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热情 提高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读激发,积累写作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第一爱好就应当是读书。”只有读书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广泛的阅读文章,积累语言和素材,是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
   1.精读教材范文,进行片段仿写。
   课本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所选文章无论在谋篇布局、思想内容和遣词造句方面都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好样本。训练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古诗中的名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也可以灵活地化用古诗中的名句。如在作文《乐观》中学生在开头写道:“乐观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鹦鹉洲头随风飘拂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巧妙地化用诗句构成排比,既突出了中心,又增添了文章的书卷气。又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适时地从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一是语言仿写,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说话,二是仿照作者描写百草园景色的写景顺序、写景角度,或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公园或村庄的景色。三是仿照文中“雪后捕鸟”进行细节上的仿写训练。由于有了课本这个参照物,学生写作有了范本,所以乐于写,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
   2.阅读课外美文,写好读书笔记。
   在初一入学的第一天,我就给学生讲述了阅读和做好读书笔记的要求和方法。每天一篇美文,教师可以推荐文章给学生读,学生也可以自己自由阅读。在读书笔记上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写读后感,或记录自己点滴的学习、生活感受。
   广泛地阅读,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日积月累的丰富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又怎么会怕写作文或不会写作文呢?
   二、以境激发,荡起写作涟漪
   教师精心地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情思,让其入情入境,启发想象。鼓励他们说真话、诉真情。教师还要创设观察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学生作文感觉“无米可炊”,其实是没有发现,没有留心。我在平时的生活中,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从生活体会到作文的乐趣。引导学生把“日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情之所感”自然表达出来,才能弹拨写作的心弦,提高写作水平。一天自习的时候,天色大变,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压城。我因势利导,让大家仔细观察。晚上的作业就是片段训练:大雨前的景物描写。第二天交上来,让我喜出望外。学生的景物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还能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感情。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的确,大自然和社会是取之不尽的作文之源。因此,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写作之趣、写作之美。
   三、以文激发,生发写作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每次作文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我在班级墙壁上开辟了一块作文园地,把学生每次的作文及小练笔都张贴出来,除了我的最初批改,每一个同学随时都可以进行多次批改,然后装订起来。到了期末,每人都有了一本文集,文集中有老师批阅留下的话语,有同学互批时写下的意见,还有自己修改的痕迹。我让他们都精心地包装一下,可以包上封面,配上插图,还可以给自己的文集起一个名字。然后在学校的橱窗栏办了一次作文展,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别人赞许的目光中,孩子们的作文热情更加高涨起来。
   总之,作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焕发创造力。让每一个学生都飞舞着兴趣的翅膀在作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其他文献
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语感培养   首先,应该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
期刊
去年的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一所中学去慰问,在总理与老师们谈话的会议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十分醒目的标语: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幅标语的核心,就在一个“真”字。一个“真”字,含义丰富,意味深长。  有了“真”,才会诞生善与美。真善美盛行,则华夏大地上春光明媚,个人进步成才,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安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反之,离开“真”,便会滋生丑与恶。在十余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通过
期刊
前一段上过一节公开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很多环节都交给学生来处理,一节课上的平平顺顺的,但总感觉还是缺点什么。回头反思,自我感觉缺少了语文课堂所特有的激情和教材挖掘的深度。该激情激荡的时候没有语言的感染,该精讲的地方没有讲出深度,忽视了教师讲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讲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不是代替和包办。有人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文本就像一个苹果,传统课
期刊
一、了解心理,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初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的学生会一改小学时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变得越来越不爱发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沉闷不语的课堂氛围。而学生不动口,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又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从而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极为头痛又难以应对的一大难题。而只要我们老师认真地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实学生的这种越
期刊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新奇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注意力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总是伴随着心理过程而进行。心注意着什么,就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想象着什么,体验着什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如教形声字“蛀”和“住”及“注”时,“主”加虫为“蛀”,加人为“住”,加水为“注”。我利用抽啦影片的
期刊
中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工具课,只是把学生培养成美的接受者和欣赏者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美学观点看,文章的创作就是一个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教会学生以艺术的心灵,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就要培养他们对美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那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事物时就要对其提出观察的要求。如对野菊花的观察:第一要观察全过程,
期刊
一、会摘要,简单扣题   1、直接摘取法:即直接选取材料中某一个句子作标题   例如: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超越了自私,你就刚毅;超越了怯懦,你就会更加自信;超越了偏私,你就会胸怀博爱;超越了挫折,你就会不断进步……超越,实在是非常之举。要求:请以“超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根据以上材料,采用直接摘取法,题可拟为:(1)《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2)《超越,实在是非常之举》。   2、
期刊
中考中,多数学生最头痛的莫过于中考作文。因为中考作文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 进入理想的高中。因此,中考作文成功的支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支点之一:以不变应万变——审清题目永远是作文的第一要务。   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审题,可是考场上,仍有很多同学忽视这一点,下笔仓促,偏离主旨,不着要义。教训年年有,“知道”却“做不到”是通病。近些年,中考中出现了大量的话题作文,其开放性最大限度的给
期刊
一、树立创新意识,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意识支配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不囿于教师的定论,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学生的可塑性不容忽视,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他,他就会具有某种思维倾向。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便能形成积极的创新型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一步。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
期刊
一首诗歌,应如何鉴赏?鉴赏出哪些东西来?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读?悟?联?”三步鉴赏法,比较奏效。   一、读 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对诗歌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如何读?可事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诗歌,比较着读。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是利于诗歌的鉴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