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村教师发展学校的精神家园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y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学校是我国大教育事业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余庆县龙家小学就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间乡村学校。近年,学校与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需求研究》课题组联合,进行《建设乡村教师发展学校的精神家园》的课题研究,这是学校实践研究的主旋律。
   在长期管理实践中,学校确立了建设乡村教师发展学校精神家园的核心: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带着理想从这里出发;诚心诚意,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写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每一天;依法执教,科学授教;用德育人,人文授教。围绕这一核心,学校要求教师树立八种整体教育的精神。
  
   一、以校为家
  
   校长负责制容易让教师产生偏见。他们认为:他们都是校长聘请的员工,干好校长交给的那份工作就可以了,其余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就给乡村学校管理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树立教师爱校如家的意识。作为校长,应充分利用乡村学校的优势,培养教师爱校如家的意识。一要注意策划引领。如共同种学农基地、共同办好食堂、共同绿化校园等,因为这些小事对乡村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关键在于校长如何把爱校如家看成一种治校思想,把它渗透到活动中去。二要建章立制。根据新时期学校发展需要,建章立制,把教师热爱学校思想具体落实到先进评选、骨干培养、职称评聘等有关发展教师的制度中,让教师从中教育,坚持不懈。这样,爱校如家这种集体主义思想就会成为乡村学校的一种风尚。
  
   二、吃苦耐劳
  
   从事乡村教育的教师,注定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刚毕业的师范生走进校园,他们知识丰富,但缺乏这种精神,这对乡村学校发展有一定影响。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座谈或开展活动的方式,让这些青年教师读懂乡村教育实际。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师德建设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目前的乡村学校还是国家教育的薄弱环节,缺少这种精神,就难以实现乡村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调节寂寞
  
   相对于山外世界,乡村学校显得寂静,学校里的教师多少都会有寂寞的感觉。管理者要提供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平台,让老师充实自己,排除寂寞。一是鼓励乡村教师发展交际能力,懂得交际,善于交际。引导教师在教师、村寨群众中走走,交流思想,充实每一天。二是学校以人为本,开展创造性活动,让教师广泛参与。学校紧凑安排每一天的工作时间,让教师感受乡村教师集体生活的快乐与充实。一所乡村学校教师一旦有群体调节寂寞的氛围,就会使乡村学校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学校发展就可以上层次、上水平。
  
   四、与生为友
  
   乡村学生90%是农民子弟,他们穿戴朴素,言语质朴,有些甚至举止粗野,让一些讲究的教师难以靠近。学校应倡导每个教师做到与生为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关心热爱学生的基础上,推行民主、平等、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先做学生的学生,再做学生的朋友,后做学生的老师”的理想教育。师生关系亲密无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我们学校,有的学生每天上学和放学要走近30里山路,冬天要走“两头黑”。学校组织35周岁以下的教师和学生走一个星期,坚持吃住在学生家里。教师们感受颇深,体会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
  
   五、合作共事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凯和珍妮特·卡普兰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里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该实验室的员工教师是智商很高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中有的人出类拔萃,成绩卓越,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注重并善于交际,拥有自己庞大的交际网,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种渠道获得自己重要的信息或数据。这说明了良好的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乡村教师这方面的能力往往欠缺。学校把合作共事作为教师基本功来抓,让教师懂得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大量获取教育信息,提高现代乡村教师的工作效益。在实际工作中,让教师与学生合作共事,教师与家长合作共事。通过实践,教师明白:作为教师个体,工作和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应该意识到因为集体的和谐、发展自己才有所发展;因为齐心协力,合作共事而促进乡村学校发展,感受集体发展的幸福。
  
   六、和睦相处
  
   校长应把一所乡村学校视为一个大家庭来管理。营造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群众之间和睦相处的氛围是乡村学校应追求的一种理想教育境界。学校把和睦相处这种精神浸润在各项管理之中,施行人性化管理。这样,让老中青教师之间、上下级之间,建立亲密的同事之情、战友之情,谱写乡村教师纯洁的内心世界,抒写乡村教育新篇章。
  
   七、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乡村学校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教师们因循守旧思想较为严重。学校应鼓励教师因地取材,自制教学用具;结合新课改,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乡土人文,推进学校制度创新。管理者首先要勇于创新;没有管理者的创新,就没有教师工作的创新;没有教师工作方法的创新,就不会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所乡村学校,无论制度还是教学方法,需要创新的很多,同时创新的潜力也很大。学校应该是当地乡村文化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引领村民从愚昧走向文明。所以,一所乡村学校应创新工作方法,让前沿文化进入乡村校园,影响学生,影响学生家庭,影响整个村村寨寨。从这个意义上讲,树立乡村教师群体创新精神已是我们广大乡村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事情。
  
