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中国,我认为存在着一个“文明化”的过程。公交车上,一位学生超身给老人让座,别人认为他“很有礼貌”;超市的收银台旁,你推着购物车安静地排在队伍后面,你“很文明”;很多人指责那些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认为他们“没有素质”;你被踩了一脚,却没有人向你道歉,你对此耿耿于怀。许多人动不动就把“文明”、“素质”这样的词挂在嘴边,却很少会想到这些词背后的涵义。
“文明化”这个词是从埃利亚斯(著名社会学家,著有《文明的进程》、《个体的社会》等书)来的,他发现在欧洲,从17世纪开始,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慢慢地,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新的形成自外部的看法。传统社会里,人和人的关系比较简单,他们日复一日住在一个小村子、小城市里,很少有机会离开生养他们的地方,重复祖祖辈辈做过的工作,没有很多的机会跟陌生人接触,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很多的关注;因为你每天见到的人,都是父母长辈、朋友邻居,是你再熟悉不过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去管理、协调与这些人的关系、行为。
而社会发展到19世纪,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城市化进程、商业贸易的发展,大量的人群流动起来,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田间地头到流水线上,从家庭作坊到堆着大量文件的办公桌旁;他们不断面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人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这些改变使得发端于传统熟人社会、特定生活圈子的行为规范不再合时宜了。与陌生人打交道,有些无可适从的人们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规则,比如进行商业上的谈判,你不能当别人的面乱吐痰,不能在吃饭的时候发出响声,要注意用语措辞。当然,不同人群、地区、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标准,是谁适应谁的标准’,还是谁与谁妥协?这是一个充满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隐秘的、丰富的历史过程,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权力博弈过程。总而言之,尘埃落定,最终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行为框架来协调这些人的关系与行为。
在埃利亚斯的分析中,法国与德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文明化”过程:最重要的过程在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如何处理与宫廷贵族的关系?能够不断接触到法国贵族阶层,从而分事特权与荣耀,法国资产阶层效仿宫廷的礼仪,并在贵族制崩溃之后,延续了优雅的宫廷礼仪;德国资产阶级则采取了相反的策略,由于无法从贵族统治中获得权力,他们创建了一套新的行为规范,与之抗衡。不同的历史性选择,发展出了德法两国不同的关于“文明”的概念,以及两种“文明社会”。
中国也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在毛泽东时代,由于种种政策上的限制,人们是没办法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在城市里一样,人们与自己的单位紧紧捆绑在一起:工作、结婚、房子、孩子等各方面,家庭生活即社会生活。单位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你获得社会身份、发展社会关系、开展社会生活的地方。在保持与单位的亲密接触的同时,人们很少与单位以外的人产生密切的关系。很多老外说中国非常奇怪,人们都非常喜欢维持一个关系网。这其实很重要,人们喜欢属于同样圈子的人,与他们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我认为“关系”不是中国人的性质,不是所谓的中国人的“国民性”,这是中国历史遗产的结果。显然的,单位制期间,如果跟单位的同事没有很好的关系,这个人会面对很多问题,当时没有市场,没有信任,准确的说,没有社会性的信任——如果你遇见一个人,你不知道可不可以信任这个人,他是可靠的吗?
