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看“互联网+”下的艺术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rm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熟悉在我们每天都接触它,陌生在我们不知道“+”的广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已经崛起了不少以科技传播为本的大头。也用加号“+”联结起了不少传统产业,从直接的金融贸易,到近年大热的教育(多媒体教学)、出版(电子书)、语言(网络用语)。那么这样的一个加号在遇上艺术时,等式的另一边又会得出怎样的变化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主流成了物质与权力的博弈,艺术,似乎成了唯心的个体化一隅,不再是人们本源性的一部分。复刻成风,人心浮躁,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深造都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在这个一切都与互联网丝丝入扣的时代,艺术的价值,真的变味了吗;艺术能给予人的思考,真的岌岌可危了吗?
  互联网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在里面的,它所被给予的意义都是由参与在内的人们所构成的。人们总把“后互联网艺术”看做是由互联网激发的创意,但事实上艺术仍旧是由互联网外的东西激起的——经济危机、政治局势、生态环境、心理起伏——这些才是艺术的本质。其余的都只是屏幕上的像素罢了。
  隔着冰冷的屏幕,透过微弱的光线,却能舔舐艺术带来的温存,保留一分悸动的同时也褪去心中浮躁,也正是互联网发展所应有也必有的价值。
  互联网模糊了艺术品价值评估标准,造成艺术品和艺术商品一概而論的尴尬。普通消费者认为艺术品价格虚高,不谋而合地选择消费低价的艺术商品,直接引发了艺术电商价格战;而艺术从业者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利益驱使下参与电商营销,另一方面不断通过互联网对传统拍卖行艺术品进行价值加成和价值炒作。
  的确,互联网中诞生的作品更容易被保存也更容易消失。但也不过是人们谈起艺术还没有习惯的一种新的属性。艺术的形式不会冲突,也没有优劣。在自拍软件琳琅满目的时代,街边还是有人画肖像。当电视机已经快要变成家里如花瓶般的一件摆设,我仍然毫不犹豫地跻身这个行业。艺术始终就是我们内心的表露,无关乎别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欣赏,也不在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会存活多久。
  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都会上网找灵感了。弗朗西斯·培根从报纸和医学书里找图片找灵感,当代艺术家会立马用Google做同样的事情,这大概就是最大的不同。
  艺术品失去了高低之分。诚然,我们仍然会有那些值高价或不值钱的艺术品,但是一件艺术品的影响力已经不由价格来区分了。Youtube上粉丝千百万的上传者每天创造着影响全世界人的作品,一个个在网络上诞生的形象已经比名人更有名,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焦点的制造者。学院派和科班已经不是衡量标准了,影响力才是。不管哪一个艺术领域——音乐、戏剧、画作、摄影——都已经没有了门槛。这才是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机会。
  互联网的出现基本改变了艺术的三大方面。一是传播途径,在消除了地域和语言隔阂之后,艺术品可以打破限制被更多的人欣赏或痛斥。当然,部分艺术家也得以从为了讨好当地审美中解脱,以追求更大范围的欣赏。其二是审美本身。在强大的媒体冲击面前,人们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审美大杂烩。而在这个过程中,淘汰了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鲜的审美。这是在看艺术品只有去沙龙的年代绝对赶不上的速度。最后一点是成本。有了前两点的支撑,艺术创作成本变得非常廉价,也异常昂贵。有些人靠着生活中的杂物堆砌出了艺术品,在互联网上一炮而红。另一些人追求上了另一个极端,靠着互联网及与其息息相关的科技,不停追求着用人类最新智慧结晶的科技产品所创造的艺术品(如光学艺术,3D打印等)。
  这是一个追求效力的时代,电脑渲染轻而易举地代替手工技法,原本日积月累所得都可以一气呵成,甚至被超越。不能被复刻的卓越工艺被古董商和收藏家束之高阁。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下,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不再。曾经被视为一种修养,一种自我表达,甚至一种境界,而今,人人都拿得起,形式趋于多样化,鱼龙混杂。
  在互联网引起备受争议的“信息爆炸”之前,我们对于艺术的定义和价值观的选择极大地受到实体化交流的有限信息量的限制。在这一代人之前,人们真的看过足够的创作吗,接触过各流派先进的思想吗?在互联网提供这海量的资源之前,人们真的有资格自信地说什么是艺术吗,真的能坚定地捍卫自己狭隘的价值观吗?
