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与心理教育结合的人性基础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德育正面临着整个世界由物化走向人性化的大趋势,人性预设是建构我国德育和心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本文以人性为切入点,探讨两种教育结合的人性基础。
  [关键词]德育 心理教育 人性
  
  德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内容。但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渐地发现,因缺乏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惯于把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认知偏差、情感失调、过失行为等统统归结为道德品质甚至思想政治问题,这种概括化的工作理念使得学生对德育持反感和抵触情绪,也使德育工作易于陷入尴尬境地。教育者意识到,要解决受教育学生的问题,更多应依赖于其自身心理活动的改变。于是,心理教育应运而兴。
  近年来,学者们对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和结合模式问题探讨得比较多。那么,德育与心理教育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两种教育应如何实现有效的结合,其结合的理论视点是什么?
  
  一、概念阐释
  
  1.德育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需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实践过程。高校德育是德育工作在高等学校这个特定范围内的实践过程。
  2.心理教育
  综观国内有关心理教育的研究资料,关于心理教育的概念主要从构成要素和功能两个角度上进行阐释。部分学者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德育,也有人将心理教育概括为“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措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从综合性的、宏观的角度将心理教育的概念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然而,正如班华教授所说:心理教育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有着更广泛的内容。刘晓明教授将心理教育的内涵概括为:心理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达到提升和改善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的过程。
  二、以往对于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研究缺乏人性关照
  
  综观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研究,现主要存在无关论、替代论、隶属论三种观点。但笔者认为:
  
  1.两种教育从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不能相互替代,亦不能相互包容
  (1)理论依据不同
  德育主要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为理论基础,教育者从个体的意识层面出发,通过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培养被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道德评价、判断能力,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使其成为具有符合社会要求的坚定信念,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主体意识的人。
  心理教育属于心理学范畴,以人性预设理论、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为理论基础,教育者从个体心理的角度出发,以知识为载体、内化为方式,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不断建构达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并实现着心理结构功能的不断优化。
  (2)价值处理原则不同
  德育工作秉持价值干预原则,其核心是内容干预,涉及社会价值观,干预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而心理教育过程以价值中立为原则,只对被教育者进行功能干预,即涉及到个人内部功能健全与否,干预的是个人和自己的关系。
  2.德育和心理教育有交叉之处,并非无关
  (1)两种教育都以“育人”为共同的教育总目标。德育旨在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社会化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基本的道德观与良好的道德品行,力图使人对社会及其文化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抵制不良诱因的能力。心理教育旨在提升和改善人的心理机能,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以促进被教育者的心理机能的主动发展为目标。
  (2)两种教育互为补充。受教育者的某些品德及行为问题往往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可以通过心理教育解决;而某些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来解决。人的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本身就具有重要的道德评价意义,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先要有健康的心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
  传统的高校德育以服务社会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宗旨,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这种社会本位的德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没有解决学生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更深层次的东西;统一的教育目标、内容和价值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是相违背的。这也正是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即缺少人性的关照这个关键点。
  心理教育则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它重视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重视对受教育者个体心理差异的真诚尊重和准确把握。这一点恰好避免了德育的简单化、公式化、非人性化的弊端。
  据此,笔者认为可以人性为切入点来探讨高校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
  三、高校德育与心理教育结合的人性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的报告中称,“教育是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以人的向善倾向和人类已有的发展状态为依托,以人性的完善为终点,教育是一个引导人自我完善,人性丰满的过程”。任何一种教育都隐含着人性的假设,人性论乃是教育的立论依据。人性假设不同,教育目的、作用和任务上的主张也有根本不同,对教育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就会不同。性善论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善恶论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人本主义者对人性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这与中国文化中的性善相吻合。
  人本主义是高校德育人性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它认为人是理性的、善良的和值得信任的,它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坚持“自我实现”的人性观,人的情感需要、发展需要本身构成了教育目标的核心和主导方面。
  同样,人本主义的心理教育观也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它主张在心理教育过程努力营造尊重和信任人的良好氛围,并力图通过此氛围激发、达成人的心理的自主成长。从心理教育的内涵不难看出,心理教育是应人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应人性提升的需要而发展的,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教育。沈贵鹏在总结了古今中外各种人性观的基础上提出,心理教育是一种张扬人性的教育。
  德育与心理教育又具有一致的“人的整体观”。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指导,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精神和社会三种;心理教育同样持人的整体观,认为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
  可见,德育与心理教育有共同的人性基础。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工作实践中可以以人的社会取向和心理取向为基点,以人性为基础,实现德育与心理教育结合,即身、心、社会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
  [2]王琰.对心理教育与德育关系的再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3]王红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前沿,2005.
  [4]崔景贵.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教育研究,2004.
  [5]沈贵鹏.什么是心理教育——基于教育学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作者系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理解非盈利性网站中政府网站、教育网站等的基本特点,以及盈利性网站中门户网站、新闻网站、搜索网站、商务网站、娱乐网站、游戏网站等常用网站的优、劣势,充分运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合理规避上网风险。  【关键词】网络媒介特点 网站特点 类别域名 门户网站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调查中心(CNNIC)2008年7月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 2008年6月底,我国
【摘要】 生物课程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情况,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高中学生的生物教学,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探究引导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生物教学手段,更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主动的发现和探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生物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关键词】 探究引导教学法 高中生物
【摘 要】在当今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考验每一位教师的试金石。笔者认为要从三方面入手:(1)教师必须更新观,打破常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2)切实更新观念,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3)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更新观念 以“生”为本 提高素质    笔者走上教育这片沃土已30余年,其间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摘要]在高数教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区别于但更是继承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的肯定和创新。这种方式对教师业务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和提高,高校教师熟练使用现代教育培训方式和手段是对高等教育的促进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数学 多媒体 教学    由于高数课程的特殊性即它的逻辑性、严密性只有通过展演、推算才能得出结果。因此,多年来,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都停留在以板式讲授的教学方式上,而这并
【摘 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主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交往。这是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外语和进行交往。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效的。  【关键词】英语小组 合作学习 学生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组    1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生英语学习时间少,入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不足等客观现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学生在外企工作的需求,本文就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与质量,进行了情感,兴趣,多媒体,交际等一系列策略研究。   [关键词]:中职英语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中职教育是以中等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目的,要求中职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讲究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教学的最
【摘 要】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在这里所谓的“秘史”,实际上是隐蔽在一个民族风起云涌事件后的民族文化心态史。陈忠实就以巴尔扎克这句名言作为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的题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心灵史、苦难史、命运史。书中的白鹿原成为从清末到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一个有力的见证,被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整个白鹿原上,白、鹿两家是两个最大的家族,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
[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各类高等院校各种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其中C系列程序设计语言在理工科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培养中受到普遍重视。江苏科技大学VC 课程教学小组根据本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掌握VC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基准,同时结合江苏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基于多元化模式的VC 课程教学改革思想,并从课程计划
【摘 要】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综合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地理学科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关键词】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    現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根据地理学科的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改革也成为了各学段教学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应运而生,其中情景化教学法便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德语是最近备受关注的外语学科,德语相对来说更加灵活,但却也存在一定难度,而在德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化教学法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德语知识。本文主要针对情景化教学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在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