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要走了。这是医院发出的第N次病危通知单后,父亲第一次直面死亡。
  在一次昏迷清醒过来之后,他示意站在床前的我拿来纸笔。他用颤抖的手在一张洁白的处方单子上写下:“我要走了,天上去。”
  写下这句话时,他像是卸下一个大包袱一样,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6年来,父亲不知这是第几次进医院,那无情的病魔总是不停地折磨着那瘦弱的身躯,使得他那佝偻着的背无法直起,不断的输液使他的血管渐渐萎缩,护士为了找那血管,不知要扎多少次才能找到那根又细又隐藏得很深的救命血管。每次气喘发作,父亲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作一次最艰难的呼吸。为了完成那一次呼吸,父亲双肩上提,从胸腔那个已经失去作用的肺部里,抽出一口气来,那是一口救命气,为了那一息尚存的救命气,父亲拼了全力,他满头大汗,脸部通红,浑身发抖。
  看着父亲难受无助,看着他一天天苍老下去,看着他一天天消瘦下去,就想他从前在大学校园里给大学们讲课的那个精神饱满、声如洪钟、风度翩翩的样子,想着他带领作家代表团访问前苏联时,作为团长那个踌躇满志的样子,想着他从前的一切……我无法把他与眼前这个双眼无神、头发花白、脸白如纸的老人联系在一起。
  父亲进了医院,空荡荡的家里,就没有了父亲爽朗的笑声,没有了他喝酒时吧嗒着嘴巴的响声,坐在他的书房里,只有静静的书躺在书架上,一摞一摞的宣纸也无声无息地堆在书桌上,往常的父亲吃过晚饭后就在他的书桌前,铺开了宣纸,笔走龙蛇,纵横驰骋……
  我是像父亲的,包括性格、为人、处事方式,正因为像,两头犟牛就常斗嘴,各不相让,我的倔强常把父亲弄得恼羞成怒,时不时要朝我怒吼:“给我滚出去!”
  我又任性,又骄横,包一拎,长腿一甩就冲出了家门。
  下午,父亲终于回到了家,在接到他可以回家的通知后,我在家里搞了一次大扫除,所有的灰尘和晦气都被我打扫得一干二净,我在父亲的床上铺上红色的被单,红色的枕头,红色的被套,这是他最喜欢的颜色,我一定要让他回到家里欢欢喜喜。
  我们迎接父亲,像迎接一位战功赫赫凯旋的将军一样迎接他的归来。尽管他身体虚弱,但看到我们欢天喜地迎接他的样子,疲惫的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轻声说:“你瞧我这几个女儿啊,忙得脚不沾地啦,呵呵。”
  父亲病重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每天,我们都要轮流守候在他身边,他糊涂的时候没有意识,两只无神的眼睛,茫茫然地空望着某个地方发呆。我的心疼得一阵阵揪紧,我把他花白的脑袋搂在怀里,我想给他一丝丝力量,让他游离那个让他感到陌生的可怕世界,让他感知女儿对他的依恋与不舍。父亲那次坚强地活过来了,他从死神那里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后来,我回到自己家里,但心里总还是放心不下,担心,害怕,忐忑不安让我如坐针毡,我给家里打去电话,接电话竟是父亲———尽管他声音嘶哑,气若游丝,但我还是欣喜万分,我问:“爸爸你在干什么?”他说:“我正在写字呢。”
  有一次住院刚回家,市里一单位请他写招牌,他竟颤颤巍巍地在书房里忙活了半天,还是坚持写了下来,第二天感觉不满意,竟一遍又一遍地重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因为身体虚弱,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每一个字,每用一笔,他都要使尽全身的力气,一个字下来,他都要出一身大汗,一张字下来,衣服就全湿了,妈妈就得赶紧给他换衣服……
  没多久,父亲又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他这个老常客也就见怪不怪了,可病重的父亲,居然拿两张字送给主治医生,感谢他们对他的关照……两位主治医生拿着父亲的墨宝,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父亲要走了,也许他累了,想歇了。
  天气有些凉,我穿戴整齐带着弟妹们早早就赶到了医院,这之前,我跟医生说,选个好日子,送我父亲出行……
  病房里来了很多人,医生,护士,还有我们……
  医生取下了戴在父亲鼻子上的呼吸机,拔出了针管……这时的父亲,像是卸下了铠甲、放下了战刀、轻松回家的将军,他神情安然,眼神坚定,温存地望着我们。
  我握着父亲的手和他告别:
  “爸爸,这么多年来,您受苦了,妈妈带领我们四兄妹,为了您的病,倾其所有的办法,转战南北的跋涉,遍地寻医的劳顿,目前已是弹尽粮绝。而您的病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再往前已没有了路可走……至此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放手……”
  “爸爸,我们爱您,您知道的,爱一个人,爱到不能爱时,放手也是一种爱……”
  “多少次我在心里祈祷望您快快好起来,快快回家,即使再朝我怒吼千万次,叫我千万次滚出去,我也会满心欢喜……”
  “我知道您舍不得离开我们,怎么舍得呀,即使嫁个女儿到外地,也难舍难分呢,更何况,您这一去,天堂之路,遥远而寂寥,再要见面,不知是何年何月啊,但是,天底下哪有不散的筵席……父亲啊,您懂的……”
  “您是个开朗的人,到了那里也要快乐,开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保重身体……快乐地看着我们成长,为我们的点滴成就而欣喜,为我们的点滴进步而开心,作为您的女儿,我们从来就以此为骄傲,也为您骄傲。我们会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工作,不给您脸上抹黑。您放心好了。”
  “爸爸,我们只是暂时的分离,终有一日您还会见到我们……”
  “只是需要时间等待……我们依然还是一家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彼此相拥,相依相伴,和睦一家亲。
  “……”
  父亲用微弱的眼神再一次地把我们一个个端详,他目光温暖,慈爱,像轻风一样从我们的脸上掠过。
  他用力地抬了抬手指,给我们做了一个挥手告别的姿势,轻轻地合上眼……
  我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有无尽的泪水将双眼迷蒙。
