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痛惜没有与林彪建立内线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1年9月13日,在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就是林彪出逃,摔死在大沙漠中。
  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在后来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在国际方面,善于揣摩毛泽东心思的林彪也没有号准脉。从1969年开始,苏联日益嚣张的核战争威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升级,使毛泽东迫切地感受到必须改变这种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两害取其轻。就在这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作出了向中国表示缓和的一些姿态。他指派美国驻华沙的大会斯托塞尔与中国临时代办雷阳进行接触。中国政府立即作出积极反应,双方决定中、美大使级会谈。1970年3月,由于美国入侵柬埔寨,中、美大使级会谈又暂告停止。但大门的门缝并未关死,双方都在试探、寻找更合适的方式。毛泽东、尼克松这两个东西半球的顶尖人物,思路的电波已经开始串通。
  


  林彪反对中、美缓和。当然,他没有直接这样做,而是通过他支持另一种倾向予以表示。
  中美关系能否缓和,关键在于越南问题能否解决。尼克松担任总统之后,采用各种战争手段都无法在越南取胜,开始试图从这个没膝的泥潭中拔出脚来。他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看到了这一点。他意识到,通过谈判可以给美国一个台阶下,促使美军早日撤出越南。那么,剩下的南越政权便远不是越南北方的对手。胜利可以提前到来。因此,他为越南领导人提的建议是:多采取一些主力军作战,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在尼克松的背上击一猛掌,推动他痛下撤军的决心。
  毛泽东在一次会见越南领导人范文同、武元甲时建议,要在越南最南方金瓯半岛地区发展一些主力军,“从打小胜仗到打较大的胜仗,再到打大的胜仗”。他说:“单是打仗不搞政治活动,我看也不行。”
  林彪则不同,写过《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他,在与越南领导人几次会谈中,设计了一个战略方针,简言之,就是一个字——“熬”。用游击战和美国人拖下去,既不进行正面主力作战,也不谈判,十年、二十年地拖下去。
  曾经集中多时研究过游击战的毛泽东,并不认为游击战是万能的,它不是解决战争的最后手段。“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对越南领导人批判林彪说:“我们过去党内意见也不统一。一派人(指林彪)就是劝你们把美国抓住不放,一个字,叫作‘熬’,就是只能打游击战,不要打大仗。而我是劝你们要集中兵力打大仗。你不打败敌人,不打痛他,他是不那么舒服的呀!不是这样,你们谈判桌上得不了这样的结果。”
  “九一三事件”之前,毛泽东最后一次和林彪见面,是在1971年6月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率领党代表团访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康生等人在人民大会堂118室与他们举行了会谈。林彪未穿军装,神色呆滞,一言不发。几个月来,他对庐山会议上被毛批判的错误一直顽固地拒绝检查。
  毛泽东和齐奥塞斯库谈到中国的教育时,缓缓地说:“有些人口里说是听话的,但心里是埋怨的。这就要时间,慢慢来。”他的目光划过林彪的脸,林彪好像没有听见,仍不言语。
  毛泽东提高嗓门说:“赫鲁晓夫叫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我说,把赫鲁晓夫请到北京大学讲学,讲他那‘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柯西金不干,他说不好啊!”
  除了外宾,在座的人谁都知道,“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发展马列主义,是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发明”,是他作为毛的接班人的资本。毛泽东把它与赫鲁晓夫联系起来,不仅林彪,就是在座的人都知道事情严重。
  林彪当然知道毛泽东“放风”的习惯,其后如何,林彪越想越是可怕。
  没等接见结束,林彪就离开了118房间,他独自一人坐到门外大厅西北角的一张椅子上。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警卫员都在远处有些奇怪地望着林彪。
  118室里,毛泽东身边的座位空着。毛泽东不动声色,依然谈笑风生。直到会见结束,毛泽东和罗马尼亚贵宾离开了118房间,林彪仍然独自一人坐在门外大厅里。
  他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
  此后不久,林彪去了北戴河。毛泽东开始了他神秘的南巡。
  秋风再起的时节,林彪在外邦大漠身首异处,毛泽东则生了一场大病,精神为之大衰。
  1972年7月,毛泽东会见法国外长舒曼时又说到林彪:“谁也没有赶他,谁也没有料到他会跑,坐一架飞机就上天了。他反对我们跟美国接近,跟你们西方接近。”
  蒋介石得知林彪折戟沉沙,禁不住老泪纵横。蒋介石之所以悲怆泪涌,并非留恋自己与林彪的师生之谊,而是另有隐衷——正当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出尽风头,大红大紫时,偏居台湾的蒋介石在国民党一次中常会议上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不相信林彪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会后,蒋介石的秘书陶希圣(陶系黄冈人,与林彪是小同乡)问及此事,蒋说:“你查一查1945年的档案就知道了。”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林彪曾受命前往重庆,面见蒋介石,为毛泽东主席与蒋的谈判打前站。林彪见了蒋,显得毕恭毕敬,口口声声地称“校长”。蒋说:“你们共产党还让这样称呼吗?”林彪谨慎地答道:“我尽管在共产党内,将来校长一定晓得我能为国家做什么事。”当着蒋介石的面,林彪不敢长谈,他表示有一些“意见”想通过蒋的心腹详谈,然后转达给蒋。蒋即传唤军统局副局长郑介民(也是黄埔生),当着郑的面说:“林彪同学有些事情要与你充分交换意见。”郑介民即与林彪在嘉陵江畔的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作了几个小时的长谈。随后,郑介民向蒋递交了一份很长的报告。20世纪60年代陶希圣查阅过的这份郑介民所写的长报告,至今仍保存在台湾阳明书屋(该书屋专门保藏蒋生前的档案文献资料)。
