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须做到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活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学生要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数学活动课的设计强调一个“活”字,突出一个“新”字,积极努力地创设情景,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以学生“动”起来为目的,以学生的“获”与“得”为结果。例如:在讲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在讲有理数的运算时,我们提供实际背景,让学生自己归纳法则;在讲生活中的数据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收集数据,从中尽可能地获得得信息;在讲“可能性”这一章时,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给予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了解了学生已经建立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才能考虑到所教新知识的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时,讨论它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等等,那么上课前教师要清楚这些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这样,活动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
  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介绍了儿童在学习几何、代数时的五种不同水平,在这五个阶段上,学生掌握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知道,中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处于逻辑抽象思维阶段,尽管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的发展有所先后,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初一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小学四、五年级有类似之处,处于形象抽象思维水平;初二与初三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高一与高二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抽象思维,处在由经验型水平向型水平的急剧转化的时期。从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命题能力和推理能力四项指标来看,初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时期。高一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阶段中趋于初步定型的时期,高中之后,学生的运算思维走向成熟。
  学习数学的几种思维形式:
  (1)逆向思维。与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过程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要求使之成立各种条件。比如说,给一个浓度问题,我们列出一个方程来;反过来,给一个方程,就能编出一个浓度方面的题目。后者就属于逆向型思维。
  (2)造例型思维。某些条件或结论常常要用例子说明它的合理性,也常常要用反例证明其不合理性。根据要求构造例子,往往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思考过程。例如:试求其反函数等于自身的函数。
  (3)归纳型思维。通过观察,试验,在若干个例子中提出一般规律。
  (4)开放型思维。即只给出研究问题的对象或某些条件,至于由此可推知的问题或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让学生观察y=sinx的图象,说出它的主要性质,并逐一加以说明。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活动的教学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我们现有的中学数学教材有的是按直线式排列,有的是按螺旋式排列。
  如果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就应有相应的变化。比方说,指数、对数、开方三种不同形式都可表示为:a、b、N之间的关系a的b次幂等于N,是否可以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再比方说,关于一元一次方程题,中学课本里有浓度、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积问题,在讲解时,可用一个方程表示不同问题,使他们得到统一,只是问题形式不同而已,其方程形式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可一次讲完几个问题。而现有中学教材把它们分开,使学生觉得似乎几种问题毫不相干。因为这些问题具体不同的思维形式,要受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各阶段思维不同特点的制约。
  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尽量克服这些制约,使学生在短期内高质量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思维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四、思考积极的教学方法
  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有时教师讲得很多,但恰巧是阻碍了学生的思考,阻碍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产生,这种教学不是有效教学。
  1.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关注学生的不参与是否与已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宜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现在,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2.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获取一种数学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这个结果的过程重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他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如果是这样,他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学数学,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去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   3.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
  放手让学生学数学,有很多种方法,如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等,这都是放手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我觉得,让学生在课堂中互相质疑,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质疑,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的,而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多向的,如怎样去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组织自己的语言去质疑等。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在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5.让学生“做”数学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做实验似乎是物理和化学学科的专利,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设立数学实验室。现在不同了,数学新教材的许多知识,要求学生在“做”中取得。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着手考虑建立专门的数学实验室。
  如:《几何体的截面》、《从不同方向看》、《你会算21点吗?》、《有趣的七巧板》、《图案设计》、《100万有多大?》、《转盘游戏》、《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等等内容,学生的实验活动几乎贯穿整个课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带给学生更多的惊喜。
  通过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数学课已经转变为数学活动课,教学过程要以学生兴趣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转变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课堂学习的合作者,数学活动的组织者。长期坚持课堂数学活动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有效提高学生个体的数学素养
  6.营造宽松和谐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想说、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因此,教师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凸显出《课程标准》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次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原因,多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要善于采取多种方式调和课堂氛围,比如“讲故事、做游戏、猜想验证”等;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微笑面对学生,不带着任何不良情绪走进课堂,走进教学活动;教师的语言要丰富,要有激情,讲解时要抑扬顿挫,甚至要有适量、适当的幽默风趣。课堂教学中随时都要用语言去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能迎来一缕灿烂的阳光。
其他文献
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学应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和诗人总要有对于言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喜好新生事物。在教学中,应因势利导,以趣激学。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即便学生会
期刊
【案例背景】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以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参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形成过程,是他们在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对数学
期刊
【案例背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信息窗1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如何,对接下来平面图形的拼组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只有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理解与掌握好了,学生才会制作长方形等平面图形,也才能为平面图形的拼组做好准备工作。本课时教学目标为:在指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上好一节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练中有乐,乐中有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练习和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这样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激发兴趣; 体验乐趣  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多年的教学实践,激发式教学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作用明显。下面谈谈我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激发式教学的几种方法。
期刊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法制教育;在教学中;数学教学;渗透;生活实际;法律法规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现在的农村初中学生,一方面正处在生
期刊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许多优秀的教师很讲究恰到好处地导入新课:或抛砖引玉、温故知新,或承上启下、铺路搭桥,显示去其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有风趣,充满情趣的新课导入,能调剂课堂气氛和节奏,令学生耳目一新,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增强对“导入新课”的设计意识。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常
期刊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呼唤、激发、鼓舞。”是的,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一种激发、一种互动。学生是待燃地火,不是待灌的瓶。要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就要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感染,美在激励,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然而眼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始终摆脱不了那一股浓浓的说教味。不少教师对此也感到无奈。怎样构筑起清新宜人的思想品德课堂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中,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进行积极深入的体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成功体验  课堂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尽管我们有时也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生活,但课堂这块狭小、封闭的天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遏制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激情,无形中也降低了作文教学 的成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我们应努力打破这种封闭和界限,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平时生活的 一个侧面或是一个小小的剪影。积极创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反腐倡廉这一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管住细节,抵制诱惑,保持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  关键词:反腐倡廉; 管住小节; 抵制诱惑; 清正廉洁  党员干部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因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一样,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改进党的作风,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管住小节,挡住诱惑,最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