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训练两则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1984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这边风景(节选)
  王蒙
  “四个油塔子,一盘过油肉,一个粉汤。”泰外库把钱和粮票递了过去。
  女出纳一边打着算盘、整理着发票存根,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说:“过油肉没有了。粉汤没有了。油塔子也没有了。就要关门了。现在只剩下馒头和白菜炒豆腐了。”
  没办法,泰外库只好买了馒头和他最不喜欢吃的豆腐菜。他还想要两百公分白酒,但是,酒也卖完了。当他端着两个盘子寻找位子的时候,听到了一声亲热的叫唤:
  “到这里来!请到这边来,老弟!”
  在靠近火炉的一面桌子上,有一个不相识的,却有点面熟的中年人,他长着稀疏的小麻子和稀疏的黄胡须。那人正带着几分酒意向他招手。
  泰外库走了过去。他还没有坐稳,黄胡须伸手让道:
  “请吃吧,让我们一起吃吧。”
  招呼不相识的人一起吃饭,这对维吾尔人来说并不稀罕。泰外库看了那人一眼,认为那人的盛情是真诚的。于是,泰外库未加推让地用筷子搛起了一个包子,包子放到嘴里,似乎立刻就融化了。
  “要不要喝一点?”陌生的黄胡须问。
  “请给在下倒一杯。”泰外库老老实实地,又是尽量合乎礼仪地回答。
  这就是泰外库初次与他相识的情形。
  后来,他们又有几次在城里会面。他们相互作了自我介绍。黄胡须自称名叫萨塔尔,是州上一个基建部门的干部,他手头十分阔绰。
  四月三十日早晨,在他的这辆车必经的汉人街路口,他碰到了萨塔尔。萨塔尔说,他是专门到这儿来等泰外库的。萨塔尔说,他的妹子当天晚上在东巴扎举行婚礼,他和几个亲戚是一定要参加的,他问泰外库能不能将车马借给他用一天,第二天早晨的这个时候保证将车交还。他想得很细致,他知道这辆车跑运输的目的是给队上增加现金收入,他知道每天拉脚的收入是十五元,他准备交给泰外库二十元。
  没有犹豫,泰外库答应了。二十块钱是不收的。泰外库将掏自己的腰包来顶补队上应得的收入。这不足挂齿。
  就这样,萨塔尔赶着他的车走了。
  第二天,萨塔尔在原地原时间交还了车马,没出任何毛病。车槽子的木板缝里有几粒麦子。“他们贺喜的时候还带着麦子呢,莫非怕新郎新娘的粮食不够吃?”泰外库笑了,他用手指把麦粒抠出来,放在掌心上,叫马舐着吃了。回队上以后,他把自己的十五块钱交给了出纳,没和旁人提起这件事。
  但是头天早晨,他听说塔列甫特派员正在调查他和他的马车在四月三十日晚上的去向,而且,他也听到了,廖尼卡作证,根据他的观察判断,四月三十日夜盗窃犯使用了他的马车。
  泰外库根本不相信萨塔尔会借他的车去干什么坏事。难道他这个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孤儿还会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怀疑?他受不住。
  所以,头一天进城以后他就先照直去了萨塔尔的家。他毫不怀疑,萨塔尔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他对萨塔尔仍是充满了信任。正好,萨塔尔在家,门没有上锁。他到同院的高台阶的大房子里去了,那里住着一位维吾尔族的老太婆,按照她住房的情况,她像是这里的房東。“请问,原来住在这里那间房子里的萨塔尔搬走了么?”“哪儿有个萨塔尔?”老太婆翻了一翻眼。
  “真奇怪,我来过这个房子嘛。就是萨塔尔住在这里的啊。”
  “噢,你说的是赖提甫啊,找人,连人家的名字也没说对,不要这样做事,我的孩子!”
  “他不是叫萨塔尔吗?”
  “难道我和你这样的孩子开玩笑不成?他叫赖提甫,我的孩子!他是临时租用,只住了两个月,五月一日搬走的。”
  “他搬到哪儿去了?”
