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的影响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s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供求关系要依赖劳动力市场来实现。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灵活性,同时也具有分割性。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一种制度性分割,包括城乡二元分割和城市内部二元分割两种特征。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中自然形成的状态分割,而是体现为行政分割。在城乡二元分割方面,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完全的城乡隔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由于户籍制度、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分割现象不断弱化但并未消除。在城市内部二元分割方面,主要经历了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的转变。本文分析了3种制度制约下对劳动力供需的影响。
  关键字: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制度
  
  一、城乡分割制度对扩大就业及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约束
  
  如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一样,以行政手段为基础、户籍制度为核心、身份特征为表象所形成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使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必然带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尽管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限制逐步放松,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经济领域的平等主体地位还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主要体现在:其一,农村劳动力基本上不能进入城市正规部门就业,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始由于人力资源异质性、专用性以及企业解聘职员和选择新人的成本支付等原因造成的。但教育资源和技能培训的城乡不均衡,也必然造成正规部门不能形成对来自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其二,进城的民工仍然不能逾越户籍制度界限,造成丧失社会保障权利;其三,在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城市政府通常保护本市人口的就业权利而排斥外来民工,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及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城市曾经以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名义出台了一系列排斥外地民工、意图减轻当地就业压力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其四,社会对民工的歧视以及民工用人单位对民工权利的侵害时有发生,再根本上也是由于城乡分割制度的大环境所造成的,其五,再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庞大和城市劳动力富余的现实中,劳动供求关系处于严重失衡,加之工会组织不健全等原因,客观原因也造成民工在工资决定关系中的极其不利地位。
  在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制度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于农村,既造成农业劳动资源的闲置浪费,也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长期以来难以得到提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和收入水平低下,造成工业产品的农村市场难以开拓,进而总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影响到城市经济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发展及其对就业的扩张能力;从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性来看,由于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诸多不利因素,使我国劳动力市场缺乏统一性和竞争活力,在城市许多领域,如国有经济部门,相对于工资水平存在大量的低效劳动,而国有经济部门之外大量低工资意愿的劳动力又不能进人,造成国有经济部门实际工资率水平高于潜在的效率工资水平,社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另外,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城乡两个经济体系的隔离,并在金融体系尚未利率市场化及资本价格被严重扭曲的情况下,诱导城市选择资本偏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造成城市工业资本积累汲取农业剩余,农业部门缺乏发展后劲,直接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中资本密集部门所占比重很大,劳动密集部门发展不足,对于扩大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二、就业制度的所有制差异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正在进行积极调整,国有经济收缩及非国有经济的扩张效果十分明显。尽管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产值和就业结构来做出的,但实际上,由于就业制度在所有制类型上存在很大差异,也会形成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及出清苦难。事实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国有经济部门的旧有就业模式是在低工资,高就业以及非社会化保障制度下形成的,虽然我国经济改革选择了市场化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但从政府的角度上对于国有企业来讲,至少目前比较重视甚至更为重视的还是其“社会效益”,更加强调保障国有单位职工的权益。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机制调整较早,但直至改革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因为产权结构改革及改制造成较大规模的职工下岗和分流,但却是政府行政力量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在形式上采取了买断工龄、分流和实际下岗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有企业的冗员负担,尽管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非国有经济在市场化改革目标确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劳动就业增长较快,并且基本上是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和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
  不同所有制部门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劳动就业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的差异对经济增长和和扩大就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仅仅从量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冗员存在,对于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有一定帮助,非国有企业成长壮大极大地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扩大就业。事实上,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主要使通过非国有企业部门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部门和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也对稳定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尽管使低效率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有经济部门较大规模地裁减冗员容易引发社会震荡地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分割无形中起到了防护墙地作用。另一方面,从效率地角度讲,长期地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于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地危害使致命地。因为从经济增长的自然属性来判断,潜在增长率被作为关注的首要方面。这是由于经济增长受制于要素供给,稀缺资源往往成为增长的可能性边界约束。因此,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而充分就业的实现要依靠市场配置,我们知道,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无约束的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是获得瓦尔拉斯经济中资源最优配置的关键所在,国有经济部门与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只能导致生产要素流动阻塞和价格扭曲,从而妨碍竞争性市场达到最优配置,这将从根本上导致经济增长的质量偏离效率中心,从而长期对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行业壁垒及垄断不利扩大就业
  
