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学课堂的边缘化学生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了解的,而在我們的实际班级教学中,总会存在成绩落后、性格孤僻或行为违规的学生,这一群学生所占得比例相当大。帮助他们成为有要求、有信念的阳光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课堂教学中边缘化学生的自我心理判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心里自然会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着自我的分类,而这种分类可以说只会从成绩方面来说的。其中“差生”关注起来太困难,表现消极,教师的目光无法聚焦。慢慢的他们被安置在教室的一角,退缩在教师的视线之外,“我不能”成为他们的心理暗示。
  (一)学习上自我放任型
  自暴自弃的学生在中学的课堂并不少见,长期不理想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教师的忽视与不关心,家长的无望让这些学生自暴自弃,并成为教学课堂中沉默者。
  (二)单科偏差型
  这类学生有以下特点:一是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兴趣。二是一部分学生自我也不断的要求上进但自身的控制力差,没有坚强的意志来扭转本身对这门学科的心态或这一学科存在的局面。三是心理不成熟,在课上与课后太在乎教师或同学对其的评价,从而过于紧张,致使其不能顺利地改变自我,走出边缘。
  二、边缘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境遇
  (一)处在教师的教学聚焦之外
  一方面,在课堂的互动教学中,边缘化学生首先在位置上处在劣势,由于长期不理想的成绩到了中学,教师很难对其重视,转而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边缘。另一方面,边缘化学生本身由于基础较差,学习知识慢,他们完成教学的任务大多落后于教学的进程,因为没有足够的信心,也很少主动与教师互动。
  (二)徘徊于小组合作学习之外
  首先是在合作学习时,边缘化学生没有勇气来承担小组的任务,被动的跟随,不能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有时大多优生沉溺于自我实现和个人荣誉中,处处都以自己为核心。再次中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在合作中会斤斤计较,会选择某某而不想要某某。这种“虽在场内,却不被场内接纳”惨遭排斥的课堂学习境遇,使边缘化学生参与意识越来越弱,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更加不好,慢慢地,课堂的教学活动与他无关,处于失语的境地。
  (三)沉迷在教学活动的边缘中
  边缘化学生日益远离我们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并不是特别的关注,更不说能够主动热情的走进他们与其交流,帮助其走出心身的边缘了。更让人心痛的是学生的家长不知如何与学生交流沟通,粗暴的指责和无望放弃是他们无法站起来改变自己,只能偷偷地远离教师的视线,疏远父母的管教。
  三、课堂中边缘化学生的归因分析
  (一)教育中的功利性
  升学率成为社会乃至教育领导判定一所学校办学标准高低的标杆,可想而知,作为校长将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待遇直接挂钩,那么作为我们的边缘化学生不会为教师的利益增加多少,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师的考核,当然有的教师不喜欢,对他不满和鄙视。这些给学生心灵涂抹灰色阴影的功利主义使成长中的孩子迷茫,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归宿,不明确学习的目的。
  (二)学校课程文化的固化
  目前中小学教学制度还是有这样的弊端存在:班级授课之过于“严整”,这种教学制度以“控制”学生教学为前提的,单调的课程设计主要以传授为主,以成绩为目的。
  (三)罗森塔尔标签的反面
  当边缘化学生被贴上歧视的标签,他们常常会带着这种标签心理处在课堂的学习中,很多情况下他们形成了与标签相吻合的身份来扮演自己的角色。一个认为自己笨的孩子很难发现自己聪明,即使本身很聪明的孩子也难以开动脑筋突出聪明的本色。
  (四)消极的课堂评价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住住带有很大的个人情绪,对成绩好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多以正面的赞赏和鼓励为主;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却常常是消极的评价或者含有消极暗示的评价,很多教师是想以这样的评价激发学生学得更好,然而,这样的评价对学生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转变边缘化学生学习状态的几点建议
  (一)不用过多的功利性诠释成长中的学生,尽量体现基础教育的公平性
  首先,尊重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立性。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都是一个活得生命,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颜色。作为教育者要能够做到尊重,理解不同生命之色。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提升自我,丰富自我。一旦教师自身停止了学习,教师的教学也就丧失了活力。
  (二)学校开设个性化课程活动,设施个性化辅导
  与校本课程相适应的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的特性:研究性,以一种以研究性的态度尊重差异,处理事实;学习性,鼓励教师集体学习和创作;发展性,学校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机构,支持教师个人发展,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机会和空间;开放性,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要向其他人开放,养成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合作交流中进步。
  (三)通过表扬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边缘化学生的自控能力
  首先,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找到与其交流的话题,与其接近。其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的教学中对边缘化学生要有“特殊”的关注,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再次,教师能主动与学生交流,完善个性化辅导方案,做好反思,积极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策。最后,让边缘化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
