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贝贝4岁7个月了,生气了就说自己“要是死了才好呢”。贝贝妈认为女儿并不了解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死了就不动了,然后埋起来,最后变成了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了,自己就变成了花草树木。这是贝贝妈曾经对她讲过的话,因为她担心女儿害怕有关死亡的事,所以没告诉她什么是真正的死。贝贝的言行让妈妈很是担心。
分析:
很显然,孩子只是在表达不满而已。那孩子为什么单单喜欢用“死”来表达不满呢?可能是孩子在一次无意中用死来表达不满的时候,引起了家长的恐慌,从此,她就爱上了这种表达不满的方式。如果这种表达方式每次都能引起家长的恐慌,孩子该多么得意啊!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绝不能被孩子一句“死了才好”的话所吓倒,而是要淡化处理,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需要改进。
各年龄段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以为会动的就是生,不动的就是死。3-7岁的孩子开始知道死亡的人或动物不能吃、不能说话,但以为死亡是可逆的,死去的人会活过来,不是永久的消失;不相信死亡会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若看到亲人去世,会有分离焦虑,担心没有人照顾自己。而到了8-10岁之后,孩子才会对死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知道人死不能复生。
虽然,不到5岁的孩子,还不大可能对死亡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父母在解释死亡的时候,不要担心孩子会感到害怕,更不能用童话的方式来解释死亡,而应当说死了之后,自己就没有了,在这个世界完全消失了,亲人就再也见不到你了。这样,有利于孩子对“死”逐步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也可以让孩子对生死有必要的敬畏之情。
不让孩子用“死”来宣泄情绪很重要,但还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宣泄情绪。这个案例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我们知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因其对自身、对他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是需要予以宣泄的。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总会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来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孩子们因为经验的缺乏,往往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宣泄方式。即使有合理的宣泄方式,由于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往往也会当场发泄出来。
我们来看一看下面两个案例:
1、强强感冒未好,要吃冰淇淋,妈妈不同意。强强就生气地挥着小拳头打妈妈,边打还边嚷嚷:“打死你,打死你。”
2、薇薇是个内向的小姑娘,不爱说话,一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就狠狠地咬自己的手。小手上留下一个个小牙印,让妈妈心疼极了。
强强用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小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两种宣泄方式都是不良宣泄,除了攻击他人和伤害自己外,哭闹、撒泼也是不良宣泄的表现。
一些性格暴躁的父母看到孩子使用不当的宣泄方式时,就忍不住暴跳如雷,并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予以制止。这种方式有时会有明显的效果,可是,孩子原来的负性情绪并没有得到宣泄——不仅没有得到宣泄,还增加了被粗暴压制的痛苦,负性情绪变得更多了!如果父母长期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内心的负性情绪会越积越多。不断积累的负性情绪就如同不断充气的气球,终有一天要爆炸。爆炸的情绪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身边的人。诸多家庭悲剧,往往都和负性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有关。
而那些心理脆弱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往往会采取妥协的方式。比如有的家长见到孩子哭闹就马上无条件“投降”,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这两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前一种做法极容易造成孩子在心理上的退缩;而后一种做法则极有可能培养出无法无天的小霸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孩子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制止它,而是要引导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建议:
第一步,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方法。
如果孩子出现的只是较轻微的负性情绪,不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冲击,家长完全可以忽略孩子的情绪;如果是比较强烈的负性情绪,孩子难以承受的话,家长就需要及时抚慰孩子的情绪:温柔地制止他的不良宣泄行为,然后轻轻地拥抱着他,抚摸他的身体,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疏导他的情绪,并告诉他你知道他的感受,你爱他等。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抚,获得了安全感,会慢慢平静下来。切记不可用大声训斥来刺激孩子,激化他的情绪。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还要先把孩子抱离到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地方安抚。
第二步,对症下药。
孩子的负性情绪可能是因为此时此地的目的没达到,或者是在此时此地,孩子感到压力无法缓解,还可能是彼时彼地的消极情绪转移而来。
如果孩子是此时此地的目的没达到而发脾气,家长就可以温柔地指出其要求的不合理性,然后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糟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停止不良的宣泄行为。
如果孩子是因为压力而出现负性情绪,家长在理解孩子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合理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唱歌、玩游戏等。
如果孩子的负性情绪是从别处转移而来,家长不仅要善于疏导孩子的负性情绪,还要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因为对同学不满而发怒,家长不仅要融化孩子的愤怒,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孩子能妥善处理同学矛盾。
第三步,合理宣泄。
家长做了以上的努力,孩子的负性情绪还是无法消退,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应该给孩子找一个安全的宣泄方式,让他尽情宣泄:可以待在孩子的身边,让他哭个够;可以让孩子把“我很难受”这句话喊出来;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枕头,让他捶打等。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孩子要学会坚强,就不能哭!特别是小小男子汉一定要有泪不轻弹。实际上,哭并不代表心灵的脆弱,而是维护心灵健康的润滑剂。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贝贝4岁7个月了,生气了就说自己“要是死了才好呢”。贝贝妈认为女儿并不了解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死了就不动了,然后埋起来,最后变成了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了,自己就变成了花草树木。这是贝贝妈曾经对她讲过的话,因为她担心女儿害怕有关死亡的事,所以没告诉她什么是真正的死。贝贝的言行让妈妈很是担心。