  “他搬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吧。我们管他做啥?房租是预付了的。临走的时候。还送给了我一个扫把。以后,再也不会见到他了……”
  【简析】
  选文是王蒙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的节选。作者通过叙述泰外库热心地借车给萨塔尔,却受到萨塔尔蒙骗的故事,揭示了人心叵测、世事难料的社会现实。选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彰显人物的性格品质。文中,泰外库的热诚善良和“萨塔尔”的狡诈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衬托出泰外库品格的高尚。
  【阅读训练】
  1.文中的泰外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
  2.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
  3.泰外库与“萨塔尔”相识、借车和失联时,心情分别是怎样的?请发挥自己的想象,简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答: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汗血马
  魏继新
  夕阳正在西下,苍茫的暮色给无垠的沙丘涂上了一层忧郁、凝重的昏黄。晚霞正在渐渐黯淡下去,几缕破碎的云丝烧得通红后,又仿佛被沙漠粗糙而夹着尘沙的戈壁风吹得骤冷,云丝便变得像一块块冷却后的生铁在青黑中镶上了一层红边,使干燥的沙漠更显得荒凉而凄惨,呈现一派壮观的悲怆。尽管如此,空气仍然十分干燥,使人嗓子眼里仿佛冒得出火来。所以,在汉子的眼里,那落日依然在使人炫目地燃烧着,使他觉得连呼吸也刺激得嗓子一阵阵针扎般疼痛。
  汉子的头发已经有些灰白了,但短而粗糙的胡须却显示出他并未衰老,而恰恰是正值壮年,只不过岁月的沧桑与坎坷过早地给他的须发涂上了一层白霜。汉子留平头,额头像石块一般坚硬,有几条刀砍斧凿般的皱纹横在其间。他面部轮廓分明,线条执拗粗犷,眼睛凹陷,带点儿凶狠、阴沉;与他做伴的,是一匹身架不高,却并不因风沙干渴的折磨而失去其矫捷神韵的枣红马。那马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相依为命,好几次在他昏迷时背负着他脱离险境。这一次,又是它带着负伤的他日夜兼程地奔走了三天三夜,直到闯入茫茫戈壁,才摆脱了仇家的追杀。   马喷着响鼻,艰难地把腿一次次从深陷的黄沙中拔出。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时用劲拽着缰绳,助不愿再跨它的主人一臂之力,但它终归还是太累了。汉子心疼地拍了拍马背,终于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躺了下来。那马,便偎在他头前,用身躯替他挡风。汉子见了,艰难地一笑,对它报以感激。
  月亮升起来了,荒原变得苍白而神秘,一层忧郁的月光镀在汉子和马身上,使他们看上去,犹如一尊正在渐渐风化的黝黑的泥塑。
  汉子醒来时,炽热的烈日已高高地悬挂在荒漠之上。他已记不得闯进戈壁有几天了,只是昏昏沉沉地被同样疲乏的马艰难地拽着走。偶尔看见被风沙掀露出的人、兽的白骨。汉子的嘴唇喃喃地动着,眼前不断出现许多幻象。他仿佛看见自己杀了杀害他全家的仇人,与弟兄们拉杆子杀富济贫的情景,也仿佛看见官家围杀了全部弟兄,还有他的相好玉茹。他要与官家拼命,玉茹却叫他一定要冲出去。他冲出去了,进了戈壁,却终于因饥渴难耐,晕倒了。
  醒来时马正嘶鸣着,用蹄把刀踢到他面前,又躺下来,把脖子对准他的脸。汉子一下明白了,马要他拿自己的血解渴。汉子眼里涌出了泪水,他抱住马脖子,缓缓拿起刀,但他没有割马,而是割了自己的手腕。血汩汩涌出,他把手腕对准马嘴。马似乎也明白了,吸吮了几口,便扭过头去,汉子看见马眼里也有了泪水。他撕了条布,包住伤口,缓缓爬上马背,马站起来,艰难地向前走去,汉子却昏过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过了多少个白天和黑夜,马一阵长长的嘶鸣把他惊醒了。汉子迷迷糊糊地看见了一片绿地,而马也竭尽余力,艰难地奔跑起来,还出了汗。汉子用手一摸,闻到异味,拿到眼前一看,那汗中,竟渗着血丝……
  后来,汉子便在这沙漠中的绿地安了家,他终身未娶,放牧着马匹牛羊。渐渐地,这儿成了一块小小的绿洲,不少牧民也在这儿落了户。汉子的马不仅与他终生为伴,而且渐渐繁衍成一群。此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每汗必血,实非一般良驹矣。
  于是,人们便呼那马为汗血马,尽心恤之,非万不得已不使其驰骋也。(选自《天津文学》)
  【简析】
