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喜福会》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谭恩美,华裔美国作家。她的代作品《喜福会》主要描述了移居美国的四个华人家庭中母女之间从隔阂,对抗到理解,和解的情感历程。本文将对《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的中美文化碰撞,旨在促进文化的互相交流和发展。
  关键词:《喜福会》;中美文化冲突;母女关系;文化差异;儒家思想;高语境;低语境
  作者简介:朱爱秋(1994-),女,汉族,江苏省扬州市人,苏州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1、介绍
  1.1谭恩美简介
  谭恩美,华裔美国作家,对美国文化的亲身体验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促成了她第一本小说《喜福会》的创作。
  1.2关于《喜福会》
  小说讲述19世纪50年代移民旧金山的四位中国女性的故事。移民美国的四位母亲,通过打麻将认识了彼此,并建立了一个俱乐部“喜福会”。她们各有一个女儿,作为中国母亲的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以及女儿的爱人朋友之间的沟通困难重重。这一切的障碍都是母女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的影响。但是血缘的纽带维系着她们的亲情,也促使她们试着去互相理解和包容,最终化解矛盾。
  2、文化差异下的两代交流
  2.1冲突
  文中的妈妈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女儿们接受了中国家庭教育,但却生活在美国文化中。因此,她们发生了一系列冲突。
  2.1.1交际语言的差异
  中国人喜欢用与本意不一致的语言来炫耀自己。母亲们表面上批评女儿,但实际上字里行间都在炫耀女儿的才华。此外,中国的厨师通常会说自己做的菜不好,其实是在自谦,借此炫耀厨艺。比如文中,林多说:“这道菜不够咸,没有味道,太糟糕了,不能吃,但请吧。”而韦弗利则表示这是母亲做过的最好的菜。(谭恩美,1989:200)
  這其中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崇尚谦虚不自傲,人与人说话委婉含蓄,绕圈子颇多,而美国文化强调实事求是,人与人交流比较直接。
  2.1.2宗教文化的差异
  中国崇尚儒家思想,主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中国的孝道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忠诚。文中,当安梅知道母亲病得很重时,她回到了她的家庭,尽管那里的人都恨她。甚至为了救妈妈的命,安梅从手臂上切下一块肉煮汤。她所做的事很荒唐,但却显示了她对母亲的孝心。
  而美国信奉以清教主义为指导的个人主义,即“相信个人的首要重要性和自力更生和个人独立的美德。所以美国文化中的孝道通常会转化为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的感情,倡导自由和平等,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亲子关系也不例外。
  由于中国移民的母亲很少意识到个人主义,她们权威地将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不允许女儿享有自由和平等。因此,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反抗多于服从。例如,韦弗利被母亲对她的国际象棋成绩过分的骄傲所激怒。女儿们感到不安和烦恼,但女儿们的反抗又冒犯和伤害了她们的母亲。景梅在一次演出失败后,她决定反抗,对她的母亲大喊大叫:“我希望我不是你的女儿。”“我希望你不是我妈妈。”“我希望我从来没有出生过!”她的话伤透了母亲的心。(谭恩美,1989:135)
  2.2和解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在喜福会,中国移民的父母和他们在美国抚养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误解。本文不仅展示了母亲和女儿之间的误解和冲突,也向我们展示了母女关系变得和谐的过程。
  2.2.1母爱
  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在喜福会,当妈妈们知道女儿的生活或婚姻中存在问题时,她们会站在女儿身边,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帮助女儿克服困难。
  例如,安梅的女儿很幸运嫁给了一个富二代,然而,她渐渐失去了自己,因为她太关心她的丈夫了。然后,安梅给罗斯讲了她祖母的生平。这样让她的女儿知道她的爱足够好。女儿开始把自己当作婚姻中平等的一部分,最终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并重新获得了爱。
  血浓于水,无论母女之间存在多少冲突,无论冷战持续多久,无论发生多少争吵,她们的关系都会变得和谐。
  2.2.2异国文化的交流
  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分歧和冲突是很自然的,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处理冲突。沟通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例如,在喜福会,由于文化差异,林多母女发生了很多冲突。韦弗莉不喜欢母亲不断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林多阿姨不知道尊重孩子的独立和自由,当女儿威胁要放弃下棋时,她被深深地伤害了。她认为她的女儿看不起她,从来没有爱过她。同时,韦弗利也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让母亲不开心。终于,在一场激烈的争吵之后,她们进行了一次坦诚的谈话。即使是争吵,这种激烈的交流,也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对方。
  因此,这对母女关系的变化证明了沟通是缓解矛盾的关键。
  3、结论
  喜福会的母女冲突其实是中国移民母亲和她们在美国抚养的女儿之间的文化冲突。他们的关系从隔阂、分歧转变为理解、妥协,反映了中美文化冲突从碰撞到融合,最终走向和谐发展的趋势。因此,正确地面对和处理文化冲突有助于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gobert, Runes. 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83.
