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在形象塑造与叙事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引发了明代中后期的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热潮,对我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毋庸讳言,作为开拓者,许多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未臻完善。就其语言来说,尚显文白夹杂,较少生活气息,但作者努力追求雅俗共赏的立场是坚定的,最终形成了“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开辟了通俗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
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到宋代又受到了说书艺人的青睐,金元时期还被大量改编为戏剧。但无论说书人还是演员,他们擅长说唱表演,注重临场发挥,精彩之处往往是赖以生存的法宝,轻易不以文字的形式公之于众,以致留下的说书底本与演出剧本大都是“言辞鄙谬”。作者虽然对此不满,可也不愿改成供文人玩味的文言小说,又无现成的白话小说语言模式可供参考,只好借鉴传统雅文学的语言来改编通俗民间话本,于是形成了半文半白的独特语言风貌。
首先,受古代散文写作的陶冶,用典范的文言来替代原有白话,呈现出文白夹杂的特点。文言是古代流行的书面语,而白话却是人们的口头语言,二者区别明显。作者借用古代散文典范的语言进行通俗小说的创作,对许多人物的介绍,就沿袭了《史记》等纪传体史书的传记模式。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选取典型,用简要的语言进行叙写,来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曹操是该书中绝对的重量级人物,他的出场非常简洁。选用一件小事就尽显其“有权谋,多机变”的性格特点: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曹操之父),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句式简短,惜墨如金。不用修饰性词语,完全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曹操自小狡黠多谋的形象,明白清晰,如在目前。书中诸如“隆中对”“舌战群儒”等都叙事用典,跌宕有致,显得十分优雅别致,皆可谓典范的文言文。还有不少地方,连赳赳武将与山野农夫也能引经据典,满口“之乎者也”,纯粹是文人的口吻,其文言的使用又未免有点过头了。例如,张飞痛打督邮,刘备阻止时:
傍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
即便关公也曾“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然而毕竟不是满腹经纶的儒将。在当时紧急情况之下,实难说出如此话语,不仅条理清晰,逻辑周密,而且言简意赅,虚词运用炉火纯青。况且“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一句,比兴娴熟,算得上标准的文人雅语。又如,在“三顾茅庐”中,见几个农夫荷锄而歌:
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此歌乃卧龙先生所作也。”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山野农夫随口答话也都是精致的文言句式,与他们的身份还是不太相称,这并非来自生活的语言。《水浒传》等书就成熟多了,李逵初遇宋江,一见面就问:“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告诉他,他还不信,问:“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宋江自己承认后,他才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些说个,也教铁牛喜欢!”这才是个性十足的民间生活常用口语。相比而言,《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话就显得半文半白,与实际生活距离较大。
其次,受古典诗词的熏陶,在小说中大量使用诗化的语言,形成了精练准确的风格。在改写过程中,不仅直接引入大量的古典诗词,也用诗词化语言来写小说。例如,诸葛亮临终前的一段描写就显得优雅传神,是典型的诗化语言: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
文雅精致,多选用四六句式,不仅环境描写具有诗歌的境界,其情感抒发也颇显诗人气质。其中“秋风吹面,彻骨生寒”,用词优美,令人感同身受,顿生惆怅之情。其长叹“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更是类似《诗经》中的诗句形式,齐整典雅。此外,又往往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甚至到了诗歌中“炼字”的地步: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这就是曹操找许劭评点自己的全过程,从“劭不答”来看,故事应该颇有周折,但被一概略去,只突出一个“喜”字,就把曹操精确定格于“奸雄”的形象。这个字原本作“笑”,“大笑”是英雄豪放不羁的表现,而小说并非历史,唯有“大喜”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曹操奸雄的本色。在“喜”与“笑”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了小说语言如诗歌般精致的一面。
最后,受戏剧创作的影响,在小说中运用戏剧化的语言,产生了简洁明快的艺术效果。戏剧注重舞台演出,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凸现人物性格。《三国演义》一书“陈叙百年,概括万事”。面对头绪繁多、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要有快刀斩乱麻般的叙事技巧。小说借鉴了三国剧的语言风格,叙写阔大的战争场面时,笔端极少游走,往往聚焦于主要人物,寥寥数语就让人震撼不已。关公“匹马斩颜良”一段就是如此: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来,凤目圆睁,蚕眉倒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两军对垒,旌旗飘展,战马嘶鸣,主将酣战,擂鼓呐喊,本是异常纷杂。要进行细致的描写,即使写下一段繁复冗长的文字,也难以描述清楚。有意采用戏剧化语言,用粗线条勾勒的方法,以敌阵“波开浪裂”般崩溃显关公的神勇,而颜良居然“措手不及”,则可见关公人马之快,入敌方阵地取主将首级,竟“如入无人之境”。这一幕幕就如同电影中的特技镜头一般,又好像在盛大的演唱会上,聚光灯都打在关羽身上,隐去细枝末节,衬托出了主角的神威。
貂蝉是王允府中一名美貌歌伎,王允劝说她去离间董卓、吕布父子:
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于董卓。汝于中取便,谋间他父子分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
古代戏剧中,少有直接介绍事件的语言,也不可能如今天的电影一般可用画外音。很多事件只能通过人物的转述,要求语言简洁明快。这里短短数语,先是申明大义,国家百姓处在危难之际,赋予貂蝉大任。然后指出董卓、吕布父子的祸国殃民与他们好色的特点。最后讲明“连环计”的内容及其关键所在,征求貂蝉的意见。字字切中要害,绝无拖沓之词。
