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前赤壁赋》中苏轼思想情感的变化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千古奇文,历来为人所称道。这篇文章中作者悲喜交融的情绪变化,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哲学观、儒释道杂糅的复杂思想。本文通过对《前赤壁赋》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结合相关背景资料,深入对这篇文章反映出的苏轼的情感变化进行探究。
  【关键词】《前赤壁赋》;情感变化;哲学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知人论世
  若要分析一篇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我们绝不可以忽视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征,这些因素对作者在作品中反映情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于《前赤壁赋》的背景,最重要的应该是“乌台诗案”。当时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任徐州太守,后又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时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奏苏轼在谢恩的《湖州谢上表》中暗讽朝政,甚至拿出苏轼所写诗词作为罪证,断章取义,指控苏轼包藏祸心,借古讽今,诽谤朝廷。在神宗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新党欲置苏轼于死地,纷纷上奏要求处死他。但神宗不愿杀害他,又因苏轼是老臣兼一代文豪,神宗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作团练副使。本文则作于元丰五年(1082),同时期他还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名篇。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四川人。他从小表现出超凡的才能,与他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其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苏轼从小便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对他的学习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他很早就接触了儒家的思想,受到儒家经世济民主张的影响早早地便立下了忠君爱国的理想,并且始终关心人民的疾苦和国家安危。他敢于直谏,在新旧党争中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然而乌台诗案之后,他被贬黄州,仕途受阻,政治失意,生活也变得十分困顿。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虽说“喜”,但充满了孤独感。政治失意后,亲朋好友也与之划清了界限,这让他看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过度消沉,而是在悲剧的人生中寻求精神的解脱。儒家所谓“乐天之命”“穷则独善其身”和佛老出世思想满足了他精神上的需求,面对失意的人生,他选择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力求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这也就形成了苏轼思想的独特性——在透彻领悟三家的人生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他融合儒释道的超然自适的人生观。苏轼在这个时期所作的《前赤壁赋》正是很好地说明他面对矛盾的感伤,选择去寻求内心的解脱。这种复杂的情感是儒家、佛家和道家三种态度交错融合的产物,既有追求政治不成的苦闷、牢骚,又有佛老思想所带来的平静。
  二、情感线索
  对于这篇文章的情感,一般认为,是以乐—悲—乐的线索进行叙述的。第一段写秋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可见其“乐”。第二、三段叩舷而歌、主客问答透露出一种政治失意的哀伤,而最后苏子陶醉于清风明月之间,又是一件乐事。但在笔者看来,这种理解未免有些望文生义,将此文看成一种由几种单一情感构成的单纯的抒情文,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据资料显示,元丰六年(1083),苏轼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前来向他索求近稿,苏轼遂寄之,并附:“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来,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未尝轻出以示人”?如果只是一般抒情,又为何不敢“示人”?其中是不是也包含了一些苏轼内心的秘密?细细推敲此文,就会发现情感线索应当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二者相互交融错杂的。由此,其实也不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深层情感。
  第一段中苏子在秋季泛舟于赤壁之下,饮酒赋诗,悠然自得,处于茫茫天地之间,若神仙一般。这种遗世独立的感觉应该是受到了佛老出世思想的影响,如仙人一样飘然于宇宙中,与《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有相似之处。
  第二段叩舷而歌,歌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么哀婉的音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那就应该从歌词内容入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那么作者心中的美人到底是谁?屈原曾作“美人迟暮”,这里苏轼以屈原自比,思念远在天边的君王。结合上文提到的写作背景,其中也不难看出他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惆怅。在饮酒乐甚之时,想到自己被朝廷弃用,报国无门,由此歌声“呜呜然”,可谓是乐中充满了悲切、哀伤。
  第三段主客问答。这里很多人认为主与客皆苏轼一人,看似客问主答,实际上是苏轼借“客”之口来诉说情感。苏轼游于赤壁之下,自然联想到当初赤壁之戰时的壮观景象,然“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实,建功立业之后,终究是过眼云烟,始终会走向生命的终点。这里作者由古代豪杰的结局联想到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看上去是在宽慰自己:即使生前建功立业,死后对自己而言也没有任何意义,又何必拘泥于眼前利益呢?这里明显有了道家避世的影子,所以吾与子愿“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与明月共存的愿望终不可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人生的这些追求、这些憧憬自然都是美好之事,作者沉醉于这些仙人般的幻想之中,但现实又将其从幻想中分离出来,将其带回自己失意的人生境况,可谓悲中有乐,乐中渗悲。
  第四段是苏子的回答。面对“客”的失意和悲伤,苏轼劝慰得恰到好处。从事物变化的规律来看,天地也不过是转瞬即逝,不可能永久存在;从事物不变的规律来看,物与我皆是无穷无尽的,完全没必要“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告诉所谓的“客”:“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必执意地追求,唯有这天地之间的清风明月无穷无尽,是“吾与子”共同拥有的东西。这样一番言论,与佛家的超然世外与道家的避世出世思想不谋而合,从不同的角度而言,“我”也可以永久存在,不受现实的影响。由这一段而言,苏轼好像看淡了一切,融于天地之间,“羽化而登仙”,他真的可以做到“别无所求”了吗?现实如此待他,他的心态由悲瞬间转为乐?他真的已经如此坦然,遗世独立?如果这样解释的话,未免过于草率。苏轼从小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将报效国家、造福人民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如何能如此轻易地舍弃?在笔者看来,在被贬黄州之后,生活的窘困,仕途受挫,难以实现壮志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他所追求的入世、经世济民难以实现,难免会陷入矛盾之中,是入世还是出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陷入一种苦闷、忧愤难解的境界。这时候佛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宽慰了他。所谓“儒教饰其身,佛教治其心,道教养其寿”,道教中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观点使苏轼在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人的生命无穷无尽,那又何必在今生建功立业呢?佛家思想本就是一种超然物外、看破红尘的境界,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大彻大悟之中,万物自在心中,不必刻意去追求,生生死死,轮回不止。既然这样,又何必去羡慕长江之无穷,明月之长终?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苏轼似乎想透了所经历的一切,转而追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与山间之清风明月共存的生活了。但苏轼不会完全抛弃儒家出世思想,不然又怎么会思慕“美人”呢?可见,他还是很想要受到朝廷重用的,这三种思想交融错杂,让苏轼的思想也处于巨大的矛盾之中,心理变化自然也是十分复杂的。而苏轼能够让这些矛盾走向一个平衡的状态,将这三家思想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境界,可见其才华。“儒道佛三教扬精粹,政德文千载树楷模”说的也是如此,不愧为一代文豪。