传统社会里,你可以凭生活的经验信任周围的人,但是现在行不通了。户籍政策上的放宽,城乡二元结构的缓慢消融,那么多的流动人口,不仅在地域间进行流动,如农民从土地流向城市的工厂、建筑工地,国际化企业里供职的、奔波于各地的“空中飞人”,还包括行业里的流动,人们自愿跳槽、沮丧着降职、欢喜着升迁。这些纵向的或横向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进入他人空间的机会。
让我们重新思考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尴尬境遇,以及他们如何顺利融入城市的问题。身份是农民,做着工人的工作,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还保留着农村的习惯,他们随地吐痰,他们“呼哧呼哧”大口扒饭,他们对排队没有概念,他们对礼貌用语没有很多知识……因为在乡土社会中,这些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周围都是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先验的规则,对行为的监督毫无用武之地。当他们进入城市,需要与大量的陌生人、陌生环境打交道的时候,先验的规则在“城市文明”的强势冲击中退却,变得“不文明”而窘迫。
这样的变化,可以从很多社会现象中看到:比方说开车的方式,很多人对中国司机的印象肯定很深刻,因为他们还用比较暴力、粗俗的方式去开车,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改变,有时车辆会彬彬有礼地让行人先过,这种情况虽然很少发生但毕竟有所改变了,五六年前这是根本没有的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叶,我在津京两地游历,几乎没有听过“你好”、“谢谢”、“对不起”;路上有人不小心碰到你的话,也没有人对你说对不起。这些状况与十六、十七世纪的英国、法国很像,是历史社会进程中十分正常的阶段。我想这是因为,人们不习惯周围的环境中出现陌生人,如果碰到的话,他们的处理方式就是,当这些人不存在,目光飘忽,落到身形后面的某个树木或者墙壁上,陌生人被迫成为“隐身人”,又或者,陌生人被“物化”,他们跟梳子等物品一样,不成为人。人们只对认识的人负责,这样就成功规避了外部变化对先前规则的挑战。
消极的规避有时只是掩耳盗铃。在历史进程的漫长岁月中,几乎所有的社会都遭遇过突然的巨变——战争、迁徙、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来协调这些行为和关系。农民工应该适应大城市,但他们很无奈,因为除了在现实中磕磕碰碰、吸取教训之外,没有人去教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培养新行为规范对于成功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性。
埃利亚斯通过历史的研究,发现历史上既不存在专门的教授“礼仪”、“文明”的机构与人群,也没有相应的客观规定;然而,一般而言,有一个地方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那就是学校。老师告诉孩童们,礼貌的行为是这样的,不礼貌的是那样,不应该随地吐痰,不应该咂吧嘴喝汤……同样的,在法国,文明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过程。在我爸爸的年代,吐痰的人还是随处可见的,可是现在看不到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了。如果一定说存在的话,可以去农村,很老的农民才会。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即使在欧洲也是比较新近的变化。在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那些适应而不是创建行为规则的人们,显得拘谨而窘迫。
但中国毕竟是在几十年的短暂时间里跑步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书店里出售很多关于“礼仪”的书,我买过几本,其中很详细地介绍了在正式的商业场合,人们应该如何着装、言行、举止,这很有意思。很多人注意到这个方面,而且有意识去培养;我认为,一套客观的、适应于全民的规则正在形成中。与法国社会潜移默化地培养行为规范不同,中国自有一套大张旗鼓、高调促使客观规则形成的机制,政府和社会团体经常倡导文明礼貌日,从90年代初提倡的“五讲四美”到11月1日的“排队日”,再到随处可见的“禁止随地吐痰”等标语提示。这些特殊的日子、标识表明了,政府有意引导、建构的一套客观的行为规范,酝酿已久,“社会文明”的意识蓄势待发。
“文明化”这个词是从埃利亚斯(著名社会学家,著有《文明的进程》、《个体的社会》等书)来的,他发现在欧洲,从17世纪开始,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慢慢地,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新的形成自外部的看法。传统社会里,人和人的关系比较简单,他们日复一日住在一个小村子、小城市里,很少有机会离开生养他们的地方,重复祖祖辈辈做过的工作,没有很多的机会跟陌生人接触,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很多的关注;因为你每天见到的人,都是父母长辈、朋友邻居,是你再熟悉不过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去管理、协调与这些人的关系、行为。
而社会发展到19世纪,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城市化进程、商业贸易的发展,大量的人群流动起来,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田间地头到流水线上,从家庭作坊到堆着大量文件的办公桌旁;他们不断面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人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这些改变使得发端于传统熟人社会、特定生活圈子的行为规范不再合时宜了。与陌生人打交道,有些无可适从的人们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规则,比如进行商业上的谈判,你不能当别人的面乱吐痰,不能在吃饭的时候发出响声,要注意用语措辞。当然,不同人群、地区、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标准,是谁适应谁的标准’,还是谁与谁妥协?这是一个充满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隐秘的、丰富的历史过程,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权力博弈过程。总而言之,尘埃落定,最终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行为框架来协调这些人的关系与行为。
在埃利亚斯的分析中,法国与德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文明化”过程:最重要的过程在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如何处理与宫廷贵族的关系?能够不断接触到法国贵族阶层,从而分事特权与荣耀,法国资产阶层效仿宫廷的礼仪,并在贵族制崩溃之后,延续了优雅的宫廷礼仪;德国资产阶级则采取了相反的策略,由于无法从贵族统治中获得权力,他们创建了一套新的行为规范,与之抗衡。不同的历史性选择,发展出了德法两国不同的关于“文明”的概念,以及两种“文明社会”。
中国也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在毛泽东时代,由于种种政策上的限制,人们是没办法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在城市里一样,人们与自己的单位紧紧捆绑在一起:工作、结婚、房子、孩子等各方面,家庭生活即社会生活。单位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你获得社会身份、发展社会关系、开展社会生活的地方。在保持与单位的亲密接触的同时,人们很少与单位以外的人产生密切的关系。很多老外说中国非常奇怪,人们都非常喜欢维持一个关系网。这其实很重要,人们喜欢属于同样圈子的人,与他们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我认为“关系”不是中国人的性质,不是所谓的中国人的“国民性”,这是中国历史遗产的结果。显然的,单位制期间,如果跟单位的同事没有很好的关系,这个人会面对很多问题,当时没有市场,没有信任,准确的说,没有社会性的信任——如果你遇见一个人,你不知道可不可以信任这个人,他是可靠的吗?