  读罢此文,一种感动不禁在心中涌动。当我们感慨周围人情淡薄如纸时,从文中奔涌而出的人马之间那浓烈的情却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西北戈壁粗糙的风,眩目的落日,凝重的黄昏,忧郁的月光,一幅刀刻般的画面,坚硬而醒目;而一对形象也逐渐清晰地向我们走来——岁月沧桑雕刻成的汉子,矫健而富于神韵的马。人也好,马也罢,都已达到生命的极限。最感人的一幕,就在此时发生。那融入了主人之血的宝马,竟在汗中渗出了丝丝的血。这不仅是殚尽其力,更是以血来还主人之恩情。读到这里,难道我们这些正为名利之争而逐渐变得冷漠的人们,不应为之感到汗颜吗?
  强烈的油画般的视觉形象,浓重的烈酒似的情感,正是我们感动、欣赏本文的原因。
  【阅读训练】
  1.文章开头是一大段景物描写,这样的渲染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
  2.文章为什么要极力描写沙漠中一人一马的疲乏艰难?
  答:_________
  3.倒数第四段的细节悲壮感人,请从段落中找出两个词语,并分析其内涵。
  答: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文中的泰外库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善良、诚实、本分,而且乐于助人。文中写他爽快地无偿借给“萨塔尔”车马、掏自己的腰包来顶补队上应得的收入等,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品格。(该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回答时,要联系全文内容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2.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泰外库和赖提甫两个人言行的对比,衬托出泰外库美好的品格。(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这类问题,要结合文本内容,判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然后进一步分析其作用。)3.①泰外库与“萨塔尔”相识时,被他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心情是激动的;②借车的时候,他认为“萨塔尔”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是心甘情愿的;③当“萨塔尔”失联时,泰外库内心产生了一种受骗的感觉,不由得愤愤不平。(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解答时,须联系全文内容综合把握;同時,站在人物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1.大段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小说的情感基调,这是汉子和马的活动环境,为他们的出现做好了铺垫。2.极力表现人马的疲乏,突出了环境的险恶和处境的艰难,为后文情节(马饮人血)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3.只要举例恰当,分析合理即可。如文中“血汩汩涌出”的“汩汩”和“涌”,写血流之快、猛、多,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对马的深爱之情,绝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其坚毅也可见一斑。
其他文献
远在歌声那端的你:  你好吗?好久不见,近来甚是想念,便提笔写下这封信,给让我又爱又恨的你。  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索性从你的外貌说起吧。你呢,唉,眉毛挺浓的,可眼睛太小。说到这,一定会暗自吐槽:大眼无神,小眼聚光!哈哈,你上半年剪的刘海,现在大概已经很长了吧?说实话,你还是没有刘海的时候比较自然。不过没关系,敢于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好样的。  这便是我爱你的原因之一吧。  你喜欢唱
期刊
读阿城的《溜索》,真的像溜索一样。不过,我溜的不是怒江上的险索,而是《溜索》里的语言之“索”。读《溜索》,我觉得其语言非常利索。遍布于文中70多处的“一”,读来意味盎然。有的淡,有的浓;有的限于眼前,有的走向渺远。简则简到直接关联人、物的本末,盈则盈到能在文本的方方面面感受到风韵。《淮南子·诠言》说:“一也者,万物之本也。”《道德经》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论者说,阿城有道家风骨,从“一”字可见
期刊
