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的玫瑰城(节选)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273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终于看到了那座更雄伟的宫殿,好像是从山岩上长出来的,门前有一片辽阔的空地,万分萧索。我坐下,身体中充盈着来自远古的安宁,无一丝瑕疵扰动。
  四周的山景带着洪荒的韵调,有一种不真实的杏黄色彩和空洞氛围,在渐渐西沉的落日映照下,每一刻都在变幻着风景。极目远眺,峰峦起伏,万物寥寂,更觉出自身的渺小单薄。西边天际线临近约旦和巴勒斯坦的疆界,东南面是何珥山,山顶上的白色标示,是亚伦的墓。远处还有摩西泉。据说许多跋涉者,专程到这里朝圣。没想到旧约圣经里的宗教故事,竟然在这里栩栩如生,一一对应。
  沉思让我们感知生命是万分真实的一个存在,感觉它在一分分地流逝和久远地传承。听到祖先模糊不清的呼唤,觉得自己也是链条上的精致小环。闭上眼睛,中东的夕阳照在面庞上,好像温暖的披肩簇拥脖颈。眼前一片金彤彤的光亮,并有着随波逐流的晃动感。我知道这是上眼睑中微细血管中的红血球,在摩肩接踵地移动着,我好像还看到了一个个扁圆的血球,由于兴奋而轻轻颤抖,又由于微风的吹拂,而渐渐地安静下来,拉着手缓行。
  听同伴说,她的牵马人告诉她,要她向我学习,说我很有技巧地把身体后仰,重心后移,这样对马匹下山是个有利因素,而且不发出任何声音。殊不知,因为这种姿势,我的骶骨处很快就磨破了,这让我在随后的漂浮中,吃了剧烈的苦头。
  路这一次是冷清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走光了,在山头时金光灿烂的太阳,由于我们下山是背道而驰,也深藏不露了。山谷一下变得冷清黯淡,幽深到有点恐怖。
  看到一个怀抱孩子的贝都因妇女,在兜售石头和一种类似仙人掌的植物。她的货物并不便宜,一块比橡皮大不了多少的小石头,要一个欧元,合人民币10块钱。刚开始不想买,钱还在其次,主要是石头重。不便携带。不过,最后我们还是买了块石头,可能因为同是母亲,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在荒郊野外陪着妈妈谋生,必动恻隐之心。买完了石头,刚要走,那个女人突然高声叫住我们。情急之下,她说的是贝都因语,我们一时不知是什么意思,愣在那里。
  看着她急切的眼神,我说,她看我们两个人,只买了一块石头。她要再送我们一块石头。
  同伴半信半疑,说,你怎么懂了她的话?
  我说,我猜的。不然,她不会这样着急。
  旁边来了一位会说英语的贝都因人,把她的话翻译给我们,果然正是这个意思。
  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们连声谢谢,又在她的摊子上挑了一块最小的石头。带走了。
  此刻,那块石头就放在我的电脑旁。它们并没有蛇道(佩特拉的门户,一条长1公里、高达近百米的岩石裂缝)的光彩和美丽,是刚刚从岩体上被人敲下来,带着生涩和拘谨的多姿多彩,远不够圆融。每逢我的眼神和它相遇的时刻,就有一种细小微尘样的感动,撩拨着眼睑。
  其实,修道院漫山遍野的石头,都和贝都因女人出售的石头一模一样。可见她是随手从岩石上砸下来的。不过,我再也没捡拾其他的石头。这一块已经足够好,不仅来自那个神奇的山谷和古老的城寰。而且来自一个贫苦的母亲和可爱的孩子,来自她们的心意和劳作。
  凡是来过佩特拉的人,都会对贝都因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前,我以为贝都因是一个特别的种族,如同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等等。到了中东才知道,贝都因,其实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贝都因这个称谓最早来自约旦南部,在阿拉伯语里是“搭帐篷的人”的意思。阿拉伯民族中的一部分人,至今保留着阿拉伯民族最纯正的语言和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沙漠里赶着羊群奔走,找到有水和草的地方,就待下来搭帐篷,休养生息。过一段时间,又继续出发,寻找水草肥美的地方,逐水草而居,开始新的生活。
  贝都因人这个名称,慢慢像一滴靛青色的染料,遇到蓬松的棉纱,一圈圈从约旦扩散开来,蔓延到利比亚、埃及、阿拉伯半岛的整个撒哈拉区域。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贝都因人的人数开始缩减。有的人定居了,用汽车取代骆驼。为了让子女就学,有些贝都因人愿意放弃过去的生活,转而选择在学校附近落脚、安居乐业。现在,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贝都因人,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
  等我们来到山下,祖祖(马)的主人和我们告别。我们说,愿意继续出费用,请他把我们送到大门口。祖祖的主人说,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以为是钱出得还不够多,表示可以商量。祖祖的主人说,不是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把峡谷分成了几段,每段只能挣自己的钱,不能到别人的地盘上抢生意。所以,很遗憾,你们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其他文献
