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陶行知劳动教育理念的践行与反思

来源 :生活教育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eefe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陶行知劳动教育理念的适用性与独特价值更加显现了出来,文章提出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一主两辅”劳动教育理念践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反思与改进,以期为“双减”助力,为教育教学事业增色添彩。
其他文献
我国在出台了“双减”政策之后,各个学校都意识到了减负增效的重要性,希望让学生从之前过重的课业负担、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从而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把劳动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双减”政策之中,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协同发展,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挖掘学生的劳动潜力、学习潜力,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借助于劳动教育实现五育并举。
期刊
<正>放学后,妈妈带着妞妞到超市里购物。细心的妞妞发现,红糖的配料表上写着“赤砂糖”。她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红糖的配料表上写的是赤砂糖呀?”妈妈说:“赤砂糖就是红糖。”真相:赤砂糖并不是红糖,它们只是外观上相似。赤砂糖和红糖的区别我国对赤砂糖和红糖有明确的标准。
期刊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生态的重塑肃清了障碍,也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更新了物质、文化条件。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小学现阶段的劳动教育面临着劳动素养难以激发、资源支撑难以保障、协同育人难以推进的困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文章提出应当以劳动素养为限制因子,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拓宽劳动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保障劳动教育顺利开展;打造协调平衡的教育
期刊
本文选用3种颜色的红糖/赤砂糖作为试验样本,通过研究不同的碱式醋酸铅粉加入量和称样量对蔗糖分的影响,以解决溶液颜色太深导致旋光读数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蔗糖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碱式醋酸铅粉加入量太多反而会产生“铅误差”,减少称样量能较好解决此问题。
期刊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给予学生更多发挥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生成绩以及学习能力,忽略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然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与现阶段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
会议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将教育的焦点重新回归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上来,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在双减精神下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认真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通过多渠道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生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双减政策"对小学教育带来的变化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双减背景下多
会议
红糖和赤砂糖是众多糖类品种中的两种常见糖类,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添加剂。由于红糖和赤砂糖的原材料和制备工艺不同,其化学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红糖和赤砂糖的理化性质,通过比较红糖与赤砂糖的营养成分的差异,评估了其不同的营养价值,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选择红糖与赤砂糖提供依据和支持。
期刊
在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践地位愈发显著,并且提出了全新的转型要求。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环境下,作为教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向,在全面了解双减政策内涵的基础上,将1+N的教学模式有效推行下去。进而真正凸显出劳动教育工作的全覆盖特征,保证小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端正的劳动观念,培育起优秀的劳动素养。本文从构建全学段覆盖的课程体系,构建全场景劳动环境,以及搭建全过程融入育人体系几个层面着手进行
会议
<正>在当前教学理念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目标。在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好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目前,劳动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学生有了更多课外活动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
期刊
科技在发展,教育在创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索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简要诠释小学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强调劳动教育的深远意义,着重阐述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学科的各个教学环节,优化评价机制,发挥家校联动优势,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明确了奋斗的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