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笔顺的涵义
易洪川认为笔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笔画的走向和指给笔画数相等的字排序时按当前笔基本笔型来规定的顺序,如“札”字法笔顺;狭义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笔顺概念。而我们平时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笔顺,即为狭义的理解,即理解为汉字书写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二、正确书写汉字笔顺的意义
近日,有关汉字书写笔顺的微博引起了热议,据网络调查显示,大部分网民对于汉字的笔顺问题是一头雾水,甚至连坚守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也是一脸茫然。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平时的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按笔顺要求写字。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可见学生不按笔顺规则写字的现象。
可见,探究一下汉字笔顺问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再联系新课标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正确书写汉字笔顺,至少可以有以下两点作用。
1、 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可便于查字。
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能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可便于查字。如果要查某个字,如果不知第一笔该怎么写,便会给检字带来麻烦。例如,“切”和“比”前两笔的笔顺相同,笔形也一样,但第三笔“切”是折,“比”是撇,按“横竖撇点折”的笔形排序,“比”应排在“切”之前。
2、 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可提高写字效率。
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掌握了汉字书写笔顺,字容易写得准确、整齐、匀称、美观,从而也提高了汉字书写的速度。
三、汉字笔顺安排的规则
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而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因此必须认真学习与遵守笔顺规则。
(一)、笔顺安排的基本规则有:
1、先撇后捺:人、 八、入等。
2、先横后竖:十、王、干等。
3、从上到下:三、竟、音等。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等。
5、先外后里: 问、同、司等。
6、先外后里在封口: 国、圆、园、圈等。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承、业等。这里要注意的是“火”、“脊”和“肃”,它们的笔顺不是先中间后两边,而是相反。
(二)、笔顺安排的特殊书写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等。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等。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 座、屋等。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等。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幽等。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等。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再左下:医、巨、匠、区等。
(三)、汉字笔顺口诀:
以上汉字书写规则,在平时的教学中或书写中,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以下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
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
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
① 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 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 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 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 “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 “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以上十几条规则是汉字笔顺的常见规则,但还不能覆盖所有规则。其实,较为复杂的汉字的笔顺往往是这些规则的综合运用,如“赢”字就包含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撇后捺、后写内部点等规则。
四、做好汉字笔顺的规范化的途径
虽然《规范》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严格遵从《规范》。 那么如何做好汉字笔顺的规范化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提高认识,强化意识。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范》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都体现了国家对汉字笔顺规范工作的重视。因此,广大汉字使用者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对汉字笔顺的重视程度,将笔顺工作看成是一件大事情,认真对待并带动广大的民众积极响应规范要求,只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了,汉字笔顺规范化才能真正完成。
(二)借助媒体,大力宣传。
据了解,广大的民众甚至部分教师、编辑等文字工作者都不知道有《规范》等文件,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正确的标准,纠正错误的笔顺,经常开展汉字笔顺规范的宣传学习活动。
这样对规范汉字笔顺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立足《规范》,加强监督。
阅读中我们有时也可以见到一些不规范的汉字笔顺出现在一些出版物中,如朱典、辛夷的《常用汉字的笔画笔顺》中收字1500个,据有人统计,笔顺有误的字共63个,占总数的4%。再如一些语文的教材,它们在处理汉字笔顺时有时有误,有时自相矛盾,有时模棱两可。不规范的汉字笔顺在这些出版物中出现,它们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因此必须对字典、词典、教材、报刊、图书等各类出版物进行严格地规范和监督,对不规范现象要严厉制止。同时,要努力提高广大作者和编辑的素质,不让笔顺有误的出版物出版。
(四)加强研究,不断改进。
通读《规范》,我们不难发现,《规范》本身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上文提到的相关疏漏,提示《规范》有些地方还缺乏统一性,同时也增加了人们记忆和学习的负担,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调集人员,认真研究和讨论,博采众长,不断调整和改进。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旨在提高人们对笔顺的重视程度,共同努力配合,做好笔顺规范工作,然而汉字笔顺的工作涉及到各个环节,任务较重,其路漫漫。但我相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引导,有科学的笔顺规范为指导和依据,有全社会思想意识的提高,汉字笔顺规范化工作一定能取得巨大成绩,我国的语言文字一定能更辉煌的发展。
