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PCI术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2日~2014年2月22日,这80例患者均使用信封抽取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并在治疗结束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比较两组的血小板抑制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50%和17.5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比较结果表明,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替格瑞洛;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97-04
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如得不到有效抑制,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就越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术后治疗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凝聚的常规方案,但也有众多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氯吡格雷在治疗中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其人群的应答反应存在高度变异性,且抗血小板作用较为缓慢,因此,寻找一种新型药物代替氯吡格雷治疗成为了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抑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近几年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8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经研究表明,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故得出“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这一结论,现报道经过整理,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PCI术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2日~2014年2月22日,这80例患者均使用信封抽取法进行分组,每组各占4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组40例均为PCI术后患者,患者的年龄31~72岁,平均(55.1±10.1)岁,男37例,女3例,其中有13例高血压患者、27例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平均体质量为(70.1±10.3)kg,其中23例患者伴有吸烟史。对照组40例均为PCI术后患者,患者30~70岁,平均(54.1±10.3)岁,男36例,女4例,其中有14例高血压患者、26例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平均体质量为(69.4±10.6)kg,其中24例患者伴有吸烟史。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疾病史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好(P>0.05),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当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中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均符合PCI术的手术指征;(3)临床资料完整者;(4)意识清楚,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了解;(5)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排除标准:(1)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病变者;(2)不符合手术指征者;(3)药物禁忌证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5)血液系统、精神系统异常者;(6)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及出血、脑出血病史者;(7)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8)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调查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PCI手术前均给予扩冠药物、他汀类药物、B受体拮抗剂治疗,在此基础上限制患者盐和脂肪的摄入,两组在手术后均给予相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实验组在手术前口服替格瑞洛(astra zeneca AB,J20130020)180mg,并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300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术后指导患者口服替格瑞洛90mg,阿司匹林1次,d,替格瑞洛2次/d。
对照组术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J20130083)300mg口服,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术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1次,d,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
治疗结束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1.4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治疗后的实验组PCI术后患者和对照组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及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血小板抑制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越高,空腹血糖、血肌酐及不良反应率越低,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对经不同治疗后的实验组PCI术后患者和对照组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及不良反应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表示百分比、率,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X2=5.541,P=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比较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即不良反应率为2.50%,对照组中3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2例患者出现复发性心绞痛及2例患者出现皮肤出血性瘀斑,即不良反应率为17.5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25)。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PCI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在PCI手术后患者的血小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将会导致支架内血栓、复发性心绞痛、皮肤出血性瘀斑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造成不利严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因此,给予PCI手术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对血小板进行抑制十分的重要。
氯吡格雷是抑制PCI手术患者血小板的常规药物,在以往的临床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差异较大,氯吡格雷抵抗会加大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对PCI术后患者的恢复造成威胁,因此。氯吡格雷并没有取得令人完全满意的疗效。
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血小板的聚集会诱发动脉血栓和止血的形成,在治疗过程中二磷酸腺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二磷酸腺苷与P2Y12受体进行有效结合后,可以有效激活G蛋白并引起受体结构变化,进而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和分泌,血栓素A2也可以显著增加。替格瑞洛是临床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属于环戊三唑嘧啶类化合物,该药物可以通过变构调节部位发挥效应,与P2Y12受体进行可逆结合,进而阻断二磷酸腺苷信号的传导和血小板的活化,最终把受体锁定在非活化的状态,替格瑞洛分子离开受体后,二磷酸腺苷依旧可以和原来的受体结合,但是氯吡格雷无法与P2Y12受体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改变P2Y12受体的结构变化,受体对血小板也无法发挥功能,故认为,替格瑞洛可直接抑制血小板,无需经过代谢活化,就可以较好的发挥抑制效果。
随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进展,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完善,测试血小板功能是为了监测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血栓弹力图可以对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活性及血块溶解等情况进行评价,目前已经成为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检测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的血栓弹力图发现,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等指标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故认为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值得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替格瑞洛;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97-04
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如得不到有效抑制,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就越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术后治疗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凝聚的常规方案,但也有众多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氯吡格雷在治疗中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其人群的应答反应存在高度变异性,且抗血小板作用较为缓慢,因此,寻找一种新型药物代替氯吡格雷治疗成为了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抑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近几年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8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经研究表明,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故得出“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这一结论,现报道经过整理,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PCI术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2日~2014年2月22日,这80例患者均使用信封抽取法进行分组,每组各占4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组40例均为PCI术后患者,患者的年龄31~72岁,平均(55.1±10.1)岁,男37例,女3例,其中有13例高血压患者、27例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平均体质量为(70.1±10.3)kg,其中23例患者伴有吸烟史。对照组40例均为PCI术后患者,患者30~70岁,平均(54.1±10.3)岁,男36例,女4例,其中有14例高血压患者、26例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平均体质量为(69.4±10.6)kg,其中24例患者伴有吸烟史。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疾病史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好(P>0.05),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当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中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均符合PCI术的手术指征;(3)临床资料完整者;(4)意识清楚,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了解;(5)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排除标准:(1)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病变者;(2)不符合手术指征者;(3)药物禁忌证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5)血液系统、精神系统异常者;(6)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及出血、脑出血病史者;(7)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8)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调查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PCI手术前均给予扩冠药物、他汀类药物、B受体拮抗剂治疗,在此基础上限制患者盐和脂肪的摄入,两组在手术后均给予相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实验组在手术前口服替格瑞洛(astra zeneca AB,J20130020)180mg,并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300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术后指导患者口服替格瑞洛90mg,阿司匹林1次,d,替格瑞洛2次/d。
对照组术前给予患者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J20130083)300mg口服,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术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1次,d,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
治疗结束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1.4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治疗后的实验组PCI术后患者和对照组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及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血小板抑制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越高,空腹血糖、血肌酐及不良反应率越低,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对经不同治疗后的实验组PCI术后患者和对照组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及不良反应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表示百分比、率,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X2=5.541,P=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比较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即不良反应率为2.50%,对照组中3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2例患者出现复发性心绞痛及2例患者出现皮肤出血性瘀斑,即不良反应率为17.5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25)。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PCI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在PCI手术后患者的血小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将会导致支架内血栓、复发性心绞痛、皮肤出血性瘀斑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造成不利严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因此,给予PCI手术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对血小板进行抑制十分的重要。
氯吡格雷是抑制PCI手术患者血小板的常规药物,在以往的临床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差异较大,氯吡格雷抵抗会加大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对PCI术后患者的恢复造成威胁,因此。氯吡格雷并没有取得令人完全满意的疗效。
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血小板的聚集会诱发动脉血栓和止血的形成,在治疗过程中二磷酸腺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二磷酸腺苷与P2Y12受体进行有效结合后,可以有效激活G蛋白并引起受体结构变化,进而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和分泌,血栓素A2也可以显著增加。替格瑞洛是临床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属于环戊三唑嘧啶类化合物,该药物可以通过变构调节部位发挥效应,与P2Y12受体进行可逆结合,进而阻断二磷酸腺苷信号的传导和血小板的活化,最终把受体锁定在非活化的状态,替格瑞洛分子离开受体后,二磷酸腺苷依旧可以和原来的受体结合,但是氯吡格雷无法与P2Y12受体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改变P2Y12受体的结构变化,受体对血小板也无法发挥功能,故认为,替格瑞洛可直接抑制血小板,无需经过代谢活化,就可以较好的发挥抑制效果。
随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进展,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完善,测试血小板功能是为了监测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血栓弹力图可以对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活性及血块溶解等情况进行评价,目前已经成为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检测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的血栓弹力图发现,实验组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等指标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故认为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值得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