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情绪,不宣泄就爆炸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贝贝4岁7个月了,生气了就说自己“要是死了才好呢”。贝贝妈认为女儿并不了解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死了就不动了,然后埋起来,最后变成了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了,自己就变成了花草树木。这是贝贝妈曾经对她讲过的话,因为她担心女儿害怕有关死亡的事,所以没告诉她什么是真正的死。贝贝的言行让妈妈很是担心。
  分析:
  很显然,孩子只是在表达不满而已。那孩子为什么单单喜欢用“死”来表达不满呢?可能是孩子在一次无意中用死来表达不满的时候,引起了家长的恐慌,从此,她就爱上了这种表达不满的方式。如果这种表达方式每次都能引起家长的恐慌,孩子该多么得意啊!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绝不能被孩子一句“死了才好”的话所吓倒,而是要淡化处理,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需要改进。
  各年龄段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以为会动的就是生,不动的就是死。3-7岁的孩子开始知道死亡的人或动物不能吃、不能说话,但以为死亡是可逆的,死去的人会活过来,不是永久的消失;不相信死亡会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若看到亲人去世,会有分离焦虑,担心没有人照顾自己。而到了8-10岁之后,孩子才会对死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知道人死不能复生。
  虽然,不到5岁的孩子,还不大可能对死亡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父母在解释死亡的时候,不要担心孩子会感到害怕,更不能用童话的方式来解释死亡,而应当说死了之后,自己就没有了,在这个世界完全消失了,亲人就再也见不到你了。这样,有利于孩子对“死”逐步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也可以让孩子对生死有必要的敬畏之情。
  不让孩子用“死”来宣泄情绪很重要,但还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宣泄情绪。这个案例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我们知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因其对自身、对他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是需要予以宣泄的。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总会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来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孩子们因为经验的缺乏,往往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宣泄方式。即使有合理的宣泄方式,由于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往往也会当场发泄出来。
  我们来看一看下面两个案例:
  1、强强感冒未好,要吃冰淇淋,妈妈不同意。强强就生气地挥着小拳头打妈妈,边打还边嚷嚷:“打死你,打死你。”
  2、薇薇是个内向的小姑娘,不爱说话,一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就狠狠地咬自己的手。小手上留下一个个小牙印,让妈妈心疼极了。
  强强用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小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两种宣泄方式都是不良宣泄,除了攻击他人和伤害自己外,哭闹、撒泼也是不良宣泄的表现。
  一些性格暴躁的父母看到孩子使用不当的宣泄方式时,就忍不住暴跳如雷,并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予以制止。这种方式有时会有明显的效果,可是,孩子原来的负性情绪并没有得到宣泄——不仅没有得到宣泄,还增加了被粗暴压制的痛苦,负性情绪变得更多了!如果父母长期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内心的负性情绪会越积越多。不断积累的负性情绪就如同不断充气的气球,终有一天要爆炸。爆炸的情绪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身边的人。诸多家庭悲剧,往往都和负性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有关。
  而那些心理脆弱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往往会采取妥协的方式。比如有的家长见到孩子哭闹就马上无条件“投降”,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这两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前一种做法极容易造成孩子在心理上的退缩;而后一种做法则极有可能培养出无法无天的小霸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孩子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制止它,而是要引导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建议:
  第一步,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方法。
  如果孩子出现的只是较轻微的负性情绪,不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冲击,家长完全可以忽略孩子的情绪;如果是比较强烈的负性情绪,孩子难以承受的话,家长就需要及时抚慰孩子的情绪:温柔地制止他的不良宣泄行为,然后轻轻地拥抱着他,抚摸他的身体,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疏导他的情绪,并告诉他你知道他的感受,你爱他等。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抚,获得了安全感,会慢慢平静下来。切记不可用大声训斥来刺激孩子,激化他的情绪。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还要先把孩子抱离到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地方安抚。
  第二步,对症下药。
  孩子的负性情绪可能是因为此时此地的目的没达到,或者是在此时此地,孩子感到压力无法缓解,还可能是彼时彼地的消极情绪转移而来。
  如果孩子是此时此地的目的没达到而发脾气,家长就可以温柔地指出其要求的不合理性,然后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糟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停止不良的宣泄行为。
  如果孩子是因为压力而出现负性情绪,家长在理解孩子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合理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唱歌、玩游戏等。
