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字“活”起来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还原真实生活,融入自己的情感,构筑意境,走进作品,往往会使诗歌中的文字“活”起来,能够更准确全面的理解鉴赏诗歌内容。
  [关键词]古典诗歌 鉴赏 生活阅历 情感体验 意境
  
  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用形象生动而又通俗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阅读的真正内涵。阅读就是学生满怀深情的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可现在的中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人生体验、生活阅历等的缺乏,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仍停留在字面上,缺乏想象和联想,无法接近作品的实质,更无法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文字在学生眼中只是单纯的文字,无法扩展延伸,就无法达到阅读鉴赏可以带来美感、享受的情感作用,也就失去了阅读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量调动他们已有的人生体验、生活阅历和知识积淀,使语言文字“活”起来。一首首诗,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而成为一张张美丽的照片,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卷,一个个精彩的电影镜头。
  
  一、 走进生活,还原本真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高度浓缩与提炼。因此,诗歌的阅读鉴赏离不开原原本本的真实生活,脱离真实生活鉴赏诗歌,犹如植树种花在沙漠中心,就成无源之树了。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中》曾讲到:“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中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这里的“原来状态”指的就是还原真实的生活。根据生活的本来面目去鉴赏诗歌,贴近生活,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唐代诗人李纲的《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能饱,不辞羸弱卧残阳。
  诗中的病牛,很符合现实生活中牛的特性: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但到病倒死去,又能引起谁的同情呢?因此诗中病牛的形象,其实就是作者的形象,表现了无人同情,但又希望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中所写内容,就是现实生活中蝉的特征。“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其声音之响亮,传播之远,凭借的不是秋风,而是它本身声音响亮,身居高处使然。明白了这些,就能明白作者写蝉,其实是借蝉来强调: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诗歌如此,其他文学作品亦如此。还原生活,其作品主题表现,反映的生活真谛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 情感融入,体验渗透
  
  阅历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财富,是感知未知世界的钥匙,是追求新知的基础,是生命历程中的点滴花絮,是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情怀。任何一种认识过程,都同时伴随着情感活动,诗歌鉴赏尤其如此。因此,诗歌鉴赏时,情感的融入,体验的渗透,阅历的借鉴,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诗歌的鉴赏,不只是感知,也是情感过程,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鉴赏者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复杂的鉴赏感受交流,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因素复合的鉴赏心理过程。作者通过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体验,将社会现实熔铸成诗歌,鉴赏者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感受来鉴赏诗歌。这样,鉴赏者就能走进诗歌中去认识诗人眼中的世界,心理世界,洞见诗人的人品、性格和爱好,并从中领悟自身可感知却难以言传的情感,从中找到自己。这样,鉴赏者就既有理解诗人的愉快,也有发现自我的喜悦,获得情感陶冶和理想的启迪,以及美的享受,在情感体验中认识世界。
  鉴赏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与亲朋好友分离的场景,调动他们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因素。再联系古代的特殊情况:山高水远、道路艰险、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等因素,这种分别意味着分别。加之在“寒蝉凄切,骤雨初歇”“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秋风秋雨愁杀人”的环境中又是“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一对情深意浓的情人分别,这期间的难分难舍之情就能体会的更加深刻。
  鉴赏王维的《渭川田家》时,让学生联系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或通过电视电影所了解的农村生活场景,“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一幅恬然自乐的农家晚归图就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夕阳斜照村落,巷子尽头牛羊徐徐归来。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麦地里,野鸡动听地鸣叫,在呼唤自己的配偶,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路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熟知农村生活的同学,对此,就极易理解。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人生体验、情感经历和生活阅历,并很好地运用于自己的阅读鉴赏中。
  
