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随想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乌镇,那古香古色的街衢、民宅,就像穿越时空,回到远古年间。
  房屋,白色的墙、衬托着黛色的屋瓦、黛色的砖、黛色的木门、黛色的窗棂,真是应了乌镇的一个“乌”字。
  长假刚休完又是个雨天,游客稀少,古镇显得静悄悄。
  漫步在石板路上,路过一条静谧、清幽的深巷,忽地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又对未来执着期望的姑娘……
  进入西栅景区,才真正领略到婉约、清丽的江南水乡。
  渡船载着游客到达对岸,水乡展开在眼前。
  宅前屋后尽是水,清澈的水面上,清晰地倒映着岸边的房舍、水阁、垂柳……好像整个小镇都漂在水上。
  河为道,以桥相连。水上有集市,人们以舟代步,恰似白居易笔下:
  “家家门外泊舟航”。
  水乡桥多,桥是水乡的独特景观,站在西栅的“通济桥”边,透过桥洞可以看到相邻的互相垂直的仁济桥,好像桥中又套着一座桥,别开生面。这“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
  房屋建有水阁,令人称奇的是,水阁一部分在河面上,从水中竖起木桩、石柱,架上横梁,铺上木板,造成水阁。“枕河人家”之称就是由此得来。?
  水阁下面可停船。门外有石阶一直到水下,可从河中取水,可下到河里洗米、洗菜。有的上面系有绳子,吊个水桶,从河中取水。水阁三面有窗,凭窗远眺,水上风光一览无遗。
  水阁,是这古镇的又一道风景。
  我想一代文学巨匠,祖籍乌镇的茅盾,大约从这水阁中获得诸多灵感。水能生秀,水能涤尘,水本无媚;或许是经由水乡的淘洗,从茅盾笔下走出的女性,甜润又清秀,诸如林家铺子的林阿秀、《蚀》三部曲的女性……个个都是鲜丽的楚楚动人。
  河道两旁廊道上,仿古的商店鳞次栉比;河道里,载着游人的乌篷船,穿过半圆形的桥洞渐行渐远,水面荡起了涟漪,揉皱如画般的水中风景。
  石桥、流水、民宅,氤氲的气息……
  远离城市喧嚣的西栅景区,仿佛是展开的一帧古扑凝重的水墨画
  一瞬间,我感觉这水是如此的柔情,又是如此的缠绵,似乎是经久萦绕在我梦中的情愫,仿佛我是来赴一场梦中之约。
  西栅景区内保留有,草木本色染坊、亦昌冶坊、叙昌酱园等古老的作坊。
  在草木本色染坊的晒布场地,一根根竹竿高挑着整匹蓝色印花棉布;在叙昌酱园里摆满酿制酱菜的缸、罐;在亦昌冶坊摆放着一口生铁大锅……这一个又一个原始的作坊,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当年繁忙的工匠们,绝不会想到,他们的劳作,如今成为游客争相一睹为快的景观。
  我漫步在石板铺就的长廊上,石板已经被磨得精光,有的有些凹凸不平了;这些石板叠印过多少足印,南来北往、来了又去了,一世一世、一代一代,这石板记忆着多少历史的过往。
  我走在这古老的石板路上,好像走进历史的长卷,时光抚平平了多少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有多少跌宕起伏、兴兴衰衰,随着这河道的流水流逝殆尽,然而却永远的留下了乌镇水乡的恬淡与温润。
  我继续漫步前行,一个老者在倚栏凭眺、两个姑娘在自拍、扶老携幼一家人步上石桥……这情景给游客寥寥的景区,平添了许多生气。
  啊,每个人生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儿时的天真烂漫、少年时的风华正茂?青年时的朝气蓬勃、以及中年的拼搏、老年的慈祥……无一不是一道风景,看在别人眼里,留存在自己的脑海里。
  只是能成为一道养眼的风景,像这具有千年历史诗意般的乌镇。
  乌镇我来了,又走了。
  乌镇,你从我的梦中,到了我的记忆里。
  ——選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离培训班9点开课还早,我和同去的小何到市委党校对面的古黄河水景公园转转,曾在市里工作过的小何比较熟悉情况,他家的房子就在公园东北角。在我的潜意识里,水景公园不会怎么样的,然而,越走越美丽,越走越惊叹,越走越值得品味,有些事真的是没经历过没有发言权。  公园里慢走的快走的跑步的打拳的還有坐在长凳上的老人以及垂钓的,没有任何喧哗,偌大的公园,水面宽阔、安逸、静美;树木高大,人在绿荫深处,一点也不局促,
期刊
1979年秋天,我如愿以偿地坐进了陶林小学的教室,成了一名自豪的小学生。当时县城下派的政协委员王光华老师就任小学校长。他个头不高,面目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每天正常都要往来于我家西边的一条南北路,因为这条路通向陶林的北大街。大街上十分繁华:有水产、供销社、信用社、米厂、粮库等等,更主要的是这里沿街设有一条边的菜市场,逢年过节,大街经常拥挤得水泄不通。头顶菜篮,相互紧挨着挪步,我亲身体验过