【考点聚焦】  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是议论文文本阅读能力的主要考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灵魂,起统率作用。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所处的位置首先看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开头,有的在中间,有的在结尾。还有的对论点的表述不是很集中,需要读者
期刊
■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突然有种想去放牛的感觉,没有生活压力,没有江湖套路,没有爱恨情仇,只关心我的牛还在不在。以我的智商,只放一只,多了我也数不过来。它吃草,我睡觉。  ■你能无底线地原谅谁,谁就能无底线地伤害你。  ■推开自己喜欢的东西,叫成长。  ■无论是友情、亲情或爱情,都会包容你的小脾气。会宠溺你的人,一定是你最需要珍惜的人。  ■“为什么有
期刊
无意间我发现早晨的报纸角落里登着一则广告:“名果唐古利烧饼公司征求新产品说明大会。”唐古利烧饼?实在搞不清楚。不过既然是名果,大概是一种点心吧。我对点心倒是颇挑剔的,反正没事,因此就决定到那个什么“说明大会”去露个脸。  大会在酒店的大厅举行,还准备了那唐古利烧饼作茶点招待。我拿了一个尝尝,味道并不怎么样,甜得有点腻,皮也太厚。我真不以为现在的年轻人会喜欢。  但是来参加说明会的,竟然都是跟我差不
期刊
清晨,我很早就起来了,借着那微弱的日光,我来到了外婆家的后院。  冷不丁一片沾了露水的花瓣掉落在了我的手心,刹那间一阵清凉从我的手心迅速蔓延开来。我停下脚步,轻轻地將它拾起,内心既激动又惋惜,好像我的心灵曾与这种氛围碰撞过,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那种感触好像早已沉淀在心灵深处,它会在特定的场景被轻轻唤起。  细瞧那快要凋零的花朵,我惊奇地发现花瓣的形状是椭圆形的,颜色是大红色,花瓣的末端有几个
期刊
昔人说:“三年可以出一个状元,三十年才出一个戏子。”  那是指农业社会的情形。只要花一年工夫,现代影视行业就可以制造一个明星。电影企业有一套周密的办法使明星速成。  方便面、速溶咖啡、人造钻石、速成来航鸡……这是一個速成的时代。  速成的另一面是速毁。这也是一个速朽的时代。多少金牌得主、桂冠得主,其兴也如狂风骤雨,家喻户晓;其去也似灰飞烟灭,了无痕迹!  从前,若有人跳进河里救他的弟弟却不幸一块儿
期刊
松户是个倒水泥的。除了头发上和鼻子底下都蒙着一层灰糊糊的水泥,他没有什么显眼的地方。他想把手指伸进鼻孔,抠掉鼻毛上像钢筋混凝土一样硬邦邦的水泥灰,可是混凝土搅拌机每分钟要卸出十立方尺的混凝土,他手上忙着送料,没工夫去抠鼻子。整整十一个钟头过去了,他都没有顾得上去抠一下。他的鼻子已经硬得像石膏一样了。  快到收工时间了,当他用筋疲力尽的双手搬动水泥桶时,忽然从里面掉出一个小木盒来。“这是啥?”他觉得
期刊
【文本一】  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  徐连生  ①有人说:“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时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这段话讲得精辟。人生总有谢幕时,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财富、再大名望,最终都得放下。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  ②_________。“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辈子不可能不说错话、做错事,对过去的事情不要
期刊
【考点简说】  仿写也叫仿句,一般由命题者规定一个话题或者预设一种情境,要求考生参照给定的条件进行仿写训练。这就像旧瓶装新酒,形为仿拟,意则创新。因为这种题型既能够灵活考查学生对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等多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便捷地考查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并且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所以备受广大命题者的青睐。  改写题,是指命题者要求考生在不改变原句主要意思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句子的表达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