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观”视阈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51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学充满智慧的挑战。”教学的活力其本身就蕴含着生长能力,发展能力和生命力。课堂活动的设计与“英语学习活动观”密切相关。运用活动观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主动的,具有创造力且充满活力的表现;使英语学习变为生动的,多样的,活力的教学。创设情景,知识迁移,能力增强,体现出教学实践的创新,重建与突破。因此,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背景和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构了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提出了指向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建构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了对英语教与学的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为英语教学的模式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平台。
  当前,英语读写教学存在的最凸显的问题是:学生对于阅读的输入量远远不够,输出的质量也不高。部分教师并未认清读写整合的价值,常常会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两个教学部分隔离开来,独立地进行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使这两方面彼此孤立且互不干扰。再则,初中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有限,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恐惧心理,影响了学生在英语写作能力上的均衡发展。因此,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和特性
  1.“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主题探究活动。它分为三类活动:学习理解类活动指从语篇中获得新知,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应用实践类指对所形成的新知开展描述,分析,判断等活动,实现知识内化,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助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迁移创新类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新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 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 进行多元思维, 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促进能力向素养转化。
  2.“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性
  首先,“英语学习活动观”指明了英语学习活动要以主题为核心,以语篇为依托,以提高核心素养为目标。其次,指出了所设计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性:
  (1)綜合性。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将思维发展与文化意识融和其中。
  (2)关联性。单元主题引领下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计。
  (3)实践性。通过听说读看写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
  活动观对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写是听说读写语言中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语言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均有体现。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下读写整合举措
  在“学习活动观’视阈下,笔者经过了近两年多的尝试,试图通过读写整合来体现其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
  1.读写结合的方式
  阅读是语言输入, 便于学生从中获取信息资源,通过阅读途径获取的信息在整个输入途径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写作是语言输出,可以方便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语言运用。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就是把语言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和灵活运用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满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近年来,通过读写整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多维度关联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实践引发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关注,并开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2.读写整合的作用
  “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路径就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一种方式,通过读写合二为一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以读促写”也能缓解课时紧,写作时间没法保证的问题。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挖掘阅读素材,从语言知识、语篇连贯、内容立意和文体结构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其作用很明显: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深度思考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清除语言学习中的障碍; 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活动,进一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践行
  笔者近几年来带领区和集团校的项目组成员积极学习和研讨,在读写整合教学中以英语阅读为载体,活动设计为前提,学生实践为主体,运用“三层推进法”(如图一所示)进行大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深有感悟。
  五、结语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气息。笔者运用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更新了理念,在实践工作中大胆开展读写整合活动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并能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汲取文化精华,涵养活力精神,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教育学家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已经从表象转为抽象,并具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因此,在图形教学中,有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或者图形来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一、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期刊
摘要:为了更正确地把握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针对性,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本人在农村中学教学工作实践,对山区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进行简单分析。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创始良好教育教学环境、鼓励引导家长协同教育等,共同
期刊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是让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动”起来,“活”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如何能够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呢?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合理的利用资源,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体验课堂活动的真实感。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学科,有时课堂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如果教师能把抽象和枯燥的课堂知识进行改造,变成学生感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各行各业都已步入信息时代,尤其是教育行业,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始兴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效果显著。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教育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中,由于农村经济、交通等情况的发展滞后性,在推广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将以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视角,对解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
期刊
摘要: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学科,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深化素质教育成果,构件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各个阶段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努力方向,也是学生能够体现自己学习主体地位重要体现。现在的教学课堂着重于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际学习进程中,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教学方向。本文将结合作者实际教学经历,谈一谈“主体参与”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的教学模式。 
期刊
一、上位词,下位词在语言学的定位  (一)何为上位词,下位词  在语言学中:上位词,指的是指概念上外延更广的主题词,如“歌曲”是“北京欢迎你”的上位词,“音乐”是“歌曲”的上位词,“艺术”是“音乐”的上位词。  在语言学中:下位词,指概念上内涵更窄的主题词。如“小组”是“班级”的下位词, “班级”是“年级”的下位词,“年级”是“学校”的下行词。  (二)补全对话题型的特点分析  1.特点一: 所填
期刊
2020年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我们用便捷的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家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教育升级看似顺利,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我感触颇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小学语文现代化课堂教学现状  不少教师会用课件,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他们只是下载课件,上课思路跟着课件走,没能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大家除了使用ppt,其他的信息技术不太熟悉,反而降
期刊
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数学建模思想被列为六大素养之一。虽然是针对高中数学重点提出的,但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不是把前人的已有知识机械地传输出去,而是要在数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感知,去创造,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初中就要进行有意的数学建模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模意识。而当今在农村,初中数学建模还没有被所有教师所重视,更甚者,在农村一些数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效课堂,这一模式的推行让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变主动,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和学生适应了这一模式,他们知道在课堂上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构建  一、树立课改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的生命教育为例,论述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首先,学习生命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其次,结合历史学科具体内容,挖掘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主要从关于人的思考、人性的思考、多种渠道开展生命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等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教育,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生命教育情怀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期刊