  [2]Tan, Amy. The Joy Luck Club [M]. New York: BALLANTINEBOOKS, 1989.
  [3]胡向华.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喜福会》[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
  [4]单文华.从“选择,顺应”理论评析《喜福会》中的语码转化[J].文教资料,2009(28):78-85.
其他文献
松哥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长着一头成熟的发型,操一口夹杂着广东话口头语的普通话,偶尔又说一口不标准的广东话,同学们概括他有三个特征:“疯癫”,严厉,讲理。  先说他的“疯癫”。在一节作文课上,松哥一不小心,犯了自己定下的“规矩”:跷了个二郎腿。“老师,你要做10个俯卧撑!”立刻有同学指出。“啊哈……单手做还是普通姿势?”松哥马上放下跷起的腿,开玩笑似的问道。“腿放椅子上做俯卧撑!”一个顽皮的男生提议道
摘 要:《白夜行》被视为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无冕之王,也是东野圭吾恶女系列之一,在小说中作者构建的女性形象,完全颠覆了读者对日本女性的一贯认知,出现在作品中的不再是温婉贤淑的日本传统女性,而是充满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女主角,当然,她们性格的形成必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让读者憎恨她们的同时,也无不对其充满了悲悯之情。作者更是通过缜密惊险的推理案件与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试图对日本社会扭曲人格的法律及
我的第七任班主任,是W先生,他是一个像父亲般的大男孩。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一个细雨如丝的日子,是我中考那天。那时他并不是我的班主任,我也从未想到有朝一日竟能成为他的学生。他在球场中挥汗如雨,似大男孩般的奔跑、跳跃。我透过那一颗颗晶莹的汗珠看到了属于W先生的青春。  他从前一定是校队里的前锋,进攻、转身、投篮,将普通的篮球玩转得如绚丽耀眼的杂耍一般,似柔柔春雨激荡着人心,一定有无数小女生为他尖叫,
摘 要: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以其丰富的写作技巧, 融合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阐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类命题。其哲理寓意贯穿小说始终。本文主要就小说的主题、人名和飞翔的特殊寓意内涵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寓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 莫里森于1997年出
那年我考初中,无论多努力,都没有争取到华英的机会,而我以比平均分高二十多分的成绩考入了一个新校。刚办校三年,听说那里的老师都很年轻。  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一晃就过去了。我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这个学校,于是我变成了这个学校实验班的一分子。我还在想念着我六年级的时候,把新学校与旧学校都对比过,没有得到结果。  开学第一堂课,我遇见了初中的第一位语文老师。他有圆滚滚的肚子和平易近人的面孔。他一进来二话不说
作者简介:赵秀红(1974.9-),女,满族,辽宁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法语跟英语一样,句法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作“自由间接引语”的表达。它是指叙事里叙述者再现人物的语言或思想时把人物的表达与自己的表达融合起来的一种叙述方式。“自由间接引语”是三种叙述形式(直接引语、间
期刊
门头沟区瑞驰钻石厂,是该区龙泉镇同比利时西泼科公司合作经营的一家企业,建于1989年,外方长期在厂工作的有21人,总经理是比利时人。有的管理人员是斯里兰卡人。在同外方打
摘 要:本文围绕太宰治作品《人间失格》中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展开叙述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行为,日本的社会背景和词汇的特点对作品进行解读。  关键词:人物行为;社会背景;日本词汇  作者简介:周玮(1995.3-),女,天津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一、人物行为  太宰治的人间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文明的发展,慈善公益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慈善公益项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也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慈善公益项目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资金和资源下,具有完
基金项目:由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经费资助,本文为2017年度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立项“《高级英语》课程改革”成果。  摘 要:本文以詹姆斯小说叙事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小说《赎罪》的叙事视角及整体结构对小说主题表达的影响,并探析主人公布里奥妮的心灵救赎和成长之路。  关键词:《赎罪》;叙事视角;整体结构;小说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