  三、 想象构图,走进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镜互相交融形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因此,鉴赏诗作时,要展开想象、联想,把作者在写作时描绘的情景想象出来,在脑际构成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作者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的从意境中流露出来。
  杜甫的《水槛遣心(其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极其生动的描绘了一幅鱼戏水面、燕掠微风的喜春画面: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的游到水面上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斜着身子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诗人借助于鱼戏水面、燕掠微风的欢快场面,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王维在《归嵩山作》中写有“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语句,写出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景物色彩黯淡凄凉,是诗人越接近隐地越凄清的心里表现。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诗中鸡声、茅店、月光、人迹、板桥、霜冻,原也是具体有形的物象,诗人借助于对这些物象的描写,却在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旅人在荒凉的乡村道路上清晨踏霜的生动情景。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人体会到旅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的内心境界。
  诗人表情达意往往不直接写出,或不能直接写出时,就借助意象,构造意境来实现,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所以,鉴赏诗歌时,展开联想想象,往往会构造出许多画面,走进画面,融入意境,其情感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之外,必须让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形成手不释卷的习惯,把课内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加以应用,把课外学到的知识,再带回课内消化吸收。教师要设计好每一首诗的阅读鉴赏导语,尽量能唤起学生心灵中已有的知识体系、或生活体验、或人生阅历等因素。另外,教师也要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范读、领读等方式来感染学生,启发引导学生。除此之外,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风云和文学期刊,特别要重视电视媒体和网络知识的渗透,多读富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文章,以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并提高知识水平,为诗歌鉴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类比思维,在人类独有的精密语言表达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相当奥妙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类比思维;判断与推理;认知与表达     语言文字重要,而逻辑思维更为重要。因为前者只是形成与外壳,而后者才是内容与核心。在思维逻辑的领地里,有一种以类比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类比,就是通过对两个或几个研究对象对比,找出它们某些属性相同或相近。推论出他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近
期刊
摘要:“双证制”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的一种机制。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将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嵌入学历教育,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探索“双证制”培养模式,  关键词:离职教育;双证制;培养模式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它要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部等6部门下发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意见    本刊讯(记者 吴晶 )继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后,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1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目标、方向和内容。  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2000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
期刊
湖北省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议题,就是确定了从2009年开始,用7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大力实施“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到“十二五”结束,实现县域内中小学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质量评价一体化,使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基本均衡。  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湖北教育的实际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概况以及考核现状,进而分析了课程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课程绩效考核的出路:牢固树立科学考核观,推进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增强教师对绩效考核认同感,建立绩效考核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建立课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和建立课程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 课程 科学考核 绩效薪酬    引言    绩效考核是高等院校管理的核心
期刊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以下简称“四十九中”)位于长江之滨、十里钢城,创建于1957年,拥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程。  五十余度风雨春秋,四十九中人励精图治、薪火相传、春华秋实: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先后获得省教育系统“树、创、献”先进集体等数十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五十余载难忘岁月,四十九中人燃烧激情、挥洒创意、硕果满枝:2001年,学校被誉为“湖北省示范学校”;2007年10月,学校以
期刊
一、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对于选择题的具体要求一定要十分明确。语文科的选择题表述很复杂,如“最恰当”“不恰当”“没有语病”“语意明确”“准确”“不准确”等等。所以,考生的平时复习、训练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把题目要求先搞清楚。    二、临场应试,掌握方法    扎实的基础是前提,但在高考中辅以一定的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选择题的解答常用的有如下四种方法:  1.语感法。语感
期刊
[摘要]师生间水乳交融般的课堂交流使上课成为一种享受,自然教学效果非同凡响。 如何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呢?对教师而言,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与较高的学识;其次,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还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差异。  [关键词]有效教学 情感交流 敬业 尊重 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描述这样的课堂:“有些教师能够做到使他的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在这里,充满着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有一
期刊
[摘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主选择,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选择什么、怎样选择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看法,旨在在选择的过程中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的有效参与度,大面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 选择 选择性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局面,采用“主动参与,自主选择”的学习策略,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期刊
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和谐、健康、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民的根本需要。我校是今年初中标准化建设的学校,目前已初步通过了武汉市的验收,也正在筹备五十年校庆,向洪山区窗口学校的宏伟目标迈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内涵式发展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学校发展重要标志的学校文化建设,由于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