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在你尚未直观感受到设计之前,首先感受到的是便利。这座城市的有轨列车底盘很低,推婴儿车的乘客和老人可以轻松进入车厢;青少年可以在滑板公园画出他们期待的坑道与滑道的形状。
设计在这里并不是设计师专属的权利,人人都可以通过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2009年,赫尔辛基被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评选为2012年世界设计之都。在来自全球27个国家的46个申请城市中,赫尔辛基以“设计是生活的一部分”为主题胜出。
2013年10月,深圳市市长许勤与赫尔辛基市市长尤西·帕尤宁共同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两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为双方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推进工业设计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60岁的尤西·帕尤宁是赫尔辛基成为“世界设计之都”的积极推动者,担任市长已有九年。
2014年是深圳与赫尔辛基,乃至芬兰与中国,在工业设计上合作进展最快的一年。双方在深圳合作设立的设计产业园区——中芬设计园现已竣工。
日前尤西·帕尤宁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他表示,一座城市要成为“设计之都”,首要因素是让市民进入城市的设计过程之中。“城市是公民的总和,自然需要知道他们的价值观以及期望。”
让设计成为公共服务的工具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6月深圳与赫尔辛基签订了友好城市备忘录,一年多来,两座城市之间的合作取得哪些成果?
尤西·帕尤宁:签署备忘录后,两座城市一直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尤其是在设计领域。中芬设计园就是由深圳市发起的、也是基于备忘录的一个项目。
这只是合作的开始,未来我们会找到更多具有共同利益新的合作领域。非常有潜力的一个是“智能与清洁”项目,在这个领域芬兰有世界级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成就;另一个领域是医疗保健和健康。这两个主题都与设计紧密相连,这使两个设计之都会很自然地寻求合作机会。
《瞭望东方周刊》:赫尔辛基工业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未来深圳与赫尔辛基,甚至中国与芬兰,合作的焦点有哪些?
尤西·帕尤宁:赫尔辛基希望强调的理念是,让设计成为一种为公共服务的工具。这样的理念已应用于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之中。所以,“设计公共服务”和“设计嵌入生活”,可能是未来可以合作的领域。
2012年成为世界设计之都对于赫尔辛基来说仅仅是个开始,并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怎样把设计作为工具重塑自我。城市的每一分子都参与进来是很重要的,包括居民、企业和教育机构。我们鼓励大家多出设计点子,共同通过开发产品、服务、流程以及工作环境来创造一个更好的城市。
把工业设计视为投资而非成本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尤西·帕尤宁:工业设计就是通过解释和理解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定义简短而到位。
中国制造正在转变为中国创造,在中国工业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创造在中国乃至全球出色的品牌和产品。生态协调发展的思维将是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不仅在工业设计,而是在整个制造业和全球其他领域。
对于赫尔辛基来说,工业设计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扩展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完善了城市治理系统,为公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产品。
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赫尔辛基的有轨电车——最早始于1891年,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满足乘客的需求,并从科技创新中获益。今天,有轨电车经过彻底的现代化设计,已成为城市符号。
在所有的城市和国家,工业设计的核心驱动力是设计企业和团队理解设计、运用设计,把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投资,而不仅仅视之为一种成本。
《瞭望东方周刊》:在成为世界著名工业设计中心的过程中,赫尔辛基面临过哪些挑战?深圳乃至中国的很多大城市,能向赫尔辛基学到哪些经验?
尤西·帕尤宁:首先,我想说的是,深圳和赫尔辛基可以相互学习,两座城市之间分享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天,赫尔辛基是一个被设计驱动运行的城市,是“容易使用的城市”,从区域供热到公共交通,从图书馆到学校系统,从智慧城市规划到新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都可以体现出来。
赫尔辛基是一个功能性的城市。除此之外,它还越来越有趣味性。市民用巨大的热情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街头活动、社区活动来增添趣味性,比如,庆祝中国的农历新年就是十分受欢迎的活动。
不仅设计产品,而且设计思维方式
《瞭望东方周刊》:工业设计领域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尤西·帕尤宁:就像我跟设计公司说的一样,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以及物联网,这很有可能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个挑战就是让人们认识到工业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产品,而是设计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运用设计,尝试解决现在和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管理巨型城市,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交通运输、住房、环境、食品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通过设计思维和方法,我们至少可以发现有一些最紧迫的问题的答案。同时,我们也将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利益和业务领域。其中的挑战是如何通过更广泛地发动中小型公司以及世界各地的公共部门共同推动工业设计。
《瞭望东方周刊》:你对中芬设计园有哪些期待?