传统社会里,你可以凭生活的经验信任周围的人,但是现在行不通了。户籍政策上的放宽,城乡二元结构的缓慢消融,那么多的流动人口,不仅在地域间进行流动,如农民从土地流向城市的工厂、建筑工地,国际化企业里供职的、奔波于各地的“空中飞人”,还包括行业里的流动,人们自愿跳槽、沮丧着降职、欢喜着升迁。这些纵向的或横向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进入他人空间的机会。
让我们重新思考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尴尬境遇,以及他们如何顺利融入城市的问题。身份是农民,做着工人的工作,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还保留着农村的习惯,他们随地吐痰,他们“呼哧呼哧”大口扒饭,他们对排队没有概念,他们对礼貌用语没有很多知识……因为在乡土社会中,这些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周围都是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先验的规则,对行为的监督毫无用武之地。当他们进入城市,需要与大量的陌生人、陌生环境打交道的时候,先验的规则在“城市文明”的强势冲击中退却,变得“不文明”而窘迫。
这样的变化,可以从很多社会现象中看到:比方说开车的方式,很多人对中国司机的印象肯定很深刻,因为他们还用比较暴力、粗俗的方式去开车,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改变,有时车辆会彬彬有礼地让行人先过,这种情况虽然很少发生但毕竟有所改变了,五六年前这是根本没有的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叶,我在津京两地游历,几乎没有听过“你好”、“谢谢”、“对不起”;路上有人不小心碰到你的话,也没有人对你说对不起。这些状况与十六、十七世纪的英国、法国很像,是历史社会进程中十分正常的阶段。我想这是因为,人们不习惯周围的环境中出现陌生人,如果碰到的话,他们的处理方式就是,当这些人不存在,目光飘忽,落到身形后面的某个树木或者墙壁上,陌生人被迫成为“隐身人”,又或者,陌生人被“物化”,他们跟梳子等物品一样,不成为人。人们只对认识的人负责,这样就成功规避了外部变化对先前规则的挑战。
消极的规避有时只是掩耳盗铃。在历史进程的漫长岁月中,几乎所有的社会都遭遇过突然的巨变——战争、迁徙、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来协调这些行为和关系。农民工应该适应大城市,但他们很无奈,因为除了在现实中磕磕碰碰、吸取教训之外,没有人去教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培养新行为规范对于成功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性。
埃利亚斯通过历史的研究,发现历史上既不存在专门的教授“礼仪”、“文明”的机构与人群,也没有相应的客观规定;然而,一般而言,有一个地方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那就是学校。老师告诉孩童们,礼貌的行为是这样的,不礼貌的是那样,不应该随地吐痰,不应该咂吧嘴喝汤……同样的,在法国,文明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过程。在我爸爸的年代,吐痰的人还是随处可见的,可是现在看不到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了。如果一定说存在的话,可以去农村,很老的农民才会。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即使在欧洲也是比较新近的变化。在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那些适应而不是创建行为规则的人们,显得拘谨而窘迫。
但中国毕竟是在几十年的短暂时间里跑步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书店里出售很多关于“礼仪”的书,我买过几本,其中很详细地介绍了在正式的商业场合,人们应该如何着装、言行、举止,这很有意思。很多人注意到这个方面,而且有意识去培养;我认为,一套客观的、适应于全民的规则正在形成中。与法国社会潜移默化地培养行为规范不同,中国自有一套大张旗鼓、高调促使客观规则形成的机制,政府和社会团体经常倡导文明礼貌日,从90年代初提倡的“五讲四美”到11月1日的“排队日”,再到随处可见的“禁止随地吐痰”等标语提示。这些特殊的日子、标识表明了,政府有意引导、建构的一套客观的行为规范,酝酿已久,“社会文明”的意识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