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从“华夏复兴”到单纯喜欢,从奇装异服到庞大产业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war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年里,逐渐流行的汉服经过漫长的讨论和争执,从一个小众身份认同的符号发展成了庞大的产业。
  审美、生意和身份认同
  成都,2019年11月17日下午2点,一群穿着汉服的年轻人从4个地点涌入地铁,目的地都是宽窄巷子。开汉服店铺的吕晓玮带了一队人,从文殊坊出发。这个位于宽窄巷子东北方向3公里的地方,是她第一家实体店的诞生地。那是13年前的事了,那时景区里的人来来往往,她的店却无人问津。而这趟活动,每支队伍上百人,加上没有报名又聞风而来的,人数太多了,景区人流监控系统被触动,计划中的快闪和大合影临时取消。
  2003年11月22日,电力工人王乐天作为汉服爱好者,第一次穿上汉服走上郑州街头,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这一天后来被圈内定为汉服出行日。各个城市在这一天前后,会举办相关的活动。
  穿汉服出行在如今变得越来越常见,传统节日的活动、祭祀、景区里已经随处可见穿汉服拍照的人。超模大赛、汉舞大赛上也有汉服的身影。
  在衣服形制上的锱铢必较,让这个群体看上去显得令人不解又苛刻。有人在网上说起这个圈子的可怕,穿着汉服拍视频,一不小心就因为穿着细节的错误受到指责。圈子里的资深玩家也在审视着后来介入汉服圈的人们,鄙夷他们的商业目的,但也不否认这是他们所希望的汉服复兴的可能方向。16年里,汉服运动经过漫长的讨论和争执,从一个小众身份认同的符号发展成了庞大的产业。
  当代网红和初代玩家
  2016年的时候,吕晓玮开始向全国扩展自己的汉服实体店,那时她发现,1994年出生的连雨馨穿着汉服成为了网红。这是个从来没有在圈里出现过的女孩。
  2019年“双十一”,连雨馨店铺的销量一口气冲到了当晚淘宝女装店前100名,数据超过了吕晓玮经营13年的老店。她的身份是时尚达人、微博故事红人。3年之前,她刚毕业,对着手机录历史短视频,也教女孩子如何盘古装发型,微博粉丝突破20万。她认为,自己是杜甫诗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样子,所以给自己起名“小豆蔻儿”,随之开起汉服淘宝店,叫作“十三余”。
  连雨馨把自己对汉服的喜爱,归结为自幼母亲教她背《诗经》。2012年到重庆上学时,她加入了学校的的汉服文化社,开始找渠道买汉服,甚至穿着上课。电视剧《明妃传》火起来的时候,她顺手录了一个自己梳剧中人物发型的视频,发上微博,一下有了上千转发。在那之前,她的微博只有2000多粉丝。这让她开始连续发送汉文化相关的视频,比如《小豆蔻儿聊古代》,一点点积累人气。
  连雨馨不愿称自己是网红,觉得自己是在传播汉文化。而在吕晓玮等早年介入汉服圈的人看来,“小豆蔻儿”的出现更像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化产物,这与那些汉服资深玩家当年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2002年,一篇《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的帖子出现在舰船军事论坛上,名为“华夏血脉”的网民在文章里归纳出汉民族服装的主要特点和消失原因,配以大量图片,并提到日本和服的影响。文章被转载到海外的网站,后有汉服网友回溯这段历史时发现,文章在两年内的点击量接近30万。在那之后,一些对“汉民族服饰”的思考开始零星出现,承载这些讨论的平台包括新浪军事论坛、铁血论坛和天涯论坛等——看得出,这些初期的讨论中有很多人是以服饰为依托,做了泛意识形态化的考察。这些社区中对于汉民族服饰感兴趣的网友相继聚集。其中,有学术性的研究者,也有民族主义者。他们的文章诸如,《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汉服重现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大国之殇——汉服消亡简史》。
  最终,成为汉服运动一个重要节点的,是王乐天。那年11月22日,王乐天穿着汉服出现在郑州街头,《联合早报》抓住了这条新闻,汉服由此引发了巨大关注。
  早期的汉服文化参与者方哲萱在论坛里看见了这些事件的发生,觉得为自己一直以来对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断层的困惑找到了答案。她开始发表文章,也开始行动。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后,她组织了首场北京的线下汉服活动,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33个论坛的网友参加了这次活动。
