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幾乎每天的清晨,都有十幾架大型旅遊巴士,停在香港九龍油麻地果欄附近,跟著是來自世界各地(特別是中國大陸)的遊客魚貫地一一下車,徒步走進油麻地果欄,用非常好奇的眼神,仔細地觀察著這個剛剛矗立一百周年的水果批發市場和在街道上走來走去的各類人群。
水果市場的主體,是一座1913年建造的兩層樓建築物。市場內的店舖和街道,目前仍可隨處見到褪色的招牌、破落的中式建築、燈光昏暗的角落以及那些生銹了的舊式折疊式鐵門,還處處散發著新鮮水果的香味以及腐爛水果的臭味,再加上推著車子將水果箱子搬來搬去咕喱(苦力)所發出的吵鬧人聲和車聲,不管在視覺上、聽覺上和嗅覺上,所有的一切感覺,都使這個水果批發市場,成為香港最有“江湖電影”攝影氣氛的取景場所。
香港油麻地果欄的歷史
“果欄”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對“水果批發市場”的俗稱。被稱為“香港油麻地果欄”的地方,是以前被稱為“九龍水果批發市場”的一個水果商人雲集的區域,位於香港南九龍半島油麻地區西部,北臨窩打老道,南抵石龍街,西為渡船街,東為新填地街。
1910年,香港英國商人遮打爵士(Sir Charter)斥資在油麻地果欄原址的小海灣進行填海工程。經過三年的建設,直到1913年,果欄的雛型才告完成。油麻地果欄剛剛開業時,差不多八成的果欄商人,都是來自廣東省東莞縣的親戚朋友。初期的果欄商舖只是以草棚搭建而成,到了1930年代才用磚頭瓦石等物料搭建。後來,果欄商人又運用統一格局,將所有建築間格成一致樣式。
目前油麻地果欄裡面的店舖,大以是一、二層高的石構建築,至今尚可見到不少具二次大戰或以前特色的裝潢。果欄以前位於油麻地避風塘(小型海港)海邊,今天則因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四周已被高樓大廈包圍。
由於歷史的緣故,油麻地果欄裡面長期存在不少黑社會幫派和同鄉會團體,如果有新的競爭者想在果欄內分一杯羹,但是,若果欄內的利益團體(特別是黑幫)沒有允許,他們就毫無可能在此地立足。
油麻地果欄長期以來都是香港和九龍市區的水果批發集散地,每天淩晨四時至六時都會進行水果批發、競投、交易、轉運等工作。1990年代中葉,水果批發市場搬往西九龍填海區的長沙灣副食品批發中心,雖然交收工序不再在油麻地果欄進行,但依然有不少批發商在果欄繼續開店經營。
由於“油麻地果欄”不但是一個位於香港油麻地的主要水果批發集散地,亦是油尖旺區其中一個最多黑社會人士聚集的三不管地帶,果欄內經常有黑社會人士組成的利益團體在該處“講數”(談判),也經常發生雙方翻臉(反面)時便以生果刀開打對斬的場面,遂成為許多香港“黑幫電影”,如“古惑仔系列”、“洪興十三妹”、“旺角街頭”等等的取景場地。
“咕喱”一詞的由來與意義
所謂“咕喱”,原本出自印度西部馬拿巴海岸(Malabar Coast)前葡國屬地果亞(Goa)一帶的印度土語,後來被吸收進葡文和英文後,成為Coolie一詞,但英文仍按照葡文發音,讀成Koolie。此一名詞後來通過葡萄牙人傳入澳門,變成廣東話(粵語)的“咕哩”,再從澳門傳到廣州和香港及珠江三角洲一帶,遂和阿拉伯語的“陷霸浪”(所有東西)一樣,成為一個廣東話裡典型的外來語。