期刊
半个多月家里无人,推开大门,架上葡萄已成熟,随手采摘含入口中,甘甜浸润唇齿间。  没有集市上的卖相,娘院子种的葡萄是放心果,其貌不扬,果粒不大,从来不用打药,有点干瘪,可味道是纯正的让人回味的甘甜。  因为这些天家里无人打理,门前、院子里各色的月季花有的已经凋谢,枯萎的花瓣不肯落地仍然傲立枝头,偏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文人雅士作对。  黄瓜豇豆无人采摘,恣意膨胀到只可观赏,不可食用
期刊
印象中,像土锅子这样热气腾腾、暖意浓浓的美食是过年才能吃到的。正月十五耍社火,可以近距离看一眼,村子春秋两台戏,在锣鼓喧天中也可以远远地望一眼。其他日子是不可吃到的。  现在才知道,小时候让我垂涎欲滴的土锅子就是现在城里街头巷尾都可以找到的暖锅。  大年初一,母亲早早起来,催逼着父亲生炭火,她去厨房准备炖土锅子的菜。父亲将土锅子放在廊檐下,这个土锅子来之不易,是母亲在供销社做棉大袄时,花掉几十件棉
期刊
人生之旅,有些事过往云烟,有些事会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海间,终生难忘。  时光追朔到1978年,我有幸被安排在古田山当了一名伐木工人。  秋末的天气依然是秋风送爽,苍穹碧蓝如洗。我们一行九人(林山乡招了5名复退军人),搭乘古田山釆育场派来接送的专车,一路欢歌嬉笑,神釆飞扬,眉宇间盈溢着一股喜悦之情,为马上要成为一名光荣工人而感到自豪。车子一路颠跛,我们一行到了解元岭山麓,场里领队介绍说这解元岭七上八
期刊
苦蒿,又称青蒿,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每到夏季,田间地头都有它的身影。扯几片叶子泡茶,入口时,苦涩的味道环绕舌尖,倏忽唤起了记忆里的一段时光,那段教会我不忘困苦、勇敢坚强的时光。  童年时,每逢放暑假,总会和一群小伙伴相约,顶着烈日,漫山遍野地寻找苦蒿,用镰刀割下来晒干,然后卖给收购的人,赚取零花钱。父母为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也不加阻拦。  我们最喜欢的便是长在玉米地里的苦蒿,因为地里有农民施
期刊
永远的仓央嘉措  我在一片虚构的且透明的风中,倾听着你的声音。然后雕饰一段时光,在月夜的浓稠中,阐释。  你离去时凄苦的影和冷峻的容。  青海湖边,信众的目光汇聚成天边的云彩。暮色苍苍,你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黢黑的视线里只剩一棵菩提树的孤独。  在理塘,我静成一粒佛音沐浴的石头。我在疏雨中探寻被风追逐的传说,被阳光晒干的远事。倏间,我顿然发现,理塘的每一朵花开都显现着佛的轮廓,每一片天空,都萦绕着
期刊
她叫小荷。可能是因为门前的那汪池塘,或者说是因为池塘里那片青绿的莲藕。每当夏日,池塘内荷花繁盛,高雅清香。那年她生于夏天,正是荷花綻放季节,扑鼻的清香随着夏风飘进小院,那晚她降生了。  她天生就是个小美人胚子,单薄恰到好处的纤弱。  我是看着她从襁褓中长大的。我曾逗她笑,一声声“小荷”“小荷”地叫她,她就对着我小手乱挠,裂着小嘴儿笑。一年年地,她就长成了娇小的女孩。她家的小院和我家相隔不远,也算毗
期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友从南方来北京开会,照例要和朋友喝一顿。席间我习惯性的问候一声:哥们儿最近生活的怎么样?朋友说:现在生意不好做,穷的都要卖看家狗了。  一句“要卖看家狗”,把我拉回到童年的记忆。童年时我也曾养过一只狗,是那种地地道道的农村土狗,长着一身叫不出颜色的杂毛,消瘦的身体,总是在风中打晃,仿佛坚持不到看明天的阳光。  我那时因为吃不饱,造成营养不良,身体长得又瘦又矮,经常被同龄的
期刊
我的家乡,是位于江汉平原上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更被誉称“芙蓉之国”。  她头枕长江波涛,胸襟洪湖“明珠”,腰缠四湖“玉带”,脚蹬东荆汉水,县境内河湖港汊成网,藕池柳塘棋布,历来就号称“百湖之县”。一到夏天,不仅那八百里洪湖漫漫“接天莲叶无穷碧”,还有那城乡大小湖塘更呈一片“映日荷花别样红”景象。置身如此“秀越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的菡萏王国,总似觉于静谧中,荷吹长箫,莲起诗行,常常豪赏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