  复兴符号
  汉服其实是一大类衣饰的统称。目前,汉服的形制被爱好者归类为“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和“襦裙制”四大基本类别。汉服的审美和款式随着复兴运动,在近年不断加入时尚花纹元素,在这些基础形制上又有着巨大、丰富的变化。
  吕晓玮回忆,2005年的时候,能够在现实里接触到汉服的机会很少,也鲜有人买。很大的原因是成本太高,所谓的商家,基本是私人散做。她当时在电视台做记者,月收入8000元左右,她看中了汉服论坛里商家“阿秋”的一套价格700多元的曲裾。从下订到拿到衣服用了半年多。她没有结伴,让男友孙异穿着普通服装陪着她,去锦里走走,因为那里有着跟她一样身着交领右衽服饰的先辈古人的塑像。
  里面是襦裙,外面是曲裾,交领右衽,被厚实的面料裹着。在公交车上,她听到身后的人在讨论,这人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或者在搞cosplay?她又听到,一个女生小声地跟身边的男生说,这肯定是日本人。她看见女孩流露出愤慨的眼神,吕晓玮很生气,转向那个女孩说道:“我是中国人,这是汉服,不是日本的衣服。”
  2006年夏天,吕晓玮和男友孙异双双穿着汉服去了民政局,他们把自己和服饰定格在了结婚证上,又穿上了婚礼。
  温和复兴
  与孙异穿着汉服完成婚礼后,吕晓玮意识到,不管是村子里的村民还是城市里的同事,有无文化,是否了解过汉服,在婚礼上都是支持和赞赏的态度。直到如今,更多的人也觉得汉服可以作为一种礼服出现,但不适宜作为日常穿着的常服。
  就在吕晓玮穿着汉服结婚的2006年,“天汉民族文化论坛”成为汉服圈一大聚集网站,提出“始自衣冠,达于博远”的口号,并致力于纠正此前激烈的民族主义态度,温和地“复兴汉服”理念慢慢成熟。   各地线下的行动不断崭露头角,传统节日的祭祀、传统婚礼的举行,都让汉服星星点点出现在新闻上。2005年时,福州文庙举行了一次祭孔,几位身穿汉服的爱好者试图参与,但被认为穿着奇装异服、不庄重,而被驱逐。此事被当地的都市报刊登,占据了两个版面。在法院工作的郑炜看见了报道,很感慨。由于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他按照报纸所提及的“福建汉服天下”名称,搜索到这个论坛,找到了几位参与者。因为他的组织能力,这个松散的协会将他推為会长。郑炜意识到,必须依靠官方的认可,才能名正言顺地进行活动。
  就在2006年,福建汉服天下经文化局批准成立民政局核准登记,成为全国首个官方认可的汉服文化协会。郑炜有模有样地提出了“五年计划”——从节庆和礼仪入手,以汉服为载体复兴传统文化。
  各地活动的需求增大,但可以购买汉服的渠道并不多。吕晓玮察觉,很多人想要的,是一件能穿出来的礼服,要的是质感。开店的想法诞生后,是多方的反对。家人觉得,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在省会城市的电视台工作是体面又稳定的,而经商并不保险。更重要的反对来自同袍,“他们认为,提出汉服复兴是精神层面的,非常高尚,而让它沾上铜臭味,用它赚钱,这做法带有‘原罪’。”吕晓玮告诉记者,如今看来,这想法单纯得近乎幼稚。
  吕晓玮还是下定了决心辞职,在文殊坊旁边的一个仿古建筑群租下30多平方米的空间,把仅有的17套汉服依次挂在墙上。
  她并不清楚顾客和货源,所以就去找阿秋——那个她第一次去买汉服的商家,她想让阿秋成为自己的货源。拿到成品之后,吕晓玮给它们贴上自己的品牌。为了吸引顾客,吕晓玮天天穿着汉服在店门口晃悠,有时候拿着团扇去文殊坊景区逛一圈,回来就有几个人好奇地尾随。店里有打印的宣传单,简单的白底黑字,两面,介绍汉服的文化背景。知道卖不出汉服,她干脆备下一个说辞,“来文殊坊旅游一圈,可以不带走汉服,但可以带走一点汉服知识”。
  “那时,感觉整个社会的爱国情绪很激烈,会影响到青年。”这让吕晓玮觉得有很大可能说服别人。第一个月,她记得,有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华人买下了衣服。此人常年在美国,说中国人聚集的时候穿的都是旗袍唐装。吕晓玮告诉他,这些不能代表中国,而汉服才可以。最终,对方被说服,买了几套。
  她还自学古筝,摆在店门口弹,但仍然来者寥寥。一些经过景区的老人,会来店里找她辩论,告诉她这是封建糟粕,跟时代潮流所逆,不应该这么做。她的生意并不顺利。
  文化生意
  购买订单极少,让吕晓玮维持下去的是出租业务。10元钱租半小时,提供拍照服务每张收费2元。2006年和2007年的春节,她通过出租汉服,赚了上万元。之后,她又开起了淘宝店,出售生意仍旧惨淡。
  2007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汉服式样的学位服。天涯社区、汉网、秋雁文学社区等二十多个网站也联合发倡议书,建议2008年奥运会采用汉服作为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