分析:
很显然,孩子只是在表达不满而已。那孩子为什么单单喜欢用“死”来表达不满呢?可能是孩子在一次无意中用死来表达不满的时候,引起了家长的恐慌,从此,她就爱上了这种表达不满的方式。如果这种表达方式每次都能引起家长的恐慌,孩子该多么得意啊!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绝不能被孩子一句“死了才好”的话所吓倒,而是要淡化处理,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需要改进。
各年龄段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以为会动的就是生,不动的就是死。3-7岁的孩子开始知道死亡的人或动物不能吃、不能说话,但以为死亡是可逆的,死去的人会活过来,不是永久的消失;不相信死亡会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若看到亲人去世,会有分离焦虑,担心没有人照顾自己。而到了8-10岁之后,孩子才会对死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知道人死不能复生。
虽然,不到5岁的孩子,还不大可能对死亡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父母在解释死亡的时候,不要担心孩子会感到害怕,更不能用童话的方式来解释死亡,而应当说死了之后,自己就没有了,在这个世界完全消失了,亲人就再也见不到你了。这样,有利于孩子对“死”逐步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也可以让孩子对生死有必要的敬畏之情。
不让孩子用“死”来宣泄情绪很重要,但还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宣泄情绪。这个案例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我们知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因其对自身、对他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是需要予以宣泄的。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总会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来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孩子们因为经验的缺乏,往往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宣泄方式。即使有合理的宣泄方式,由于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往往也会当场发泄出来。
我们来看一看下面两个案例:
1、强强感冒未好,要吃冰淇淋,妈妈不同意。强强就生气地挥着小拳头打妈妈,边打还边嚷嚷:“打死你,打死你。”
2、薇薇是个内向的小姑娘,不爱说话,一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就狠狠地咬自己的手。小手上留下一个个小牙印,让妈妈心疼极了。
强强用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小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两种宣泄方式都是不良宣泄,除了攻击他人和伤害自己外,哭闹、撒泼也是不良宣泄的表现。
一些性格暴躁的父母看到孩子使用不当的宣泄方式时,就忍不住暴跳如雷,并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予以制止。这种方式有时会有明显的效果,可是,孩子原来的负性情绪并没有得到宣泄——不仅没有得到宣泄,还增加了被粗暴压制的痛苦,负性情绪变得更多了!如果父母长期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内心的负性情绪会越积越多。不断积累的负性情绪就如同不断充气的气球,终有一天要爆炸。爆炸的情绪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身边的人。诸多家庭悲剧,往往都和负性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有关。
而那些心理脆弱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往往会采取妥协的方式。比如有的家长见到孩子哭闹就马上无条件“投降”,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这两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前一种做法极容易造成孩子在心理上的退缩;而后一种做法则极有可能培养出无法无天的小霸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孩子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制止它,而是要引导孩子合理地宣泄情绪。
建议:
第一步,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方法。
如果孩子出现的只是较轻微的负性情绪,不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冲击,家长完全可以忽略孩子的情绪;如果是比较强烈的负性情绪,孩子难以承受的话,家长就需要及时抚慰孩子的情绪:温柔地制止他的不良宣泄行为,然后轻轻地拥抱着他,抚摸他的身体,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引导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疏导他的情绪,并告诉他你知道他的感受,你爱他等。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抚,获得了安全感,会慢慢平静下来。切记不可用大声训斥来刺激孩子,激化他的情绪。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还要先把孩子抱离到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地方安抚。
第二步,对症下药。
孩子的负性情绪可能是因为此时此地的目的没达到,或者是在此时此地,孩子感到压力无法缓解,还可能是彼时彼地的消极情绪转移而来。
如果孩子是此时此地的目的没达到而发脾气,家长就可以温柔地指出其要求的不合理性,然后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糟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停止不良的宣泄行为。
如果孩子是因为压力而出现负性情绪,家长在理解孩子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合理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唱歌、玩游戏等。
如果孩子的负性情绪是从别处转移而来,家长不仅要善于疏导孩子的负性情绪,还要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因为对同学不满而发怒,家长不仅要融化孩子的愤怒,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便孩子能妥善处理同学矛盾。
第三步,合理宣泄。
家长做了以上的努力,孩子的负性情绪还是无法消退,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应该给孩子找一个安全的宣泄方式,让他尽情宣泄:可以待在孩子的身边,让他哭个够;可以让孩子把“我很难受”这句话喊出来;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枕头,让他捶打等。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孩子要学会坚强,就不能哭!特别是小小男子汉一定要有泪不轻弹。实际上,哭并不代表心灵的脆弱,而是维护心灵健康的润滑剂。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