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22例无法切除晚期胰腺癌患者11例先行胃肠或胆肠短路术,2例行支架植入术.术前根据CT扫描图像行治疗计划计算需要剂量、需要植入粒子活度和个数.125I粒子活度为0.40~0.70 mCi/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为65~145 Gv.粒子针插植,间距1~1.5 cm,边缘包括肿瘤外1~1.5 cm.Mick枪植入12I粒子.粒子间距1 cm.5例患者术后4周加三维适形外放疗,2~3Gy/次,5次/周,总吸收剂量39~50Gy,1例加紫杉醇增敏,1次/周,60mg/次,共3次.5例患者术后加健择化疗2周期,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15例伴有上腹部疼痛患者,粒子治疗后有12例疼痛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明显缓解,有效率93.33%,平均显效时间2~3 d.全组患者6例术后因复发而死亡,复发率为27.27%.全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其中Ⅲ期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50%患者死于远处转移.3例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5颗粒子迁徙到肝脏.未见出血、感染、胰腺炎和胰瘘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疼疗效,部分局部晚期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而且并发症发病率较低。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联合放、化疗与单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为放、化疗联合治疗所致心脏毒性预测提供参考。方法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含表阿霉素、紫杉醇方案化疗或联合放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共47例,其中联合放、化疗组(简称联合组)29例,单一化疗组(非联合组)18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如年龄、既往史、肿瘤部位及表阿霉素、紫杉醇和放疗剂量等。结果联合组11
期刊
期刊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照射,采用PI和Annexin V/P1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胰腺癌细胞Panc-1的Bcl-2、Bax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百分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15Gy)随着照射剂量的提高而增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24h),
期刊
期刊
Voevodskaya等[1]用电子自旋共振捕集技术首次在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于肝、肾、脾等组织中检测到一氧化氮(NO).并认为NO的产生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升高有关.随后大量研究资料证实X或γ射线可诱导小鼠组织中iNOS活性升高并产生大量NO,并且iNOS活性在照射3~4 h后升高明显[2-4].但是,有关重离子能否诱导小鼠组织中iNOS活性的报道较少.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用12
期刊
期刊
放射治疗在于最大程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和尽可能地减小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但临床上往往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从而限制了肿瘤的放射治疗剂量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亚临床病灶的放射治疗.为此,减小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损伤成为放射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通过还原型辅酶NADH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凋亡信号传递分子p53、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ADH抗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期刊
目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1991—1993年)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氚浓度的水平、分布和变化。方法地表水样品中387个采自全国64条江、河,151个样品采自24个湖泊或水库(其中1991—1993年间采集的分别为137和34个样品);地下水样品中泉水有44个,井水122个(其中1991—1992年采集的分别为34个和96个)。样品预处理和制备采用国家标准GB1237590推荐的方法,氚浓度测量用
笔者根据电子自旋共振(ESR)仪可测定自由基含量的原理[1],研究了未辐照和经(3~20)×103 Gy辐照的奶粉、面粉、大米、辣椒的ESR谱特征及不同贮存期(3~102 d)ESR峰值的变化规律。
期刊
为了解长沙市放射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现状,笔者对长沙市部分医疗单位的放射人员及设备影像质量控制进行了调查分析,特别对X射线摄影机进行了检测评价,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