  吕晓玮的生意到2014年终于有了突破。她正式注册了公司,员工陆续扩充到200人,有二十多位设计师。设计师要经过培训,吕晓玮会先概念性地讲解,比如每个朝代大概是什么样式。另由偏向于做研究的设计助理,收集相关的文物书籍,包括国内中国古代服饰专家的作品,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的书,和敦煌壁画相关的资料,以供设计。
  吕晓玮也会去北京听相关的论坛,回来分享资料。有时,是去各地博物馆,拍些文物实体,以便确定朝代、款式、花纹细节和尺寸。在此基础上做原创设计,每月要求出五六十款,选出30款左右上架。
  如今,汉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街头,被众人慢慢接受。大多数汉服爱好者都在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合适的宣扬汉服的方式。
  与此同时,汉服也从小众衣装变成了一门成熟的生意,汉网一篇《经汉网认证的汉服商家》帖子显示,最早认证于汉网的商家是位于沈阳的“月阑珊”,创立于2005年10月,在2006年4月15日被汉网认证。其后认证的几家店分别为“ufe”“衔泥小筑”“潜龙”。而首个在淘宝平台中突破皇冠交易额,即1万件的,是北京的“如梦霓裳”店,创建于2007年,在2011年2月成了皇冠卖家。
  据“汉服资讯”在今年1月对淘宝汉服商家的调查数据统计,2018年年度总产值排名前三名的分别为,汉尚华莲、重回汉唐和十三余。总产值分别为80027148元、52880854元和37092032元。2017年和2018年,淘宝排行前十的汉服商家总产值,每年都实现50%的增长,在2018年达3.16亿元。
  全国的汉服爱好者数量达到200万。对同袍的调查中,仅仅出于对汉服的喜爱者从15.23%上升到34.33%,而认为自己是要复兴民族文化精神的,逐年下降,从2014年的77.8%下降到2018年的56.8%。汉服爱好者中,女性占比85.54%,且一直在逐年上升。平均年龄在21.66岁。专科和本科的学历是中坚力量。
  “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很多汉服爱好者都这样对记者说。在多年发展之后,汉服爱好者们从服饰延伸出了更多的内容,但复兴仍然是一个口号。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作者:毛翊君)
其他文献
俗话说:“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黄瓜。”意思是男女之间谈婚论嫁,抛开“一见钟情”之类的主观因素不谈,在古代最重要的还是品貌相当、门当户对。否则的话,不管刚开始感情多么深厚,不管许下多少海誓山盟,等到多巴胺、内啡肽、后叶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爱情荷尔蒙”逐渐消退,夫妻之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躲都躲不过去。  这个观点很俗,一点儿都不浪漫,可它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客观事实。  王安石的女儿嫁给吴充之
期刊
唐云(1910—1993),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他擅长花鸟、山水、人物,是中国近现代花鸟画大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唐云在18岁时就和一位钱庄老板家的大小姐订婚了。他家的唐记参店虽然已不复存在,但牌子还是没倒,钱庄的大小姐与参店的大少爷恰也是门当户对。  钱庄大小姐的长相如何?性格如何?唐云并不知道,这时他也无心于女孩子的事。虽然只有16岁,唐云的心性已经逐渐明朗了,画画自然是第一爱好
期刊
日月盈亏、昼夜交替、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可改变的规律。这个世界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事物,即便是我们生存的地球,也有生命耗尽的一天。企业的发展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也遵循历史的规律,企业生生死死是常态,没有哪个企业能真正做到长盛不衰。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书中写道:“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也许就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