  20世纪60年代蒋介石断言林彪不会忠于毛泽东,是基于抗战时林彪在他面前的直言不讳,而且蒋手里头也确实掌握了一份有关林彪所述意见的长篇报告。林彪死后,蒋介石很难过,几次对秘书陶希圣提起:“可惜当初不相信林彪而不敢建立这条内线。”
  此后,国际上发生了一连串事件,蒋介石身体也一天不似一天,使他再次感到“反攻大陆”实在是遥不可及了。
  (摘自《中国剪报》2005.12.27)B11
其他文献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更好更彻底。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生活中的过程。  小张是社科院汪院士的信件分发、拆闭勤务工。每天吃完晚饭,小张总是会回到汪院士的办公室,干一些既不是她分内的,也没有任何报酬的工作。  小张的文笔非常好,而且还写得一手的好字,经常帮助汪院士回复一些信函。时间长了,她便摸透了汪院士的风格,在回函的时候,能够跟汪院士写的
期刊
姚师傅家在临潼农村,有一儿一女,儿子云峰可以说是他们的宝贝疙瘩,也是未来家中的顶梁柱,但这儿子却着实让姚师傅寒心。  云峰从小书念得不好,勉强读完了高中。姚师傅也灰了心,儿子上不了大学,有个工作能养活自己也就行了。在二十四岁的时候云峰和两个伙伴去广州打工,谁知还不到一个月,他又回到临潼老家。以后,说什么他也不肯出门,不愿意工作,整日在家里游手好闲。姚师傅气不打一处来,经常怒喝道:“你这个不争气的家
期刊
每当我听到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我总是兴致勃勃地谈起听过的一个趣味实验。  有3只猴子并排站在一个笼子里。其中第3只猴子和前两只被隔开在第3只猴子上方,有一把香蕉很自然地,这只猴子伸手去抓令它垂涎的食物。它每掰下一只香蕉,其他两个猴子就会被凉水浇头。两个倒霉蛋气势汹汹地盯着享受美味的同伴。但是这只搬子毫不在意。当它吃过几根香蕉后,另外两只猴子阁为凉水的浇灌而愤怒到了极点。  科学家们把吃香蕉的猴
期刊
1999年11月15日,西安市华翔广告公司派了自己公司的4名员工身着“讨债”马甲,在西安市锦泰装饰公司门口静立,迫使其尽快还清所欠的8万元债。华翔方表示:“此举实属万般无奈,且要求自己的员工要文明讨债,不能影响对方办公,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锦泰方也表示,确实欠对方几万元,目前已向上级反映,集团将尽快解决,但对这种做法难以理解。  十年前的11月15日,在西安北郊一家装饰公司门前出现4名身穿印有“讨
期刊
在走访百国的过程中,我也大胆借用了“指数”概念,选了15个国家的6个项目(出租车、贫民窟、书店、军人、闲人、排队),打了自己的主观印象分,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以比较中国与世界一些典型国家的发展水平。这种打分当然纯属个人的主观印象和一孔之见,仅供感兴趣者参考。      一是出租车“指数”    出租车的服务和管理,某种程度上既可以体验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也可以感受其政府的治理能力、公司的管理能
期刊
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
期刊
对于贵州省瓮安县原县委书记王勤来说,去年的6月28日是噩梦般的一天。  当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瓮安这个小城。从下午至次日凌晨,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叫李树芬的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引发大规模人群聚集围堵政府部门和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突发事件,县公安局、县委和县政府大楼等多间房屋被毁,数十辆车辆被焚。  由于处理群体性事件不力,王勤成为去年首位因此引
期刊
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不久前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对达赖喇嘛和西藏问题进行了极具个性化的分析和评论,并表示“我们完全能够保持三月拉萨及整个西藏的稳定”。    外国人给达赖帮倒忙      国际舆论中曾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政府有两条非常敏感的神经,是两个都涉及到英文字母T打头的问题,一个T是Taiwan的问题,另一个T是Tibet,也就是西藏的问题。  朱维群与这其中的一条“神经”有着颇为深
期刊
文章认为,金融危机彰显农民工的影响力。农民工的出现既是历史的必然,早期也是社会制度进步的表现。农民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农民工制度化对中国来说绝非好消息。具有远见的唯一选择就是从现在开始要有意识地、有规划地、一步一步地废除农民工制度。    金融危机马上显示农民工的影响力。大量的农民工失去工作,回到家乡,但发现在家乡已经无事可做,因此又回    流到城市。更重要的是,很多农民工并非
期刊
美英风行“假设历史”;有学者认为蒋介石在二战后如未运兵东北,改采稳定华北政策,则中国现代史将完全改观。  蒋介石“其介如石”,人同其名,倔强固执,极少承认错误。但他在《苏俄在中国》一书里,却坦白承认二战后大举运送国军主力部队至东北,以阻止中共接收,并冀望以速战速决方式解决共军,乃是“政策和战略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如果蒋介石当年先稳住华北、华中和华南,再想办法收复东北,则中国现代史将会是一个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