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生作文教学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难,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尤其难。因为农村的学生生活面狭窄、见识少、读书少,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循规蹈矩的小空间中,加上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低,给孩子的启蒙教育不够,说话训练、语言积累、表达练习缺乏,使得他们在写作方面从入学就已落在城市学生的后面。教师的作文训练也是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如何克服这些难题?如何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条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值得教师认真研究。笔者长期在农村学校从事语文教学,根据自己多年的体会,认为要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写作欲望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融入饶有兴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让小组里每一个学生思考一个故事良好的开头句,写在一张纸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把这张纸传给下一个同学,接下去的人就续写这个故事的第二句话,用这种方式在组内轮流,并注意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读了前面已写的部分后,再加上自己的句子。连续写十到十二个句子时,要重新开始写一段。作文最后转回到写开头句的学生手里,他将给它加上一个题目,然后把所写的故事带回家并把文章写完整。通过朗诵或在公布栏上张贴的方式,与同学共享完成故事的快乐。这种故事游戏学生很感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要使作文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首先要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初学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说,兴趣索然,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从生活中收集作文的材料。其实,孩子们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中每天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有让人高兴的,有令人难忘的,用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就会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农村虽然比不上城市热闹,但农村孩子从小就经常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是城市的孩子所没有的,只要我们平时认真观察,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农村的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学生以后写作时就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无疑将大大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的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续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如:在讲完《凡卡》一文后,我让学生续写故事,有的学生写:爷爷收到凡卡的信,非常伤心,立刻把他接回了家;有的写:凡卡天天站在鞋店门口,等爷爷来接他,后来不见爷爷来,气病了,可怜的死去了;有的还写道:爷爷没收到信,大年夜来看凡卡,结果发现凡卡被活活地打死了。这些有趣的情节虽然违背了课文的原意,但是却充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作文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农村天地风光无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优美动人的景色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好材料。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及时帮助,把写作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他们感受到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写作文就是写梦想,学生们就会充满写作的兴趣和信心,才能彻底改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化学实验很多时候只是学校的装饰品、对外宣传的门面,实验课流于形式,学生所获不多。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流程。    一、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意义上的主动建
期刊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而班级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班级建设的计划性、趣味性、人文性特点给学生的作文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素材,是学生习作的近水楼台。    一、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写作灵感    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和书雅气息的教室,不仅可以让学生有一个舒心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成为熏陶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场所。出于语文教学的考虑,笔者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独特布置,并发动学生每人写一句具有警策激励作用的“名言警句
期刊
如今高考单选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重点考查动词,考查动词的题一般占一半以上。近几年加大了对词汇的考查力度,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辨析比例逐年增加。比如湖北卷的单选题就是以考查词汇为主的,而考查语法则放在主观题“完成句子”题当中。而且其他题型也离不开词汇,词汇关系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学生熟练掌握2200—3000个词汇尚且有困难。那么要完
期刊
于丹说:“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是无限宽广地去拓展世界,一是无限深刻地发现内心。”当内与外形成一种契合时,电光火石之间,就产生了动人的情怀,也就有了美的感受。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就给了我这样的启示。花未眠是众所周知的现象,却引起了作者巨大的惊叹,原因就在于作者从一种普通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美的感悟。其实“自然的美无时无处不在”,只是由于人们的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这就使原本美丽的花呈现一种无人欣赏
期刊
一、教学目的    (1)探究酸碱度影响酶的活性;  (2)通过实验的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处理,培养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实验步骤的设计和结果的分析讨论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思维,合理引导,重点突破。    三、课前准备    (1)教室20组桌椅,每组2人;  (2)每组器材:试管5支、试管架、标签;  溶
期刊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它不仅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还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源泉,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未来人才的素质。教材是教学信息沟通的媒体,钻研好教材既是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又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教材钻研涉及面广、头绪多,需要教师在教学理论、实践经验和个人素养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平。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切
期刊
当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教师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社会素质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农村的中学生朴实、勤奋,但文化基础差、知识面较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经常感到: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期刊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并且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具体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呢?    一、挖掘实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感到
期刊
完形填空题是高考英语试题中一种综合性很强,是介于“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之间的一种题型。其制题意图,就是要考生根据给定的语境,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和词汇知识,把短文中的空缺补充完整。它既考查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识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其具体要求为:在一篇250—300个单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好的实验能使物理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使其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刚学习物理时都有一种新奇感,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习兴趣的积极因素。教师要把握学生这个时期,努力去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