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拳场旧数杨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培生老师在一次讲手时,讲到“海底针”的用法并引出杨露禅前辈的一段故事。话说当年杨露禅从陈家沟学成返乡,不知何故与人结了“渠子”,便只身来京城,在海淀兰旗营张姓(小府酱张家)人家教私塾。一次,在院门口闲坐,被乡里仇家的后生赶采寻衅。对方做“请安”状以“指裆捶”手法偷袭——说时迟,那时快,杨露禅躬腰使了一记“海底针”,将对方挑出丈外,打到街对面的八字影壁上,这个人一拱手就走了。此功夫只是无意间的一露。再后来,杨露禅被恭王府请去教拳,太极拳得以流传和推广。
  马岳良老师讲的也很有意思。以下是马岳良老师的叙述。
  那是清朝同治年间的事,河北永年县杨露(禄)禅(1799~1872年),绰号“转杆子三爷”,当时已然成名。杨露禅是在河南温县陈家沟从镖师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年)学拳,壮年后回故里教拳的,并结交了永年的武氏兄弟即武禹襄的族人武汝清(武氏是昆仲三人,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武汝清考中进士后任河南温县知县,所以了解杨露禅的功夫和陈家沟的太极拳。武汝清屡升,官至刑部侍郎(等于现在的副部级)。他与王公大臣们都有来往,其中有一个石贝勒(六爷)患半身不遂,想让他儿子学武,要请个名师来教。武汝清说我可以给你请来。石贝勒说:好就给请来吧。 杨露禅到王府后,拉着石贝勒的手问他为什么不下地,石贝勒说我已好久未下地了。杨露禅说,你们给贝勒爷穿上鞋。鞋穿上后,杨露禅一架石贝勒的手,就在屋里走了一圈,然后上到坑上,石贝勒佩服极了(这也是杨露禅一进门就露了一手)。石贝勒说:好,你的功夫很高明,我马上就叫儿子给你磕头拜你为老师,跟你学功夫。他儿子叫石少男。这是杨露禅进京后收的第一个徒弟。另外在宫室里(皇宫)有一个叫岳柱臣(谐音)的,是武状元出身,官至将军,传说是岳飞后代,河南人,他知道杨露禅功夫好,也要拜杨露禅为师。但杨露禅不敢收,因为,第一他是武状元出身,第二他又是将军,是跟王爷平起平坐的人物。可是他坚持要拜杨露禅为老师。除此二人外,以后王公大臣、贝勒爷们到府里来学上一两手的,那人数就多了,但都不是正式弟子。石贝勒后又介绍杨露禅到旗营(神机营)里做教官。旗营是培养中级军官的,都是八旗子弟,杨在那里教的人就多了,其中三个人学的特别好,学的时间也长,这三人也要拜杨露禅为师。这三人就是万春、凌山、全佑。杨露禅说不行,你们要进门就拜我的儿子班侯(杨班侯,1837~1892年,杨露禅次子,20岁以后即进京助父教拳,后在旗营任职,是戴蓝顶的“武德骑尉”,对弘扬太极拳贡献很大。其弟子著名的有万春、凌山、全佑、王侨宇等。后因故返里隐居,又收有弟子张信义、陈秀峰等人)为师吧。这三人就尊师命,拜杨班侯为师,但实际上还是跟杨露禅练拳。这三个人功夫各有不同,万春得刚劲,凌山善发人,而全佑公则是刚柔相济,有刚有柔。那么杨露禅为什么不收三人做徒弟呢?因为杨露禅的两个徒弟一个是贝勒的儿子,一个是将军,这三个人怎么能和他们称兄弟?而拜他的儿子杨班侯为师是没问题的。
  后来,杨露禅回家休息了一年,杨班侯在京教拳。杨班侯功夫很好,但不能向他提问,你要問他就出手打人,脾气很不好,他喜欢教就教,不喜欢教就不教。杨露禅返京后,他的两个徒弟说:老师你走了一年,我们什么也没学到,班侯兄没教我们什么。杨露禅一听,便说,我辜负了你们。后来,杨露禅又教了他们几年。岳柱臣学得很好,带兵打倭寇,他一刀一马冲入敌营杀了不少倭寇,是英雄,但没有传人。其他学过三手两手的人更没有传人了。万春和凌山也没有传人。
  这段历史我为什么了解这样清楚呢?因为我的祖父做九门督查御史,就是九门提督,等于现在的城防司令。全佑公一年要在我家住二百来天,因为我们原来就是亲戚。
  太极拳传到北京,第一步是在清同治年间,传到宫廷、王府和旗营,习练的人群是王公大臣、将军贝勒、王子和八旗子弟;第二步,是把太极拳传到社会上。
  那是在民国二年(1912年),当时杨式门中的另一位弟子许禹生,在北平创立体育研究社,社址在西城劈柴胡同,那里房子很大,有五个院子,开设好多项目,有田径、足球、垒球、少林拳术等,太极拳也是其中一个项目。开始邀请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三位教授太极拳。从那时起太极拳开始公诸于众,传于门外造福社会。在此之前,太极拳是关起门来练的。