《三国演义》流传广泛,雅俗共赏,也得益于其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早在明朝弘治年间,蒋大器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序时,就称其“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在语言上又对它进行了加工与整理。整体看来,虽显得有些文雅,不如《水浒传》《红楼梦》那种来自生活的通俗语言般富于表现力,但其开创通俗白话小说之功却是不可磨灭的。
编辑/姚晟
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到宋代又受到了说书艺人的青睐,金元时期还被大量改编为戏剧。但无论说书人还是演员,他们擅长说唱表演,注重临场发挥,精彩之处往往是赖以生存的法宝,轻易不以文字的形式公之于众,以致留下的说书底本与演出剧本大都是“言辞鄙谬”。作者虽然对此不满,可也不愿改成供文人玩味的文言小说,又无现成的白话小说语言模式可供参考,只好借鉴传统雅文学的语言来改编通俗民间话本,于是形成了半文半白的独特语言风貌。
首先,受古代散文写作的陶冶,用典范的文言来替代原有白话,呈现出文白夹杂的特点。文言是古代流行的书面语,而白话却是人们的口头语言,二者区别明显。作者借用古代散文典范的语言进行通俗小说的创作,对许多人物的介绍,就沿袭了《史记》等纪传体史书的传记模式。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选取典型,用简要的语言进行叙写,来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曹操是该书中绝对的重量级人物,他的出场非常简洁。选用一件小事就尽显其“有权谋,多机变”的性格特点: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曹操之父),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句式简短,惜墨如金。不用修饰性词语,完全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曹操自小狡黠多谋的形象,明白清晰,如在目前。书中诸如“隆中对”“舌战群儒”等都叙事用典,跌宕有致,显得十分优雅别致,皆可谓典范的文言文。还有不少地方,连赳赳武将与山野农夫也能引经据典,满口“之乎者也”,纯粹是文人的口吻,其文言的使用又未免有点过头了。例如,张飞痛打督邮,刘备阻止时:
傍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
即便关公也曾“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然而毕竟不是满腹经纶的儒将。在当时紧急情况之下,实难说出如此话语,不仅条理清晰,逻辑周密,而且言简意赅,虚词运用炉火纯青。况且“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一句,比兴娴熟,算得上标准的文人雅语。又如,在“三顾茅庐”中,见几个农夫荷锄而歌:
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此歌乃卧龙先生所作也。”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山野农夫随口答话也都是精致的文言句式,与他们的身份还是不太相称,这并非来自生活的语言。《水浒传》等书就成熟多了,李逵初遇宋江,一见面就问:“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告诉他,他还不信,问:“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宋江自己承认后,他才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些说个,也教铁牛喜欢!”这才是个性十足的民间生活常用口语。相比而言,《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话就显得半文半白,与实际生活距离较大。
其次,受古典诗词的熏陶,在小说中大量使用诗化的语言,形成了精练准确的风格。在改写过程中,不仅直接引入大量的古典诗词,也用诗词化语言来写小说。例如,诸葛亮临终前的一段描写就显得优雅传神,是典型的诗化语言: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
文雅精致,多选用四六句式,不仅环境描写具有诗歌的境界,其情感抒发也颇显诗人气质。其中“秋风吹面,彻骨生寒”,用词优美,令人感同身受,顿生惆怅之情。其长叹“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更是类似《诗经》中的诗句形式,齐整典雅。此外,又往往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甚至到了诗歌中“炼字”的地步: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这就是曹操找许劭评点自己的全过程,从“劭不答”来看,故事应该颇有周折,但被一概略去,只突出一个“喜”字,就把曹操精确定格于“奸雄”的形象。这个字原本作“笑”,“大笑”是英雄豪放不羁的表现,而小说并非历史,唯有“大喜”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曹操奸雄的本色。在“喜”与“笑”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了小说语言如诗歌般精致的一面。
最后,受戏剧创作的影响,在小说中运用戏剧化的语言,产生了简洁明快的艺术效果。戏剧注重舞台演出,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凸现人物性格。《三国演义》一书“陈叙百年,概括万事”。面对头绪繁多、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要有快刀斩乱麻般的叙事技巧。小说借鉴了三国剧的语言风格,叙写阔大的战争场面时,笔端极少游走,往往聚焦于主要人物,寥寥数语就让人震撼不已。关公“匹马斩颜良”一段就是如此: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来,凤目圆睁,蚕眉倒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两军对垒,旌旗飘展,战马嘶鸣,主将酣战,擂鼓呐喊,本是异常纷杂。要进行细致的描写,即使写下一段繁复冗长的文字,也难以描述清楚。有意采用戏剧化语言,用粗线条勾勒的方法,以敌阵“波开浪裂”般崩溃显关公的神勇,而颜良居然“措手不及”,则可见关公人马之快,入敌方阵地取主将首级,竟“如入无人之境”。这一幕幕就如同电影中的特技镜头一般,又好像在盛大的演唱会上,聚光灯都打在关羽身上,隐去细枝末节,衬托出了主角的神威。
貂蝉是王允府中一名美貌歌伎,王允劝说她去离间董卓、吕布父子:
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于董卓。汝于中取便,谋间他父子分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
古代戏剧中,少有直接介绍事件的语言,也不可能如今天的电影一般可用画外音。很多事件只能通过人物的转述,要求语言简洁明快。这里短短数语,先是申明大义,国家百姓处在危难之际,赋予貂蝉大任。然后指出董卓、吕布父子的祸国殃民与他们好色的特点。最后讲明“连环计”的内容及其关键所在,征求貂蝉的意见。字字切中要害,绝无拖沓之词。
《三国演义》流传广泛,雅俗共赏,也得益于其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早在明朝弘治年间,蒋大器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序时,就称其“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在语言上又对它进行了加工与整理。整体看来,虽显得有些文雅,不如《水浒传》《红楼梦》那种来自生活的通俗语言般富于表现力,但其开创通俗白话小说之功却是不可磨灭的。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