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蒙学魅力,探索韵文识字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蒙学是我国古代对于蒙童进行初步文化熏陶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很多幼童在最初识字时也常常借助传统蒙学的内容展开。部编版教材在编写识字内容时,就充分将识字教学与传统蒙学的内容相结合。本文提出要素材积累,在悦纳中主题交流;诵读想象,在入境中触摸体悟;联想补充,在分享中分类交流;自主创编,在生成中拓展延伸,更好地探索韵文识字的整体策略。
  【关键词】素材积累 诵读想象 联想补充 自主创编
  传统蒙学是我国古代对于蒙童进行初步文化熏陶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很多幼童在最初识字时也常常借助传统蒙学的内容展开。部编版教材在编写识字内容时,就充分将识字教学与传统蒙学的内容相结合。笔者即以部编版教材中《对韵歌》来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素材积累,在悦纳中主题交流
  所谓定向积累,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积累、激发学习热情的思维热身活动,其实践的主要形式有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的“百宝箱”、儿童诵读、对对子等,其核心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范式积累,为学生搭建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障碍点进行及时了解,为后续性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对韵歌》中时,教师如此导入:首先,教师开展“请你和发着说”的游戏,比如我说“天”,学生说“地”;我说“大”,学生说“小”。教师相机表扬:“大家真聪明。这种形式就叫做对对子。我们的祖先在小时候就是用这种方式开始学识字、学语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对子。”
  在韵文教学的最初环节中,教师运用这样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感知对韵形式特点的同时,建立文字的意象,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并在范式积累中形成对韵文的亲切感,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欲望。
  二、诵读想象,在入境中触摸体悟
  部编版教材中的韵文基本都是以词串的方式呈现。教学中要强化对词串停顿、节奏和意象的深入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韵文时,依托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过程中展开想象。
  如在教学这一课时,初读课文后就直奔重点,教师引领学生以师生配合读、男女生朗读的过程中反复朗读“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韵文句式作这样的改变:山清水秀,桃红柳绿,让学生在对比朗读后告知他们可以从别的对子力变换出许多这样的词语:“看着这些生字词,你们好像在自己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有的学生说:“我行走在高大的山峰下,还有一股清清的溪水从我身边流过。”有的学生还进行了绘声绘色地描述:“我好像看到了一朵朵粉红的桃花,一阵风吹来,旁边的柳树就在不停地摇摆绿色的枝条。”
  在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机械地关注生字的字形、字音,而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创设了真实可感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意识,让学生在想象表达的过程中,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
  三、联想补充,在分享中分类交流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占据了最为核心的地位。试想,学生如果没有能够在低年级夯实识字这一地基,对于他们后续语文学习的深入就会形成较大的影响。但识字教学中识别字形的教学不能机械生硬,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可以充分开掘教材中的资源,以联想识字的方式分类交流,促进识字教学的不断发展。
  如在《对韵歌》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诵读完“云对雨,雪对风”后,笔者相机出示识字卡片,引领学生认读“云、对、雨、花、鸟”等生字,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原始经验进行思考:“云和雨有着怎样的关系?花与鸟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学生的思维被彻底点燃,他们的思维重新回到了生活积累中,一个个生字已经不再是机械的文字符号。有的学生说:雨滴是云朵的孩子,他们长大了,就从云朵的怀抱里挣脱出来,落到大地上;还有的学生说:在大自然中,鸟儿和花朵就像是一对好朋友,鸟儿经常站立在花朵的枝头,好像在欣赏花朵的美丽呢!……
  正是有了鲜明的语境支撑,学生运用自己的联想意识将一个个原本机械生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灵动的画面,让学生的读写过程变得更加轻松。这种联想质态下的分类识字就能变得更加高效。
  四、自主创编,在生成中拓展延伸
  韵文的形式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学生的识记与感知,而且很多韵文的形式也相对简单,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地简易模仿。因此,教师在利用韵文展开识字教学之后,完全可以进行必要地拓展与补充,让学生在仿照、创作的过程中进行词串、韵文地创编,丰富学生的识字范畴,让学生来一次语言文字地扎实训练,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如在引导诵读《对韵歌》之后,教师引领学生先用对文的形式进行感知,有了前期对范式的感知与积累。他们对于韵文对子这种形式已经不再陌生,教师则引领学生对这种对对子的形式进行拓展创编,学生不一会就说出了各种形式:男对女、上对下、高山对大海……而在常态化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课文中的对文形式,同时将关注力放置在生活状态中,并从生活资源中引领学生进行对文拓展,从而促进了学生识字的范畴。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將识字教学的关注点仅仅局限在教材选用的文本上,而是通过巧妙地生成,进行延伸性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延续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传统蒙学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其呈现形式契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引领学生进行趣味化、生动化识字的重要资源。我们需要在认真研读蒙学特点的基础上,将其与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进行巧妙整合,积极探索韵文识字的内在规律,有效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较大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首先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提出了几点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语文这门课
【摘 要】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幼儿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在众多道德素养中,感恩尤为重要。在当前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由于家长对于感恩教育认识偏差以及幼儿园感恩教育引导不当等多项因素,幼儿的感恩教育不容乐观。本文通过调查,对幼儿感恩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角度加强幼儿感恩教育的若干建议,努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幼儿 感恩 培养 思考  感恩是中华民族
一、议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既是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方式,又是考查学生学习思维的方法;它既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又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正确对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于高中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较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基本上可以寫出一篇像样的议论文。但因为多数学生懒得动手,知识储备较少,缺乏材料整合
<正>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人们对此给予了很多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这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谈一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增强需要训练。能否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有赖于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当前高中生作文缺乏创新的现状,广大教师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逐渐找到了作文缺少创新的原因——学生缺乏创新思维。根据高中作文创新要求,结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一定的途径就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
崔昊的这幅湖清峰峦图为金璧山水作品,采用泥金色营造静谧闲适的“无我之境”。画家在布局上注重主次、虚实、远近等关系处理,在变化中求统一,使得自然合一。在章法上注重呼
《清平乐·村居》编排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在“名著名篇”这一单元中.
【正】语文教学应该追求千变万化,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指引,注重教学生成学生闪光的智慧,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要建立活力语文课堂,教师就应该抓
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点出发,在社会制度结构层面探寻了东北资源型工业经济衰退的根源,分析了传统社会制度结构引发的不良效应.认为,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39;路径依赖&#39;
【正】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是否能够拥有高效率的预习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