  (四)教师应注意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评价并非总是围绕成绩来评定的,如果那样的话,它一定是简单的判断,单一的判断,更可能是片面的判断。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理的,枯燥的,武断的判断。因而,教师应灵活运用多样化、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来与学生交流。
  中学课堂的教育注重“基础”。基础教育是人的发展教育。对于退缩在课堂中的边缘化学生是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弱势群体,得不到教师的聚焦,本身也难以自我聚焦。薄弱的基础,不良的心理体验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学校生活毫无色彩。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使他们重新走入阳光生活,回归积极活跃的课堂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教育自身的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各种针对儿童潜能发展的带有素质教育理念烙印的教育探索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领域中,如激励教育、情景教育、创造教育、“我能行”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探索都以其各自独有的个性特色和方式方法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各种教育探索是各地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些成功的教育探索被各地小学纷纷效仿,但是其在小学教育实施的过程
期刊
老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家,也是唯一一位可以与孔子并驾齐驱的思想家。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条最为重要,一个是其学说的核心概念——“道”,一个是其思想的基本精神——“自然主义”。老子思想体系的建立,靠的是“道”这一基本概念,通过对“道”的逻辑结构的展开和对“道”的意义的阐发,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而在这个思想体系中,处处都贯穿和渗透着自然主义这一基本精神。可以这样说,“道”是老子学说的基石
期刊
传媒信息迅猛发展,大脑贮存的知识渐已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老师怎么办?学生怎么办?关键是让教师怎么去教,让学生怎样去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育家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是对学习内容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通过20年来的语文教学,我
期刊
儒家非常重视教育, 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 是孔子思想的嫡传者,也是继孔子之后最被世人推崇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孟子》一书广为流传, 通过此书可以大致了解到孟子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理论。作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遗产的一部分,研究其精髓所在,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即由此而生,将就孟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理论做简要探析。  一、孟子教
期刊
教育理念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思想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是从相信自己开始,经过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到征服和战胜自己。教师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去用心创设情境、引领发展、促进成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让学生相信自己  自信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纵观科学史,有成就的创新人才几乎都是坚定自信的人,有的甚至不惜为信念而牺牲
期刊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  1.认知心理的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非常关心人类的学习,重视人在学习或记忆新信息、新技能时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注重理论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生学会学习方面的实际应用认知学习理论的早期代表有格式塔和托尔曼,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其后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新结构主义,如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以及个人建构主义,另一个是认知主义,如西蒙,安德
期刊
有人说:体育不行是废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充分表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然而,随着打工潮的到来,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学生的品德日剧下降令人担忧。原本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变成了学校的单方面教育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教师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彻底改革目前职业学校教学环节中“先学后做,先讲后练”的单向教学模式,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双向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我校实际,以电子专业教学为典型,挖掘“理实一体化” 教学的内涵,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资源和学生自身水平开展教学探索,以期对实践教学改
期刊
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如何衔接的这一问题。  首先,谈一谈常困扰中小学教学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小学的课堂活泼、快乐,到了中学的课堂显得平静沉闷?  第二,为什么中学成绩落差大,差生面比小学大,甚至有厌学、辍学现象?  第三,造成中小学衔接不顺利原因有哪些?  第四,怎样实现学生小学到中学顺利过渡?  第五,为什么小学和中学各类差别这样大?  然后,谈一谈中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