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课难教,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更是难上加难,做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政治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妙趣横生,受学生欢迎,从而达到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效呢?近年来,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深入实际。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在文化基础、领悟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去认真考虑这一差距,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因材施教随时变换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实施分层次教学,是变换教学模式首选之作,知识之果,能够结在不同的高度,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如何使他们都能跳一跳摘“桃子”,这是作为老师要经常思索的最佳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设计不同的题型,有低层次的,中层次的,也有高层次的。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分别摘到“桃子”,尝到了成功的甜蜜,坚定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一般而言,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总是一个面孔,照本宣科,采用“一言堂”式的灌输,那会使绝大部分学生感到厌烦,天长日久就会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由于没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独具匠心,巧设导语。导语好比药引子,学生愿不愿意上这堂课,这个药引子非常重要。别具匠心的导语可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胃口大开,一饮而尽。否则,学生味同嚼蜡,硬往学生肚里灌,那只能使学生消化不良。新奇、巧妙的导语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关键,如:在讲《国家制度》这一章时,巧设导语:当今世界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两种类型国家是用什么标准来划分的呢?这样就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所讲内容——国家性质。
  
  2.2 抓住社会热点,紧扣时政。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应用,同时。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有求知的要求,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职校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教师如果只去讲枯燥无味的理论,那只能是雪上加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抓住社会热点精选案例,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职业道德的职业道德规范时,结合三鹿奶粉事件谈诚实守信对一个企业重要性,不讲诚信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不讲诚信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不讲诚信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于觉浅,绝知次事要躬行”,理论贴近实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巧用名言、诗词、谚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名人的人生格言、警句、诗词等,其内容隽永,含义深沉,闪耀着丰富的思想光芒,它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名言、诗词,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摆脱单纯用理论地说教式语言带来的枯燥乏味,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很好的领会教材,于是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个人收入的分配》这部分时运用古诗《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引出课题,旧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呢?
  
  3 不断改进考试评价制度,重视日常行为表现
  
  在职业学校,学生往往认为“专业是实的,政治是空的”。政治课没有专业课和基础课重要。可有可无。学习了也没有什么用等等。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他们的素质发挥好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为此,我在考试评价制度上作了如下创新:①课堂提问占15%;②课外作业占15%;③其中考试占20%;④期末考试占30%;⑤日常表现、生活小事、文明礼貌、实习表现占20%。
  这样大大地改变了过去一张白纸定成绩、定乾坤的形式,改变了学生对划框框背条条的考试看法,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讲文明讲礼貌助人为乐的多了,实习期间自我约束的能力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既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由于在政治课教学上做了几点探索尝试,学生对于政治课产生了浓厚地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不断探索创新,发现更好地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挥好思想政治课成效。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些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主、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些,学校和家庭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和家庭环境要宽松和谐,教师与家长间要紧密配合和协作,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健康地成长。    1 学校与家庭间存在不和谐现象    1.1 对学生知识的获得存在
期刊
[摘要] 21世纪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和平、战争和发展;国内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无疑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尤其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特别是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创新意识等,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学,应该树立面向2l世纪的教育观。  [关键词] 生物教学 21世纪 教育观  
期刊
老子的幸福感是“无为而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幸福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态、价值观和心境。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但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书育人、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教师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
期刊
“师德”是教师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在字典上“师”是传授知识和技术的人或学习榜样的意思。“德”是道德、品德。合起来“师德”即是向别人传授知识和技术的人或是别人学习的榜样应具备的道德和品德。我认为师德的核心内容应是师爱即爱学生。  记得有一个专家组对某校进行了一次调查,题目是“你爱学生吗?”有98%的老师认为自己非常爱学生,同样的问题提给该校的学生。却只有34%的学生认为老师爱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
期刊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造力必须从小培养,对于一个中小学生来说,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从小思想解放,敢想,敢说,敢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在教育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1 在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并让他们尽情地发表自己个人的见解,让
期刊
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目前现状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而来,从师资到管理没有得到相应的转变。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1 高职高专教师素质现状    1.1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
期刊
【摘 要】 为提高数列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如下八个方面:①故事激趣以预热数学思维这张“冷面孔”;②浅小处入手以夯实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③以函数方程思想作为数刊知识的“串珠线”;④以归纳转化作为解决数列问题的主要方法;⑤用类比学习法以厘清两特殊数列的异与同;⑥辨析与应用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⑦变式多鲜以训练数学思维的敛散性;⑧名题探究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教
期刊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教育机智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熔铸的合金。教育机智实质就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
期刊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开展主体教育是各种现代教育的核心和基础。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学习英语要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参与、去交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呢?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体意识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要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期刊
1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以及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的功能:    1.1 陶冶功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