  如果孩子的负性情绪是从别处转移而来,家长不仅要善于疏导孩子的负性情绪,还要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因为对同学不满而发怒,家长不仅要融化孩子的愤怒,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孩子能妥善处理同学矛盾。
  第三步,合理宣泄。
  家长做了以上的努力,孩子的负性情绪还是无法消退,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应该给孩子找一个安全的宣泄方式,让他尽情宣泄:可以待在孩子的身边,让他哭个够;可以让孩子把“我很难受”这句话喊出来;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枕头,让他捶打等。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孩子要学会坚强,就不能哭!特别是小小男子汉一定要有泪不轻弹。实际上,哭并不代表心灵的脆弱,而是维护心灵健康的润滑剂。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1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法国著名作家、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奇奥在南京大学教了6周的课,这门课是选修课《艺术与文化的多元阐释》,听课的学生来自物理、建筑、经济、化学等各个专业,共有112名学生。大师谈起这些学生掩饰不住地器重和偏爱,他说:“有些学生虽然不是学习文化艺术相关专业的,但他们的论文非常深刻,视野也很开阔,优秀得可以在杂志上发表,我很想给他们满分,可惜许钧教授(南大教授)
期刊
怎样提高孩子的接受能力?  江苏宜兴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孩子上大班,老师反映说,儿子不管对课堂内容,还是在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都比别的小朋友要差。我很着急,还有一个学期就要升小学了,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接受能力呢?  答:首先,家长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能急于求成。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作为家长,看待孩子的目光要长远,不管孩子的现有能力如何,都要怀着期待和祝福的心态,去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教养
期刊
一  我又一次孜孜不倦地往儿子碗里夹着菜:排骨,得多吃,正长个呢;蔬菜,在学校吃得少,绝对不能不吃;鱼,有益于智力,多来点儿……真希望儿子能有一张“旋风嘴”,吃菜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可是,他呢,不急不慢,细嚼慢咽,还时不时地浏览浏览手机,听个小曲,发个微信。当我又一次往他碗里夹菜时,儿子瞄了我一眼,似笑非笑地说:“老妈,给你听句歌词吧。”吃饭时听歌是他的习惯,有时候还会和我一起点评鉴赏。
期刊
5岁儿子爱逞强,如何引导?  江苏淮安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5岁了,特别爱逞强,有些事情他根本做不了,就是不让我们帮忙,非得自己做,结果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没有做好。我该如何引导呢?  答:5岁的孩子自主性增强,想独立探索世界,正处于第一反抗期,如果大人粗暴地干涉,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反抗。从很大程度上说,孩子是正常的,家长干涉过多,反而会妨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期刊
繁忙劳碌的一周又开始了,我把早餐端上桌,娇娇还在慢条斯理地刷牙,动作磨蹭得像蜗牛。唉,这孩子哪点遗传我了?看在眼里急上心头,我忍不住催她:“宝贝,快点洗脸吃早饭,你要赶不上校车啦。”娇娇拖着长音应和,依旧悠闲自若,仔细擦好面霜才开始啃面包。  “宝贝,快点把牛奶喝光,别忘记穿外套。”  “宝贝,快点换鞋,我们只有10分钟时间。”  ……  周一到周五,每天日子都是如此仓促,我觉得比打仗还慌乱。娇娇
期刊
前几天读刘涵同学的日记,认识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母亲。刘涵在日记中写道:“暑假最后几天,我作业还没写完,却仍迷恋于电视,我妈急了,一生气,把我的书全填进了炕洞,让我抱柴禾烧炕。我当时吓坏了,恳求妈妈原谅,自己把书掏了出来。后来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有一种愧疚感,觉得对不起妈妈……”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给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贴上“爱唠叨”的标签。究其原因,责任并不在孩子身上。一些家长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期刊
1  “妈妈,你帮我把书房的门关上,好吗?”  近来,每到晚上盥洗时间,儿子都会要求我做这件事。  “为什么要关门?以前一直开着的啊?”  “哦,这样比较安全,里面有我的许多宝贝。”儿子表现出一副很紧张他那些宝贝的样子。  “那等会儿你自己来关就好了嘛!为什么每次都叫我关呢?”  “因为,我正忙着洗脸啊!”望着儿子在卫生间忙碌的身影,我暂时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但是,这里一定隐藏着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
期刊
女儿出生之前,我就给她取好了名字“一诺”,意为“一诺千金”,希望我和她都能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现在女儿5岁多了,她还不懂“一诺千金”的份量,但是已经知道要“说话算话”。可是仔细回想一下养育她的这5年,为了溜出去玩,为了逃避她缠着我讲这讲那,为了少花点钱,我骗她的次数还真不少。我常常也会为这些小事自责,可是免不了再犯。  我有一个家庭计划,就是每年带女儿去两个不同的城市看看。2012年因为时间宽
期刊
孩子在学校被打了,怎么办?责骂老师,未必敢;讨好老师,又不甘。何解何解?2013年9月18日凌晨,一位母亲深夜在天涯社区发帖,引发众多网友围观。网友支招无数,能解决难题吗?  宝妈深夜吐槽,网友各有各招  凌晨1点,大多数人已安然入睡,可是网友“彪悍人生何需解释”却辗转难眠。她在帖子中这样写道:昨天是儿子进入幼儿园第12天,他3岁半了,性格温顺。昨晚我在给他洗澡时,漫不经心地问他:“今天在学校哭了
期刊
有经验的幼儿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一般最爱的游戏区域都是娃娃家、医院或饭店,图书角是很少有人喜欢的,只有投放新书时,才偶尔有小朋友光顾。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故事创编有新意  我们的图书角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墙壁上依次贴着塑封袋,里面放有反映故事内容的彩色图片,依据排列不同,可以置换不同的故事内容。许多孩子来到图书角只是翻看新书,从来没有发现其中的秘密。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