  责任编辑:子非
  美术绘画:吴小龙
其他文献
在乡村里,鞭炮声不外乎有这么两类:一类是过年及喜庆的鞭炮声;还有一类便是刻骨铭心的送葬的鞭炮声。  先说一说过年的鞭炮声吧。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大年初一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旧迎新。有了“开门爆竹”的传统,所以现在春节前,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各家各户都要买鞭炮,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前,要燃放一串长长的鞭炮,一家人听听鞭炮声。若响声大、声音脆且连续不间断,预示着来年
期刊
·评论·  传统散文的特质,我以为突出了一个“旧”:短小、旧识、藏古。但凡旧时代的事情,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短小活泼,清爽无比,一般都是明清小品散文的口吻叙述,让人体会另外一番散文的小感觉来。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倡导的“独抒性灵”,在讲究短小的同时,也追求诗化、性灵、留白,强调个人情志,不失为当时游记、随笔、书简写作的新的形式。故,明代“公安派”文人的思想,对于后世,乃至现代和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都是非
期刊
一  1914年,意识到自己会腹背受敌,德国决心在俄国人行动起来之前打败来自西方的敌人。尽管他们对法国采取了强大的攻势,但法国、英国和比利时的军队顶住了进攻。战争就此陷入僵局,双方都开始挖掘战壕,修建庞大的防御工事。  但战壕刚一挖好,冬雨就下了起来。雨水使工事外面泛滥成灾。我们的战壕和德国人的相距不过100多米,中间的缓冲地带叫“无人区”。战争的僵局只会偶然地被零星的小规模进攻打破,所以双方士兵
期刊
2002年9月,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我只身南下广州闯世界。  到广州后,找工作是头等大事。一天读报时,从一家报纸刊登的招聘广告上看到一家外地大报驻广东工作站招聘采编员,我满怀希望去应聘。当时,面试我的主考官就是工作站的贺站长,他大概是看中我有大学新闻专业货真价实的文凭,懂得新闻专业知识,还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豆腐块”,没谈几句就拍板要我明天正式来站里上班。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毕业就能顺利地进入
期刊
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  初见你是在小雨翩跹的霓虹灯下,你撑着一把小伞漫步于中山街,清一色连衣裙出水芙蓉般匀称着玲珑的身段,凌霜胜雪,楚楚动人,一袭亮丽的长发披散肩头,微风过处,轻舞飞扬的是若有若无、如兰如麝的香味……  我的心不觉醉了。  像被磁石吸引一般,我跟随着你的倩影,步入了县后街,走进了卫校,原来你是卫校的学生,未来的白衣天使,难怪那么清丽脱俗。  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的我,刹那间有了张爱
期刊
中国的散文是源远流长的,从先秦文献开始。再后来,譬如“二十四史”中的《史记》,很多篇章都是优美的散文,有的甚至是短篇小说的始祖。这些年来,中国散文有一个新的发展,散文的结构也好,写作方式也好,比较自由,不像写小说,你还要构筑情节,还要塑造人物,还要组织矛盾、刻画人物性格。像写剧本,搞个电影剧本的话,每三分钟都要有一个高潮,一部电影要是没有二十七八个高潮的话,这个电影就没人看。电视连续剧更是如此,现
期刊
春风:姿态  春风是万物的启蒙,虽然它最初挟带着寒意,但正是寒凉,而不是温暖,才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好的导师。  春风从高高的山梁上下来,它像是上帝派来的使者,预告即将发生的事情,预告秩序与冲动的同时抵达。此时,春风的眼里满是废墟和空白,大自然的课堂上一派肃穆。春风走上讲台,它讲了一些什么,但万物都听不懂;它又在天空的黑板上写下许多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万物依然不懂。  苍穹如盖,大地似扃,草木萧瑟
期刊
我在湘南的一个小城待了8年,只待在一个地方———监狱。  当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候,姐姐说,过了年,就到我这儿来吧,先弄个职业培训,再求你姐夫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就这样,我来到了长沙。  姐姐早就给我在一个电脑培训班报了名。我又开始上学了。久违的学校让我啼笑皆非,8年前,16岁的我从学校进了监狱;8年后,出了监狱;我却又进了学校。  上学的第一天,阴沉的天气加上这段时间的惰习,我迟到了一个小时。当
期刊
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了信任,没有了做事情的一种担当,没有做人最基本的底线,这是非常可怕的,它对整个社会的诚信危害和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好人李高峰”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据《雷锋》杂志2016年第1期报道:“2015年2月6日,李高峰的志愿者朋友贾某因急需给农民工发放工资而资金短缺,就向李高峰求助,李高峰就背着妻子用自己家29.4平方米的房产证做抵押向他人借款100万元,借款时间为4个月。快
期刊
2013年中招考试前两个月,一天晚上,儿子说:“老妈,考完试,我想和同学翘翘一块儿打工。”当时,由于离儿子放暑假的时间还长,我就没在意。  6月28日晚上,儿子再次告诉我:“今晚我就住翘翘家,明天一早就乘他爸爸的车去工厂了,吃住要在工厂,为时半月。”我这才想起他打工的事,就乐了。看到他收拾换洗衣服,才知道是真的要去打工了,我就开始“姥姥式”的关怀,衬衣要带10件,香蕉要带10个(提防便秘)……他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