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xiaonv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语文的教学生动性的意义
  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生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教学的人性。“生命”课堂教学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部分。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更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等同语言,只是把学习语文当作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种工具,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
  生动的教学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学,要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便是语文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语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自身的潜在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包揽一切,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生动的语文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的学习行为内化的过程。教师要组织生动的教学,一是教学设计的动态性,一般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上课只不过是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来便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生命活动,所以课堂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不会像我们事先设计的那样,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语文生动的教学,也是一个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语文教学要培养现代化的人,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语文课堂要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2.语文教学生动性的途径
  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生动性体现在读写结合上。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条经验,如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做到读写的有机结合,这是语文生动教学的关键。“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现在被认为是语文生动教学的好的做法。以读促写,是独立阅读课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学会读书,读是关键,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先反复阅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出重点,读出感情,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在读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设计,还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以写促读,是针对在阅读教学中有好多学生不认真读书,上课听听老师讲书,课下一点不懂的状态,发动学生动笔去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生活。所谓以写促读,就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精心设计写作练习,使学生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去写作。写是读书的出发点,读书是写的落脚点。这样就可以使读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它是通过写来提高读的能力。
  语文生动教学要“文”、“情”、“理”高度融合。语文教学的生动性,是教师在教学时要教学生读出作品的情味,品味语言的艺术,纵观人生百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读文字,在脑中理解文字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情与理融合在文字中的那种情味。学生阅读作品的过程,是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的千差万别,所以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就在于将学习的共同性要求转化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使学习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中,发展起个人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生动性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生活化与教学艺术化的表现,是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必要做法。
  
  收稿日期:2011-02-25
其他文献
开学伊始,学校进行了生本教育培训,经过了几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十分的期待。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这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将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全面向生本教育的方向发展。以下是我学习生本教育的一些心得:  首先,实施生本教育就要转变观念。生本教育使课堂从“師本”走向“生本”,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习、交流和发
期刊
1.通过“尝试探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并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尝试探究教学最基本的特点是“先练后讲”。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到,在知识的构建、知识的运用与发展等数学问题的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先行尝试学习解决,再由师生共同归纳讲解。这一“先行尝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1.学生化学质疑能力缺失的原因  1.1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影响;传统的化学教学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用考试结果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和培养。所以在学生学习中很多实验探究过程被忽略,出现记实验现象和背结果的情况,再者,各种学习资料所给的标准答案太死,与此不符的答案教师予以否定,这严重导致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  1.2教师主导地位绝对化影响;在以高考成败论英雄的大环境下,当今
期刊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何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素质。  学生数学素质及培养,我认为,21世纪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从观念层面考虑,应具备自觉的定量化数学意识。②从能力层面考虑,应具备问题解决的数学素质。③从思维层面考虑,应具备数学
期刊
在今天的物理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对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学生思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运用物理学已有的知识,来论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作用巨大。  1.弄清物理学的过去  1.1物理与哲学密不可分;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物质观、世界观,从而也形成了物理学的一些观点。如远古人们解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就产生了一些物理知识
期刊
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为创新和发散思维提供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而启发思
期刊
评价课堂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遵循规范化的评价程序,对课堂教学活动状态和价值进行判断过程,语文课程评价目的: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生学和师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大家思考的课题,下面是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作用  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 ①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
期刊
当我教完曹禺先生的《日出》一文后,颇有些收获。《日出》一文是语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戏剧作品中的节选剧本。本剧本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吃人的罪恶本质,表达了作者憎恶黑暗、同情下层人民、渴望光明的思想感情,面对这样的主题,学生的体会不会太深刻,想到这里,我想充分利用文本,除了让学生借阅日出的全文剧本外,我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综合,学生综合口述、试写小论文的方式学习节选的剧本。  由于戏剧的特
期刊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也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职业院校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为美术课程改革带来了蓬勃生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职校美术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我们有必要通过发挥师生的互动效应,和教师的解惑授道作用等途径来完善这种创新型独立课程的发展,使职校学生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个性塑造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多媒体技术引导;研究性学
期刊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