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家,也是唯一一位可以与孔子并驾齐驱的思想家。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条最为重要,一个是其学说的核心概念——“道”,一个是其思想的基本精神——“自然主义”。老子思想体系的建立,靠的是“道”这一基本概念,通过对“道”的逻辑结构的展开和对“道”的意义的阐发,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而在这个思想体系中,处处都贯穿和渗透着自然主义这一基本精神。可以这样说,“道”是老子学说的基石,自然主义则是老子学说的灵魂。离开这两条,我们就无从了解老子的思想。
  一、老子的自然思想
  老子所谓之“自然”,与我们今天所说自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自然”,通常是指自然界或大自然;而在先秦,一般用于“天地”或“万物”,指称“大自然”或“自然界”。以“自然”来指称“自然界”是较晚的事。
  我认为,道法自然,是圣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老子体察自然, 认为自然之道具,有“仁心爱物(民)” 之情, 圣人因而应效法自然之道,遵循的处事原则, 于无为之中行有为之事。所以,老子所说“自然”是有形还是无形,可以不必深究。这里的所谓“自然”,即“宇宙过程中没有人力介入状态下的自然事物的运行方式”,它包含“自己如此”“本来如此”和“势当如此”等含义。
  老子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大自然的存在基本在他的视野之外,如《老子》中提到的那五处“自然”, 皆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句句推崇人类“自然”的存在。
  二、以“无为”来达到“自然”之状态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然”呢?老子给出了“无为”的答案。老子认为“自然”与“无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构成了“无为”的内在要素和实质内涵。天地無为,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为,百姓自然运作。“自然”与“无为”是互为表里,二而为一的。
  “无为”的字面解释为:不要任何作为,排斥任何人为。老子的“无为”则不能只局限于这字面意思,它的意义要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上才能获得正确的理解。“自然”与“人为”是一对矛盾,但又不是绝对排斥的,关键在于人为的程度、性质与其导致的结果如何,会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状态。事物本身就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一切潜在的可能性,无须附加任何外界的意志制约他。我们应该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反对强作妄为,顺其自然不妄为,实际上也是“为”是一种独到的,有深刻意蕴的“为”。
  “自然无为”是道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老子针对当时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伸张自己意欲的“有为”而提出的施政纲领,呼吁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效法天道、清静为本,其目的是实现天下大治。中国历史上推行老子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而使国家富强威震四方的朝代很多,其中以汉初和唐初最为典型。
  西汉初期,汉高祖即位之后,社会上最大的问题是人民没有饭吃。《汉书·食货志》云:“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由此可见,当时人民生活是何等困苦。刘邦君臣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采取降低租税的办法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惠帝、吕后统治时期,继承了高祖约法省禁的政策,以无为化天下,颁布了一系列废除严刑酷法的政令,从而使“吏安其官,民乐其业”。为了不扰民,不烦民,汉初统治者还比较注意节俭敦朴。其中,汉文帝被尊为崇尚节俭的典范。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他在建筑自己的陵墓时嘱咐:“皆以瓦器,不得以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汉景帝又在十五税一的基础上,改为三十税一,还明令惩治贪官污吏,对人民的刑罚则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景帝后元二年下诏说:“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 汉初统治者轻徭薄赋、除烦去苛、敦朴节俭等一系列无为政治的推行,使国家在脱离了战乱之后,上下内外都能相安无事,生产得到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国家由弱而变强,为文景之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唐初与汉初极为相似。唐太宗李世民未当皇帝之前,曾亲临战阵,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是很清楚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给他的教训尤其深刻。唐太宗和他的臣僚魏征非常善于遵循和运用老子治国安邦的政治思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唐太宗清楚地认识到贪欲是一切罪咎和祸患之源,要使天下安定,人民富足,统治者自身首先必须做到抑情损欲,去奢省费,躬行节俭。他告诉臣下:“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也。” 轻徭简政是唐太宗推行无为政策的重要内容,他曾下诏免除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两年的租调,其他地区也予免除一年的租调。他不但自己不滥征劳役,还运用法律手段对官吏滥用人力加以限制。唐太宗在其统治的23 年间,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关心人民生活,整肃吏治,善于纳谏,量才用人,用刑也比较慎重。唐初统治者推行清静无为的政策,与民休息,抚外安内,使经济较快发展,人民逐渐富足,国家日益强盛,终于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老子的自然主义精神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其作品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其他文献
一 问题的提出  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高中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英语测试的重点考查内容,NMET中书面表达是直接检测学生写作技能的题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写作能力。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占25分,它有着不可忽视的比重,足以说明写作在高中教学中也相当重要。而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提高学生的書面表达能力势在必得。写作练习是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注重了解题,教师讲各种类型的题,学生做各式各样的题目,学生以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代替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探究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抓不住数学本质内涵。使教师和学生都陷入无穷无尽的题海中,导致教师疲劳、学生累,而且会使大部分学生在枯燥的题海中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
期刊
游戏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之一,它在各学科的应用已比较广泛。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游戏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具有独天优厚的条件。为了激发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师要借助本学科的优势特点,引入游戏教学方法,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案,把握好时机,实施游戏教学,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快乐的学习知识。  一、信息技术课中遇到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差异  我校是旗县中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年,20岁的我,就是带着这样一份崇敬,走上了三尺讲台。当我穿越了笼罩在教师身上所有的光环,触摸到它的实质时,感到教师是那么的平凡,如一片小小的绿叶;是那么的普通,如浩瀚江河中的一颗水滴。然而,就是这淡泊的美丽给了我终身为之“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于追求。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活,我从中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与学生真诚相处的快乐。在快乐中找到了自我。
期刊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互联网正在逐步接近人们的生活,许许多多的学校都普及了电脑,帮助学生 在信息化时代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很多家长给孩子配备了电脑,让孩子们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以便在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对于正在成长阶段,喜欢效仿别人的中学生来说,网络中的一些不健康内容,一些垃圾语言就成为了危害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极其不利因素。中学生由于网络违法犯罪的实例越来越多。于是有的教师和家
期刊
一、绪论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确实,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发展。户外环境是构成幼儿园课程发展体系所必需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扩大了的活动中心,是一种教育的、发展的以及身心放松的环境,是一种可以让幼儿自主、自由探索,能充分发挥幼儿动手动脑的一种重要场所。  (一)幼儿科
期刊
一、关注历史意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有两处写有“历史意识”,一处是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另一处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
期刊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变得更加优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也决定着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学校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摇篮,是养成学生美好心灵的基地。  一、增强德育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全员育德  增强“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德育理念,使全校教师都以这一理念指导自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培养他们的阅读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由于学生所学科目的不断增加,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在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眼中已有所忽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最终,这部分学生变成了语文科目的学困生。面对学困生、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日常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各种针对儿童潜能发展的带有素质教育理念烙印的教育探索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领域中,如激励教育、情景教育、创造教育、“我能行”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探索都以其各自独有的个性特色和方式方法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各种教育探索是各地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些成功的教育探索被各地小学纷纷效仿,但是其在小学教育实施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