  第五段中“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似乎作者内心得到宽慰,得到平衡,飘飘然活在这天地之间,天与“我”合为一体,以致“不知东方之既白”,可见苏轼是沉醉其中的。有人认为,这一段是由悲转喜,苏轼在精神上获得了解脱。但是综合看苏轼在此文中透露出的思想复杂性,似乎这种生活的状态隐隐显出一种有苦难言的颓唐,苏轼是不是真正地沉醉在这景色之中?他是不是真的满意这样的状态?欣赏美景固然是喜悦的,但在笔者看来,苏轼也许是想借此来麻醉自己。
  综上可以总结出:苏轼表面上看起来旷达积极,乐观进取,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其中有他自我宽慰的意味。佛老思想可能给他带来了暂时的平静,但并不能使他完全忘却政治,难以发泄的感情只能通过文章来抒发。《前赤壁赋》正是蕴含了这一时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
  对于苏轼这篇《前赤壁赋》,后人研究和总结的也不少。不同的人看这篇文章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苏轼为什么会遭人嫉恨?其中一个原因与他个人成就是分不开的,如他的弟弟苏辙所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朝廷不信任他,政治失意,人生受挫,这种心情无以言表。现实的无奈使他意欲寄情于山水,心理上的矛盾使他崇尚佛老超然物外之思想。遭贬的惆怅,的确在自然山水中得到了慰藉,使他想要追求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等各种矛盾交杂在这篇文章中,使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愁苦、哀伤,一种自我安慰,更是一种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应用历史的眼光,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他的心境,辩证深入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而不应单纯地将它当作一般的抒情文,更不可片面、主观地分析其复杂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国强.《前赤壁赋》中的人生哲学及其表达[J].文学教育,2014(5).
  [2]李厚肃.浅谈《前赤壁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J].中国文学研究,1988(2).
  [4]王忠芹.真情写至文——浅析《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阐述培养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培养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对策,力图对培养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中国服装业正在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道路。品牌知名度、品牌定位、顾客满意、品牌评估等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决时尚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生产设计流程与
目的:通过对医院既往用血资料的统计分析,归纳出用血数量及品种的分布规律,为以后的成分输血指导、血库工作安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对既往用血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对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两组,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康复训练组给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为患者制定一
【摘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惧怕习作,同时教师也疲于批改作文。针对此类现象,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如何改善呢?怎样可以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呢?全文简要论述了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首先,语文习作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
>摘要:  要使整篇文章有新意,有特色,对许多考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亮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在文章中有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所以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探究一下设计亮点的方法。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一直占据着比较高的分值比例。但是在实际学习中,作文往往是许多同学的失分点,而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考生的作文水平也不是一件容易
摘要:  萨特重视“人的存在”。人的绝对自由,所以人具有某种意向性、选择性和超越性,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和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传播规模。随着信息化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自身的信息接收量大于需求量,造成信息剩余,从而导致人们在信息量化的世界里失去自我。通过媒介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自由”。但是同时也不能因为这种“自由”而失去我们自身的“自由”。  关键词:人的存
加强对高中生的政治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政治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寻找
中国动画实践创作以“绘画”为主还是以“运动”为主的创作理念的争论从创作的本身来讲本无差别,一旦融入市场消费追求“绘画”与“运动”结合的艺术效果及市场效应是动画创
摘要:依据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出对素描教学的一些看法,并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高中美术生意识到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了解素描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衡量自己是否达到素描课程中要求具备的素质等,以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树立学习的态度,把素描真正当作一门艺术去发展它、思考它,真正的把素描艺术发扬起来。  关键词:素描;素描学习;造型艺术  一、什么是素描  素描主要是指以单色的线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