  现实中,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行业壁垒大多是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形成并沿革下来的,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的行业性壁垒不同于垄断行业形成的壁垒,前者大多有其合理的成分,例如,技术标准决定的行业壁垒使得潜在投资进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屏障。而超越市场规则的就业壁垒则会损害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根据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农村劳动人口城市化就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四大部门,大约占到82,.%,而在一些工作环境较好和收入水平较高的行业相对比例很小。这同样能够表明我国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性差别很大,存在就业的行业壁垒。
  行业壁垒往往与产业准入或市场准入制度有关。所谓产业准入或市场准入制度是指政府针对特定经济领域不同经济主体在货物、劳务和资本等方面进入市场的一种许可制度。 作为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场准入标准的确定,业取决于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及其意图。一般来讲,产业准入包括两个方面的限制,一种准入限制是针对进入所有经济领域的企业资质条件而言的。另一种准入限制则是指针对市场结构而言的,通常鼓励在企业资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入所有竞争性领域,以增强竞争、提升效率。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在初期阶段是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这首先源于对计划经济低效率性的认识,是经济体制改革对短缺经济的突破。应该说,竞争性领域放宽准入,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在一些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则要通过微观规制设置进入限制。以克服市场结构松散可能导致的规模不经济问题。
  电力、电信、有线电视、铁路、民航、石油天然气、市政建设、供水供暖以及金融等行业,在我国带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色彩。
  从经济学角度讲,自然垄断的存在是基于规模经济和平均成本下降的考虑,政府对某些行业的价格和进人实施管制,只允许一家企业或极少数企业存在。但垄断会限制竞争,造成规制成本等弊端,所以在20世纪后半期,西方世界掀起了以放松管制、引进竞争为核心的改革。我国的垄断、半垄断行业均以国有制,行政垄断的色彩十分浓厚,管制带来的问题在体制内难以克服。即使个别垄断行业已经进行了市场拆分,但所有制性质仍然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为主,这种格局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经济增长、投资和就业产生极大的限制。在2002年开始的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价格提升很快,而这些行业恰恰大多是垄断、半垄断性行业,它们产出或运营的供给能力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非国有经济单位却不能顺利进入,抑制了投资需求从而抑制了劳动需求的形成。非国有经济主体投资活动只能在有限的领域过度竞争,同时酿成就业扩大困难的局面。因此,引进多种投资主体,从根本上来说,有利于扩大短线产品的供给并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增进竞争活力。
  总之,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性分割特征是很明显的,这与由市场内生的分割状态相比,干架缺乏效率性。无论是城乡分割还是所有制分割,或者是政府强化的垄断市场与竞争性市场分割,都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以及导致劳动价格形成扭曲,从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性,对扩大就业产生一定危害。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汇率制度、资本管制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在于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产生巨额经常项目顺差的根源在于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加工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以后仍可能长期存在。  关键词:汇率制度;资本管制;货币政策    一、引言    2008是中国的经济困难年,面对物价的飞速上涨,央行货
期刊
摘 要:军队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属于知识工作者,因此有不同于普通劳动者的需求。本文依据人才个体需求理论和团队合作理论,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模型,分析了军队院校专业技术人才的环境建设应重点解决人才的自主工作、业务成就和个体成长的需求问题。  关键字:专业技术人才;环境建设;激励    一、概念的界定    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在专业技术干部这一群体中,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科研
期刊
摘要:文章从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湖南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从乡镇、村庄和农户三个层面对湖南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发展湖南循环型农村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型农村经济;农业生态园循环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    1 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1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1.1农业全面发展。近年来,湖南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期刊
摘要:企业并购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与庞大的企业并购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企业并购的成功率非常低。就此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阐明了企业文化整合的重要意义,探索了在文化整合实施中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并购;文化整合;以人为本    企业并购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老话题,企业并购在西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前后掀起了五次影响全球的并购浪潮。改革开
期刊
摘要:人民币汇率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市场、央行、商业银行三个视角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力图正确看待人民币汇率调整所面临的我国宏观经济的实际问题并讨论调整的必要性。具体到汇率调整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运用AA—DD模型进行分析,证明我国实行的渐进式汇率调整是正确的。并基于模型分析论证人民币汇率升值在短期与长期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经济实际情况以及分析结果,针对我国汇率体制改革进行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出于自身技术水平低和国外品牌强势竞争的挤压,国产手机品牌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如何摆脱境促进发展是整个手机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是以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为主,通过实证分析国产手机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经营状况,同时讨论国产手机行业在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关键词:手机;国产手机;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    手机是伴随着近现代电子产业
期刊
摘要:证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其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不断变化影响着货币供给与需求,从而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效率。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央银行在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市场化进程中,应尽快建立起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有必要更加密切关注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高度关注资本市场发展和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
期刊
摘要:金融发展水平是一国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通过政策创造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助于外贸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转化为专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实现比较利益,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一个以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为基本框架的模型中,证明了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  关键词:金融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增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晋中旅游业成为该市经济中成长势头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本文运用SW0T方法,对晋中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晋中旅游;SWOT分析;对策    近年来,晋中市积极抓住晋商民俗文化旅游的战略机遇,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并加大宣传力度,使旅游业成为该市成长势头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SW0T分析是一种对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的涵义、构成要素,探讨了经贸企业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经贸企业;提高途径    随着抚顺石化公司的不断专业重组整合,抚顺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实业总公司经贸部将承担着更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其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了重要的论题,也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主要探讨经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确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为经贸企业的生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