期刊
市场营销学中有一句著名的话:“顾客要买的不是钻头,顾客要买的是洞。”  试着分析一下这句著名的话,你会发现它蕴含了重要的沟通要领:诉诸需求,触及对方痛点。  鉆头是顾客想要的,而洞是顾客需要的。  想要的和需要的,有差别吗?  当然有。  顾客要打一个洞,他知道钻头可以用来打洞,所以他认为钻头是他想要的;但如果有一个工具可以代替钻头,能把洞打得更好,他想要的东西就未必是钻头了,而可能是能打出好洞的
期刊
刚刚,唐小七接到了爸爸的电话。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老兵在电话里哭得声嘶力竭,“我怎么办啊?爸爸没有爸爸了!”  “爷爷去世了!”这让唐小七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没办法马上回家。他的乐队在上个月底和一家酒吧签约了,要连唱一个星期。作为主唱,乐队离不了他。如果临时毁约,那乐队5个人下半年就得喝西北风。  唐小七把吉他轻轻地立在门口,然后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  “爸,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了。下个星期,我就
期刊
作者梳理了生活与职场、社交与人脉、演讲与写作、知识与学习等经历和感悟,明确了过去获得的、缺少的,也找到了未来热爱的、珍惜的。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自卑、单调的人,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反思,变得强大和精彩。  只有当你还不夠强大的时候,你才会用大声呵斥以及铁棒政策去管理你的下属。你希望他们怕你,但只有你自己知道这是虚张声势,他们不是真的怕你,他们只是害怕你所坐的那个职位。  每一个下属,都一定有
期刊
一位公司老板觉得某位员工能力不行,非常想将其辞退。但是,这位员工既没有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也没有惹出什么乱子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只是工作不那么得力而已,在国家修改劳动法律制度,加大力度保护弱势劳动者的大背景下,这位老板要合法地辞退员工并不容易。也就是说,老板对员工不能绝对地“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不能完全以个人意志辞退员工。  当然,在员工确实无法胜任工作的情况下,公司是可以以“不能胜
期刊
以1851年5月1日在伦敦开幕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展览馆”为标志,现代生活的序幕由此拉开,电灯、电话、电报、抽水马桶、麻醉术、室内管道、煤气照明、制冷、汽车、飞机、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突然之间,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大多数人的生活当中什么都不缺,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850年秋,一栋非同寻常的建筑物在伦敦的海德公园拔地而起。那是个用钢铁和玻璃盖成的大棚,占地面积19英亩,其空间大得足以
期刊
2013年3月,董某根据某商铺出租广告所留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刘某,双方协商签订了一年的出租合同,共计1万元。合同生效一个月后,一个自称是房主的王某来向董某收取下一年的房租。王某告知刘某只是自己的租户,不是房主。于是,董某将刘某告上了法庭,法庭认定董某和刘某之间的合同是无效的。那么,刘某通过无效合同取得的1万元钱该如何处理?  无效合同是自始、当然无效的。一旦被宣告无效,它的效力就要溯及到合同成立之时
期刊
西方有一句谚语:“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就是程序正义,也就是我们说的,看得见的正义。  法学院的教授们在讲到“程序正义”时,都会向台下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6个人分食一个蛋糕,工具只有一把刀,怎么切才能保证每个人都满意?”答案往往都是五花八门的,但不管是横切还是竖切,只要是人工来切都无法保证每块蛋糕完全均等。切蛋糕的人也会被质疑“厚此薄彼”,最终的结果则是每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