“咕喱”的意義和標準漢語(國語、普通話)的“苦力”(搬運工人)一樣,專指那些依靠搬運貨物、出賣勞力而賺錢的工人。廣州話“咕哩”一詞,略帶點貶義,一般專稱出賣勞力維生的人,而幹粗重活則稱“做咕哩”。當時澳門和香港設有很多“咕哩館”,專門轉介工人,提供挑擔、搬運服務,甚至買賣“契約華工”(Contracted Chinese Labours)到海外打工(即是“賣豬仔”或“賣咕哩”。)“苦力”二字,由於音義俱全,於是便被文人學者較多使用。
大致來說,如果是在碼頭從事搬運工作的,叫做“碼頭咕喱”;如果是在車站從事搬運工作的,叫做“車站咕喱”;在果欄(水果批發市場)工作的,就叫做“果欄咕喱”。(由於香港機場搬運工作一開始便已機械化和自動化,因此沒有“機場咕喱”這一回事。)
由於大多數的“果欄咕喱”擁有相同或近似的籍貫、語言、宗教、生活習慣、教育背景,再加上搬運工作(職業)而產生的種種特殊要求,因此,這些“果欄咕喱”便擁有與別不同,即使是一般香港人都可以馬上分辨出來的(獨特)“次文化”。
油麻地果欄的咕喱文化
油麻地果欄的咕喱文化,仔細實地觀察之後,大致上可以歸納為八點:
一、性別:
果欄咕喱是一個“男人世界”,幾乎沒有任何女人從事這門行業,即使有也是極之少數。形成這種現狀的基本原因是午夜通宵運送貨物,對個人體力消耗極大,而且不同於其他水果市場,眾所周知,這裡是香港黑社會(三合會)相互爭奪多年的領土,見證了無數次幫派鬥爭,常常發生黑幫仇殺對斬,非一般女性所能勝任,這就更加是非男性出面不可。
1990年代之前,四點之後,油麻地果欄一帶便燈火通明,把果欄外面四周的窩打老道、渡船街、新填地街、石龍街,甚至市場裡面的石龍後街等等街道和走廊,照得如同白晝,數以百計的咕喱便開始把箱裝或網裝的貨物自貨船上裝卸到駁艇運到碼頭上,再由咕喱用擔挑或手推車,一一運到油麻地果欄去。(現在由於填海造陸,避風塘和碼頭消失之故,已經再不見到此種現象。)
不過,直到今天,每天早上四點左右,仍會有一批身材魁梧、身上刺有紋身、表情嚴肅的大漢,推著一車子的水果自貨車上搬下來,匆匆行走在果欄的街道和走廊上,將它們分發到附近的鬧市客戶手上。
二、上身裸露和紋身:
和車站咕喱通常衣著整齊不一樣,果欄咕喱在工作時都不會穿上衣,上身裸露,絕大多數的果欄咕喱身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紋身,部分紋身(標誌)直接反映出他們屬於香港那一個黑社會幫派,如新義安、十四K、水房、和XX等等。裸露出這些標誌,他便不會被別人欺負;即使有,也會有“大哥”為他出頭討回“公道”。 1913年油麻地果欄建成時,裡面已經被以“和”字排頭的香港本地黑幫(如和勝和、和勝義、和合桃、和安樂等等盤踞)1950到1960年代,很多人從中國大陸逃跑到香港,油麻地果欄的人群便分成更多不同的幫派,但一直以東莞人為主。他們為了保護自已,大多數有他們所屬的堂口(黑社會幫派)。事實上,1970年代之前,任何果欄咕喱如果不加入某個黑幫或獲得某個黑幫保護(當然每個月都要定時交納保護費),他是不可能獲准在果欄從事搬運工作的,既沒有水果公司會批給貨物讓你搬運,也有可能在街道上被人毒打一頓(一般都不會致命)才放走,這也是黑幫賴以生存的行規。
三、生財工具多元化:
果欄咕喱的生財工具(架生)至少包括擔挑、手推車、手拉車、鏟叉車、起重車、運輸帶等等,相當多元化。
擔挑,又叫做擔杖或扁擔,是一種幫助人力運輸的工具,以前在香港各處都有人用擔挑運送木柴、大包米、水桶等等雜物,油麻地果欄特別流行使用此物。現在由於使用擔挑搭乘交通工具不方便,所以咕喱大都改用手拉車或手推車(俗稱“車仔”)去運送水果箱了。