   八、安居乐业
  
   乡村学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难以吸引教师。培养教师安居乐业精神直接关系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俗话说:“雀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在我们周围有相当部分乡村优秀教师,是在借这块土壤发展,一旦成功,便远走高飞。当然,作为乡村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稳定性,应该有一种平常的心态。一方面有些乡村教师成绩优秀,远走高飞,说明既是教师本人的成功,也是学校的成功、校长的成功,要鼓励他们到更广阔的舞台发挥他们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对长期耕耘在乡村学校的教师,更要赏识他们甘守清贫、能耐寂寞、安分稳定的精神,让这种精神蕴含着一股力量,支撑乡村教育事业。
   因为有了上述八种精神,才会支撑着大山里的学校走出山里,展示乡村学校的风采,成为全国农村名校:全省唯一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乡村学校;全省唯一承担和主持国家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科研规划课题任务的乡村学校;全省唯一持有国家一级出版社5部科研专著的乡村学校;省委、省人民政府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唯一获奖的乡村学校;全省唯一能在全国10多个省市建有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广基地的乡村学校;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省管专家”称号唯一的乡村学校;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唯一的乡村学校。2005年,中央电视台“当代教育”栏目还千里迢迢来我校,为我们拍摄了播放两个小时的专题片《山与海的对话》,更是令人瞩目。
   塑造起乡村教师发展学校的精神家园,让教师们感受乡村学校发展的幸福,校长就会体会幸福。
  
   (《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需求研究》是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作者司可大是课题组组长。)
其他文献
美感是人类运用感官对外在世界理解的一种带有愉快感受的精神体验。幼教课程主张以统整概念来进行,认为分科教学不适合幼儿的学习,而是应该以幼儿的兴趣、需求出发,让幼儿从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个人的能力及学习态度,而非只是分科的专业知识学习。因此,统整课程强调把具有相关性的学习内容连接在一起,使知识更能灵活运用,促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种学习,都包含各种的专业知识,无论在何种
作业批改是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老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新课程下如何通过作业批改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励为主,不二法门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所以,我认为批改作业的总原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最有直接效果和创造成果的思维形式。工艺制作活动主要包括纸型、泥塑、编织、印染、雕刻、刺绣、电子等项目作品的制作。如何以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为抓手,扎实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作了如下方面的尝试:    一、在调查访问、搜集材料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校本教材《编艺》的编写与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主动参与互动,而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教学互动的关键,也是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其中的无形动力。那么,如何去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呢?  情境创设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生活情境创设和问题情境创设两种。    一、生活情境创设    即在课堂中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情景,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形成课堂亲和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  贴出乌龟、兔子、小狗、小猫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请几个学生回答。  要想知道我们班喜欢每种小动物的人数各有多少。我们该怎么办呢?《统计》出示课题。   二、现场统计  用画“正”字的方法先分组统计,然后全班汇总得到如下统计表      三、绘制统计图  1 教师贴出如下统计图    师(指图):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每格表示1个单位,每个竖行只有
一、歌曲引入  师:播放《敢问路在何方》,这是哪部故事影片的主题歌?听了这首歌曲,你想到什么?  生:在《西游记》这部故事影片里,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好不容易取到真经,个个成佛。  师:从歌词“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可知唐僧师徒为了去西天取经,历经了重重艰难险阻。虽然这是故事影片里的情节,但却来源于生活。想一想,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生:遇到数学难题。  生
走秀  查欢颜(6岁剪贴画)  专家点评:牛皮纸的底板、黑色的花纹舞台和那黑色的人影给画面营造了—份古朴和宁静。人物的一大片红色和两点橙色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与古朴,配合着腿上、头上的绿和蓝让人物张扬了起来,给人以眼前—亮的的感觉。裙边上那一排细密的白色修正液绘制的点点更让裙子多了一份活泼。正如小作者所说:“我要表现一个活泼的时尚美女在T台上闪亮登场。”这一点小作者是真的做到了。  黑夜里的古怪城堡 
活动前言  当今社会,广告可谓无所不在。许多优秀的广告词确实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语言魅力。为了进一步感受广告文化,更好地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并结合我们为南日的特产“榨菜”设计广告词的契机,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环节一:走近广告词  1.学生展示在课外时间搜集到好的广告词。  2.了解广告的不同分类。  你还看到过这样的广告吗?教师出示一则央视公益广告。  刚才同学们说
要改变学生习作中词汇贫乏、内容浅薄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师,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发挥语言的范例——教材的作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适当补充新鲜血液——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一、利用课文,规范语言,及时积累    我们农村的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由于受到生活习惯、学习环境的影响,方言在课堂内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他们自主课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从课堂教学入手,实施“数学知识生活化”。  把课本中的数学生活化,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