  体育研究社成立后,太极拳首次向社会公开招生,但报名的不完全是年轻人,有的是老人。可太极拳原有跳跃、发劲等高难度的动作。面对新的学习对象,有些高难动作显然是不太合适了。于是有两位教师把原有的跳跃、发劲等复杂动作都取消了,这两人就是杨澄甫和鉴老(吴鉴泉)。他二人把太极拳改成慢架子,后来就叫杨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这以后太极拳就在北京社会上公开流传了。
  另外一位教师杨少侯,很固执,坚持不变。他说:“我就是这样打,我就是这样教,爱练不练。”他就是固执得很,脾气很大,出手就打人。因此学员中能忍耐下来的只有一位。他的功夫好不好,好,但教学方法令人受不了,曲高和寡。
  杨露禅是京派太极拳的创始人和传播者。杨露禅在王府教拳,从学者众:既有公子、王侯,也有些管家、将领(全佑)。虽然都是些有身份、有来头的人,但也是有尊卑之分的。正是为了体现这种区分,杨露禅便让全佑等拜其子杨班侯为师。然史料记载:能继承杨露禅之真功夫者,“仅凌山、万春、全佑三人耳。一人善拿、一人善发、一人善化。”凌山和万春,把拳传给谁了?史料无记载,现实也未见继承人,非常可惜。全佑则是把拳传给了弟子王茂斋和儿子吴鉴泉。全佑是旗人,原无姓,到了鉴泉辈由皇家赐予汉姓“吴”。鉴泉为大内卫士,时与杨露禅之子杨班侯同期在王府教武术,拳大同而小异,由此而产生了“杨家拳”、“吴家拳”的叫法;再后来,才形成了“杨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的称谓。可以说,是杨、吴两家及其再传弟子共同努力和传播,才促进了京派太极拳的繁荣与发展。
其他文献
(接上期)解放后,郝向荣在永年师范任总务主任。校长郑炎请郝向荣教学生学练武派太极拳。其时,李亦畲之曾孙李光藩(李槐荫之子)在该校读书,也跟郝向荣学拳。郝向荣还邀请张振宗先生(郝为真之入室弟子,拳架推手均属上乘)每周六晚上莅校教拳,姚继祖、魏佩霖等人与之研习推手,李光藩也跟随学习。(见李光藩《风雨沧桑话太极》)  “文革”开始,郝向荣被迫停止教拳,其子也不再习拳。“文革”后,郝向荣到永年二中工作,侄
期刊
武术谚语中素有“起腿半边空”、“起腿不过腰”之说,所以千百年来,在传统武术套路中,大部分腿法攻击技术是以低腿技术为主。在真实的打斗之中,许多格斗专家建议格斗者尽量避免起高腿,以利于控制自身的重心。所以跆拳道练习者在掌握基本跆拳道技术后,为了提高自身的格斗能力,可再学点擒拿或者摔跤技术。  在传统跆拳道技法中,擒拿训练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擒拿的诀窍在于擒锁或者拿住敌人四肢关节、筋骨,使其不能抵抗。
期刊
一、说剑    剑者,百兵之君,从蚩尤造剑为祖,至今越数千年。剑术曾为最高之武技,因其高,便托以神授仙传之说,而使其更高之。英雄斗剑,历代流行。张三丰为剑仙,汉蔡伦精剑如神,东周赵国有剑客三千,自古武林精剑之人更是无法计数。剑流行与否显示国之强弱,所以盛世精剑者层出不穷,剑也因而在兵器史上最富传奇性。  剑为短兵之师,乃是君子的武备。斗剑有礼,不能轻易伤人,否则,绝难成为剑侠。对敌专攻其要害,重在
期刊
科学教育史是教育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在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运应历史文献梳理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科学教育史分析与考证法,对近代西北地区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以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为核心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历史考察与研究,以期理清西北地区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其科学教育体系结构,科学、公正地审视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在其特殊区域、特殊时期所做的历史贡献。从而丰富并发展科学史的研究,指导西北地区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为西北大开发的战略调整提供新的工作思路。本研究基于近
