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本的“用意下句处”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宴集序,全文只有141字,但它声调激昂,格调既悲沉又激昂,显出英逸之气。
  如何教这样的短文?
  显然,教学应该通过品味、吟咏潜沉、知人论世等方法把握该文的特质。给学生什么样的“支点”让他撬起“文”,再由“文”而“人”呢?虽是人生至乐,正所谓“二难并、四美具”,有贤主有嘉宾,有春夜良辰、桃花美景、英才赏心、美酒乐事,但李白情感却不是高亢明朗的,行文也不是热烈激昂的,而是时而低沉悲慨时而明朗欢快。除了诵读之外,怎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呢?
  南宋吕祖谦《古文关键》提出“学文须先见文字体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下句处。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如何是主意首尾呼应,如何是一篇铺叙次第,如何是抑扬开合处;第四看警策句法,如何是一篇警策,如何是下句下字有力处,如何是起头换头佳处,如何是缴结有力处,如何是融化屈折、剪裁有力处,如何是实体贴题目处。”若是依这种“遍考古人用意下句处”的“学文”方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用意下句处”在哪里呢?
  本文试从一个动词两个标点三个虚词的词语替换比较、表情朗读、互文联读等赏析方法来直抵李白的生命情怀,挖掘文本教学价值。
  一、一个动词:“飞”
  原句:“飞羽觞而醉月”。
  改句:“传(举)羽觞而醉月”。
  “飞羽觞而醉月”, 何以是“飞”而不是“举”“传”呢?通过词语替换比较,我们发现“传”一般为推杯换盏,举杯共饮,意态平常。“飞”字,既在摩状上,承“羽觞”外在形状而飞,又在情感上,更是因为痛饮高歌,酒酣兴豪,频频举杯,不可抑制的花月交辉下天伦同乐的畅快之情尽现于“飞”字。可见炼字就是炼就情感内蕴。
  二、两个标点:“?”与“。”
  1.两个“?”
  句1:“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句2:“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前后两问情感迥异。同为设问,“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二句,情感具有不同的特质。
  “为欢几何?”——悲情四溢。基于对人生虚无的哲学观照,并融合自己仕途不达的人生遭际,感慨人生如梦般虚无、幻灭,“浮”字还突出了生若漂萍的漂泊无定,前路迷茫的悲怆感。
  “何伸雅怀?”——豪情四射。在桃李芬芳的春夜,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桃园,饮酒以诗吟怀,众人谈笑风生,各赋新诗,酒酣尽兴,诗人情感陡转,因景、因人、因诗、因酒而感人生至乐。
  对人生短暂的悲慨,对人生抱以健朗乐观的态度,始终是一股拧结在一起的复杂矛盾情感,贯穿李白一生,尤其表现在他人格追求的矛盾、思想的矛盾上:自叹生命短暂又力求生命“及时行乐”,自弃“钟鼓馔玉”又对功名汲汲以求,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又热切渴盼经世致用,自负高才却苦于无所遇……李白一生都处于这种极端矛盾悖论之中。他走出这种情境困境的方法就是求仙访道、忘情于山水、解愁于诗酒之中,自慰自解,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2.两个“。”
  (1) 改“。”为“?”
  原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改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对此句标点加问号还是句号,历来有争议。若如原句后加“。”则为陈述句,意即“弟弟们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只有我作的诗作有愧于谢灵运”。作“。”是否合适呢?是否真是“只有我有愧于谢灵运”呢?我们先从李白的个性上看,遍览李白传世的诗篇,我们可以明晓:世有自负自诩的李白,未有自惭的李白。况李白不是习惯于自谦的人,他自赞 “十岁观百家”“作赋凌相如”“我辈岂是蓬蒿人”,还说 “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且常以扶摇直上的大鹏自比,这样的自我期许在他的诗作中比比皆是。在文中将自己与名震天下的谢家子弟作比,暗含的是李白一贯以来的自负和傲世。再从此文的文脉上看,李白作东宴请诸兄弟,要求大家赋诗助兴,言弟弟个个都年少才高,倒是自己才不如人自惭形秽,反而不合情理。“惭”,“惭愧”之意,不可更改。若是我们可以从句末标点上入手,将“。”改“?”,这样就变成反问句,可释义为:“弟弟们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难道我写起诗来就比谢惠连的堂哥谢灵运差了吗?”暗合诸弟与自己都是才高之人。这样更符合李白的性格,且全篇气脉更顺。
  (2)改“。”为“!”