四、車子亂飛、麼喝不斷:
由於貨車一輛接著一輛進出油麻地果欄,咕喱必需快速上落貨物,才能趕及商販的成交速度。有時候貨量有限,買家一定要及時到來選購落訂,否則都只是在“打空炮”。因此,咕喱們推著一車子水果箱,在果欄一帶亂飛,同時不斷大聲麼喝其他行人讓路,是果欄一景。
五、粗話黑語滿天飛
由於果欄內的不少咕喱不是與黑幫有關,就是被黑幫保護而常有來往,粗話(即廣東話中的“小狗懶擦鞋”或“屌鳩撚柒閪”)和黑社會術語(切口,如“你邊度架?”“邊個字頭架?”“我係十四乜字堆四二六,大佬係XXX?”等)外面上聽起來一頭霚水,內圍人卻清清楚楚。
六、煙酒不離口:
不管是土煙、洋煙,只要是香煙,你就常常可以看見當咕喱們或站或坐在路邊休息時,人手一支地在吞雲吐霚,自得其樂。果欄旁邊的新填地街市(食肆)裡面,咕喱們也往往“人手一瓶”(啤酒)或“人手一杯”(黃酒、白酒,但就是不流行喝紅酒)地在大肆暢飲,不醉無歸。
七、牌子不離手:
果欄文化中,咕喱們在休息時都有固定的聚腳點,進行集體性的娛樂活動,工作場地和娛樂場地是沒有分開的,只是開張時間不同,淩晨工作時是果欄商舖,下午起床後則是工會和娛樂場地,麻將、天九、西洋紙牌,諸如此類的集體相互博彩遊戲,只要沒有觸犯香港有關法例的,都有人在玩耍。開設娛樂場子抽水為業的人,當然有一定的黑道背景,不然場子就一定被砸。
八、大男人主義:
既然果欄咕喱以出賣體力勞動為業,又常有集體性打打殺殺場面,少點雄性氣慨就根本混不下去,種種大男人主義自然相當普遍,善待婦女、開門讓先等等港英政府對中產階級所灌輸的紳士教育,是永遠不可能在油麻地果欄咕喱身上看得見的。但是,大男人主義也是一種美德,因為大多數果欄咕喱都很照顧家庭,一定要養得起老婆子女,甚至將子女養育成材,不然咕喱本人就會在同儕之前很沒面子。
澳門的果欄街文化呢?
香港油麻地果欄仍然殘存的獨特景象,這一切一切都令我們回憶起“古惑仔”、“洪興十三妹”、“旺角街頭”等等典型的香港“江湖電影”(以黑社會為題材的類型影片)。正因如此,在香港特區政府的寬容和民間的打造之下,油麻地果欄亦成為香港“本土文化旅遊”的典範。
以前的澳門人不是沒有見過類似場景的,1990年代沙梨頭水上街市和青洲坊南粵市場開幕之前,澳門舊城區的果欄街、十月初五街、聚龍通津一帶,數以百計的果欄咕喱,同樣在淩晨時分,一邊挑著擔子、推著車子,一邊大聲吆喝,將一箱一箱的水果在舊城區的街道上,將水果分發給全澳各處。
但是,澳門就是缺乏像香港一般的“電影敘事”,果欄街這裡沒有拍過“江湖電影”,因為它沒有像澳門賭場那麼紙醉金迷、彩色繽紛,容易成為電影的題材;果欄街這裡也沒有出過甚麼“古惑仔”,當然也沒有出現浩南(鄭伊健)和山雞(陳小春),可以讓大家作出無限的想像。
葡萄牙人在臨走之前,對澳門果欄街的本土文化根本就沒有好好地保留,一個好好的本土文化遺產,就在政府的忽視之上逐漸消逝、消失、埋沒。有沒有可能在一些泊車比較容易的地區,重新規劃,重現澳門果欄街以前的風光日子,來作為一個新的本土文化旅遊景點呢?我們只知道,新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出現,往往出自我們對過去美好經驗的追憶和想像。
(譚志強,時事評論員,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葉靜雯,資深傳媒工作者,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