  要说互联网+真的对艺术品有什么影响的话,大部分也就在大众这一块了。以前拍卖行拍个啥,艺术家画个啥,鉴赏家欣赏个啥,跟老百姓并没有多大联系。现在倒是隔三差五能在微博或者新闻推送里看到“xx作品拍得xxx元”,大众也就靠着这些新闻感觉和艺术圈接近了一点。感知上一接近,便觉得得到了科普,仿佛自己也能说出点一二三。但是我个人认为艺术家、艺术品、鉴赏者,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小圈子,并不会因为看到的人多了而增加了懂的人的数量。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就算看懂了也拉不动艺术品市场。
其他文献
与徐文华先生见过两次,一次在黄浦江边的世博酒店公寓,一次在淮海中路新式里弄深处。两次的约聚点都有“地标”意味,前者能鸟瞰黄浦江,后者洋溢着昔日的租界情调。  在两个地标处,听老先生温文尔雅、不疾不徐地谈论绘画经历、艺术见解,并赏读他的作品,我真切感到,先生是横跨东西方文明,致力中西融合的“实践派”,他运用油彩这种源自西方的普世语言,孜孜以求的是画出东方意境和神韵,已达到了相当高度。他言谈举止掩不住
期刊
在温暖冬日的阳光下打字时,乌镇戏剧节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看过的戏,感动余味还在心头,更让我留恋的,却是戏剧节间,这江南小镇充满可能的撩人姿态——巷尾随处可见的表演者,让你恍惚于现实与梦境;吃个民宿饭旁边桌就能撞上的名人脸,让你目睹男神女神的日常逗逼;一个故事,一场戏之间,让你感受到这世上的另一个我,另一种可能的生活。  姿态的融合与调换  今年是乌镇戏剧节的第四年,这意味着孟京辉、黄磊、田沁鑫、赖声
期刊
英海珍从景德镇来到上海,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此行是与她的先生章业大联手举办一场为期一周的《传承文化,青花之美——瓷画品鉴会》。出乎她所料的是,除了大型的艺术瓷瓶以外,由她手制的一款看似普通的青花盖碗,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即便海珍已经回景德镇有些日子了,还是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一方面想看到展出的大器,另一方面,是想买到她手制的那款青花盖碗。”刚落座喝茶,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
期刊
2016年10月中旬,丁曦林与张永旭,两个60后,运用社交工具——微信,围绕着艺术和生活,进行了看似散漫、无主题变奏式的对话。透过这些即兴而有趣的长篇对话,我们不难享受到其间闪耀出的一些有意思的“火花”,包括张永旭对20多年绘画生涯的回顾、主张和态度,以及丁曦林站在圈子外,对艺术家成长途中细致入微的观察。现将他们的对话,原汁原味地整理如下。  丁曦林:永旭老兄,13日我专程去北京,不料与你“失之交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中,拍卖机构的存在就像是为了在艺术品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两座桥梁,一曰“提供”,二曰“信任”,确保热爱艺术并重视艺术价值的人群能够顺利且安全地滿足其需求。因此一直以来,艺术品的品质、公司的信誉度都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但在近几年来,艺术品拍卖机构逐渐开始走向了上市的资本道路,这引得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议论,其背后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上市究竟是好是坏?……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几位圈内资深人士,
期刊
耳濡目染,感叹父亲的巧手天工  1994年出生于苏州的陈冠丞,是中国铜炉大师陈巧生之子,也是中国仿古铜炉(宣德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自童年起的记忆,就是以厂为家,与铜炉为伴。  据陈冠丞介绍,自己家中祖上三代都是铜匠,父亲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如何敲打、铸造铜器等一系列基本功。但真正接触宣德炉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挖掘、并研究这个自明代起就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
期刊
科技,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儿,似乎所有房地产活动中都要求有科技元素,但如何将科技元素切切实实的运用到活动中,融为一体而不突兀却又贯穿始终于活动相匹配呢?2016年金秋10月,当太德邂逅葛洲坝,一场用科技、用创意打造的史无前例,最不像房地产发布会的发布会轰动业内外!  契合品牌主张与调性的“外壳”  作为中国葛洲坝地产首次对市场输出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从什么角度切入、用什么手段去包装、通过哪些有效渠道进
期刊
在惯有的想象中,设计师这一职业所代表的往往是雷厉风行,个性张扬,甚至还会有那么些许的“不好相处”,但这些在黄颖的身上全都被颠覆了,温婉安静的她说起话来柔声细语,谈起过往的经历亦非常谦虚低调,对待任何事物似乎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淡定。而这恰恰也成为她的独到之处,令我们对她产生了好奇。从业20余年,黄颖见证了设计界的风格变迁,领略过创业的不易,了解到了市场的山重水复,而依旧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自己
期刊
与俞心樵素昧平生,在此我却想叫他一声“老俞!”  因为读他的诗歌,看他的画,像与老同学老朋友酒酣时的交谈,他的思想和情怀,令我心有戚戚,他属于生于1960年代、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兼而有之的“我们那一代”。  “我们那一代”的诗歌与绘画,往往带有一种东西,叫“激扬”。  何为“激扬”?一是他的诗歌或绘画,貌似个体的抒发,却传递了对社会、对时代的关切和责任;二是他的作品,常常像夜海里的航标灯,给了一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