易洪川认为笔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笔画的走向和指给笔画数相等的字排序时按当前笔基本笔型来规定的顺序,如“札”字法笔顺;狭义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笔顺概念。而我们平时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笔顺,即为狭义的理解,即理解为汉字书写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二、正确书写汉字笔顺的意义
近日,有关汉字书写笔顺的微博引起了热议,据网络调查显示,大部分网民对于汉字的笔顺问题是一头雾水,甚至连坚守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也是一脸茫然。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平时的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按笔顺要求写字。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可见学生不按笔顺规则写字的现象。
可见,探究一下汉字笔顺问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再联系新课标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正确书写汉字笔顺,至少可以有以下两点作用。
1、 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可便于查字。
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能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可便于查字。如果要查某个字,如果不知第一笔该怎么写,便会给检字带来麻烦。例如,“切”和“比”前两笔的笔顺相同,笔形也一样,但第三笔“切”是折,“比”是撇,按“横竖撇点折”的笔形排序,“比”应排在“切”之前。
2、 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可提高写字效率。
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掌握了汉字书写笔顺,字容易写得准确、整齐、匀称、美观,从而也提高了汉字书写的速度。
三、汉字笔顺安排的规则
2011版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而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因此必须认真学习与遵守笔顺规则。
(一)、笔顺安排的基本规则有:
1、先撇后捺:人、 八、入等。
2、先横后竖:十、王、干等。
3、从上到下:三、竟、音等。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等。
5、先外后里: 问、同、司等。
6、先外后里在封口: 国、圆、园、圈等。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承、业等。这里要注意的是“火”、“脊”和“肃”,它们的笔顺不是先中间后两边,而是相反。
(二)、笔顺安排的特殊书写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等。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等。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 座、屋等。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等。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幽等。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等。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再左下:医、巨、匠、区等。
(三)、汉字笔顺口诀:
以上汉字书写规则,在平时的教学中或书写中,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以下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
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
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
① 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 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 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 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 “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 “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以上十几条规则是汉字笔顺的常见规则,但还不能覆盖所有规则。其实,较为复杂的汉字的笔顺往往是这些规则的综合运用,如“赢”字就包含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撇后捺、后写内部点等规则。
四、做好汉字笔顺的规范化的途径
虽然《规范》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严格遵从《规范》。 那么如何做好汉字笔顺的规范化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提高认识,强化意识。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范》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都体现了国家对汉字笔顺规范工作的重视。因此,广大汉字使用者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对汉字笔顺的重视程度,将笔顺工作看成是一件大事情,认真对待并带动广大的民众积极响应规范要求,只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了,汉字笔顺规范化才能真正完成。
(二)借助媒体,大力宣传。
据了解,广大的民众甚至部分教师、编辑等文字工作者都不知道有《规范》等文件,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正确的标准,纠正错误的笔顺,经常开展汉字笔顺规范的宣传学习活动。
这样对规范汉字笔顺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立足《规范》,加强监督。
阅读中我们有时也可以见到一些不规范的汉字笔顺出现在一些出版物中,如朱典、辛夷的《常用汉字的笔画笔顺》中收字1500个,据有人统计,笔顺有误的字共63个,占总数的4%。再如一些语文的教材,它们在处理汉字笔顺时有时有误,有时自相矛盾,有时模棱两可。不规范的汉字笔顺在这些出版物中出现,它们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因此必须对字典、词典、教材、报刊、图书等各类出版物进行严格地规范和监督,对不规范现象要严厉制止。同时,要努力提高广大作者和编辑的素质,不让笔顺有误的出版物出版。
(四)加强研究,不断改进。
通读《规范》,我们不难发现,《规范》本身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上文提到的相关疏漏,提示《规范》有些地方还缺乏统一性,同时也增加了人们记忆和学习的负担,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调集人员,认真研究和讨论,博采众长,不断调整和改进。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旨在提高人们对笔顺的重视程度,共同努力配合,做好笔顺规范工作,然而汉字笔顺的工作涉及到各个环节,任务较重,其路漫漫。但我相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引导,有科学的笔顺规范为指导和依据,有全社会思想意识的提高,汉字笔顺规范化工作一定能取得巨大成绩,我国的语言文字一定能更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