尤西·帕尤宁:很多芬兰设计公司都对来中国经营以及与中国公司合作很感兴趣。另外,我能肯定的是芬兰拥有世界级的设计能力,因此可以为深圳乃至中国的公司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而挑战是如何匹配,使芬兰设计公司了解中国的需求。如果在中芬设计园能够弥合赫尔辛基设计师与深圳的客户之间的思维差异,那么这两个城市将会取得巨大成功。
设计在这里并不是设计师专属的权利,人人都可以通过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2009年,赫尔辛基被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评选为2012年世界设计之都。在来自全球27个国家的46个申请城市中,赫尔辛基以“设计是生活的一部分”为主题胜出。
2013年10月,深圳市市长许勤与赫尔辛基市市长尤西·帕尤宁共同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两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为双方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推进工业设计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60岁的尤西·帕尤宁是赫尔辛基成为“世界设计之都”的积极推动者,担任市长已有九年。
2014年是深圳与赫尔辛基,乃至芬兰与中国,在工业设计上合作进展最快的一年。双方在深圳合作设立的设计产业园区——中芬设计园现已竣工。
日前尤西·帕尤宁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他表示,一座城市要成为“设计之都”,首要因素是让市民进入城市的设计过程之中。“城市是公民的总和,自然需要知道他们的价值观以及期望。”
让设计成为公共服务的工具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6月深圳与赫尔辛基签订了友好城市备忘录,一年多来,两座城市之间的合作取得哪些成果?
尤西·帕尤宁:签署备忘录后,两座城市一直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尤其是在设计领域。中芬设计园就是由深圳市发起的、也是基于备忘录的一个项目。
这只是合作的开始,未来我们会找到更多具有共同利益新的合作领域。非常有潜力的一个是“智能与清洁”项目,在这个领域芬兰有世界级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成就;另一个领域是医疗保健和健康。这两个主题都与设计紧密相连,这使两个设计之都会很自然地寻求合作机会。
《瞭望东方周刊》:赫尔辛基工业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未来深圳与赫尔辛基,甚至中国与芬兰,合作的焦点有哪些?
尤西·帕尤宁:赫尔辛基希望强调的理念是,让设计成为一种为公共服务的工具。这样的理念已应用于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之中。所以,“设计公共服务”和“设计嵌入生活”,可能是未来可以合作的领域。
2012年成为世界设计之都对于赫尔辛基来说仅仅是个开始,并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怎样把设计作为工具重塑自我。城市的每一分子都参与进来是很重要的,包括居民、企业和教育机构。我们鼓励大家多出设计点子,共同通过开发产品、服务、流程以及工作环境来创造一个更好的城市。
把工业设计视为投资而非成本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尤西·帕尤宁:工业设计就是通过解释和理解人类的需求和欲望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定义简短而到位。
中国制造正在转变为中国创造,在中国工业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创造在中国乃至全球出色的品牌和产品。生态协调发展的思维将是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不仅在工业设计,而是在整个制造业和全球其他领域。
对于赫尔辛基来说,工业设计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扩展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完善了城市治理系统,为公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产品。
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赫尔辛基的有轨电车——最早始于1891年,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满足乘客的需求,并从科技创新中获益。今天,有轨电车经过彻底的现代化设计,已成为城市符号。
在所有的城市和国家,工业设计的核心驱动力是设计企业和团队理解设计、运用设计,把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投资,而不仅仅视之为一种成本。
《瞭望东方周刊》:在成为世界著名工业设计中心的过程中,赫尔辛基面临过哪些挑战?深圳乃至中国的很多大城市,能向赫尔辛基学到哪些经验?
尤西·帕尤宁:首先,我想说的是,深圳和赫尔辛基可以相互学习,两座城市之间分享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天,赫尔辛基是一个被设计驱动运行的城市,是“容易使用的城市”,从区域供热到公共交通,从图书馆到学校系统,从智慧城市规划到新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都可以体现出来。
赫尔辛基是一个功能性的城市。除此之外,它还越来越有趣味性。市民用巨大的热情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街头活动、社区活动来增添趣味性,比如,庆祝中国的农历新年就是十分受欢迎的活动。
不仅设计产品,而且设计思维方式
《瞭望东方周刊》:工业设计领域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尤西·帕尤宁:就像我跟设计公司说的一样,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以及物联网,这很有可能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个挑战就是让人们认识到工业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产品,而是设计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运用设计,尝试解决现在和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管理巨型城市,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交通运输、住房、环境、食品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通过设计思维和方法,我们至少可以发现有一些最紧迫的问题的答案。同时,我们也将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利益和业务领域。其中的挑战是如何通过更广泛地发动中小型公司以及世界各地的公共部门共同推动工业设计。
《瞭望东方周刊》:你对中芬设计园有哪些期待?
尤西·帕尤宁:很多芬兰设计公司都对来中国经营以及与中国公司合作很感兴趣。另外,我能肯定的是芬兰拥有世界级的设计能力,因此可以为深圳乃至中国的公司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而挑战是如何匹配,使芬兰设计公司了解中国的需求。如果在中芬设计园能够弥合赫尔辛基设计师与深圳的客户之间的思维差异,那么这两个城市将会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