幾乎每天的清晨,都有十幾架大型旅遊巴士,停在香港九龍油麻地果欄附近,跟著是來自世界各地(特別是中國大陸)的遊客魚貫地一一下車,徒步走進油麻地果欄,用非常好奇的眼神,仔細地觀察著這個剛剛矗立一百周年的水果批發市場和在街道上走來走去的各類人群。
水果市場的主體,是一座1913年建造的兩層樓建築物。市場內的店舖和街道,目前仍可隨處見到褪色的招牌、破落的中式建築、燈光昏暗的角落以及那些生銹了的舊式折疊式鐵門,還處處散發著新鮮水果的香味以及腐爛水果的臭味,再加上推著車子將水果箱子搬來搬去咕喱(苦力)所發出的吵鬧人聲和車聲,不管在視覺上、聽覺上和嗅覺上,所有的一切感覺,都使這個水果批發市場,成為香港最有“江湖電影”攝影氣氛的取景場所。
香港油麻地果欄的歷史
“果欄”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對“水果批發市場”的俗稱。被稱為“香港油麻地果欄”的地方,是以前被稱為“九龍水果批發市場”的一個水果商人雲集的區域,位於香港南九龍半島油麻地區西部,北臨窩打老道,南抵石龍街,西為渡船街,東為新填地街。
1910年,香港英國商人遮打爵士(Sir Charter)斥資在油麻地果欄原址的小海灣進行填海工程。經過三年的建設,直到1913年,果欄的雛型才告完成。油麻地果欄剛剛開業時,差不多八成的果欄商人,都是來自廣東省東莞縣的親戚朋友。初期的果欄商舖只是以草棚搭建而成,到了1930年代才用磚頭瓦石等物料搭建。後來,果欄商人又運用統一格局,將所有建築間格成一致樣式。
目前油麻地果欄裡面的店舖,大以是一、二層高的石構建築,至今尚可見到不少具二次大戰或以前特色的裝潢。果欄以前位於油麻地避風塘(小型海港)海邊,今天則因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四周已被高樓大廈包圍。
由於歷史的緣故,油麻地果欄裡面長期存在不少黑社會幫派和同鄉會團體,如果有新的競爭者想在果欄內分一杯羹,但是,若果欄內的利益團體(特別是黑幫)沒有允許,他們就毫無可能在此地立足。
油麻地果欄長期以來都是香港和九龍市區的水果批發集散地,每天淩晨四時至六時都會進行水果批發、競投、交易、轉運等工作。1990年代中葉,水果批發市場搬往西九龍填海區的長沙灣副食品批發中心,雖然交收工序不再在油麻地果欄進行,但依然有不少批發商在果欄繼續開店經營。
由於“油麻地果欄”不但是一個位於香港油麻地的主要水果批發集散地,亦是油尖旺區其中一個最多黑社會人士聚集的三不管地帶,果欄內經常有黑社會人士組成的利益團體在該處“講數”(談判),也經常發生雙方翻臉(反面)時便以生果刀開打對斬的場面,遂成為許多香港“黑幫電影”,如“古惑仔系列”、“洪興十三妹”、“旺角街頭”等等的取景場地。
“咕喱”一詞的由來與意義
所謂“咕喱”,原本出自印度西部馬拿巴海岸(Malabar Coast)前葡國屬地果亞(Goa)一帶的印度土語,後來被吸收進葡文和英文後,成為Coolie一詞,但英文仍按照葡文發音,讀成Koolie。此一名詞後來通過葡萄牙人傳入澳門,變成廣東話(粵語)的“咕哩”,再從澳門傳到廣州和香港及珠江三角洲一帶,遂和阿拉伯語的“陷霸浪”(所有東西)一樣,成為一個廣東話裡典型的外來語。
