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目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依旧堪忧。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因此要从学与教两方面思考,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化繁为简注重体验;还原语文阅读状态,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目标;优化;体验;还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67-01
常听身边一些学生这样抱怨:“世上那么多的书,我最不爱读的就是语文书;学校那么多的课,我最不爱上的就是语文课。听了这样的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内心不免有几分凄凉和无奈。曾几何时,语文阅读是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可是现如今由于“考试为本”,再加之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这一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诟病,语文课成了最让人头痛的课。语文怎样教?才能既让学生有个好成绩,又不至于被题海战术把脑子“搞僵”,把兴趣搞没呢?这就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效又令人欣然往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在他《有效教学方法》中说明,“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言之,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空间与文本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能否充分展示学生言意转换的思考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否收到理解内容,领会含义,体会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老师的评价能否给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技能养成指出方向?等等,这些问题都应是老师充分考虑到的。
但是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虚化,泛化,过分凸显人文性,虚化语言,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二是教学方式模式化,粗浅的对话、讨论充斥课堂,失去根本意义。三是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意识,一味繁琐分析。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阅读的相关知识。四为巩固阅读知识搞“阅读题海”训练,忽视课外阅读,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长此以往就使阅读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状况,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更伤害了学生对阅读的“感情”。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一、学生视角
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教学。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日益活跃,“对话”气氛日益浓厚。其实“对话”有两种:一种是师生或者生生之间的对话,还有一种是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不能只顾前一种,而忽视后一种“对话”。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才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品读思考,先与作品建立“对话”,再与老师或同学“对话”,才有质量和意义。
二、教师视角
(一)全面认识阅读能力,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灵魂。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的实现是指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在确定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前,老师应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目标实施的有效性。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分解,阅读能力大致可归为以下十个方面:1.认读分析能力。2.整体把握能力。3.提炼概括能力。4.阐释解说能力。5.文体辨识能力。6.语言品味能力。7.感受评价能力。8.探究质疑能力。9.联想迁移能力。10.综合理解能力。针对以上阅读能力,教师在备课中,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才便于在教学中落实。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如《爸爸的花落了》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1)知识与能力:1)积累、理解“叮嘱、恐惧、骊歌”等词语。2)理解行文中伏笔的暗示作用,逐步提高阅读机学问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感情的语言,丰富语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中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化繁为简注重体验
阅读过程实质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知体验课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建立起情感链接,最终引起情感共鸣。语文阅读教学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课文,感知体验,再借助语言文字“触摸”作者思想感情,这期间一定是“有我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定要把握住这一主线,简化以往繁琐刻板的教学环节(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正音解词、分析句段、理清结构、领会主旨、分析写作手法及语言特色等)。“简”并不是粗疏马虎、浅尝辄止的托词,而是教师切中肯綦之举措,犹如庖丁之解牛也,用整合的思路简化教学设计。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认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后,教师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最终实现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
(三)还原语文阅读状态,走进文本亲近文字
语文课一定要体现“语文味”。对文字的敏感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标。让学生真正亲近文字,走进文本,才能走进作者的思想。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状态下阅读文章时的阅读方式。例《风筝》一文可采用了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
總之,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变化,始终做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回归基础——学生发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回归本体——语文教材,深入解读教材,不断拓展延伸。这样才是语文教学的回归之路。
【关键词】目标;优化;体验;还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67-01
常听身边一些学生这样抱怨:“世上那么多的书,我最不爱读的就是语文书;学校那么多的课,我最不爱上的就是语文课。听了这样的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内心不免有几分凄凉和无奈。曾几何时,语文阅读是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可是现如今由于“考试为本”,再加之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这一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诟病,语文课成了最让人头痛的课。语文怎样教?才能既让学生有个好成绩,又不至于被题海战术把脑子“搞僵”,把兴趣搞没呢?这就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效又令人欣然往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在他《有效教学方法》中说明,“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言之,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空间与文本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能否充分展示学生言意转换的思考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否收到理解内容,领会含义,体会情感,产生共鸣的效果?老师的评价能否给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技能养成指出方向?等等,这些问题都应是老师充分考虑到的。
但是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虚化,泛化,过分凸显人文性,虚化语言,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二是教学方式模式化,粗浅的对话、讨论充斥课堂,失去根本意义。三是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意识,一味繁琐分析。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阅读的相关知识。四为巩固阅读知识搞“阅读题海”训练,忽视课外阅读,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长此以往就使阅读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状况,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更伤害了学生对阅读的“感情”。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一、学生视角
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教学。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日益活跃,“对话”气氛日益浓厚。其实“对话”有两种:一种是师生或者生生之间的对话,还有一种是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不能只顾前一种,而忽视后一种“对话”。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才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品读思考,先与作品建立“对话”,再与老师或同学“对话”,才有质量和意义。
二、教师视角
(一)全面认识阅读能力,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灵魂。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的实现是指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在确定每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前,老师应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目标实施的有效性。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分解,阅读能力大致可归为以下十个方面:1.认读分析能力。2.整体把握能力。3.提炼概括能力。4.阐释解说能力。5.文体辨识能力。6.语言品味能力。7.感受评价能力。8.探究质疑能力。9.联想迁移能力。10.综合理解能力。针对以上阅读能力,教师在备课中,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才便于在教学中落实。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如《爸爸的花落了》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1)知识与能力:1)积累、理解“叮嘱、恐惧、骊歌”等词语。2)理解行文中伏笔的暗示作用,逐步提高阅读机学问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感情的语言,丰富语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中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化繁为简注重体验
阅读过程实质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知体验课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建立起情感链接,最终引起情感共鸣。语文阅读教学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课文,感知体验,再借助语言文字“触摸”作者思想感情,这期间一定是“有我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定要把握住这一主线,简化以往繁琐刻板的教学环节(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正音解词、分析句段、理清结构、领会主旨、分析写作手法及语言特色等)。“简”并不是粗疏马虎、浅尝辄止的托词,而是教师切中肯綦之举措,犹如庖丁之解牛也,用整合的思路简化教学设计。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认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后,教师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最终实现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
(三)还原语文阅读状态,走进文本亲近文字
语文课一定要体现“语文味”。对文字的敏感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阅读的目标。让学生真正亲近文字,走进文本,才能走进作者的思想。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状态下阅读文章时的阅读方式。例《风筝》一文可采用了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
總之,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变化,始终做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课堂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回归基础——学生发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回归本体——语文教材,深入解读教材,不断拓展延伸。这样才是语文教学的回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