  原句:“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改句:“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后加“。”为陈述句,叙述如石崇宴客于金谷园,赋诗不成者要罚酒三觞这样的喝酒赋诗“规矩”,情感表达是平静的。但情至文末,其时其境,觥筹交错,众声高谈,酒兴大酣,诗兴大发,情不可遏。因而改为“!”凸显李白之得意之洒脱,直呼“罚三斗酒!”更见其酒酣兴浓之时情绪高昂入云,豪放不羁,显出英逸之气。
  三、三个虚词:“夫”“而”“况”
  教学中,对文意情感的把握,我们往往会重在对情感内容的梳理、对实词表情達意的推敲,而少有对虚词的细细揣摩。殊不知,这篇短文中这三个虚词恰是紧扣李白之“用意下句处”。
  (1)夫:“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开篇感慨破空而来,天地若一偌大的旅舍,万物如寄于这旅舍之中的匆匆过客,万世百代不过是一瞬,此意令人惊怵。这是李白对宇宙浩瀚万物渺小、历史绵长光阴匆匆的深沉慨叹。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个“夫”意味的挖掘,可以通过朗读、换字去字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由“夫”发出议论,蕴含漂泊无定、光阴易逝的几多伤感,几多悲戚。
  (2)而:“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而”表示略转提起反思。李白俯仰天地古今,一思及如寄万物、过客般的人生实在短暂而脆弱,太像梦一样虚幻,不由地喟叹:“欢乐的日子有多少呢?”这是亘古以来人类的“天问”,是人类个体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朝如青丝暮成雪”“感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等哲学之思都表达古代文人士子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表达生命无可逃脱的悲凉感。相对于开篇的“夫”,情感更加低落,饱含“悲凄哀绝”之感。
  (3)况:“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况”是“何况”“而况”“况且”之意。表示进一步地说明夜宴的另一个理由。感情表达上由之前低沉转为昂扬激越。眼前美不胜收的“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正多情地“召我”“假我”,客观上突出春景之诱人,主观突出自己对春天美景的向往,自己压抑不住的喜爱,感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以上,作为教学化的“点”,认识李白惊世的自负和自信,狂傲不羁的人格,自由浪漫的气度和豪放洒脱的情怀,理解他在文中表现的以极度欢乐来消解无可逃脱的人生短暂虚无的生命观。还要带学生走向更广的“面”,理解盛唐士人的精神风骨和孕育出惊世骇俗天才诗人的盛唐文化。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浙江省温州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际课程方兴未艾,给中国母语教学许多有益的借鉴。其中的IB高中中文课程堪称翘楚。IB全称为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即国际文凭,它提供富有挑战性的课程,是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较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IB的高中项目称为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DP,这是大学预科项目。IB中文课程的课程设置、评估方式、教学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于国内语文课
期刊
2019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总体平稳,贴近时代生活,关注语言素养,文化意味浓厚,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语言文字运用、阅读审美鉴赏和问题思维探究等语文素养,可谓平稳中不乏创新,感性中不乏理性,彰显了江苏语文卷的文化味、生活气、时代感、灵活性等特点,既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在考试评价中的体现,也比较好地落实了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鉴往知来,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有助于确定新
期刊
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完成阅读,读懂读透的前提是反复阅读,整本书教学首先要利用课堂外的时间促进自读的深度,其次要在教师指导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细读的质量。笔者以IB翻译文学的教学为例,谈谈外国长篇小说教学课内外时间分配和阅读方法。  IB语言A课程大纲要求学生3年读10到13本书,平均一学期2本,在翻译文学学习单元,一学期的阅读量可达上百万字。  一、如何鼓励整本书的通读  整本书阅读遇到的首要问题是
期刊
在介绍之前,我想确定一个前提:阅读不只是语文学科的事!曾经听说过一种新动向:学生阅读涉猎的文本种类非常广泛,不仅文史哲不分家,而且科技、新媒体等各种领域兼容并包。这样周全的考虑自然有优点,但是不是过高地估计了语文的社会责任,会不会导致师生的阅读广博有余而深入不足,了解有余而思考不足?而且无论文理,在通识教育阶段,每一门学科都应有阅读专业著作的训练,而不是只有做题的训练。  我获得这样一种认识是因为
期刊
影视介绍  “你好,我的名字叫奇奇,我有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要告诉你。那就是——我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當一面的女巫啦!”  “宅急便”就是快递员的意思。没错,这个刚满13岁的少女为了秉承传统,成为一名独當一面的女巫,只擅长飞行魔法的她,独自骑着飞天扫帚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當起了快递员。  城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人们也对她敬而远之。随着她的不断努力,渐渐地,人们认识了她,接受了她,甚至开始称赞她。
期刊
前日参加一所学校的会课活动,11位老师共同执教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一文,虽不乏精彩有特点的课,但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现择其一二讨论如下:  第一,老师要把文章读通透。  《晚秋初冬》一文被选编在选修教材《文字绘出的图画》单元,文章确实就是描绘了几幅大自然的风景。哪几幅呢?清晨的落叶,白昼的闲庭,傍晚的暮雨,长夜的月色。一共四幅。四幅画面
期刊
孟浩然有诗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其实,对于赖床的人来说,四季都“不觉晓”。不过,对付赖床,我可有法宝。因为我知道一家特别的钟表店——“赖床克星”。  老爸是赖床一族,上个月他生日那天,我送他一个“会爬的闹钟”。  别看这闹钟普普通通,只要设定的时间一到,它就像蜘蛛侠一样,顺着“丝”一点一点往上“爬”。老爸第一天就吃了亏,闹钟都“爬”到天花板上了,他费了好大劲才拿下来。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
期刊
IBDP的母语课程特别重视诗歌的教学。《诗歌文本细读》中说:“文学的本质与情感语言的运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情感语言或语言的情感性,可以说明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特质。” 而诗歌是情感最精粹、语言最凝练的文学体裁,更何况高中学生正值青春大好年华,他们自身就是一首首被祝福的诗,在诗一样的年华读最好的诗,这才是激动人心的教育。  既然学习诗歌,那么必然不能缺少考核评价。以选择中文高水平的考生为例,在I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命题者因考虑到全省几十万考生思维的个性化,或鼓励写作立意或题材多样化,往往会将命题“化实为虚”,“化小为大”。例如,命题者不会出“我家门前的一棵槐树”这样的题目,他会以“树”为题;不会出“记农村的一次劳作”这种题,会出“感受乡村”;不会出“呼吁保护濒危动物”这类题,会出“心灵的呼唤”;不会出“清洁工”,而会以“他”来命题……  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注意把握出题者的意图,厘
期刊
【江苏高考真题】  七、作文(70分)  20.根據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与往年相比,“质朴平易,守正出新”应是江苏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突出特征。题目继续坚守多年来的材料作文形式,沿用了去年的“事件式(社会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