“咕喱”的意義和標準漢語(國語、普通話)的“苦力”(搬運工人)一樣,專指那些依靠搬運貨物、出賣勞力而賺錢的工人。廣州話“咕哩”一詞,略帶點貶義,一般專稱出賣勞力維生的人,而幹粗重活則稱“做咕哩”。當時澳門和香港設有很多“咕哩館”,專門轉介工人,提供挑擔、搬運服務,甚至買賣“契約華工”(Contracted Chinese Labours)到海外打工(即是“賣豬仔”或“賣咕哩”。)“苦力”二字,由於音義俱全,於是便被文人學者較多使用。
大致來說,如果是在碼頭從事搬運工作的,叫做“碼頭咕喱”;如果是在車站從事搬運工作的,叫做“車站咕喱”;在果欄(水果批發市場)工作的,就叫做“果欄咕喱”。(由於香港機場搬運工作一開始便已機械化和自動化,因此沒有“機場咕喱”這一回事。)
由於大多數的“果欄咕喱”擁有相同或近似的籍貫、語言、宗教、生活習慣、教育背景,再加上搬運工作(職業)而產生的種種特殊要求,因此,這些“果欄咕喱”便擁有與別不同,即使是一般香港人都可以馬上分辨出來的(獨特)“次文化”。
油麻地果欄的咕喱文化
油麻地果欄的咕喱文化,仔細實地觀察之後,大致上可以歸納為八點:
一、性別:
果欄咕喱是一個“男人世界”,幾乎沒有任何女人從事這門行業,即使有也是極之少數。形成這種現狀的基本原因是午夜通宵運送貨物,對個人體力消耗極大,而且不同於其他水果市場,眾所周知,這裡是香港黑社會(三合會)相互爭奪多年的領土,見證了無數次幫派鬥爭,常常發生黑幫仇殺對斬,非一般女性所能勝任,這就更加是非男性出面不可。
1990年代之前,四點之後,油麻地果欄一帶便燈火通明,把果欄外面四周的窩打老道、渡船街、新填地街、石龍街,甚至市場裡面的石龍後街等等街道和走廊,照得如同白晝,數以百計的咕喱便開始把箱裝或網裝的貨物自貨船上裝卸到駁艇運到碼頭上,再由咕喱用擔挑或手推車,一一運到油麻地果欄去。(現在由於填海造陸,避風塘和碼頭消失之故,已經再不見到此種現象。)
不過,直到今天,每天早上四點左右,仍會有一批身材魁梧、身上刺有紋身、表情嚴肅的大漢,推著一車子的水果自貨車上搬下來,匆匆行走在果欄的街道和走廊上,將它們分發到附近的鬧市客戶手上。
二、上身裸露和紋身:
和車站咕喱通常衣著整齊不一樣,果欄咕喱在工作時都不會穿上衣,上身裸露,絕大多數的果欄咕喱身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紋身,部分紋身(標誌)直接反映出他們屬於香港那一個黑社會幫派,如新義安、十四K、水房、和XX等等。裸露出這些標誌,他便不會被別人欺負;即使有,也會有“大哥”為他出頭討回“公道”。 1913年油麻地果欄建成時,裡面已經被以“和”字排頭的香港本地黑幫(如和勝和、和勝義、和合桃、和安樂等等盤踞)1950到1960年代,很多人從中國大陸逃跑到香港,油麻地果欄的人群便分成更多不同的幫派,但一直以東莞人為主。他們為了保護自已,大多數有他們所屬的堂口(黑社會幫派)。事實上,1970年代之前,任何果欄咕喱如果不加入某個黑幫或獲得某個黑幫保護(當然每個月都要定時交納保護費),他是不可能獲准在果欄從事搬運工作的,既沒有水果公司會批給貨物讓你搬運,也有可能在街道上被人毒打一頓(一般都不會致命)才放走,這也是黑幫賴以生存的行規。
三、生財工具多元化:
果欄咕喱的生財工具(架生)至少包括擔挑、手推車、手拉車、鏟叉車、起重車、運輸帶等等,相當多元化。
擔挑,又叫做擔杖或扁擔,是一種幫助人力運輸的工具,以前在香港各處都有人用擔挑運送木柴、大包米、水桶等等雜物,油麻地果欄特別流行使用此物。現在由於使用擔挑搭乘交通工具不方便,所以咕喱大都改用手拉車或手推車(俗稱“車仔”)去運送水果箱了。
