,以抑制其不良倾向的发展;对平时比较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可适当多一些正面评价,以增强其自信心;对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要特别注意评价的场合和言辞的选用;对有的学生宜用直言评价;对有的学生宜用婉言评价。总之,要因人而异,要平时多了解学生,熟悉每个学生在性格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评价时要尽量做到因人定法,人异法异。
  (6)因地(环境)而异原则。即评价学生还应注意场合。如在学生的家长面前应多谈学生的优点,少谈学生的缺点,只谈学生最突出的缺点以避免学生误解为老师在家长跟前告自己的黑状,从而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今后的教育效果。在上课期间,对不认真听讲,私下做小动作的学生,可目光示意,令其改正。这样做,既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又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还不影响上课的进程,不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2 评价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批评、表扬都要适度。“过”和“不及”都会影响评价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或骄傲情绪。至于其度的把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2)口头评价要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场合选用恰当的言辞和语气。有时宜用严厉的言辞和语气,有时宜用诙谐幽默的言辞和语气;有时宜用平淡的语句,有时宜用比喻或夸张性的语句;有时宜用失望、惋惜性的言辞和语气,有时宜用高兴、赞叹性的言辞和语气。总之,要因人、因地、因事而异,选用合适的言辞和语气,以期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激励效果。
  (3)作业批阅应附带有人文色彩。即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应把学业性评价和相关的人文关怀相结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学业性评价的同时,应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用一两句表扬或期望性的话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
其他文献
【摘要】在211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211课堂“课前读”这个环节在于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宜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新意的内容来吸引他们开口读。灵活运用导学案,如果把教材当“原著”,导学案就是话剧的“剧本”。教师是编剧,师生则是话剧中的“名角”,每次登台,他们既要尊重剧本,更有临场发挥,即现场生成。宜根据学情来创设情境,组织展示。课堂评价应恰当而充满热情,及时有效地产生激励作用。  【关键词】吸
期刊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能够转轨、教学能力是否能够提高,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即成也教师、败也教师。为此,我校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扎实开展校本研修,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1 建设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思想转轨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纪, 学习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群体的显著特征,我校积极开展“学习型学校建设”活动,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起始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历史的第一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根据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主抓重点,巧施点拨;传授学法,自主学习;传授学法,自主学习;总结归纳,提炼升华,上好起始课。  【关键词】历史;起始课;方法  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多为书中的故事所吸引,但并不晓得采取什么学习方法,从何处入手,情感郁积于心,不知所措,正是“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窘况,教师
期刊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求知、思考、解惑中不断尝到成功的快乐与愉悦,并伴随孩子在快乐中学到新知,在愉悦中健康成长。面对枯燥的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自己从教三十年的几点浅见。 
期刊
阅读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进行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差,读不出要点、读不出问题,从而不能从阅读中获取信息,严重缺失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观点:  1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会努力去阅读,才会孜孜不倦
期刊
一个人的考试成绩如何,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基本能力和心理状态。但会不会考试,有没有应试策略与技巧,无疑对成绩产生很大影响。下面就考前策略、应试技巧、怯场转移三个方面,用歌诀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每位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各位心想事成。  1 考前策略  临考复习重安排,集中精力抓基本。  重做原题找错误,实现思维连贯性。  排除一切杂念,加强精神准备。  降低求胜动机,提高理智水平。  善事必先
期刊
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全身的细胞都开始紧张,紧张到饭吃不好,觉睡不好。参加咸阳市小学英语教坛新秀评赛活动,真的不同与以往的任何一次赛教活动,以前都是提前准备,而这一次却是第一天随机抽课,第二天就上讲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孩子,权威的评委老师,强大的对手……我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可是既然接受了任务,既然拥有了这个机会,我必须勇敢得上。  反反复复地翻看教案教参,不停地上网查询资料,一遍又一遍地观
期刊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意发掘学生创造意识的某些因素和特点,积极加以培植、引导、鼓励,以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备课时,不仅要领会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内容,而且要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努力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正是开启学生思维门扉的有效方法。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们可以这样说,疑乃学问之始,创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经调查和反思,我们之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弊端,陷入了一个“应试”的误区。在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的启发下,我琢磨着设计了五个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审题,提出尝试要求。(2)学生尝试习作(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写)。(3)教师指导,讲评。(4)学生修改成文(包括学生自己修改和小组合作修改)。(5)教师批阅,评价。其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作文
期刊
长期身处“薄弱”的学校里,虽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此生无愧,但是天天与“学习困难学生”在一起,看到他们的无奈,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放弃,看到他们受家长的打骂、同学欺侮、老师的冷眼与推卸,看到那一张张字里行间写满了带着泪痕的“差”字的作业、试卷、报告单……我也无奈,我也困惑,那家长的鞭子不是抽在孩子的皮上,而是抽在我的心上。就是前一天,改完学生的期末试卷,面对那些二、三十分的差生的成绩,我的心情十分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