古时儒生们研习“四书五经”,往往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的“三纲八目”特别提到,做学问是应该循序渐进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步一步来。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即是告诉我们,其实“诚”最开始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当外界纷纷扰扰之时,你能否保持自己的一颗本心,能否意识到君子慎独。只有对自己足够坦诚,才能让内心端正,不偏不倚。
期刊
刚入大学的时候,北岛先生在学校里有开诗歌课,近水楼台,我慕名去听了几节。北岛先生声音饱含情感,朗诵抑扬顿挫,饱满有力,即便只听得一次,也不免要感慨:啊,这就是诗人了。课上的内容,大约是讲诗歌的翻译和中、英诗歌的比对,具体什么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里尔克,第一次看到《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开头便看到这句。我被这磅礴的语言所震撼,这是里尔克的手笔,冯至的
期刊
“陌”,篆书作“陌”。当然认定为形声字:左耳旁“ ”,《说文解字》解释为“山无石者,象形”,即指土山土坡,带左耳旁“ ”(注意与右耳旁“ ”区别)的字原本都与山与土有关;而右边的“百”表声,到今天自然有了变异。我们的先民们用这个字来指称东西向的田间小道。那么,南北向的呢?又有一个专门的字来指称,这就是“阡”,“阡”“陌”合称就指田间道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是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镣捎信给回娘家
期刊
小的时候不喜欢看字书,喜欢看图,家里有一套四大名著的少儿版,就是一页几张图,配上些许文字,将故事讲个大概。这类连环画,且称为“小人书”罢,好看且易看,我便囫囵全读了,张口也能说个“三英战吕布”、“三打祝家庄”的故事给学校的同学们听。谢冰心听她舅父给她讲《三国演义》故事,便自己拿起书来读,我也差不多,知晓了故事的大概,也惦记着那名著的原文,不觉,也就把四本书一知半解地读下来了。  那时候读书,也就是
期刊
对我而言,《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毫无疑问是部惊喜之作,尽管它的核心故事其实相当简单,一个剽悍倔强的德州老牛仔为了遵守对好友生前的承诺,绑走开枪误杀好友的犯人,带着两匹马,驮着好友的尸体,翻山越岭寻找好友故土希梅内斯以安葬之。  电影以马奎斯的尸体被发现为时间点。分别引出两条线,一条线是作为广大德州牛仔代表的老牛仔皮特,负责从这一点进行事件的正叙,同时又从这条线里拉出一条暗线,通过皮特的回忆,进行补
期刊
天才的数学家纳什有过近三十年的精神失常,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中时总有路人对他指点议论,然而不论世人如何非议他“发疯的三十年”,他始终坚守着对数学的痴迷,提出著名的“纳什平衡”理论。并在晚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在“文革”时期遭受批斗。红卫兵抓住他当街游行示众、跪着接受批斗,后来又下放去当大楼门卫。然而不论“文革”时人们对他的口诛笔伐有多激烈,他始终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在受批斗的
期刊
(十一)  我和K第一次的见面有一个平淡无奇的结束。  我说:我得去上学了。  K抬眼望着我,但没有给我任何表情。半晌,他开口道:“你请假比旷课要好。你应该不介意说一个身体突然不太舒服的谎吧?”  我愣了愣,然后点点头。  “今天是星期几?”K突然发问。  “啊?呃……星期三吧。”我有些怀疑自己的答案。  那你星期五放了学到这里来吧。  说完这句话。K就走了。我抑制自己不去看他的背影。默念他最后的
期刊
唐代诗歌以形象生动、情韵丰盈取胜,不少诗人交朋结友,对人对己,严格要求,真诚相待,肝胆相照;他们的诗歌抒写人生命运,洞察人间世态,袒露内心真诚,歌赞美好情意,传递正能量,鼓舞慈悲心。细细吟咏,大有裨益。  先看大诗人李白。李白一生豪放乐观,喜交朋友,他的朋友除了权豪政要、王公大人、文坛名流、江湖名士等大人物之外,也有不少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果把那些声名显赫、地位尊贵者称为大朋友的话,那
期刊
这首诗不是题献给你。  你可能会在字词间轻掠而过,  但没有任何人会发现,没有。  在诗句转向之前,你已经面目全非,  了无踪迹。  即使你坐在那儿,外力不能移,  也会开始渐渐消隐。这无所谓。  即使没有你,这首诗也可以继续前行。  基于错误的前提,  这看起来很像某种缺憾带来的美丽。  这并不令人悲伤,真的,它只是空洞而已。  可能它曾经令人悲伤,但没有人知其所以。  它不希望给你的记忆留下一
期刊
譬如林海音《城南旧事》里爸爸的花儿,朱天文《黄金盟誓之书》里的“婴孩日记”,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里仁爱的大家庭;台湾这屿海上江南,润养出了诸多婉秀的笔锋,来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以小家见大国的故事。李黎《昨日之河》中的故里童年,山河岁月,洽从一九四九年大陆易帜讲起。父母随国民党政府东渡台湾时,她一岁。  这本书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细腻生动地记录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一个普通人家从南京辗转杭州、上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