吴鉴泉(1870~1942年),又名爱绅,满族,河北大兴县人,吴式太极拳创始入。吴自小喜爱武术,随其父(其父哭金佑,随杨露禅、杨班候父子学习太极拳大、小架。久练不辍,为一代太极拳名师)习练武极拳。吴鉴泉得父亲传,精通太极拳大、小架和各种器械的演练。其苦心磨练,日久技精、融合太极拳大、小架之精华子巴的拳架甲,经过数十年演变、炭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拳架——吴式太极拳。  哭式次极拳共84式。特点为:拳架
期刊
陈奇涵(1897-1981年)江西省兴国县人。1919年入韶关滇军讲武堂分校学习,曾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1925年人黄埔军校,任队长、连长、政治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往江西从事兵运工作。1927年任南昌军官教育团参谋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赣南特委军事部部长兼省军事部办事处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教导团团长、红三军、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参谋长、教导师
期刊
吴式北派太极快拳,又称吴式太极快架子,也称用架。该拳可文拳一。慢架行拳讲究缓慢虚静,轻灵圆活,松静自然,精神内敛,以蓄养丹田内气,以松柔著称;而快架则体用结合,快慢相兼,讲究『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气培养丹田爆炸』之功。  吴式快拳发劲以腰为王宰,劲由脊发,要求小腹松沉,气机自然入骨。发劲主要以内动为主,不露形迹,不蓄劲,而是在运动之中突然发劲。拳快似离弦之箭,势不可挡,无坚不摧,要求放长击远,
期刊
2004年1月15日至16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佳木斯大学承办的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在佳木斯大学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12所高校的 111名运动员经过激烈的较量,共决出15个项目的金牌。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陈全福、哈尔滨医科大学李思分别获得男子甲组、女子甲组(业余组)全能冠军,哈尔滨师范大学葛彤、哈尔滨体育学院李姗姗分别获得男子乙组、女子乙组 (专业组)冠军。团体比赛的总冠军被哈
期刊
今之学拳术者,每好高骛远,辄以练气凝神,毋须拘拘于形式。这种理论固极高深,但它不切合于初学者。因为拳术无论少林武当,欲舍姿势之外,是无其他致力之途。且拳术贵在顺中用逆,导气下沉,动中求动,神不外散,则自然气聚神凝。其姿势纯正者,呼吸即调;其形态乖谬者,则呼吸已如其形态而形成散乱。余闻之先贤云:拳术练气凝神须向姿势平正中求之。形正则气和,形偏则气亦偏。又云增其华者减其骨,饰其外者丧其中。此言让初学者
期刊
素有“松柔艺术大师”美誊的杨禹廷大师,其松功达到了自然空无之境界。他坐在那里跟别的老人没什么两样,你只要想到他是大极拳大师,精神与老人家结合上,即刻你的精神世界便会起变化,你会发现坐着的不是一位老人,而似衣服架上挂着的一件空空的衣服,你想过去摸摸这件“衣服”,突然会脚下出了轴,站立耒稳,飘浮起来。他老人家用老式八仙桌(比当代桌要高一些),将左手放在桌面,手背朝上,让我按。我轻轻摸上手背,感覺胸口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