四、車子亂飛、麼喝不斷:
由於貨車一輛接著一輛進出油麻地果欄,咕喱必需快速上落貨物,才能趕及商販的成交速度。有時候貨量有限,買家一定要及時到來選購落訂,否則都只是在“打空炮”。因此,咕喱們推著一車子水果箱,在果欄一帶亂飛,同時不斷大聲麼喝其他行人讓路,是果欄一景。
五、粗話黑語滿天飛
由於果欄內的不少咕喱不是與黑幫有關,就是被黑幫保護而常有來往,粗話(即廣東話中的“小狗懶擦鞋”或“屌鳩撚柒閪”)和黑社會術語(切口,如“你邊度架?”“邊個字頭架?”“我係十四乜字堆四二六,大佬係XXX?”等)外面上聽起來一頭霚水,內圍人卻清清楚楚。
六、煙酒不離口:
不管是土煙、洋煙,只要是香煙,你就常常可以看見當咕喱們或站或坐在路邊休息時,人手一支地在吞雲吐霚,自得其樂。果欄旁邊的新填地街市(食肆)裡面,咕喱們也往往“人手一瓶”(啤酒)或“人手一杯”(黃酒、白酒,但就是不流行喝紅酒)地在大肆暢飲,不醉無歸。
七、牌子不離手:
果欄文化中,咕喱們在休息時都有固定的聚腳點,進行集體性的娛樂活動,工作場地和娛樂場地是沒有分開的,只是開張時間不同,淩晨工作時是果欄商舖,下午起床後則是工會和娛樂場地,麻將、天九、西洋紙牌,諸如此類的集體相互博彩遊戲,只要沒有觸犯香港有關法例的,都有人在玩耍。開設娛樂場子抽水為業的人,當然有一定的黑道背景,不然場子就一定被砸。
八、大男人主義:
既然果欄咕喱以出賣體力勞動為業,又常有集體性打打殺殺場面,少點雄性氣慨就根本混不下去,種種大男人主義自然相當普遍,善待婦女、開門讓先等等港英政府對中產階級所灌輸的紳士教育,是永遠不可能在油麻地果欄咕喱身上看得見的。但是,大男人主義也是一種美德,因為大多數果欄咕喱都很照顧家庭,一定要養得起老婆子女,甚至將子女養育成材,不然咕喱本人就會在同儕之前很沒面子。
澳門的果欄街文化呢?
香港油麻地果欄仍然殘存的獨特景象,這一切一切都令我們回憶起“古惑仔”、“洪興十三妹”、“旺角街頭”等等典型的香港“江湖電影”(以黑社會為題材的類型影片)。正因如此,在香港特區政府的寬容和民間的打造之下,油麻地果欄亦成為香港“本土文化旅遊”的典範。
以前的澳門人不是沒有見過類似場景的,1990年代沙梨頭水上街市和青洲坊南粵市場開幕之前,澳門舊城區的果欄街、十月初五街、聚龍通津一帶,數以百計的果欄咕喱,同樣在淩晨時分,一邊挑著擔子、推著車子,一邊大聲吆喝,將一箱一箱的水果在舊城區的街道上,將水果分發給全澳各處。
但是,澳門就是缺乏像香港一般的“電影敘事”,果欄街這裡沒有拍過“江湖電影”,因為它沒有像澳門賭場那麼紙醉金迷、彩色繽紛,容易成為電影的題材;果欄街這裡也沒有出過甚麼“古惑仔”,當然也沒有出現浩南(鄭伊健)和山雞(陳小春),可以讓大家作出無限的想像。
葡萄牙人在臨走之前,對澳門果欄街的本土文化根本就沒有好好地保留,一個好好的本土文化遺產,就在政府的忽視之上逐漸消逝、消失、埋沒。有沒有可能在一些泊車比較容易的地區,重新規劃,重現澳門果欄街以前的風光日子,來作為一個新的本土文化旅遊景點呢?我們只知道,新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出現,往往出自我們對過去美好經驗的追憶和想像。
(譚志強,時事評論員,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葉靜雯,資深傳媒工作者,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